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唐诗三百首丨288杜牧《赠别·其一》: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博阅倾听 2022-07-17


赠别

杜牧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注解】
⑴娉娉袅袅:形容女子体态轻盈美好。十三余:言其年龄。
⑵豆蔻:据《本草》载,豆蔻花生于叶间,南人取其未大开者,谓之含胎花,常以比喻处女。
⑶“春风二句”:说繁华的扬州城中,十里长街上有多少歌楼舞榭,珠帘翠幕中有多少佳人姝丽,但都不如这位少女美丽动人。【韵译】
姿态美好举止轻盈正是十三年华,活象二月初含苞待放一朵豆蔻花。看遍扬州城十里长街的青春佳丽,卷起珠帘卖俏粉黛没有比得上她。【赏析】

我们既然说最美情诗,至少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要美,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首字、词、句、意都够美的情诗,这就是杜牧的《赠别二首》其一,诗云“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你看,我们现在这么流行说“春风十里不如你”,其实源头就来自于这里。我们真的应该好好跟杜牧学一下,如何赞美你心爱的人。杜牧这首《赠别》作于唐大和九年,当时他由淮南节度使掌书记升任监察御史,这样就要离开扬州奔赴长安。所以他在离别之前,为他在扬州结识的一个心爱的歌妓写下这两首《赠别》,第一首是赞叹其美丽。

第一句“娉娉袅袅十三余”这是写他意中人的年龄,首先是“娉娉袅袅”四字叠词运用非常精彩。念起来玲琅上口。事实上,我们常用的词是“娉婷袅娜”,杜牧偏偏不用这样的词组,偏偏要用成叠词,让人念来还未想见词义之美,已先感受到音韵之美。“娉娉”当然指“娉婷”,这两个字都是指女子的身材细长的样子。虽然我们都说唐代以肥为美,那看来是初唐、盛唐时期,到了中晚唐人们的审美倾向也变得纤弱了。所以“袅袅”两字、“袅娜”原来是指柳条细长、柔软的样子,这种细长柔软还有一种动态美,所以我们又常说“炊烟袅袅”。所以“娉娉袅袅”尽显细长柔软、动静相宜之貌。这个形态美丽到极致的女子才十三四岁,十三四岁是最好的年龄。这个形态完美到极致的女子才十三岁多,还不到十四岁。有人可能用现在的眼光质疑杜牧为什么他的情人年龄这么小。这个年龄的问题,我们且先放下,等会儿再说。

形态已如此完美,接下来还能怎么写呢?要知道女子形态之美,几乎被《诗经》写尽了。《诗经》的那首《硕人》,写庄姜“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手如柔荑”是说双手柔嫩纤细,像初生的白茅芽,而且白茅在古代还可以用于祭祀礼仪,所以又含有圣洁的意思。所以“手如柔荑”可不止纤纤玉手那么简单。“肤如凝脂”是说肌肤洁白细腻,犹如凝固的油脂。“领如蝤蛴”是说颈项,也就是脖子洁白丰润,如生长在树木之中的蝤蛴虫,就是天牛的幼虫,生长在树木中既白又长,而且还有光泽。“齿如瓠犀”是说牙齿方正洁白,就像瓠瓜中洁白、小巧、整齐的种子。“螓首蛾眉”是说她的头鬓形态犹如小蚕,眼眉的形态犹如蚕蛾的双须。“巧笑倩兮”是说笑容娇美。“美目盼兮”是说眼睛很大,黑白分明,顾盼生姿。所以“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这七句几乎写尽了女子的形态之美。从描写的角度看,实在难以超越了,所以后人没有办法,只好另辟蹊径,再说女子之美的时候,只能用夸张的手法“沉鱼、落雁、闭月、羞花”。

杜牧则很聪明,把这两种方法综合运用,第一句“娉娉袅袅十三余”是写形态之美,第二句立刻比拟,转向“豆蔻梢头二月初”,是说你看那姿态美好、举止轻盈正是十三年华,她活像二月初含苞待放的一朵豆蔻花。豆蔻产于南方,其花成穗时嫩叶卷之而生,穗头深红,叶渐展开,花渐放出。南方人喜欢摘其含苞待放者,美其名曰“含胎花”,以此比喻纯洁无暇的少女。所以杜牧以二月初的豆蔻花比喻十三余的女子恰到好处,由此也产生了一个著名的成语,就叫“豆蔻年华”,所以豆蔻年华指的就是十三四岁。

