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术前沿丨Climatic Change:牧民对气候变化的感知和适应

启研学社 三农大数据 2022-12-31

启研学社由知名学者担任学术顾问,高校师生与企研数据科学团队联合组建,以大数据资源及相关技术助力中国学术与智库研究为宗旨的研究组织。团队当前的主要目标是挖掘经济社会大数据资源在学术和智库领域的应用价值,开展学术大数据治理研究,以及探索大数据分析技术融入中国经济社会研究的可行进路。

近日,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杨三思副教授、余乐博士、冷淦潇博士、仇焕广教授(通讯作者)共同在学术期刊《Climatic Change》杂志上发表了题为“Livestock farmers’ perception and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panel evidence from pastoral areas in China”的文章(论文链接可点击“阅读原文”跳转)。

《Climatic Change》创刊于1977年,最新影响因子为4.134,为JCR Q1区期刊。该期刊专注于气候变化的描述、原因、影响以及相关经济政策的研究。


文章摘要及翻译(注:翻译仅供参考,如有出入,以原文为准。)

Livestock farmers’ perception and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panel evidence from pastoral areas in China

牧民对气候变化的感知和适应:来自中国牧区的证据

Sansi Yang, Le Yu, Ganxiao Leng & Huanguang Qiu

Abstract

As the world's largest land use sector, livestock farming is vulnerable to climate change. This study adds to existing literature by investigating the impacts of herders’ climate change perceptions on adaptive strategies and distinguishing between the short-run and long-run effects. We use double-hurdle models and an unbalanced panel dataset of 1514 household observations collected from the pastoral areas of Inner Mongolia, Xinjiang, and Tibet for the period of 2016–2018. We find that perceptions of long-term temperature and rainfall changes lead farmers to adopt various adaptive strategies, whereas perceptions of short-term weather hazards mainly trigger production management strategies such as forage supplementation and herd destocking, without affecting long-term strategic planning such as engaging in non-agricultural jobs to diversify income sources. The findings that livestock farmers tend to adopt temporary strategies under short-term perceptions while seeking more resilient adaptations under long-term perceptions are robust, based on alternative measures for adaptation intensity and under different production scales. An understanding of these strategies provides a means of influencing the adaptive responses of vulnerable groups.


Keywords

Perception, Adaptation, Climate change, Extreme weather, Livestock



摘要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土地使用部门,畜牧业很容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本研究通过探讨牧民气候变化感知对适应策略的影响,并区分短期和长期影响,对现有文献进行补充。我们使用双栏模型以及2016-2018年从内蒙古、新疆和西藏牧区收集的1514个家庭观测数据的非平衡面板数据集。我们发现,对长期气温和降雨量变化的感知会导致农户采取各种适应措施,而对短期天气灾害的感知主要影响其生产管理策略,如牧民补充牧草饲料、减少牲畜等,而不影响从事非农工作促进收入来源多元化等长期战略规划。通过替换适应强度的衡量变量,且在不同的生产规模下,在短期感知下牧民倾向于采取临时性措施,而在长期感知下寻求更具弹性的适应措施,这一结论是稳健的。理解这些措施为影响弱势群体的适应性反应提供了一种手段。

关键词

感知,适应,气候变化,极端天气、畜牧业。


文章简介

中国草原面积居世界第二,占世界草原面积的12%,占国土面积的41.7%。其中约55%的草原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带,主要分布在西藏、内蒙古、新疆等省的边境和少数民族地区。该地区被视为传统的牧区,为数百万人提供生计。全球气候变化模型预测,气温升高和降水分布不均匀可能导致干旱加剧,并带来更多不利影响。牧民对气候变化的适应备受关注,尤其在草地退化加剧、畜牧产品需求迅速增长和高度贫困的背景下,了解牧民对多变气候的感知和适应,对于制定更好的适应战略、减少脆弱性以及改善当地牧户生计至关重要。
本文提出牧民对短期气候冲击和长期气候变化的感知可能导致不同适应行为的理论观点,并通过构建适应措施的采纳和强度的双栏模型,利用内蒙古、新疆和西藏三省2016-2018年微观调查数据对理论观点进行了实证检验。
研究发现,牧户对短期气候冲击的感知显著影响其生产管理策略,如采用补充牧草饲料和减少牲畜等适应措施,而对长期气候变化的感知会引发其采取更加灵活的适应策略,如转向从事非农工作促进收入来源多元化。研究通过替换适应强度的衡量变量检验了结果的稳健性,还探讨了不同生产规模牧户的气候变化感知对适应行为影响的异质性。
了解牧民应对气候变化的短期和长期适应措施,是为其提供有效技术和资金援助的前提条件。本文的研究证实了提升牧户气候感知有助于采取及时的适应措施,提供气候信息和非农就业培训有助于提高畜牧系统在极端天气事件和气候变化下的适应能力。此外,长期的气候变化可能会持续影响非农就业的时间分配和畜牧业劳动力的外流,降低牧户对畜牧生产的依赖,进而放大气候变化对畜牧业产出的负面影响。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数据来源

内蒙古、新疆和西藏三省2016-2018年微观调查数据




关注我们!公众号对话框内发送关键词“20210219”获取《Livestock farmers’ perception and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panel evidence from pastoral areas in China》PDF版。








整理不易,点赞 在看 转发
您的鼓励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END




点亮特关小星星

搜索你感兴趣的文章吧

往期推荐


热点资讯 | 国家乡村振兴局亮相啦!《求是》发表署名文章《人类减贫史上的伟大奇迹》

数据分享丨《中国财政年鉴》(1999-2019)

数据分享丨《中国国土资源统计年鉴》(2005-2018)

数据分享丨《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1999-2019)

数据分享丨《中国能源统计年鉴》(1986-2018)

数据分享丨中国土地利用现状遥感监测数据(1990-2015)

新年快乐!



━━━━━━━━━━━━━━━━━━━━

 翻译 | 张惠茹

审核 | 杨奇明

排版编辑丨青酱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