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如许:勇立潮头、呐喊不歇的时代诗人
人群中有探监的“阿赫玛托娃”
默子 I 文
那一日,读清如许的《端午随想》,我留言道,“有雷霆之势,千钧之力!好诗!大诗!”
一枚见了,跟我邀稿,说园地已经发了不少首清如许先生的诗,问我能不能给先生的诗写一篇评论。
我对先生了解不多, 但是从他的诗里,足见先生学贯中西古今,偶尔为诗,不同凡响。诗无达诂,很难解析,今勉力为之,一则表达对先生的敬爱之意,二则抛砖引玉,期望更多方家关注也。
我注意到,先生是安徽庐江人氏。庐江有吴王剑、周瑜墓、孙立人故居等文物遗址,更是《孔雀东南飞》爱情悲剧故事产生流传之地,可谓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地。庐江而有先生其人,理所宜也。
大先生的诗作,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每字每句仿佛不是写出来的,而是一刀一刀刻出来的。爱有多深,失意与恨就有多深。
“三百首皆为哀歌”
“二十一个世纪的萧索”
“这族群心意苍老
早已不从周”
“谎言压弯了脊梁
祭台枯竭了诗章”
“帝国一再万劫不复
王朝的纪元亵渎时间”
以上诗句引自先生《华夷》(见《清如许:将悲悯留给自己》),注满清醒与睿智。这些诗句既是审判,也是宣判,掷地有声,振聋发聩。诗人仿佛就像基督耶稣,“将悲悯留给自己”,而将“爱”留给别人。“方死方生,爱而上学”,对于未来,诗人依旧满怀深情和希望。
如我前面留言所说,大先生为诗,多有雷霆之势,万钧之力。新作《端午随想》里的开头这段:
“那些秋风萧瑟的头颅
不堪挺立于断头台的高处
地上的血渍三百岁
见证了眼泪是多么虚无”
诗一开篇,即营造了一种大悲无言、欲哭无泪的情感效果。“秋风萧瑟的头颅”,借用欧阳江河的意象,起笔突兀,悲怆苍凉,意蕴深广,给全诗定下了一个很高的基调。
后文诗意,步步深化,情感步步增强,或如飞瀑,或如激湍,或如猛浪。如下诗句,几乎就是对着千山万水对着秋风冬雪哭出来喊出来的:
“临时性从没有合法性
是否,是否,去问路边的白骨”
“更哪堪,恶比善更加寻常
谁能补救?何处告解?
忘川之上没有桥梁”
“一场婚礼,八场葬礼
最常见的景点是屠宰场
靶心寻找箭矢,自证清白
可魔鬼昨夜吟哦在教堂”
“打手,你且上前来
吾与汝偕亡!”
这些诗句,读来无不决绝愤慨,无不锥心刺骨,令人读之,过目难忘。
从先生的诗作里,我发现他热切地关注现实,发现社会生活的诸多悖谬之处,质疑思考,暴露批判,诗作中激荡着愤懑、不平、无奈、不甘之情;同时,又蕴含着美好的希冀,不灭的信念。
在先生的另外一首《万物皆有自己的活法》里,第一部分,诗人感慨咏叹自身,他难忘“今古兴亡”,不甘心“枉费了四十年砚耕生涯”;他相信,人群中有探监的“阿赫玛托娃”。
在第二部分,诗人纵观历史,火眼金睛,洞见分毫——
“骄傲的帝国居然害怕鬼”
“时光沉重得不堪其累”
“年表瞎掰,落花流水”
“谁在乎陆沉的体位”
……
这些诗句,掷地有声,充分反映了作者回望历史时的清醒睿智,以及对现实世界深刻的失望与无奈。
先生的诗,有对知识分子的省察,有对民生的关切,有对生命的悲悯,有对人性的剖析,有对罪恶的鞭挞,等等。他的诗意象丰富,诗意深广,境界开阔,感情充沛,在我看来,都绝非吟风弄月之作,而都可称之为大诗。
在他的《每一粒尘土都有自己的苦难》中:
“掘地三尺便是不死的谎言”
“帝国的黄昏葬送了涅槃”
“死水微澜,书生最是不堪”
“这不是抒情的时代,
掘地三尺
每一粒尘土都有自己的苦难”
......
