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馆论坛 | 严俊:抽象艺术、中国中产与符号意义
本篇文章是本次论坛的主题演讲嘉宾是上海大学社会学院 副教授,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经济社会学与跨国企业研究中心(IESM) 联合主任严俊教授。从社会学的角度,结合时代背景,以“抽象艺术、中国中产与符号意义:对一份艺术社会学经验研究的再思考”为主题进行探讨 。(本文为论坛速记整理稿)。
严俊,上海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经济社会学与跨国企业研究中心(IESM) 联合主任
谢谢巽美当代艺术馆,还有王老师给我这个机会给大家介绍一下艺术社会学以及在艺术社会学范围内最近评论的一篇文章。今天我在想我应该怎么样把我的演讲和今天的主题衔接到一块儿会更好,后来我觉得没有王宁老师和张老师这么纵横捭阖的把议题衔接起来的能力,就像小仲马在写《茶花女》开头时说的那样:如果我们没有足够的能力,那我们应该满足于平铺直叙。所以我今天用平铺直叙的方法来讲我今天的想法。
方军,《中国新兴中产家庭中的视觉艺术——职业地位群体、抽象艺术与自我呈现》文章概述(节选自演讲PPT)
我今天的演讲想讨论这样一个问题——“当代艺术消费的符号意义与阶层身份认同之间的关系”,是包括艺术社会学在内,也包括在广义社会学研究中的非常核心议题。我们知道布迪厄还有很多其他经典的社会学家不断在关心这个问题——不同的社会阶层或者阶级选择用一种什么样的方式来表征自己存在的意义,从而通过表征来获得自我认同的定位。这样一个话题,在中国当代社会尤其有价值,因为我们处于人类历史上最快速、最巨量的变迁时代,社会结构的快速变化和正在形成中的群体心里之间的联系会是什么样子?有很多艺术社会学的消费研究能够提供非常深入独特的切口。这里要说明一下社会学研究当代的特点,它选择从一些非常小的入口切入,尝试一些比较大的问题,也就是说,通过这样小的切口切入,比较能够把握一些大的概念或者思路的测量性位置。换言之,如果没有测量,没有非常准确的对事实的描述,社会学通常会认为这个问题是难以继续深入讨论的。
这篇文章发表在2018年年底,它是想要讨论在中国面临新的社会现象时,跟经典的来自欧洲或者西方的理论对话时,会出现一些不兼容,怎么样看待这种不兼容,它是在回答这个问题。但在我看来,我觉得它的尝试并不是很成功,这本身能够反映出它所问的兼容性问题尤其重要。我们应该找到一种新的办法,来让经典的理论跟现实的解释更好的贴合。这是我今天所要讲的中心意思。
首先看一下中国艺术社会学在社会学范围内做的综述。
严俊,《艺术社会学研究综述》(节选自演讲PPT)
这是中国社科院委托我做的《艺术社会学研究综述》,时间范围是在2015-2017年。我写这个研究综述时,在中文世界的文本里大概搜集了500篇论文,而500篇筛选下来最后选择了86篇能大概代表在这几年的研究中大体状况。(这是一个小的故事:社会学在我国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是被取消的,直到1970年代末1980年代初才恢复,恢复后的艺术社会学发展反而并不慢,跟其他的社会学分支是同时浮现的,且非常快)
可以发现在早期发展时,1980年代所谓的思想跟文化繁荣时期,大量的国外经典著作被引进中国,采用社会学视角的多学科尝试层出不穷,但在1990年代之后,会发现整个文本的质量和数量都在停滞,大概会呈现几个问题:第一个是学科建设的整体性纲领缺失。通过早期的繁荣,应该聚焦到一个相对专业的领域中来,但这一块没有整体思维,经验研究的数量与质量没有提升。经验研究是社会学非常强调的内容,不管我们想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讨论思想或者文化的脉络,一定要找到在社会现实层面上可以具体测量和表达准确的事实对象。如果没有这样一个抓取,我们的讨论将陷入概念、流动、变换的问题当中去,讨论还是集中在西方思想的转译、评述,多学科分散状态是一种低专业化状态的表现。我的意思并不是说,跨专业的多学科交流是一件坏事。但是作为艺术社会学的母体状态,社会学的研究者应该在这个过程中贡献出更进一步的知识。举例,现在有很多跨学科,比如生物物理学、生物化学或者其他跨学科,但如果在基础的物理学和化学层面上没有突破,这样一些交叉学科的发展是受限的。艺术社会学的发展,在这个时期没有得到来自于社会学母体更多营养的供给。
