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笔尖上的“浙大范儿”究竟是一种什么范儿?

浙江大学 启真新论 2024-03-20

近日,新一年的浙大“最美学习笔记大赛”《落“笔”生花!快来选出你心中的“浙大最美笔记”!》如期而至,迅速攀踞校园各大热榜,引发广泛社会关注。

微博热搜话题“浙大学霸用一页纸证明自己”  图源:新浪微博


让知识跃然纸面,让笔记回归笔头。浙江大学“最美学习笔记大赛”自2018年首次创办以来,已经走过五个年头,成为学校学风建设的特色品牌。

在教学渠道和学习工具更加多元的时代,浙江大学在全国高校中率先发起的“最美学习笔记大赛”,在大学校园里重新掀起了手写笔记的“风潮”。

大学生用手写笔记亮出当代青年的勤奋、自信和创造力,陆续引发各大高校“最美笔记”评选热潮。逻辑鲜明的思维导图、方正隽秀的中国汉字、生动有趣的手绘插图……不少网友感叹,“一笔一划、一字一句,彰显出笔尖上的‘浙大范儿’。”

笔尖上的“浙大范儿”究竟是一种什么范儿?

学风传承的“初心范”。在“思睿观通”精品手稿展上,有一批特殊的笔记。泛黄的纸页、有力的笔触、工整的图绘,无声讲述着手稿主人曾经孜孜以求、伏案疾书的情景。这是竺可桢、路甬祥、谈家桢、沈玉书等老一辈浙大人的读书笔记。而在展馆另一侧,新一代求是学子的学习笔记、实验报告、作息表齐整陈列。新旧笔记虽然形式有别、风格各异,但在展馆中,它们突破了时空界限,形成了历史的链接,实现了学风的传承。

20世纪40年代学生实验报告  图源:浙江大学档案馆

“最美笔记”不仅是一种学习态度,还反映着一所大学的办学精神、治学态度和为学气质。“到浙大来做什么?将来毕业后要做什么样的人?”浙大“求是创新”的优良学风,强调的正是为学与为人的结合。“只问是非,不计利害”,发端于老一辈浙大人“以天下为己任,以真理为依归”的磐石初心;“务求实学,存是去非”,书写于一代代浙大学子“走在前列,干在实处”的躬耕践履。

朋辈并进的“团结范”。“最美笔记”的校园效应不在一时一刻,而在时时刻刻。从文化长廊到研习空间,从学校主页到校园论坛,“最美笔记”的身影随处可见。要知道,“最美笔记”的评选和展列不仅在于表彰先进、树立典型,其更深层次目的在于发挥朋辈示范作用,以朋辈的力量传递青春正能量。

随着现代社会激烈竞争的加剧,青年人的焦虑在所难免。在忙碌前行的路上,“最美笔记”的回归尝试为快节奏的生活打开新的记录方式。它帮助学生在成长关键期找准人生坐标,坚定“有为者,亦若是”的青年壮志,落“笔”生花,厚“记”薄发;它也让奋斗逆旅有“记”可循,引导学生在“见贤思齐”中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实现朋辈并进。

心怀“国之大者”的“担当范”。放眼时代长河,在历史的紧要关头,浙大人从未缺席。建国初期,为打破帝国主义核垄断和核威胁,王淦昌、程开甲、林俊德三代浙大师生驻扎马兰,隐姓埋名、为国铸盾。心有所信,方能行远。“浙大范儿”绝不是“精致利己”,而是心怀“国之大者”、奋力“走在前列”的挺膺担当。

手写笔记的基底是脚踏实地的扎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所高校的校风和学风,犹如阳光和空气决定万物生长一样,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成长。”优良学风是治学之本、成才之本、立校之本。高校的学风建设关系着人才培养质量,关系着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水平。

当前,面对“两个大局”的深刻变革,浙江大学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引导青年学子将热忱爱国之情化为矢志报国之行,用一笔一划、一字一句,夯实“稳”的基础、增强“进”的底气,着力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宽厚基础、创新思维、全球视野和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好青年。


浙江大学惟学长廊  图源:浙江大学官微


学风建设不是一日之功,惟有持之以恒的建制推动才能落地见效。除“最美学习笔记大赛”外,学校还依托“启尔求真”学风涵育工作室,探索打造了“我的学科有故事”“科学家的N面”“作息表征集活动”等一系列学风建设品牌活动,笔尖上的“浙大范儿”也延伸至学科故事、科研认知、青年生活等更多场景。

学风建设正当时。期待“最美笔记”的“风潮”走出校园,点亮更多崇尚良好学风、引领社会风尚的文明灯塔,让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充盈精神风貌在学习型社会蔚然成风。


作者介绍



陈昱安: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2级研究生

本文经作者授权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
投稿邮箱:qztheory@163.com
图片来源:浙江大学官微 浙江大学档案馆
今日编辑:程凌洲 李荣炜 毛清萍
责任编辑:奚婉 樊畅

往期推文:
青山金山可“双赢”

告别人工智能治理“碎片化”

“南孔圣地”是哪里?

浙里潮音 | 向下扎根,向上生长

史晋川:如何打好经济恢复关键期的硬仗

如何让世界读懂中国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