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地之脸”开幕研讨会 | 第三只眼看岭南

巽美术馆 巽美术馆
2024-09-02





“大地之脸”开幕研讨会:第三只眼看岭南


学术策划/主持:冯原
研讨嘉宾:侯瀚如、陈侗、朱荣远、姜俊、费勇、刘志伟
时间:2022年1月20日(周四)9:00-12:00

地点:顺德华侨城欢乐海岸美食博物馆阶梯教室

*研讨会免费向大众开放,欢迎报名咨询(报名方式、直播通道见文末)



文化的认知与呈现不仅是客观对象的积累和沉淀对果,实际上,它取决于文化观察者采取的判断和分类的体系,也就是说,观察者拥有什么样的技术和观察方法,会导致了不同的文化特征的获取和对比,因此,文化来自于特定技术和观念的再定义——如果这个定义的过程也可以被称为文化的话,那么,它就必然是一种由观察者拥有的自觉的文化(对应于作为现象的不自觉文化)。


想象一下植物园和自然博物馆的情景吧,如同植物学家和自然史家把全世界不同的植物加以采集对照和分类,才呈现出无比丰富多样的生态世界的“全貌”一样;再想象一下我们的身体吧——我们拥有的从自然演化中获得的身体,却经历了上万年以来的不同文化——如巫术、法术或早期医术加以定义和处置的复杂多变的过程,直到20世纪之后,它最终才被统一在现代医学的框架之内,获得了一种明晰的原理和认知。再想象一下吧,如果我们把观察自然界和人类身体的技术和概念原理都统统取消掉,那么,并不是自然界本身也不是我们的身体,而是我们的认知和文化就会倒退回过去的蒙昧时代。


所以,文化的认知是一个不断进取、不断丰富的认识过程,文化的认知和定义也有赖于不同的观察者携带不同的观察技术的介入和探析,这对于文化的主体性带来了一个考验——我们是文化的观察者呢?还是被观察的文化对象?


或者两者都是的,或者原来是被观察的对象,现在却变成了观察者阵营中的主要力量,或者,我们不仅在观察自己也以对照和观察其它的文化,或者,我们正在使用外来的技术来观察自我并把观察结果变成有益于自我成长的动力……


等等的可能性不一而足,但是却朝向了一个可能的前提——除了我们之外,必须有第三只眼睛来观察我们,在这个融合和变化的过程中,第三只眼睛可能一开始并不属于“我”,但最终却变成了“我”的一部分,使得我获得了第三只眼睛才观察到的方法。


这一过程,可以看成是文化演化和进步的过程,实际上它就发生在历史上那些最具有文化的交汇和碰撞的地区,如果说,这样的地区之所以总是成为文化演进的培养器皿,就是因为起码在几百年以来就有不同的第三只眼睛的介入观察,最终使得第三只眼睛变成了自我的属性,文化因此而获得了推动力。


岭南地区就是这样的一个地方,它是一个融会和吸收不同文化的培养器皿,它位于欧亚大陆最靠近南海的边上,位于五岭之南和珠江水系的出海口,诸多的地理条件汇聚起来并经过数千年的文化积累,演化成近代三百年以来各种新式技术涌进中国的窗口,也成为被众多的第三只眼睛观察最多的地方,到了20世纪之后,岭南地区跃升为中国走向辉煌的不可缺少的先发之地,回顾这一进程,并不难找到把第三只眼睛的观察方法化约为自我文化的演化脉络,当然,由于20世纪历史的跌荡起伏,难免会造成各种断裂和分割,饶有意味的是,不论是融合还是分化,岭南地区总是一个从不会被遗忘的重要之地。


让我们把目光投向近50年的跨度之上,再让我们把观察的视野从日常的平视转向如同老鹰一样的视线,再让我们把今天高科技时代的虚拟技术所显示的多维的视野与人类绘制地图所采纳的视野加以对照和呈现,我们相信,那个已经化约在我们的身上并成为我们的观察方法的“第三只眼睛”的来龙去脉就会浮现出来,而且,这个第三只眼睛并不通过任何神秘的渠道,而是通过网络而公开的呈现出来。


与50年前的“我们”相比,这个第三只眼睛呈现出某种技术性的时间差——也正因为这个时差,使得它对大地的扫描保留了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原来并不具备多少价值,它一直沉睡在底片的无用状态之中,不过到了今天,它却像是分子生物学家梦想获得的古DNA一样,从生物学的类比上,我们可以把这种第三只眼睛的观察类比为——大地的DNA片段——它为复原这片土地的城乡演变和生产建设活动的历史提供了真实而珍贵的“样本切片”。


它从来不曾在我们的自我的观察中出现过,反过来说,它的出现,就像是分子生物学家得到了一个古DNA的化石标本,它的价值足以弥补要重构人类演化的轨迹的缺损信息。


所以我们要召集大家来参与“第三只眼睛看岭南”的研讨活动,我们明白且希望,那些沉睡在底片中的信息能够在各位观察者的观察中“苏醒”过来,时间差将会被打破,两个时空的层次将会被合并和对照——大地的DNA信息将会带来令人兴奋的发现。



学术策划/主持



冯原 |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教授


美术硕士、建筑学博士;中山大学人文社科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教授,中山大学视觉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山大学南方学院艺术设计与创意产业系主任。


从事视觉文化研究和文化批评,涉猎的领域包括视觉艺术、设计与建筑、城市与地域文化等,也从事空间设计、公共艺术创作,观念艺术创作和创意策划、策展实践。主讲课程《视觉文化批评》入选教育部首批二十门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也被列为国家第一批精品视频公开课程。有专著《样式的对策:建筑的符号生产及其象征的逻辑》、《被压迫的美学:视觉表像的文化批评》等。