自2011年,社会学界开始有些变化,逐步在知识结构上重建系统,比如从“艺术和社会史”的关系、“审美、消费与政治”、“艺术生产与社会经济结构”、“民间艺术的传承和发展”等角度展开大量研究,其中包括很多经验研究,积累了比较丰富的资料,拓宽了本土研究议题的范围。
经验研究:《地位群体与矛盾的自我——中国新兴中产家庭中的视觉艺术》(节选自演讲PPT)
到底什么样的想法会更接近中国数据呈现的事实呢?于是这篇建议研究做了一个比较好的数据采集工作。从现在社会学比较常规的做法看,一方面我们需要所谓定量的数据,大体上是来自于问卷调查。另一方面我们需要深入挖掘机制和内心的感受过程,于是我们需要一些深度访谈和参与式观察的方式。它的问卷调查是采用了腾讯文化、南都文化和南方289艺术风尚组合的网络调查,239/166分。访谈深度是北京、上海和广州三个城市访谈9户中产家庭、10位艺术机构负责人。参与方式观察是在北京的两个艺博会上,以实习生的身份观察画廊或工作人员与中产家庭客户互动和交易过程。
第一个,方法与基础模型。这比较重要的也是我认为比较有争议的地方,它采用了这样的定义,把比较广义的文化消费品都界定为艺术品了。他这么做的原因,解释是:(1)如果你要局限在非常严格的学院派所界定的艺术品范围内,那调查的数据来源将极其狭窄并且很难获得。(2)这个研究的问题意识并不是要讨论所谓精英艺术和前沿艺术在社会中的局部反映,而是要讨论一个文化选择和一般阶级成员的定位关系,所以他选择将商品化、复制品和工艺品都纳入定义的范围。乍一听这个选择是没有问题的甚至非常合理,但实际上在分析结论是会导致很大的麻烦。
第二个,对于抽象艺术的界定。依然采用哈勒“易辨认形象的扭曲”的宽泛定义。它探讨和检验的关系是这样一种变量结构,所谓的变量结构听上去很奇怪,但它的意思就是X部分的三个因素解释了后面三个因素,后面是三个结果,前面是三个原因。他想通过数据研究的是,在教育背景、职业背景、文化参与三个东西变化时相应的家庭内部的艺术品数量、是否喜欢抽象艺术以及是否拥有抽象艺术会不会发生变化?如果能建立直接的联系,就说明是因为前面三个因素导致了或者高度可能性导致了后面三个因素。教育背景不说;职业背景主要是选择不同层级的分类;文化参与在这里作为一个原因选择,主要是采用听话剧的次数、去博物馆的次数、去美术馆参观的次数和时长等等来测量。这也是非常有意思的bug,在分析中间这个概念会出问题。综上,他想要得到的结果:(1)家里有多少艺术品;(2)在态度问卷中是否会表示你喜欢;(3)你会不会因为喜欢而购买。后面三个Y是想说这样的东西会不会因为教育背景越高,职业水平越高,文化参与越多而表现出相应的增长。如果是,就说明阶级之间有很大的差异,也就是说,越是高的社会阶级,越是社会上层的文化人,他们会更倾向于用艺术品来表征自己的与众不同,并且从这些拥有中找到自我定位。他的发现听上去好像非常反常,社会学研究特别喜欢这样的东西。如果有一个假设,它听上去特别正常,大家都觉得应该这样,但通过系统进行数据搜集和检验后发现结果完全不是这样,那我们就会很兴奋。但这种情况往往非常危险,因为它不一定是真实的。他发现在中国语境下所谓的阶级属性不是预测中产家庭艺术消费的有效指标,也就是3个X跟3个Y之间没有有效的相关性关联存在。既无法预测一个人家中拥有艺术品的数量,也不能预测一个人是否喜欢或拥有抽象艺术。这里要说明一下为什么他要死死揪住抽象艺术这个问题不放,那是因为在布迪厄的作品中,强调了抽象艺术在于西欧社会中非常重要的特征,它代表你必须要通过系统的学习或者精英教育或者来自家庭背景的熏陶,才能获得对于抽象艺术中所蕴含的符码、解码能力。也就是说,抽象艺术本身呈现出来的是一套复杂的符码和美学的传统体系。如果你不具备对符码的解码能力,那这样的作品呈现在你面前就是一堆乱码。你如果喜欢并且能够拥有,就说明你相对来说有较高社会地位或者教育水平的。
实际检验结果似乎与这个结果矛盾了,是不是这样的?他说即便对于社会地位较高的人来说,他们对抽象艺术的接触也往往被夸大了,这种夸大是延续法国人研究结论的一种想象。在这一群体中,虽然在态度问卷中发现大部分人声称自己是喜欢的,但只有小部分人在家中实际上拥有抽象艺术。一个人喜欢抽象艺术并不意味着在实际生活中拥有抽象艺术,但如果拥有艺术抽象,他很可能喜欢抽象艺术。作者说“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对我们理解中国新兴中产阶层的文化实践与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我们的发现表明还是需要在中国具体的文化和政治现实中以及当前的中产阶层艺术市场的语境下对资本运作机制要重新审视。”这样一句永远正确的话听上去是没有问题的,但实际上它有很大的问题。