这些诗句,穿越千年,纵横万里,直面现实,关注苍生,思想深邃,具有撼人心魄的独特魅力。
先生的《我想念你们,实在想念你们》一诗,仿佛浙江八月,涛似喷雪。作者突然被置于巨大的孤独境地,想到四处离散、杳无音讯的友人,想到昔日的诗酒欢聚与学术思想交流,想到人生的况味与生命的终极,诗人虽然从哲学的角度认为,“生命一场本就意味着败局早定”,但他同时也想到了被钉在十字架上的耶稣,想到了“托古改制的乌托邦偏偏恶意盗用了多愁多病的天下大同”,其“上下求索”的信念与精神依然历历可辨,令人感慨敬佩不已。
《人类的青春没有罪孽》一诗分两部分,全诗似乎不太好懂,但如果把“人类的青春没有罪孽”与“坟墓收留”连起来读,诗思即赫然彰显。
“我生来是象形文字”,“我从来不是象形文字” ,看似矛盾背谬的命题,却都是真实的存在,这其实是荒谬的历史与现实的真实写照。由此,诗人呼唤美好的人性,呼唤自由的生活。
“人类的青春没有罪孽”,这是从神造人的角度说,从“天赋人权”的角度说,但法老的心日益刚硬,法老的律法日益严酷,这时候的青春,则无时无处不罪孽。穿个裙子,牵个手,跳个舞,等等吧,自然有绳墨之吏从而刑之。我们还从诗中的有关词句,不难联想到战争、酷刑等。那一个个年轻而又冤屈的生命,“坟墓收留”者何其多也。以至于诗人想到了自身——
我抚摸我的所有面庞
少年老成,青年怔忡,老年豪迈
惟有眼睛收不回泪水,无所归依
坟墓收留
这种人生的无可奈何,又岂止是诗人所独有的!
看吧,在那镀金的天空里
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
《人类的青春没有罪孽》一诗,既有历史的纵深感,也有直击现实的力量。
先生的诗,既有现实主义的传统血脉,又有浪漫主义的澎湃恣肆,也运用了不少现代主义的艺术手法。品读先生的诗,不难发现国风、离骚、汉乐府、李杜诗对他的影响。那种“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一将功成万骨枯”及“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厚重有力,“不为五斗米折腰”“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铮铮风骨,“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其实在作者,尚不得换种树书也。笔者)的抑郁不平,在先生的诗中俯拾即是。
尤为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并不像屈子、李杜、辛稼轩等传统诗人,在针砭时政、反映现实时,将统治者统统绕开,甚而至于美化。作者始终是站在现代思想文明的高度,敢于暴露集权统治者的罪恶,勇于揭露集权体制的种种弊病与黑暗,从而对现实世界表达诸多忧虑关切,对人类社会的未来走向表达诸多思考与希冀。
因此,在我看来,清如许先生是名副其实的时代的歌者,是勇立潮头、呐喊不歇的时代诗人。
谨以此文,致敬先生;并盼望有朝一日,有机会结识,一起煮酒论诗,不醉不归。
将悲悯留给自己
万物皆有自己的活法
每一粒尘土都有自己的苦难
我想念你们,实在想念你们
人类的青春没有罪孽
我手写我心。
往期精选 :
楞楞:一枚园地三周年 · 凡人微光,汇聚成炬
一枚:父女两地书 (1)
李植:我鸭今雪耻,谁令鼠无痕?
黄裕生:青年的出路是什么?
胡发云:林昭,我们如何爱你
方方:林昭的光芒
南野:原来我们还可以这么活着
三年(11)仔仔:回望这三年,有这样一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