现兼任广州市名城委委员,广州市规划与自然资源局规委会委员,广东省和广州市文物保护委员会委员,南沙区、黄埔区、花都区规委会委员,珠海市规划局城市艺术委员会委员,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学术委员,广东省美协设计艺委会、版画艺委会和实验艺术艺委会委员。



研讨嘉宾



侯瀚如 | 阿姆斯特丹的皇家美术学院教授


1963年生于中国广州,1990年以后移居巴黎。现为阿姆斯特丹的皇家美术学院教授,他同时也是美国明尼苏达州沃克艺术中心的国际艺术顾问委员会成员,致力于在西方介绍第三世界的当代艺术。

参与1989年于北京中国美术馆举行的“中国现代艺术展”(China / Avant-Garde)在内的多个重要展览的策划工作。1990年代初,侯与瑞士出生的策展人汉斯·乌尔里希·奥布里斯特(Hans Ulrich Obrist)共同策划了“运动中的城市”(Cities on the Move)展览,在亚洲多个城市展出,引起较大反响。两人于2005年再次合作,策划了第二届广州三年展(策展人尚包括郭晓彦)。除此之外亦是2007年伊斯坦布尔双年展总策展人。
 

陈侗 | 广州美术学院副教授

1962年生于湖南宁乡,1983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1986年至今任教于广州美术学院。博尔赫斯书店及其艺术机构创办人,“实验艺术丛书”、“午夜文丛”、“艺术迷宫”和“享乐者”等丛书策划人,录像局(联合)创办人,广州非营利艺术机构“五行会”名誉会长,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副院长。

 

朱荣远 |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

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城市规划专业;建设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9年);2001年度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深圳市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设计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建设文化艺术协会环境艺术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深圳市城市规划委员会-建筑与环境专业委员会委员。


 
姜俊 | 国际策展人

艺术家,艺术评论家,毕业于明斯特艺术学院(Kunstakademie Münster),获得Prof. Aernout Mik的大师生称号。现在师从高士明、朱青生,在中国美术学院和北京大学从事图像学和展示文化研究学的博士研究。研究方向:当代艺术中的公共在地性。当代艺术调查局发起人。2015年,参加德国北威州《中国8》(China 8)群展。生活工作于杭州、上海。

 

费勇 | 城市生活方式研究专家

费勇,著名学者、作家, 15岁考上大学,先后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任暨南大学生活方式研究院联席院长、教授、博导,现为昊达文化创始人、昊达生活方式研究院院长、唐宁书店联合创始人。主要作品有《不焦虑的活法:金刚经修心课》、《不抑郁的活法:坛经修心课》等修心课系列,在大陆、台湾、韩国出版,连续多年入选凤凰网好书榜、当当网年度畅销书榜等多种榜单。另有《言无言:空白的诗学》、《行走指南》、《时尚的哲学》等学术著作、散文、译著多种。

 

刘志伟 | 著名历史研究学者

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教授,现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主任、香港中文大学—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任中国社会史学会副会长,中国经济史学会理事,广东历史学会副会长。代表专著十余本,代表论文一百余篇,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7个。



报名通道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预约,活动全程免费。



(席位有限,预约需交押金30元,活动结束后原路退还,若报名未参加活动,押金不予退还)



直播通道



-扫码进入直播间点击“直播提醒”预约观看



如果您不能亲临现场,可以通过我们的线上直播通道,在艺微信小程序,参与到本次的活动当中。

开播时间:2022年1月20日 9:00 — 12:00 






巽美术馆是广东顺德⼀家非营利公共艺术机构,由收藏家吴美曼女⼠创办并担任馆长,于2020年9⽉12日正式开馆。美术馆坐落于广东省顺德区华侨城欢乐海岸内,展厅共有三层,⾯积约1000平⽅⽶,由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的前中国设计师简俊凯担纲设计。

秉持“全球在地化”的行动理念,巽美术馆试图在当代艺术实践的过程中,整合国内外资源,结合高标准、多元化的艺术表达形式,建立展览、学术研究和公共项目一体化的运营机制,不断推动传统与当代、本土与国际之间的对话。

作为岭南文化在当代的见证人,巽美术馆将以时代观察者的目光密切注视当下岭南与当代艺术生态,成为在数字时代下广泛参与多元文化融合与建构的当代艺术实验室。在顺德这一典型的消费场域中,巽美术馆关注消费社会下人的生存境况,在消费文化与当代艺术的交汇地带进行持续探索。

Duende Art Museum (DAM) is a non-profit public art institution in OCT Harbour PLUS, Shunde, Guangdong Province, China, which was founded by collector Ms. Wu Meiman (Mandy), and opened in 12 September 2020. The three-story exhibition hall in DAM covers an area of about 1,000 square meters which was designed by a Chinese designer Jian Junkai (Can) who worked in Zaha Hadid Architects.

Upholding the concept of "Glocalisation", in the practice of contemporary art, DAM tries to integrate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ources, combine high-standard and diversified forms of artistic expression, establish an operation mechanism with exhibitions, academic researches and public projects, and constantly promote the dialogue between tradition and contemporary, localization and globalization.

As a contemporary witness of Lingnan culture, DAM will keep an eye on the ecology of Lingnan and contemporary art as a observer of the time, thus becoming a contemporary art laboratory that is widely involved in the integra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diverse cultures in the digital era. In Shunde, a typical field of consumption, DAM focuses on the living conditions of people in the consumer society and continues to explore the intersection of consumer culture and contemporary art.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巽美术馆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