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何律所200/月的薪酬也能招到人?

青法平台 青法在线 2023-09-28

原创文章,已得到独家授权,转载请添加公共微信“qmfmggwx2”进行接洽,取得许可后方可转载。对未经许可转载导致的侵权,本编辑部保留追究的权利。

作者简介:阿卷,法学毕业生,曾领700补贴,在律所打工3月。


不久前,某知名律所非诉团队发布的一则培训期200元/月的实习招聘信息(要求研究生在读),在法学生的圈子里引发了热议。不少在读学生及工作人士,都在感叹这波招聘“神操作”。法学生们议论较多的,还是薪资问题。


虽说法学实习生对团队的贡献有限,但200元/月的培训期薪资对接受了多年法学教育的学生而言,是无法接受的。通过培训期后,虽然待遇有所上升,实习也以留用为目的,但还有2个月1次的评估(通过才能继续实习)。如此不明晰的未来,更加增添了大家的疑虑。


其实,律师行业的实习生、实习律师的薪资普遍不高。较低的薪资,伴随着“驾驶技术熟练、会做3—5人饭”等奇葩招聘要求,早被业内业外的人士吐槽多时。但从最终的结果来看,律所即便给出的待遇不高,也基本都能招到人。原因为何,值得深思。若有不同看法,欢迎评论交流。


一、价值创造决定身价,入行新人难有大贡献


从法学毕业生的就业市场看,除了部分效益超好的“2万元俱乐部”、“3万元俱乐部”,多数律所在招聘实习生或者实习律师时,即便应聘者是五院四系等名校的法学硕博毕业生,往往也不会开出较高的薪资。


一大原因在于,新人能给团队或者律所带来的收益有限,创造的价值一般不大。排除部分依靠自媒体成功转型的律师团队,律所的主要收入来源包括诉讼及非诉案件办案费用、企业顾问费用。一个律所能否有好的创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律师能接到多少案件、拿下多少顾问单位,也就是大家常说的“案源”。如果家庭背景不是过于优秀,新人即便毕业院校再好、学历再高,也不如执业多年的律师更有市场,没有案源是实习律师的常态。


再者,法学毕业生刚刚入行,作为实习律师重在学习办案知识,前期缺乏独立办案的能力。实习律师除了要跟着“带教师傅”学习,还要协助他办案。协助办案虽说会涉及很多业务,但含金量通常不高,多是完成较为繁琐的资料核对、底稿整理等工作。也有人说,这些工作换成非法学专业的人也能完成,事实的确如此。即便是负责专业性较强的诉状、法律备忘录等专业文件的写作,也多须带教师傅的指导、修改。


虽然律所新人前期的处境较为艰难,但入行达到3至5年,这些新人习得办案技能、熟悉律师行业之后,他们的收入往往也较为可观。对内具备独立办案能力,对外能够招揽案源,创造的价值大了,收入自然也会水涨船高。


即便起薪不高、入行初期的生活再难,很多法学毕业生仍义无反顾地投身其中,看重的就是职业后期的高收益。既然忍受低薪,就要收获超越金钱的价值。在校接受的法学教育与法律实务应用难免存有差异,实习期既是适应期,也是学习、沉淀的阶段。由于收入不高,在“拜师学艺”阶段,即便向家里“要钱”维持生活,也是正常现象。但“学成”之后,如果在这行混得开,三十而立、创收百万也可实现。


毕竟,在律师行业付出越多,收益往往也越大。


二、法学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行业早成用方市场


部分律所有底气开出低起薪的招聘条件,并非团队人员充足导致此次招聘流于形式,而是他们不愁招不到人。现在的法学毕业生实在太多,律所完全可以“挑”自己心仪的员工。


某教育机构统计,全国开设法学本科专业的院校达487所。全国设置法律硕士点的高校及党校、科研机构,总计已达291个。众多培养单位的加持下,高校招生的规模也逐年扩大。原就趋于饱和的法学就业市场,将会迎来越来越多的毕业生。法学毕业生不仅要忍受学历贬值带来的巨大压力,更要遭受律所等用人单位的“挑三拣四”。


本就红牌的法学专业,毕业生如果不在北上广深等一二线城市就业,好的律所选择不算多。如果能锁定某个优质律所,即便起薪低至“200元/月、每2月评估1次”、入行门槛再高,许多法学毕业生也还是愿意去。


