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代学人的使命与担当
“这一代学人”是指以新三级学人(77、78、79级大学生和78、79级研究生)为代表的跨越时代和年龄的学人群。
他们的年龄可能相差比较大,有的出生于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有的出生于60年代初,中间相差十几年——如果从年龄看,可说是两代人。
从社会阅历看,有的插过队,有的当过兵,有的是工人,有的是农民,还有的是刚刚毕业或在校的中学生,可以说是40后、50后和60后在一起上课、讨论。
正因为差别很大,他们对社会的感受和认识不一致,对未来的期待也有异,各种不同的思想碰撞交流,有时在某些问题上争论很激烈。
那时还有许多自办的刊物,虽然是学生们自掏腰包,印制也比较粗糙,但包含许多真知灼见。“这一代学人”就是在这样的时代环境下成长起来的。
一
这代学人学术养成期的社会氛围,诚如中华书局原总编辑傅璇琮先生所说:“‘文革’结束后最初几年,我们这些学者都有一种兴奋的心情,觉得一场噩梦已成过去,我们已经失去得太多,我们要用自己的努力追回失去的一切。而我们又相信,只要靠勤奋,我们肯定会重新获得。”
“雅学堂丛书”的10位作者,年龄最大的方志远、王子今教授,是1950年出生,已经73岁了;孙继民、王学典教授出生于1955、1956年,也都超过了65周岁;中间年龄的荣新江、卜宪群、李红岩,都出生于60年代初;年龄最小的鲁西奇、林文勋教授,出生于1965、1966年,将近60岁。
年龄最大和最小的相差十五六岁,但大都是“文革”后恢复高考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是“科学的春天”到来后,步入学术殿堂的新一代学人。
二
这些学人,都学有所成,甚至是某一方面的杰出代表。按照常人的眼光来看,他们已功成名就,根本不需要再追求名誉和地位,应该颐养天年,享受生活了。但为何还非常用功?还在夜以继日地不断探索,不断产出新成果,辛勤耕耘在学术前沿?有次和朋友们聊到学界和学人时,说到王子今、荣新江等人,我表达了这种看法,当时有人就问我,他们为什么还如此用功呢?这是什么原因?我突然冒出了一个词——“使命”。即他们不是为了名和利,而是有一种使命意识。
这一代学人将学术视为生命,甚至可以说就是为学术而生的。当他们把学问当成毕生奋斗的事业时,就会时时意气风发、孜孜以求,不再考虑是否退休,更不会为了金钱、名誉和地位,而是为了做这一代学人应该做的事。
时代在他们身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这一代学人的学术养成期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那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时代,当时的青年学子都怀有远大的志向,将个人的追求与国家的需要紧密结合。
在强烈的爱国主义感召下,他们不仅要将失去的时间夺回来,还要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前途紧密结合在一起,要“团结起来,振兴中华”,就要“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力争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一份微薄之力。
三
从“雅学堂丛书”的内容可知,这些文章没有太多的史料引文,语言通俗易懂,适合为大众所阅读。即这些作者是真正把所关注或研究的问题搞懂弄通了,并咀嚼消化为自己知识的一部分,从而才能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将高深的理论和丰富的内容表达出来。
各位作者拟定的书名,本身就是学术史的一部分,也可感受到这些学者的意志、视野和思想。
王学典先生的书名是本套丛书中最为宏大的——《当代中国学术走向观察》,因为王老师的学术兴趣是“追踪当代学术的演变,探索其间的起伏之迹,解释每次变动由以发生的原因或背景”。从1988年的《新时期十年的历史学评估》开始,几乎每隔十年,有时更短,他“都要总结归纳一番,回顾展望一番。起初是个人兴趣使然,后来则是几家报刊在特定时间节点的约稿”。
方志远先生的书名是《坐井观天》。他说:“这个集子之所以取名为《坐井观天》,是因为迄今为止,除了一年半载的短期外出求学及讲学,我的一生都是在江西度过的……从这个角度说,我的一生都是在江西这口‘井’中。但是,虽说是‘坐井’,却时时想着要‘观天’。”“我想,这些无目的、非功利的阅读,某种意义上奠定了后来‘观天’的基础。”“这个集子收录的30篇文章,几乎都想‘坐井观天’。”
荣新江先生的是《三升斋三笔》,荣老师在读大学时,听到老师讲《汉书·食货志》,其中有“治田勤谨,则亩益三升;不勤,损亦如之”,认为用以比拟治学,也十分合适,便根据古代文人学士起斋名的习惯,将自己的斋号取名为“三升斋”。此前,他已将自己学术论文之外的学术短文、会议发言和书评等汇集为《三升斋随笔》(“凤凰枝文丛”,凤凰出版社2020年)、《三升斋续笔》(“问学丛书”,浙江古籍出版社2021年)。荣先生的这两本随笔集出版后,“颇受读者欢迎”,“今择取三四年来所写综述、感言、书评等杂文,以及若干讲演稿,辑为《三笔》”。
收入本书的文章,“代表了我近年来对相关学科发展的看法,也有一些自己研究成果的表述和经验之谈,还有一些学术史或学林掌故的记录。”这样的学术随笔,既有可读性,又有学术性,肯定能受到读者的喜欢。
有些书名则是作者生活轨迹的反映。如孙继民先生的是《邯郸学步辑存》。“《庄子·秋水》的‘邯郸学步’是知名度和使用率极高的成语典故,其中有云寿陵余子‘学行于邯郸,未得国能而失其故行’。笔者生在邯郸长在邯郸,1955年出生,1963年上小学,1971年初中毕业,入职邯郸肥皂厂务工,因为比一般工友多读了几本书,曾有师傅戏称‘孙教授’。” 1977年恢复高考后才离开邯郸。他的人生起点是从邯郸开始的,而又有著名的成语“邯郸学步”,就将书名定为《邯郸学步辑存》。
林文勋先生的书名是《东陆琐谈》,这是因为“云南大学最早名东陆大学,这些文章是我在云大读书求学的点滴记录,故名《东陆琐谈》”。
鲁西奇先生将书名定为《拾草》,更是让我们看到了一位学人的坦诚和谦虚:“我出生在苏北农村。20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里缺少柴薪。冬天天冷,烧饭烤火都需要柴草。孩子们下午放学后,就会带着搂草的耙和筐,到田旁路边和荒地上去捡拾枯草或树叶,叫做‘拾草’。虽然河岸渠道上也有一些灌木,但那属于‘公家’,不可以砍的。《诗·小雅·车舝》云:‘陟彼高冈,析其柞薪。析其柞薪,其叶湑兮。’我既无高冈可陟,亦无柞木可析作薪,连枯叶都不多,更无以蔽山冈。只有一些散乱的杂草。那就收拾一下吧。烧了,也许可以给自己取一会儿暖。故题为《拾草》。”
作者介绍
读者福利
此次抽奖奖品为刘进宝教授的
《从陇上到吴越》
参与方式
· 关注“启真新论”公众号,在后台输入“抽奖”二字,即可获取链接参与抽奖
· 活动时间:截至2023年10月30日(周一)中午12点
开奖以后,中奖的10位幸运读者,请在“启真新论”后台消息栏中留下自己的姓名和联系方式,方便小编联系~ 心动了吗?一起来学习,提升理论素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