接下来是我的评论,看看在这个评论中能不能抽丝剥茧发现一些对我们未来研究有启发和要注意的地方。这份研究总体看在理论上有一个参照系,也有非常扎实的经验资料,从这个角度看似乎是不错的。最重要的问题在于未来会有越来越多年轻的学者用这样的方式呼应这样的理论,用更严格的现代社会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一个所谓人类的智力的最高级现象——艺术活动。作者主要对话的理论议题,他认为艺术消费与阶级区隔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母题,他没有明确的表达他所谓的假设体系,但基本上我们认为他要检验的命题是中产阶级将通过艺术消费来实现自身与较低阶层的区隔,并借助消费的符号意义来确立/体现自我认知或者认同。如果是这样的,那这个研究有如下几个问题需要商榷。
第一个问题,我们应该如何选择消费意义上的“艺术品”定义。
(节选自演讲PPT)
作者采用的定义是这样的:“这个宽泛的定义可能会导致后续分析的悖论。教育背景、家庭收入或职业背景等因素对家庭拥有艺术品数量都不显著并不能说明文化资本理论在中国是失效的,而极有可能因为被调查者对艺术品的定义是不一样的。”比如我如果是一个相对较低的社会阶层,我可能将很多东西定义为问卷上要的艺术品选项,而如果我是一个非常严肃的,我可能会认为我拥有的那个不叫艺术品,那我可能会勾0。尤其令作者惊讶的有这样一个数据,他发现“竟有超过85%的互联网与传播从业者亦只拥有少于5幅作品。”他觉得这是一个非常震撼的结论,反驳了原来的理论看法。但实际上一个更有竞争力的解释可能是这样:“拥有更高的薪资”的中产阶层对于艺术品有更严格的界定与挑剔的需求,而非因为他们是一类缺乏品味的中国中产阶级。要确定这个问题,需要针对不同人群认知的内核结构,对艺术品进行更清晰的分类和界定。这是一个前提性工作,在介入问卷之前先要明确其内涵。
第二个问题,我们到底应该怎么样界定和讨论它用来结果不同的“文化参与”。
(节选自演讲PPT)
由于认识到教育背景和家庭可支配收入没有办法很好的涵盖你就是中产阶级的标准,所以他引入“符号资本”(文化参与)概念。他的意思是如果你更多喜欢看话剧、美展就代表你有更高的符号资本,你就是中产阶级。但实际上这里犯了一个倒果为因的错误。因为文化参与本身不是原因而是结果,文化参与的数据指标更接近“拥有艺术品数量”的指标意味,而不是接近界定你是中产阶级与否。在检验中会发现文化参与的概念和艺术品拥有与否及数量是高度相关的,而在统计检验中这一点检验不出来。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统计的办法来检验两个概念的共生性,但由于犯了这样的错误后就很难检验出来。后文中提到“涉及剧场类的艺术消费却能更有效地预测受访者是否喜欢抽象艺术”。作者给出的解释为“参与该类艺术消费至少表明该受访者有更大的‘意愿’参加付费的艺术活动,所以提高了理解高雅艺术的能力,积累了文化资本”。但在我看来可能更根本的原因在于在现代的美学,中国当代的美学审美行为过程中,这两类行为其实是有同源性的,也就是它都是来自于西方塑造的现代审美惯例的认同结构,而不是来自中国审美惯例的认同结构。作者引用布迪厄的观点指出一个很有意思的想法,他说“欣赏抽象艺术被认为是一种精英的品位,这类艺术的受众一般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并进而指出“一个来自较高社会阶层的人一般拥有较高的文化资本,鉴于其对抽象艺术有更多的接触和兴趣,因此可能消费更多的抽象艺术或高雅艺术。”这一看法有歪曲文化资本理论内核逻辑的嫌疑,这是社会学研究在跨国家或跨文化后非常麻烦的问题。
我前面跟王南溟老师在讨论这个话题,西方理论来自于西方的事实和历史,但当这个理论抽象化以后,它的历史地方性知识消失了,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所谓的general的信息体系,但当这个general的东西再到中国的土地上落地时,有太多的前提被忘记,所以你直接拿这个前提不一样的抽象体系来看中国时,是一定会出问题的。但这个出问题的原因并不在于这个体系的逻辑是错误的,而在于它在解释两个不同的事实世界。我们先需要找到两个不同事实世界之间的接口有什么差异,然后用一个公共的插头把它们对接起来。我认为他们为什么会有歪曲内核逻辑的嫌疑,是因为较高社会阶层希望利用艺术消费来实现阶层区隔。