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错误”的方式看一幅画|不安的绘画
挂在柜子底部、假扮成柜门的绘画,悬浮于半透明塑料布上的绘画,嵌在神龛中的绘画,以及如物品般展示在台座上的绘画……
当你走进UCCA Edge二层展厅内部,眼前的这些作品却和印象中的绘画大不相同,似乎介于绘画与雕塑两种艺术形式之间,令人产生错觉。
正在展出的春季群展“不安的绘画”中,生活在柏林的艺术家李泳翔通过上述种种不同寻常的展示方式,挑战着我们对于绘画传统的观看模式。
🚪
超越平面的“绘画雕塑”
李泳翔(1991年生于长沙)的艺术实践涉及多种媒介,兴趣主要聚焦于绘画、雕塑、音乐和影像之间的跨界领域。艺术家受互渗式的文化理解以及其自身流散经验的影响,以混杂媒介、形式与现有文化特性的方式,对权威观念与既有权力结构发起挑战。
“绘画雕塑”(Painting Sculpture)是他的重要创作形式,基于对绘画和器物的共通之处,是一种超越平面的空间探索,也是对架上绘画传统的一种反叛。本次展览中的三件大型绘画雕塑分别在平面构图及三维结构中,铺展关于“内部空间”的隐喻。
李泳翔作品《齿形柜影》在“不安的绘画”展览现场,UCCA Edge,2023。
雕塑呈现的家具形态、PVC材料模拟的房屋墙壁和现成工业品的装饰性使用,隐约指向当代社会中的家庭形态、性别结构以及原子化的生活方式,在给人带来安全感的同时,引发近似幽闭恐惧症的焦虑感。无法打开的“柜门”之下似乎浮动着偷窥的诱惑,与画中人洞悉的眼神相互映衬。
李泳翔作品《妄语迟花》在“不安的绘画”展览现场,UCCA Edge,2023。
李泳翔作品《老子与百合吊灯》在“不安的绘画”展览现场,UCCA Edge,2023。
如果我们绕到墙后俯下身来,则会和悬挂在墙壁下方的《予乐者》(2019)不期而遇。这件作品以闽南地区的戏剧神为原型,营造模拟了神龛式的观看体验方式,既神秘又荒诞。
李泳翔作品《予乐者》在“不安的绘画”展览现场,UCCA Edge,2023。
⛓
人物与装饰
李泳翔为本次展览专门创作的“头饰”系列借用了中国古代玉琮的样式及其一物双面的观看方法,同时从18世纪欧洲解剖学插画对人体内部结构的错误想象中获得灵感。
关于作品中反复出现相似的人物形象,以及装饰性元素的应用,艺术家说道:
画中的人物虽然经常有真人形象作为参考,有的时候甚至会做很多准备工作,不过这不是一种画肖像的理解。人物出现在作品中,他们的存在对我来说是有具体性的,但绝不是独特的。所以比起肖像,他们更像是一种塑造出来的角色。这些角色经常会出现在画面的边缘,或者贯穿不同的绘画空间,以指向作品的边框,以及作品从画面到物件的边界。这些角色甚至可以被理解为是装饰,虽然这些装饰也许并不是那么老实的。这是因为我希望塑造出来的角色在宁静中,能渗透一种潜伏的能动感,或者是一种警觉感。
我觉得这种比较扩展的对装饰的理解,在我最近的工作中很重要。比如这些“头饰”作品中,我参考了一些公元前3000到2000年,良渚文化玉琮介于平面和立体之间、一图两面的装饰性理解,以及这种理解的宗教性动机,用来改画一些18世纪法国对解剖图奇趣的迷思。
李泳翔作品《头饰-02》在“不安的绘画”展览现场,UCCA Edge,2023。
👀
“错误”作为展示方式
对错误和错觉的戏仿是李泳翔创作中的重要方法,其画面中对于视错觉艺术的挪用构成了对于透视规则的挑战。
“不安的绘画”展览现场,UCCA Edge,2023。
展览中作品“错误”的展示方式形成了对传统观看模式的一种嘲弄:挂在柜子底部、假扮成柜门的绘画,悬浮于半透明塑料布上的绘画,神龛式的绘画,如物品般展示在台座上的绘画,共同构成了一个三维空间中的集群。它们被心理图像的构建、木偶式的人物、画面内外反复出现的纹样和真假难辨的边框串联在一起。
李泳翔作品《头饰-01》在“不安的绘画”展览现场,UCCA Edge,2023。
关于艺术家
▼
李泳翔
1991年出生于长沙,现工作生活于德国柏林。他于2014年获得中央圣马丁学院平面设计与动态影像学士学位,2020年于法兰克福Städelschule美术学院获得艺术硕士学位,同年获第八届华宇青年奖提名。李泳翔的艺术实践涉及多种媒介,兴趣主要聚焦于绘画、雕塑、音乐和影像之间的跨界领域。受互渗式的文化理解以及艺术家自身流散经验的影响,李泳翔以混杂媒介、形式与现有文化特性的方式,对权威观念与既有权力结构发起挑战。
重要个展包括“艺+巴黎:由巴塞尔艺术展呈现‘Yong Xiang Li: 8 Chairs (Adolescent Fabrications)’”(天线空间,巴黎临时大皇宫,巴黎,法国,2022);“Inside Job”(LC Queisser,第比利斯,格鲁吉亚,2022);“姗姗来迟”(Futura,布拉格,捷克共和国,2021);“Superfluous”(Schwabinggrad,慕尼黑,德国,2021);“Curl”(Galerie Emanuel Layr,维也纳,奥地利,2020);“Companion”(Jean Claude Maier,法兰克福,德国,2019)等。重要群展包括“Identity Not Proved: New Acquisitions of the Federal Collection”(联邦艺术博物馆,波恩,德国,2022);“那里的风景”(Sadie Coles,伦敦,英国,2021);“隐隐绰绰”(Layr,维也纳,奥地利,2021);“2020年第八届华宇青年奖入围展:漫长的问候”(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北京,中国,2020)等。
▼
展览日期
▼
2023.3.11 – 2023.5.21
周二至周日
10:00-19:00(18:30最后入场)
*展期内周一闭馆(逢法定节假日除外)
展览地点
▼
UCCA Edge
上海市静安区西藏北路88号
盈凯文创广场2层
参展艺术家
▼
韩梦云、简策、李然、李泳翔、仇晓飞、王晓曲、王之博、谢南星
点击小程序购票
展览同期公共项目
展期内,UCCA Edge将在周末举行丰富多样的公共活动,其中包括5场与展览主题相关的对谈、3场特邀导览、2场工作坊,以及2场影像分享。展览同期还将举行多场特别策划活动。活动均需提前预约报名,具体信息以最新官方活动预告为准。欢迎关注UCCA Edge的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及其他社交媒体平台。
展览相关阅读
如何成为UCCA会员?
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刻加入UCCA会员,
享受更多会员福利。
或致电垂询UCCA会员部
UCCA Edge:+86 21 6628 6861
UCCA 北京:+86 10 5780 0200
UCCA Edge清明节假期正常开放
▼
清明节假期(2023.4.5)当日,UCCA Edge正常开放。目前馆内正在呈现春季群展“不安的绘画”,欢迎前来观展。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