人少景美好玩?小心“仙境”变险境!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Science Technology
近日
一名游客夜间被困山中
所幸经多部门联合搜救
被困人员成功获救
宝子们
在开展登山、徒步户外活动时
要熟练掌握户外活动技能和避险知识
一定要量力而行
切勿前往“野景点”游玩
《2023年度中国户外探险事故报告》显示,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发生户外探险事故425起,涉及人员1350人,受伤320人,死亡及失踪182人。
01
“野景点”为何受追捧?
“野景点”频频出事,却依然有很多人选择,综合多方分析来看,有几方面原因:
一是迎合体验预期。近年来,大众的旅游方式逐渐发生转变,相比于“走马观花”,人们越来越关注旅游过程中的身心体验。“野景点”所谓的“人少小众”,直接迎合了一些游客的体验预期。
二是“网红”误导。一些“网红”为博眼球、吸引流量,利用网络平台热推诱导,有时甚至不顾实际环境的复杂凶险,故意遮挡安全提示,美化“野景点”。而网络平台也有核实不严之嫌,吃了“流量”,却误导游客,导致一些人跟风盲从。
三是行业乱象。一些组织者为了获得经济利益,忽视安全管理和风险防控,盲目组织“野景点”打卡活动。很多“野景点”所谓的向导和组织方是否有资质都存疑。
一个个案例、一个个数据都在说明
“野景点”自然环境复杂恶劣
缺乏安全管理设施
潜藏多重风险!!
在此
小编提醒广大市民、游客朋友
↓↓↓
02
关于安全出行、文明旅游的倡议书
随着旅游旺季到来,市民出游热情高涨。与此同时,一些盲目跟风网红打卡,导致被困遇险现象时有出现。为切实保障广大游客生命财产安全,做文明旅游践行者,清远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向广大市民游客发出倡议:
一、请游客进一步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意识,远离无安全保障的危险区域,不进入没有正式开发开放、缺乏安全保障的区域开展登山、游览、探险、戏水、骑行、露营等活动;不轻信社交媒体推荐的“人气景区”;不轻信口头承诺,不要轻信明显低于正常价格的旅游产品。
二、旅游出行要对路线进行研判、关注天气预报、地质灾害、交通情况等信息,避免在汛期、高温、雨雾等恶劣天气外出旅行。通过权威渠道了解出发地和目的地的相关规定、民风民俗,自觉遵守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发布的公告警示提示,以及景区酒店预订、限流等情况,不要前往中高风险地区旅游。
三、履行安全健康第一责任人义务,谨慎参与高空高速、水上、潜水、游泳、玻璃等高风险旅游项目;远离临水、临崖的山区、河谷等危险区域,防范山体滑坡、落石、泥石流、山洪暴发等安全风险;关注道路交通安全,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系好安全带;严格遵守防火规定,严禁野外用火,及时了解消防疏散通道,不做可能危及自身及他人安全的举动。
四、文明旅游,绿色出行,尽量减少使用塑料袋、一次性纸杯、一次性筷子等物品;文明食宿,有序排队,点餐要适量,践行“光盘行动”,不浪费资源;文明游玩,爱护文物古迹,爱惜公共设施,遵守公共秩序,尊重当地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落实垃圾分类要求,抵制封建迷信活动,拒绝黄、赌、毒,自觉做文明旅游的践行者。
五、各旅行社、民间组织等社会团体严禁组团、带团、接团到没有正式开发开放、缺乏安全保障的区域开展登山、游览、探险、戏水、骑行、露营等活动;旅行社应落实安全事项告知责任,履行行前教育、行中引导、行后总结规范要求,加强文明旅游、安全旅游宣传引导,切实保障游客出行安全。
安全出行无小事
文明旅游从我做起
新鲜的空气、碧绿的小溪……
的确让人向往
远足、露营、徒步……
是能放松心情
人少、景美、原生态……
很是悠然自得
但宝子们外出旅游
千万别忘了自身的安危
拒绝、远离“野景点”!
部分资料来源:平安清远、网络
编辑:晓丽
往期推荐
| |||
| |||
| |||
|
发现“赞”“分享”和“在看”了吗,点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