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惯男孩穿裙子,又鼓励女童扮性感?
近日,快手腾讯淘宝等平台因涉及“传播儿童软色情”相继被约谈。利用被性化的未成年人出镜短视频或图片来引流,这样的现象屡禁不止,橙雨伞此前也关注过儿童内衣模特照等公共事件。
事实上,对于儿童的性化,在社交媒体时代已经成为一个流量般的趋势。有国外网友在社交媒体发视频称 “一旦一个孩子长到了11或12岁,就会开始把自己打扮得和16岁一样”。
而这一趋势在女孩身上尤其值得讨论:
大儿童(Pre teen)这个群体正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低龄女孩的服装加速成熟化——我们常能在淘宝上看到不到10岁的童模,化着浓妆,穿着豹纹,神情成熟。与此同时,小红书上成年女性则在疯狂将自己挤进儿童服装。
注:Pre teen指前青少年时期,一般为9-14岁。
图/微博@internet-garcon-pdf
老话常言,什么年龄做什么事。尽管我们也需要对这样的话语保持相当的警惕,某种程度上它阻止了个人选择与反叛的自由,但为什么女童和成年女性在服饰选择方面出现了整体性的传统服饰秩序上的“倒置”或“错位”?
法国史学家丹尼尔·罗什曾说,“服饰文化首先是一种秩序,透过服装语言的嬗变,可以看到道德价值的转化 ”。
儿童服装及其潮流具备高度的公共性,从性别视角解读儿童服装,将发现即使穿着它们的只是一群尚未性成熟的孩子,它仍然反应了一整套性别秩序。
服装是有性别的吗?
无论是成年服饰还是儿童服饰,从整体而言,当下社会的服装体系仍然坚守着二元性别秩序。服装被划分为了男装、女装两个阵营,两个阵营彼此之间原则上不容僭越。
就拿前几周在朋友圈大火的那篇文章,《儿子今天被同学掀裙子了!!怎么办!?》来说:
文章作者是一位全职爸爸,有一天,他上小学的儿子提出因为凉快而想穿裙子上学。他和妻子商量后决定支持儿子。而在穿裙子上学的一天里,儿子体会到了“三秒难受、一秒高兴、三秒难受、一秒高兴”的跌宕情绪:
既体验了老师的严厉批评、被男同学掀裙子的不尊重,又获得了很多同学的支持和很多叔叔阿姨们的鼓励。
值得一提的是,在《道德与法制》课上,穿裙子的小男孩被批评了“整整一节课”,原因是“男孩就要有个男孩的样子,怎么能穿裙子”。
将男性与女性塞进两个既定的标准化框架中,这样一种森严的男女二分性别秩序被投射到了服装领域,便演变成上诉老师的批评。
与此同时,在两个阵营之间是明显存在着优劣之分:波伏娃曾将女性定义为社会意义上的“第二性”与性客体,在服装领域也是如此。由于“男性气质”优于“女性气质”,因此在服装领域的性别秩序中,只有一种僭越是相对可以容忍的——
女性试图“向上流动”变成男性。
今天的小男孩不能穿裙子,当年的女性穿裤子更是违法,点击图片可阅读往期文章。
只要不太“过分”,小女孩穿得比较中性的话一般会被称为“假小子”,但“假小子”很多时候是中性的称呼。而相比中性打扮的小女孩,人们往往更难容忍一个男孩子穿裙子——“娘炮”是妥妥的贬义。
在这套性别秩序中,女性效仿“男性气质”是一种“向上流动”,而男性效仿“女性气质”则是“向下堕落”,就会受到秩序的惩罚:无论是老师的训斥、同学的欺凌,还是负面的社会评论。
在这两个阵营内部,也有着更为细分的要求,而这种要求在不断复制和操演着性别刻板印象——成熟稳重的男性(“不需要太注重颜值,黑白灰就好”)、需要不断买买买来确保自己永远美丽以便成为更好的性客体的女性(“女人的衣柜里永远少一件衣服”)。
图 / 电影《我的小公主》
但最值得警惕的是,近年来国内的服装流行趋势,正在鼓励女性尽早被性化——越低龄越好。
一方面,服装产业制造或迎合着畸形的潮流,女童的服装越来越成熟、性感,小女孩们越来越早地穿上了原本属于“大人”的衣服。
另一方面,缺乏自律的媒介传播则不断打着擦边球,不断模糊着儿童与性幻想对象的界限。
去年闹得沸沸扬扬的优衣库试穿童装风潮中,不少博主闯入优衣库疯狂试穿女童装,摆出各种性感的姿势。
女性选择何种风格着装本是个人权利,但当大量穿着童装但意图在展示性吸引及迎合男性凝视的图片在社交媒体上广泛传播时,“幼态”与“性感”便发生了直接关联,而这种关联是否在一定程度上为狩猎女童的文化环境添砖加瓦?
