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5月29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建设教育强国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任务,也是教育学科为时代传神、为山河立传的现实课题。
蓝图绘就,正当扬帆破浪。在高质量推进教育强国之际,教育学科亟待在内涵式发展中滋养时代、大展宏图。今年是浙江大学师生学思践悟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二十周年,我们必须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思想,以更高远的历史站位、更宽广的国际视野、更深邃的战略眼光加快推动教育强国建设。一
坚持立德树人,培养时代新人,构建“三全育人”体系,扎实推进一流本科教育行动计划和卓越研究生培养计划。人才培养是教育强国战略的中心,教育学科必须充分发挥和运用浙江大学的学科综合优势,特别是校内各种跨学科交叉平台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平台,培养教育管理和教育研究领域的优秀拔尖人才,并不断提升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能力,培养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和领导者,进而构建更具浙大特色的卓越教育教学品牌,承担教育强国的使命。
教育学院学子斩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全球媒体和信息素养竞赛全球前六
推动协同育人行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构建“德育共同体”,把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感、竞争力和全球胜任力作为人才培养的基础。推动卓越教学行动,专业建设的抓手在教学,持续推进本科专业结构调整,以高水平一级学科为支撑,以宽口径整合培养为方向,进一步明晰专业定位,全面建成教育学一流本科专业,探索本科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和本研贯通培养模式,对本研学生着力推进全球联合培养,构建全球化教育环境,提升国际化教育水平,与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接轨。同时,根据国家总体战略布局需要,教育学科应发挥自身的学科优势,探索在综合型大学承担师范性质的师资培养任务。
二
教育强国,从习近平总书记的战略性布局到全国全社会的贯彻落实,需要进行更加细化的理论探索。以教育强国为指引,全国范围内各级各类教育应该怎么做、做什么,这需要认真而严谨的理论探讨。教育如何强国、教育何以强国,这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应该明确思考的问题。教育学科应该从自己的学科优势出发,依托高层次人才和青年人才,成为教育强国信念的传播者、宣讲者和阐释者,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积极促进地方基础教育现代化和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积极开展基础教育领域的校地合作。推进优势学科发展,推进学科交叉会聚,为教育强国的研究和阐释提供更加强有力的学科基础,以教育学科范式的转型服务于教育强国战略的深化落实,尤其是要加快高等教育学学科拔尖筑峰行动,以“高等教育学”学科的拔尖造峰促进教育学科的整体转型和跨越发展,努力建设具有浙大风格、国内公认和国际知名的高等教育知识创新学派,为服务教育强国战略奠定学科和学术基础。
出版我国首套全英文阐释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教育发展的著作《中国教育系列丛书》
深化教育学科资政启民的智库功能,主动、积极和直接地回应教育强国战略需求,加强教育学科在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战略、教育评价制度改革、“一带一路”教育合作、教育对外开放、创新创业教育等领域引领专业资政服务,为研究咨询成果转换为政府政策决策作出更大贡献,为全国和区域教育事业的改革创新贡献力量。
三
深化自身改革,深入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以教育强国战略为指引,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政治功能,进一步完善学院治理体系架构,协调内部和外部各种办学关系,不断提升学院治理能力,全面夯实实现教育强国目标的支撑保障体系。重点开展学院善治行动,优化资源治理模式、提升数智治理能力,进而构建开放治理模式,激发办学活力和学术动能。这既是教育强国的题中之义,也是教育强国的学科组织基础。
不断完善“五链”融合发展的工作体系,紧紧围绕“学生、学者、学科、学术、学院”互促共发展中心任务,坚持打造以完善“德育共同体”建构“学生成长链”、以激发“动能和效能”建构“学者声誉链”、以聚焦 “优势特色”建构“学科生态链”、以锚定“高质量”建构“学术创新链”、以“系统安全、科学高效”建构“学院治理链”。
充分发挥教育学科平台优势,加强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组织的合作,积极参与国际教育规则制定,为有效参与全球教育治理提供中国方案和浙大智慧,教育强国应该是以教育立足本土、放眼世界的强国。
重任在肩,更须策马扬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教育强国,基点在基础教育,龙头是高等教育,教育强国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教育学科应该发挥基础之基础的作用。教育如何强国,应以对教育规律的准确认识和恰当把握为前提,教育学科必须自觉履行教育强国的使命担当,以自己的优势和特色积极投身于教育强国实践,为共同办好教育强国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