用方市场下,法学毕业生的竞争者不仅包括即将入行者,也包括从业多年者。司法部披露,截止2022年2月7日,全国律师总数已达57.6万。行业内的律师已经够多,新人入行的成本不小。除了出于培养后备人才的考虑,若律所能招到执业数年的年轻律师,为何还要缺乏经验的毕业生?毕竟,律所招人看的是价值和收益。还需花心思培养的毕业生与能够独立办案、带有案源的年轻律师,律所会选择何者,其实没有太大悬念。


三、头部数据掩盖普遍现状,低水平起薪才是行业常态


其实,律师行业起薪低是普遍现象。实习律师的薪资模式一般是授薪制,收入与劳动不成比例是常态。二三线城市,实习律师每月的薪资普遍在4000—6000元;部分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律所,入行的起薪在2000—3000元,甚至实习律师阶段没有薪资。


毕业生们之所以在薪资方面感到巨大落差,多是被头部律所、顶尖律师的高收入现象迷惑。多数新人进入律师行业,往往对标年入百万以上的成功律师,即便入行时没能达到那个数目,为了应对物价的上涨、满足个人生活的开支,也多认为万元左右的月入才符合预期。再者,“2万元俱乐部”、“3万元俱乐部”中的律所知名度高,起薪一般的律所也不会大肆宣传入行待遇,现实中的信息差,导致毕业生对职业起薪抱有过高期待。


能入围红圈所的毕业生总是少数,多数人实际接触到律所招聘后,一谈薪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感油然而生。


此外,律师行业的起薪普遍甚至远远低于法学毕业生能够从事的其他工作。法学就业一般包括公检法系统、企业法务、律所律师及其他容纳法学专业的岗位。“公检法”的入行薪资虽然不高,但体制内安稳,还有许多福利,未来上升空间也大。一二线城市的企业法务入行年薪20万并不少见,若就职的是国企、央企,年终绩效、各类补贴等福利十分丰厚。相比之下,多数律所不会有住房补贴等福利,工资多少,实际收入就是多少。即便名校背景、硕博学历,对薪资的加成也不大。接受了本科乃至研究生教育的法学毕业生,刚刚入职律所仅能拿到那份寒酸的月收入,甚至要靠家里“接济”,面对从事其他职业的同学,说不失落都是假的。


四、高薪培养留不住,不如低薪养着且观望


对于律所来说,设置较低的起薪也情有可原。疫情背景下,多数律所的营收受到的冲击不小。红圈所服务的客户相对高端、客户群体相对稳定,营收仍能维持在较好水平,给毕业生设置较高起薪对律所的运营影响不大。而对于多数律所来说,短期内业务受到较大的影响,给出不高的起薪,有控制成本方面的考量。


另外,律师行业存在一个现象,即费尽心思培养好一个新人,却很难留住。投入很多成本却不能为律所创收,反倒为他人做了“嫁衣”。遭受多年的惨痛教训后,很多律所不敢对新人太好。反正迟早都会“飞”,不如低薪先“养”着。因此,实践中有部分律所仅靠“画大饼”激发新人工作的心力,即便新人走了一批又一批,也能维持律所业务开展,不会花费很大成本。


但是,久而久之也会带来问题。一个律所的人员流动性很大,是否说明他留不住人才,本身的吸引力不大。“老人”的江山迟早落幕,若是无法招到合适的年轻人接班,律所的发展恐怕也会日落西山。


基于行业的特性,律所既然设置相对低的起薪,就应从带教成长等其他方面弥补新人。法学毕业生并非不能接受行业起步的艰难,而是不能接受长期的付出与回报不成比例。


唯有真心换真心,才能赢得人心。如果律所有意带教新人,“老律师”愿教“真东西”,新人在实习期能够学到真本领,即便起薪低,相信有志于从事律师职业的法学毕业生,还是愿意投身其中。


本文责编 ✎ CHL

本期编辑 ✎ CHL




推荐阅读


从保研失败到上岸吉大法硕+法考通关

一战双考法大民商初试418,公共课双80+

初试擦线复试稳定,西政民商法学硕一战上岸

一战上岸法大:初试大逆风,该如何拿捏复试?

考研政治80+攻略

二战在家复习419上岸法大民商:天生我材必有用

双非学院一战上岸武大民商法经验贴


长期收稿邮箱:qmfmbjb@163.com


社群交流请添加公共微信:

公共微信1:qmfmggwx  

公共微信2:qmfmggwx2


付费咨询与讲座请添加小助手微信:qfxzsggwx


商务合作请添加微信:Fuermodia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