有毒的秩序,正在伤害我们的孩子
僵化的二元性别秩序及其带来的性化女童趋势并非小事,它们对儿童的成长与发展有着很大的负面影响。
首先,这一秩序在不断强化性别刻板印象,使得性别刻板印象实现了“代际传承”,更阻碍了孩子的自我表达与性别探索。
拿前文案例里的小男孩来说,在他爸爸将这一经历发布上网后,底下立刻涌入这样的的评论:“不知道你儿子以后会不会产生对性别认知的模糊,最好还是树立好正确的性别认知。”
且不说小男孩穿裙子的目的一开始非常纯粹,只是为了“凉快”,就算放在性别视角下讨论,“穿裙子”和“性别认知模糊”之间还隔着十万八千里。
穿裙子在这一案例里可能是为了凉快,在别的孩子身上可能是“觉得好看”的个性表达,也可能是产生了社会性别认识,在摸索和建构自身的性别认同。
更何况,评论所称的“正确的性别认知”又是什么?是“男孩一定要有阳刚之气,女孩子一定要柔弱文静”,还是女孩也可以勇敢坚韧、男孩也可以温柔随和?
在孩子探索的过程中,成年人需要引导孩子尊重不同人的个性选择、需要鼓励孩子探索与尝试,唯独不能做的是将自己僵化的所谓“正确性别认知”一股脑灌输给孩子,粗暴惩罚孩子的“越轨”行为。
否则,具有极强模仿能力的孩子,未来有可能成为类似台湾“玫瑰少年”事件中的校园霸凌施暴者(前文案例中已经提到有孩子通过“掀裙子”的方式捉弄小男孩),或一生为这一秩序所束缚,无法探索真正的自我。
另一方面,性化女童更是不容忽视。服装不过是管中窥豹,鼓励性化女性、性化女童的趋势并非孤例。
在被称为“童模镇”的湖州市织里镇,据说已经形成了初具规模的童模产业链。孩子们(其中大多数是女孩)穿着“有女人味”的衣服、娴熟地化妆、摆出成熟的姿势,有些家长还不让孩子吃饭以控制孩子的体重,来迎合拍摄所需的“白瘦幼”审美。甚至有家长对标成人追求颜值的那一套,开始让孩子整容。
而今年年初大火的日本童星村方乃乃佳,年仅3岁因参加童谣大赛走红后,不仅需要像一个成熟艺人一样接受比996还密集的工作,近期在节目中还需要演唱表达成年人恋爱心情的歌曲。
在若干男性嘉宾、主持人包围的场合,3岁幼女被引导着唱出:“ ‘恋爱总会到来的’,这样对自己说着,慢慢地,慢慢地,你让我有了这种感觉……”
我们绝对需要警惕,这样的场景和背后性化女童的趋势是否愈演愈烈乃至走向常态化?
让孩子当回孩子
秩序本就是人为建构的,色彩、样式,都没有什么是某一性别的专属;更不应该以“女性应该穿成什么样”的固有秩序为借口,鼓励性化女性并滑向性化女童。
当代人认为裙子是女性专属,然而在古代很长一段时间内无论男女都穿裙子。当代人认为粉色是女性专属,然而在十八世纪的欧洲粉色是贵族男性的专属。
西装、裤子曾被视为男性专属,然而随着女性劳动参与率的提升,穿着挺括外套、模糊原有性别界限的女性裤装登上时装舞台。
1867年,纽约哈莱姆区第一届Annual Odd Fellows Ball上,参赛者都穿着与自身生理性别相反的服装,不仅贡献了精妙绝伦的表演,更掀起了Ballroom文化的风潮。人们开始发现,以性器官来限制视觉美感与文化传达,是多么浅薄的一件事。
图/Rollingstone
当下,穿裙子的男性和中性装扮出道的女艺人可能仍然遭受社会非议,但TA们实践着对惯有秩序的挑战与重构。正是这种尝试,使得这个世界不至于千篇一律。
而重构秩序的另一个意义,在于将女人重新当人,将女童重新当做孩子。服装之于女人不应当是装扮自我取悦世界的工具,女孩子也不需要在10岁就穿上高跟鞋、露脐装成为“女人的预备役”。
孩子们需要的,是一个自由而安全的世界。这样的世界,需要我们打破原有的性别秩序,需要我们穿上想穿的衣服,需要让孩子当回孩子。
——往期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