好啦,形态描写以花做喻,都到极致,甚至浓缩出成语来了。成语嘛,就是浓缩的语言精华。接下来该怎么办呢?杜牧笔锋一转,竟然直抒胸臆,“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为什么“春风十里”一定要是扬州的十里长街呢?是因为在唐代,在当时,有所谓的“杨一益二”之称,扬州排第一,成都排第二。这是天下最繁华的地方,也是美女如云之地,当时的扬州大概就相当于现在的纽约。当时,大概要举行选美大赛的话,美女们都一定要云集于扬州。但是即便美女如云,即便处处都是舞榭歌台,当卷上珠帘看得见高楼红袖时,你就会知道所有美人的美,都不如我眼前的你啊!“卷上珠帘总不如”这一下让所有美人的美来反衬一人之美,便如众星拱月,让一人之美美到极致。所以“春风十里,总不如你”,这样的情话、情语、这样的赞美谁听了不会陶醉呢!是啊,“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念起来都如此朗朗上口,相信读了这首诗,所有人对杜牧说情话的本领都会感到佩服。

那么我们就要回头来解决一下那个豆蔻年华的问题了,也就是“十三余”的问题。一来杜牧他的意中人一定当时就是这个年龄,二来杜牧为什么会选择这样年龄的女子做他的意中人呢?而且杜牧确实是深爱着她的。这从《赠别》第二首,这就要回头说到我们一开始说的那个美的话题了,审美的话题。喜欢《红楼梦》的朋友都会发现,《红楼梦》的年龄是一大谜团。黛玉初进贾府的时候到底才几岁呀?宝玉深爱着林妹妹的时候到底是几岁?这在“红学”上是一个纷争的话题。其实当他们深陷爱河,心智成熟的时候也不过都是十三岁到十五岁左右的年龄。其实我个人认为曹雪芹之所以把年龄、包括时间、空间都会写得很含糊,地点上这个故事到底发生在北京,还是南京,还是长安?其实也是模糊的,年龄上也是这样。他为了要写什么呢?写生命之美!生命最美的时间是什么时间呢?就是豆蔻年华的时间,十三岁到十五六岁之间。这是青春,这是生命最纯净、最纯美的绽放时期。曹雪芹要为生命、为青春写一首最美的赞歌,所以《红楼梦》里人物的恋爱年龄集中在豆蔻年华。

其实杜牧也是一样,杜牧出身名门,他的远祖杜预是西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也是名将,曾以破竹之势一举歼灭东吴,帮助西晋完成统一。他的曾祖曾是玄宗时的边塞名将,亦有闻名;而祖父杜佑则是中唐著名的政治家,曾经任德宗、顺宗、宪宗三朝宰相。所以杜牧对自己的身世很自豪的,他曾经说自己家叫“旧第开朱门,长安城中央。第中无一物,万卷书满堂。家集二百编,上下驰皇王。”所以他对人生的期待远异于常人,不论是经史子集,还是兵法、阴阳他都擅长。可是杜牧生不逢时,大唐王朝江河日下,杜牧满腹才华,却一直沉于下僚,不为所用,所以他把他的满腹才华发之于诗、发之于情。所以后人评价他说“诗如其人,个性张扬,如鹤舞长空,俊朗飘逸,情感上也是狂放的近于放荡”。所以他自己曾经自嘲说“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事实上,他在扬州任淮南节度使牛僧孺的幕僚期间,就天天沉醉于秦楼楚馆、舞榭歌台。此次他离开扬州入京赴任,牛僧孺曾好心劝他要适当节制,杜牧开始还不好意思承认。这时候牛僧孺让手下拿了一个匣子,杜牧打开一看,里头写满了他日常生活的记录,比如某月某时某刻,他到了哪家秦楼楚馆,和谁谁谁在一起。原来牛僧孺特别爱护这个年轻人,怕他出事,经常派人暗中保护他。杜牧知道长者心意之后,既感激,又狂放地自嘲说“十年一觉扬州路,赢得青楼薄幸名”。

所以,诗、文章以及情感大概是现实不得志的杜牧在人生中另寻的出路了。所以他的绝句都显得那么随手写出却又才华横溢,浑然天成,他的情也是那么张扬挥洒却又那么飘逸绝尘。毕竟是秀口一吐便有锦绣的大唐,便是晚唐的杜牧也让人觉得“春风十里总不如”。

多好的豆蔻年华,多美的纯真情爱,“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热 | 文 | 推 | 荐  

(点击文字可直接跳转到文章 )

点这里听《蒙曼诗词》合集

点这里听《长恨歌》合集

点这里听《金瓶梅》合集

赞是一种鼓励 分享传递情感

看完点个“在看”分享给更多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