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5岁成985高校博导!为什么高校“后浪”一浪高过一浪?

王嫱 新民周刊 2021-10-23

一批高校开启了高水平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不拘一格降人才。

文 | 王嫱
985毕业的笔者,快被滚滚而来的高校后浪吓瘫在沙滩上!
这两天,重庆大学计算机学院“95后”博导冯磊的信息刷屏了。
根据重庆大学计算机学院的公开资料,出生于1995年4月的冯磊,博士毕业(直博并提前毕业)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目前为重庆大学计算机学院弘深青年学者引进人才、博导,兼任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先进智能研究中心(RIEKN Center for Advanced Intelligence Project)客座科学家(Visiting Scientist)。
据悉,冯磊自2021年1月起加入计算机学院工作至今,算起来入职时实足年龄仅25岁零9个月,这是重庆大学计算机学院目前年龄最小的引进人才,也是学院有史以来首次直接给应届博士毕业生正高/博导岗位。

最年轻985博导,凭什么?
 
成立于1929年的重庆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综合性大学,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
很多人可能会好奇,“95后”冯磊何德何能,竟然刷新了国内985高校博导的最低入职年龄?
根据公开资料,冯磊近三年来,已在ICML、NeurIPS、KDD、CVPR、AAAI、IJCAI等国际顶级(CCF A类)会议与中科院一区期刊上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十余篇。研究成果在弱监督学习领域做出了许多重要的贡献。
在学术服务方面,冯磊担任IJCAI 2021高级程序委员会委员(senior program committee member),ICML 2021专家审稿人(expert reviewer),以及其他国际顶级(CCF A类)会议(包括NeurIPS、KDD、CVPR、ICCV、AAAI)的程序委员会委员/审稿人,并受邀担任多个国际知名期刊(包括JMLR、IEEE TPAMI、IEEE TIP、IEEE TNNLS、MLJ)审稿人。
重庆大学计算机学院透露,冯磊撰写的论文在第38届国际机器学习会议上发表,这是机器学习领域公认的顶级国际学术会议,在学术界享有极高的声誉。这是该学院首次以第一单位在该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实现了零的突破。而论文的第一作者与通讯作者均为冯磊。
至于冯磊个人资料,公开内容不多。但他“出圈”后,特意在重庆大学计算机学院官网的个人页面上写了一段话,95后的可爱跃然纸上——
2022年秋季入学的博士硕士研究生招生名额已满,谢谢各位同学的热情,请勿再邮件联系我了。同时,我向大家强烈推荐以下导师(人好学术强)…… 
笔者猜测,冯磊的突然走红,可能和重庆大学大力推广的“弘深青年教师”支持计划有关。

重庆大学2020年5月公布“弘深青年教师”支持计划
作为“弘深青年教师”支持计划受益者,冯磊本人也不忘在个人主页为项目打Call——
本课题组研究经费充足,与国内外著名高校和研究机构有紧密的合作,欢迎青年老师和有意从事学术研究的博士后博士生硕士生加入(或访问)本课题组。招收弘深青年教师(特别资助:37万-40万元/年,重点资助:27万-30万元/年)。
重庆大学因为推出“最年轻的985高校博导”而上了热搜,对于学校和个人而言也许是一种不错的吸睛方式。
 
“90后”博导、教授不断涌现的背后
 
不难发现,这两年有关“90后”博导和教授的新闻层出不穷,象牙塔的“后浪”一浪高过一浪。
例如,浙江大学化学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冯建东出生于1992年,2018年初加入浙江大学化学系, 组建物理生物学与精准测量实验室, 从事相关单分子测量交叉领域研究。
今年8月,他带领团队取得的成果,作为封面文章刊登在《自然》杂志上。
再比如,26岁工学博士李晟曼发表了10余篇高水平SCI论文、一毕业就被湖南大学聘为副教授和博士生导师。
凭借着优异的科研、学术履历,这些90后乃至95后们正成为高校教学和科研的新生力量,也为后辈树立正能量的榜样。
青年教师成为博导、教授的年龄不断下降,究竟原因,大概有两方面的因素在推动:
一方面,在教育强国的理念下,中国青年才俊愈来愈多、愈来愈强。
另一方面,一批高校开启了高水平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不拘一格降人才。在人们的传统印象里,“直聘教授”这样充满诱惑力的支持条件,是二本和高职院校引进人才的专属路径。然而,如今“双一流”高校的竞争日趋白热化,为了吸引海内外优秀人才,越来越多的高校加入“直聘教授”的行列。
当然,考虑到高校宣传难免有阅读量的KPI考核,“鲜肉博导”“美女教授”等内容频频出圈也就不足为奇了。

参考资料:中国青年报、重庆大学计算机学院、澎湃新闻
 



· 军事 | 台“陆军司令”悄悄窜到美国,能换回什么?· 比尔·盖茨长女嫁给他,婚前协议签了吗?· 仅因家长不“鸡娃”,7岁孩子竟被37名家长联名“请愿”要求转学?
新民周刊所有平台稿件, 未经正式授权一律不得转载、出版、改编,或进行与新民周刊版权相关的其他行为,违者必究!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