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推荐 | 《中国经济大讲堂》:乡村振兴,我们目前最缺的是什么?

柯炳生 三农大数据 2022-12-31


本文综合整理自公众号央视财经大涌党建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要想产业兴旺,光有政策、技术、资金还远远不够。从2008年开始,一种叫科技小院的模式如星星之火 ,十年间,它在全国上百个乡村开花结果,累计几亿亩土地的生产方式受到影响,这背后究竟是什么起了关键的作用?

央视财经《中国经济大讲堂》特邀重量级嘉宾柯炳生,为您深度解读《乡村振兴,我们目前最缺的是什么?》



柯炳生,中国农业大学原校长,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理事长,曾长期担任原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他长期致力于农业经济与政策研究。荣获原农业部软科学成果一等奖、中国农村发展研究奖一等奖,多项研究成果被国家决策部门重视或采纳。
柯炳生在《中国经济大讲堂》演讲时指出,在乡村振兴中人才是最重要的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有效治理、生活富裕,这五个方面需要各种人才。
这些人才可以归纳为三类主要的人才:
  • 第一类是带领农民干;

  • 第二类是帮助农民干;

  • 第三类是自己独立干。


第一类:带领农民干的人才

企业家是最宝贵的人才。要带动农村的产业,一定要有一个企业家类型的人才。他或者是企业家 ,或者不是企业家,但是具有企业家的优秀品质。各地的明星村带头人,老的少的、男的女的、受过高等教育的、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很不一样,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一懂两爱”——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他们有德有才,有很高的品德,要带领乡亲们致富。但是,光有这一点是不够的,还一定要有才,要有企业家的才能,带领老百姓致富。如果自己都没有致富的本领,怎么带动别人致富?所有明星村的书记,虽然自己没有搞企业,但是只要搞企业就一定是优秀的企业家。其实现在还有很多优秀的企业家,回到农村当书记,都是经过大家动员等。有的是自己主动的,看到家乡面貌未改,他愿意奉献,是有一种情怀的,钱多一点或少一点其实已经不是主要的了,重要的是带领整个村富起来。他们有一种很崇高的荣誉感,还有精神上的满足感。这些人的作用是什么呢?第一个就是能发现商机。他能够看到普通村民看不到的一面。同样的山,同样的水,别人看到的是山和水,他看到的是资源;别人看到的是绿水青山,他看到是金山银山,从那里能看出宝贝来;同样的土地和水,他能够发现新的用途,或者种植新的作物,或者是搞乡村旅游。第二个是要组织创新。把大家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一定要组织创新,通过一定的方式,村集体加农户,合作社加农户,产权入股,采用各种方式把老百姓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参与到里面。第三个就是配置资源。土地、水、资金、人才等。带动农村产业的发展不是企业家就行,而是需要优秀的企业家,能够让企业成功的企业家。企业家的载体是企业,企业为什么能够带动老百姓致富?一个是扩大生产规模,像东北建三江这样,采用先进技术。不是为了先进技术而先进技术,而是要提高生产效率,提高投入产出比。一家一户的农民根本做不起,只有大规模之后,才能够投资引用先进技术,也能够引进机械化的栽培、收割、储藏、运输等这样一些事。带动农民的方式有很多,像合作社的方式、公司加农户的方式、公司加农场工人方式,还有社会化服务等等,有很多的类型。积极效果是什么呢?就是帮助农民,服务中间商。现在人们对小麦的消费要求已经越来越高,因为做面包和做面条所需要的面粉不一样,所以要优质小麦。如果一家一户的农民种优质小麦,卖不出价钱,因为加工厂没有办法对你单收、单储、单运,必须成一定规模。所谓订单农业,成立合作社,合作社把农民组织起来,然后提供给生产饺子、生产面包的那些工厂。湖南益阳县的稻田合作社,牵头是两个企业,最后它们通过建立合作社的办法,最后发展的都是高度一致的模型,合作社的服务方式。他们进行九个方面,叫做“九代服务”,其实是生产的全过程,代替农民育秧、耕地、机插、水肥管理、病虫草害防治,用无人机的办法,机械化收割、烘干、储存乃至于销售。这个合作社上万亩的地,种一种或者是几种选定的稻种,然后利用现代技术,降低成本,增加收入,在产量保底的基础上,多的部分跟合作社分成,价格保底,确保每亩农民增收200块钱到300块钱,这已经是很不容易了。实际上合作社在生产环节不跟农民争利,但是合作社是企业牵头的,还要赚钱,赚的是产后增值的部分。另外,就是综合利用,我们有米糠油等等,小规模都不能利用,都浪费掉了,大规模之后那些都可以增值,也增加一笔收入。所以,这就是一加一绝对大于二的,在整个过程当中,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了市场价值,合作社跟农民之间进行合理分配。

