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硬件开发与软件开发有何不同?它们怎么影响汽车的未来演化?

01芯闻 01芯闻 2022-01-16

汽车行业正经历从硬件到软件,从机械到电子再到计算机的演化。上一个发生此类巨变的手机行业,从寒武纪大爆发,再到奥陶纪大灭绝,历历在目。正所谓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我们需要从软件和硬件的设计开发对比中,一窥汽车行业的未来发展。

按照上一篇《自动驾驶来了吗?从电动汽车历史推演自动驾驶前景》中的预测,L3/L4级别自动驾驶卡车和自动驾驶乘用车将在5-10年内实现量产。在这期间,大量L2/L2+级别的燃油、混动或电动车会进入交通系统。从下表中可以看到,硬件的开发成本高、周期长,一旦量产下线,需要持续使用10-15年,这期间的硬件后装升级要么成本很高,要么根本不可能。而对软件,或者智能驾驶系统来说,设计变更快速,升级简单,还能产生资本市场看中的持续性收入(SaaS, 数据)。这些不同之处会给汽车特别是智能汽车的发展,带来如下可能的进化路线。

硬件超前预装,软件OTA赋能

整车厂将超前预装硬件,使得无论是算力还是感知能力均可适用于未来L3/L4级别自动驾驶的需求。比如说蔚来新推出的ET7算力已经达到1016TOPS;另有ET7和小鹏P5都预装了激光雷达。这对目前的L2/L2+级别的辅助驾驶来说,可谓杀鸡用牛刀。但是一旦L3/L4自动驾驶技术成熟,通过OTA的方式进行软件和固件升级,马上就可以发挥出这些超前预装硬件的性能,赋予车辆之前没有的自动驾驶能力。

硬件低价销售,软件持续提供收入

未来汽车的定价可能不再采用成本-毛利润率模型赚取一次性的收入,而是通过软件即服务获得持续性收入。通过新的成本-未来收入净现值模型,初期硬件(汽车)可能用成本价甚至亏本销售,以便尽快扩大生产规模(降本),提高市占率(吃别人的饼)。特斯拉已经开始尝试把FSD按月付费,每月199美元。Future Fund的首席投资官Gary Black预估到2025年,电动汽车占总汽车销量(8000万辆)的25%,特斯拉又占电动汽车销量(2000万辆)的25%,即500万辆,这意味着每年120亿美元的订阅收入(100%渗透率,不考虑通货膨胀),而这些收入的边际成本极低。

数据产生额外价值

自动驾驶中随时随地都在产生大量的数据。即使驾驶者没有使用自动驾驶功能,汽车也在收集数据,例如特斯拉在几年前用影子模式(shadow-mode)在驾驶者不知不觉中采集行驶数据,训练自动驾驶模型。这意味着正反馈的形成:一个智能汽车品牌的市占率越高,收集到的数据越多,模型训练的越好,用户体验越好,也就有越多的客户选择,更进一步提高市占率。另外,众所周知,数据本身就是财富。以色列企业Otonomo就提供了一个汽车数据平台,链接整车厂、移动服务提供商和应用程序开发人员,让汽车产生的大数据可以脱敏变现。


整车厂估值方式变化

未来整车厂的估值模型将会从基于销售增量转变成增量加存量并重,即不仅看增长率有多快,还看现有市占率有多高。因为未来每台汽车都是一个可以随时升级的数据终端,既提供订阅收入,也生产数据。智能驾驶软件成为了竞争力的核心,占据估值模型的主要地位。因为好的软件,不仅如前文所说提高市占率,而且可以进一步提高客户粘性——比如,相同汽车品牌下的第二辆车自动驾驶软件订阅费用八折,并且能够无缝迁移第一辆车的个人数据。


综上所述,因为汽车逐渐从硬件为重迁移到以软件为重,而硬件开发与软件开发的区别,又让汽车的未来发展有了不同与过往的商业模式和估值模型。因此,不能再用不变应万变的方式来应对市场趋势,而是应该主动出击,了解行业变化,在竞争中存活并占据更高更好的生态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