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流浪地球2》强势来袭,带你重新认识电影+虚拟科技!

Vivi VRAR星球 2023-08-25


《流浪地球2》于1月22日(大年初一)在全国IMAX影院公映,同时也同步在北美院线上映。电影《流浪地球2》由郭帆导演,刘慈欣监制,吴京、李雪健、沙溢、宁理等领衔主演,刘德华特别演出。


作为《流浪地球》的前传,《流浪地球2》则是围绕之前的故事展开:太阳极速老化,持续膨胀。“太阳危机”来袭,世界末日即将来临,人类文明的延续将面临巨大的挑战。人类决定开启流浪地球计划,带着地球离开太阳系,寻找新的家园。


图源:网络


据悉,影片除了平时我们看到的角色人物之外,还有“数字人”(数字生命)的概念,而且不是一般想象中那种投影出来的数字人,而是充满科技想象的。影片中由刘德华饰演的全新角色图恒宇是一名工程师,他想把女儿生命完整永存于“数字生命世界”,但却面临着未知的挑战。


此外,《流浪地球2》导演郭帆曾揭秘电影幕后,他表示,很多新技术的应用、组合应用都用到了《流浪地球2》里。其中,《流浪地球2》中很多道具都是3D打印出来的,材料学的进步决定了电影中3D打印的道具会有金属、塑料等各种各样的材料。


《流浪地球》背后的虚拟科技


2019年,电影《流浪地球》横空出世后,一举获得46.55亿元最高票房的佳绩,点燃了整个电影市场,也开启了中国电影的“科幻元年”。


《流浪地球》为中国电影工业的科幻类型片打下了可以借鉴的基础,许多新技术都被运用在《流浪地球2》中,如3D打印。与以往传统制造工艺相比,3D打印机不仅能制造更加复杂的电影道具外,而且还能缩短制造时间,特别是《流浪地球》在预算相对吃紧的情况下,3D打印道具更是为剧组节省了不少经费。


《流浪地球》3D打印道具(机械手臂)图源:网络


而在其它电影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有关3D打印的影子,比如电影《雷神3》、《星际迷航》、《黑豹》、《银河护卫队2》、《钢铁侠》等等。


据悉,《流浪地球》最终搭建科幻场景上的成绩,实际上也是实现了很多电影工业上的突破,比如用VR系统模拟出搭建场景,预先踩点测试。


在《流浪地球》中,电影里也有很多小细节小彩蛋。影片中,吴孟达饰演的姥爷韩子昂根据原著设定,他应该是出生在1999年。此外,他送给狱警的礼物里面有VR眼镜和珍藏的小电影,这都是我们这个年代的产物。


图源:网络


一场关于电影的技术革命正在崛起


2003年,李安执导的《绿巨人》上映,李安导演运用CGI(电脑生成图像技术),将演员的表情与运动方式融合在动画人物身上,通过电脑技术合成,完成对绿巨人形象的塑造,因此,观众才能在荧幕上看见一个上天入地、栩栩如生的绿巨人形象。


2009年《阿凡达》的公映,成功掀起了一场技术革命,数字虚拟角色的制作在电影当中开始靠动作捕捉技术来制作。


2022年,作为中国科幻电影票房榜首的《独行月球》,影片中沈腾和袋鼠刚子有大量对手戏。而电影里的袋鼠是根据真人动作捕捉和特效结合完成的,其中,“袋鼠拉车”的重头戏就进行了虚拟拍摄。


图源:网络


在机器之心发布的《世界顶级电影特效公司都在让 AI「接管」特效制作——数字特效中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现状及趋势展望》报告中,详细解析了《复仇者联盟 3》使用新的机器学习算法来推进人物角色面部表情捕捉过程。


报告中表示,导演 Joe 和 Anthony Russo 将演员带入动作捕捉头盔并且测试他的部分线条,试图尝试不同的线路以及如何在调试到最接近预想的灭霸形态的时候将其保存下来。使用这些线条能够捕捉到他脸上几乎难以察觉的动作和神情。在捕捉到他的眼睛和脸颊上细微的动作之后,可以清晰的看出来他对失去 Gamora 的沮丧或悲伤,以及他对 Tony 的愤怒。这种技术上的革命使得 CG 效果在真实感和数字虚拟人物的性格表达上更上一层。


图源:网络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使许多现实中难以拍摄的场景空间被真实地展现出来,并且能够让我们感受到一种现实般的真实,但它的本质却是数字技术的虚拟与合成。


小结


刘慈欣曾说“科学是科幻的来源,科幻不可能走到科学前面。”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不仅将改变电影制作的模式,也将不断推动电影界为观众带来全新的体验。随着《流浪地球2》的上映,希望能为中国科幻电影市场带来新的惊喜。


文/Vivi


扫码加客服微信

商务合作

爆料投稿|

媒体合作|


往期精彩推荐



VR / AR 星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