这个内核的逻辑在法国存在,在中国应该也存在,尤其喜欢选择那些具有一定理解难度和身份彰显指标来达到目的,这并不是错误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在所有的文化与社会形态中,来自于西方传统的抽象艺术都是必选的形式,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抓手来实现同一个目的。比如我非常喜欢京剧,我有特别的欣赏和喝彩的方式,这可能代表我在这个圈层中的不同位置和在这个地方文化中的地位。由于抽象艺术在西方连续的艺术史中占有明确的位置,因此能够承担在西方的阶层和自我认知标定的功能。但在中国的艺术认知传统中,它可能并不具备别的功能。需要注意的是,中国社会中并非没有类似的艺术形式——探究中国社会中阶层区隔的艺术选择应该是这个研究的前提性重点,而不应该是越过这个前提进入一个直接对话。因此中国中产阶层不喜欢、不倾向于拥有抽象艺术,这一结论不仅没有挑战文化资本论,反而可能支持并丰富这一理论。
(节选自演讲PPT)
(节选自演讲PPT)
创作中的Annase
张冲 2020年疫情期间摄于安所固.加纳
严俊在巽美当代艺术馆开馆论坛现场
消费社会研究中的中国当代艺术现场:
艺术与社会理论再讨论
策划人&主持:王南溟
论坛嘉宾:鲍昆、崔灿灿、渠岩、沈森、王宁、严俊、张敦福
2020年9月13日 9:30-16:15
顺德华侨城欢乐海岸美食博物馆(巽美当代艺术馆旁)
论坛议程
上半场
9:30-9:40
吴美曼(巽美当代艺术馆馆长)
开场致辞
9:40-10:00
王宁(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学学会副会长)
演讲主题:后物质主义时代的体验经济、艺术消费与心理产权
10:00-10:20
鲍昆(文化学者,摄影评论家)
演讲主题:消费社会批判在中国当代艺术中的历史角色与作用
10:25-10:45
沈森(中央美术学院艺术学理论博士、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教师)
演讲主题:从“批判实践”到“实践批判”——消费景观下的中国当代艺术与机构反思
10:50-11:10
王南溟(独立策划人,艺术批评家)
演讲主题:在美术馆中讨论消费文化——2000年“艺术中的个人与社会”的策展回顾
11:15-11:45
Q & A
下半场
14:05-14:25
崔灿灿(独立策划人,写作者)
演讲主题:愿你生活甜如蜜
14:30-14:50
张敦福(上海大学社会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中国社会学会消费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演讲主题:消费社会大背景下的艺术与社会:文化消费的视角
15:05-15:25
严俊(上海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上海大学经济社会学与跨国企业研究中心(IESM)联合主任)
演讲主题:抽象艺术、中国中产与符号意义:对一份经验研究的再思考
15:25-15:45
渠岩(当代艺术家,广东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教授)
演讲主题:“拟像之外”——我们是否可以重回现实界?
15:45-16:00
Q & A
论坛现场,巽美当代艺术馆馆长与专家学者合影
巽美当代艺术馆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
华侨城欢乐海岸1栋105号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 11:00-20:00
(逢周一闭馆)
Duende Contemporary Art Museum
No. 105, Block 1, OCT Harbour PLUS, 1 Huanle Avenue, Daliang Town, Shunde District, Foshan, Guangdong Province, China
Opening time: Tuesday to Sunday 11:00-20:00
(Closed on Monday)
*文章素材,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