第二类:帮助农民干的人才

首先是科技推广人员。农民生产要靠科技,科技推广人员是帮助农民种得好、养得好的人。我们国家从事农业科技推广的组织机构很多。一个是农机推广中心,全国也是五级;第二是涉农企业,企业和农产品销售推广标准技术,卖种子的告诉农民怎么样种,卖化肥的告诉农民怎么施化肥;第三个就是农业高校、科研机构,他们是科技创新的源头,产学研的结合,结合着育人、人才的培养,结合着科技创新,还进行社会服务。每一个农业院校都有自己的典型,我们学校的很多教授都做了大量的工作,有一个最新的案例就是张福锁院士和他的科技小院。张福锁院士去年获得了扶贫攻坚的创新奖,他在十年时间里,从2008年开始,创立了一种模式叫科技小院。现在这个小院在全国已经有一百多个了,跟百十来个合作社和涉农的企业合作,覆盖面很大,在很多地方对产业扶贫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进作用。科技小院建的时候,方式是在村里或农场企业中建立,老师去指导,但是研究生常年驻守。有的研究生几乎整年全在那儿,跟踪作物生产的全过程,现在他们大概已经跟踪了45种作物了,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当初建科技小院的时候,是在河北的曲周县,他找到我的时候,我还表示过疑虑,我说你这科技小院把我的学生都弄到村里去了,为农民服务是好事,但是不能影响我学生毕业,我在这儿当校长,得为学生考虑。我很快就发现,我的担心是不必要的,这个小院在这三个方面结合得非常好。同时也是农业科技推广的一种创新,因为它是全过程、全产业链的服务,真正起到培养人才的作用。科技创新最后的目标是服务农民,真正的是顶天立地。中国农业大学有两万学生,好多学生在院里面不起眼,没有太显山露水的地方,可是到村里,吃苦精神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还跟农民打成一片,整个村里的乡风文明都给带动了。这是一个极端的例子,有一个妇女,在刚开始的时候,只会写自己的姓,培训七、八年后,还能把田间观察到的东西记录下来。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一大批农民改变了,最主要是一批村庄的改变。河北曲周县,科技小院进驻之后,全县粮食生产发生很大的变化。他们的县长看到我们试验田的小麦长得很好,就问为什么长这么好?我们讲了很多技术,其中一点就是深耕,他们用挖的土地的剖面解释,县长一看,第二天就通知全县的乡镇干部开大会。《自然》杂志是世界顶级三大科学刊物之一,也讲了这个故事。发展中国家、小农户的情况下,帮助他们推广和利用先进技术,通过一百多个小院和百十来个合作社和企业的带动,最后累计下来,几亿亩的土地实现了绿色增产增效的方式。帮助农民种得好,除了科技之外,还有很多人,比方农机手。农机手很重要,最典型就是华北地区的跨区收割小麦。每年麦收季节,整个华北平原有大概几十万拖拉机在同时奋斗,从南到北。另外,还有一个最新的就是无人机飞手,无人机在农业上应用也是在全世界比较领先的。很多地方都是用无人机喷药,成本一亩地每次就是八块钱、十块钱,作业效率非常快。再次,卖得好,农村电商现在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农民种得好,目的是要卖得好,农民辛辛苦苦要靠卖这个环节实现价值。广东英德市是一个县级市,它的农村电商产业园,三年时间,一个县培养了两千多名电商人员,帮助农民销售农产品,一年的销售额已经有三个多亿了,英德红茶、笋干、蔬菜干,还有一些水果等等,已经在网上进行销售了。对很多易运输的农产品、高附加值的农产品来说,将来这方面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作用越来越大。

第三类:自己独立干的人才

这实际上是指一批特殊的人,就是新型职业农民,也可以是规模化的家庭农场。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其实就是一个很小型的企业家,他从种、从技术各方面都是自己操心,界定不很严格。现在,全国大概有一千五百万人左右未来会成为农业生产的主体。发达国家,无论是欧洲还是美国,它的农业,尤其是种植业的主体是家庭农场,真正的雇工农场很少很少,大概不超过10%。所以我们将来规模化的家庭农场或者新型职业农民,也会越来越多。


END




整理不易,点赞 在看 转发

您的鼓励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点亮特关小星星

搜索你感兴趣的文章吧


往期推荐


热点资讯 | 2021中国农林经济管理学术年会征文与主题专场申请通知

热点资讯 | 《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白皮书

学术前沿 | 研究三农问题,这个领域top期刊上的文章,你不能错过

数据交流 | 户籍改革与移民研究数据库介绍和几点体会

CCAD_拓展丨一号文件:打好种业翻身仗!您需要的研究数据,我们帮您整理好了

学术前沿 | 《管理世界》2021年第4期三农主题文章汇总

推荐 | 对话刘守英:乡村振兴不是要乡村去创造GDP


━━━━━━━━━━━━━━━━━━━━

推荐 | 沈梦露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