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张蔚文 | 未来社区和未来乡村:迈向共同富裕的微观抓手

浙江大学 启真新论 2022-06-09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新征程中,浙江省以未来社区和未来乡村为微观抓手,加快推进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建设,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促进共同富裕。




追求共同富裕贯穿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与肇始于工业革命的西方现代化道路不同,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的伟大产物。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根据中国式现代化的总体目标,到2035年,“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中国式现代化既体现中国道路的特殊性,又具有现代化的一般含义,以人为本、对人本价值的追求是其理论内核。在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阐述中,“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等决策部署,进一步强调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共同富裕的长期任务和时代意蕴。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实现共同富裕的挑战

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项长期任务,更是一项现实挑战。当前,我国正处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庞大生产能力与有限市场空间的全球性矛盾更加突出,贸易摩擦争端、疫情影响下的经济下行压力等,意味着新形势下的共同富裕任务面临更多不可预知的挑战。


第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随着老龄化时代的到来和土地财政风险的加剧,我国传统发展模式中的“人口红利”和“土地红利”趋于减弱,对我国下一阶段的现代化建设等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第二,新一轮技术革命成为世界现代化进程的重要特征。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全面深度应用,意味着全球产业分工格局将被重塑,生产方式、产业组织和结构等都将随之产生重大变革,这将带来前所未有的数字化发展路径,以及扩大贫富分化的隐忧。


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建设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一方面应立足于“做大蛋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应着眼于“分好蛋糕”,优化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结构。这是体现以人为本、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迈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建设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迈向共同富裕的路径选择

未来社区和未来乡村,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迈向共同富裕的两大微观抓手。通过建设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将其作为先行先试的基层场域,有助于把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紧密结合,为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出示范。


第一,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体现了鲜明的人本属性,是共同富裕的内涵载体和实践场域。为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需求,未来社区推动“九大场景”落地,更高水平推进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文有所化、体有所健、游有所乐、事有所便和行有所畅,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是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命题,也是共同富裕的题中之义。


第二,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集成了人本化、数字化、生态化等复合目标:以邻里、治理等场景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以教育、健康、服务等场景推进公共服务优质共享;以创业场景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建筑、交通、低碳等场景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社区生态。未来乡村以农村集体经济为支柱,是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差距的前沿“阵地”。两者将助力实现生活富裕富足、精神自信自强、环境宜居宜业、社会和谐和睦、公共服务普及普惠的共同富裕愿景。


第三,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是数字化改革的落地落实。近年来,浙江省以数字化改革撬动各领域改革,探索建立社区整体智治路径,一方面以数字技术为社区赋能,形成与数字化发展路径相适应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治理方式,提升社区服务和社区治理的精细化水平;另一方面渐进式重塑政府组织、市场主体、社会主体和个人的关系,完善利益分配,调控“数字鸿沟”,推动共同富裕与数字化改革双向赋能。


张蔚文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副院长

浙江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副院长


本文经作者授权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
原文载于《浙江日报》2022年2月23日第08版投稿邮箱:qztheory@163.com今日编辑:陈炜漫
漫画设计:曾一欣封面图片:刘周《杭州初印象》责任编辑:江宁宁 金云云


往期文章:吕有志:共同富裕的确切内涵、基本要求和实现路径
吴飞:什么是多维集成
尹建伟:什么是算力
“知识卡片”第1期,新思想理论成果撷英
何文炯:“浙里长寿”体系助推更高水平老有所养
陈川、刘渊:数字乡村建设为乡村振兴赋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