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立潮头发新声,传文脉启真知。“启真新论”特别推出【启真书话】专栏,以“书”为媒介,通过解读“书”所呈现的历史、文化、事件、观点等,不定期推介浙大学者的研究成果。一点事实,一点掌故,一点观点,一点抒情,都可以通过专栏呈现,欢迎各位作者、读者投稿。本期推送浙江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杜甫研究会副会长胡可先的《杜甫研究新探索》。
我们如果对于杜甫的精神和杜诗内涵进行最简炼的概括,可以是四个字——“家国情怀”。而我们长期以来对于“国”讲得太多,对于“家”讲得较少。杜氏家族的传承不仅是杜甫研究的重要方面,也是家族、文化、学术研究的重要课题。杜甫的家世、家学与家风是杜甫生平、生活、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相互关联的三个方面。
杜甫作为历代推崇的“诗圣”,具有显赫的家世。从汉魏到隋唐五代的中古时期,是中国古代家风建设的重要时期,其中传承千年的名门望族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京兆杜氏家族作为汉魏以来传承千年的关中望族,家学渊源深厚,家风传承不坠。西汉杜周、杜延年,东汉杜笃,在政治、文化与文学上都做出了杰出贡献。西晋时期的杜预,文韬武略齐备,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学者。到了唐代,杜预之后出现了大诗人杜审言,杜甫又传承家学、弘扬家风,成为唐诗发展的巅峰人物。杜甫一系,从京兆郡望到杜预移居襄阳而为“襄阳杜氏”一支,不断在发扬杜氏家风。杜甫则出生在河南巩县,现为巩义市。 蒋兆和 《杜甫像》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图源:新华社
杜甫家世中几个影响较大的人物,与其家学、家风关联最大。一是杜甫远祖杜周。杜周出身于南阳郡,后随汉武帝徙居茂陵,遂为西汉豪族,奠定了杜氏望族的基础。杜周执法,以严酷著称。二是杜甫远祖杜预。杜预是魏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和经学家。他博学多通,于政治、军事、儒学、历法、律令等方面都有著述,人称“杜武库”,尤其是著述《春秋左传集解》,垂名后世。杜甫《祭远祖当阳君文》,就是祭拜杜预的文字。杜预是杜甫的十三世祖,开元二十九年,杜甫在偃师为杜预刻石立碑之后,写下了这篇祭文。三是杜甫祖父杜审言。杜审言是初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为“文章四友”之一。他擅长诗歌,工于书翰,尤其是五言诗,在唐代文学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而且深深地影响了他的孙子杜甫。杜甫的家世与婚姻紧密相连,唐代有望族通婚的社会风气,杜甫家族是中古以来绵延不衰的望族,故而在婚姻方面彰显出来,集中在与关中士族韦氏、杨氏、山东士族卢氏的婚姻。从杜甫的诗歌中可知,杜甫的祖母是来自关中士族的薛氏,继祖母是来自山东士族的卢氏,杜甫的妻子是关中士族的杨氏,杜甫的妹妹嫁给关中士族的韦氏。杜甫的家世和婚姻是杜甫一家保持淳厚家风的重要渊源。
杜甫是唐代家学既渊源深厚又特色鲜明的伟大诗人,渊源深厚表现在自汉晋开始就代有名人,特色鲜明表现在其家学具有儒学传承与文学超越两个方面,而且这两个方面又是紧密关联、相互渗透的。杜甫家学的特点,首先表现在儒学世家,其次表现在文学世家。就儒学传承而言,杜甫《进雕赋表》云:“自先君恕,预以降,奉儒守官,未坠素业矣。” “奉儒守官”是杜甫家学的特点。杜甫家世显赫,其第十三世祖是晋朝当阳侯杜预。杜预写过一部儒学名著《春秋左传集解》,是一部集大成的著作,也是目前传世最早的一部《左传》注释本,为迄今为止《左传》注释中最有代表性的典范著作,在《左传》学史上具有崇高的影响。杜甫曾写《祭远祖当阳君文》,专门谈到杜预注《春秋》一事:“《春秋》主解,稿隶躬亲。呜呼笔迹,流宕何人。”祭文最后表现出杜甫对于杜预的景仰:“小子筑室,首阳之下,不敢忘本,不敢违仁。庶刻丰石,树此大道。”突出了“不敢忘本,不敢违仁”的儒家传统,表出了家学的重要方面——以儒学思想传家。杜甫从家族中继承了儒学传统,他自身就是大儒者,心怀天下,怜悯苍生,无一不体现“以人为本”的仁之理念。他的诗歌创作也处处体现儒学,值得特别注意的是杜甫《又示宗武》一诗:“觅句新知律,摊书解满床。试吟青玉案,莫羡紫罗囊。假日从时饮,明年共我长。应须饱经术,已似爱文章。十五男儿志,三千弟子行。曾参与游夏,达者得升堂。”这里的“应须饱经术”是杜甫思想和创作的根本,他把这一根本交代给儿子杜宗武。以此为根本,就要把孔子作为景仰的宗师,而自己就必须定位于孔子的三千弟子之列,并且追求升堂入室,达到曾参、子游、子夏的境界。这是杜甫对于宗武的教导,同时也是自己身体力行的。杜甫的《宗武生日》诗,是一篇教导宗武作诗也是体现杜甫文学传承的重要诗篇。诗中值得重视的内容是“诗是吾家事”与“熟精文选理”二句,分别说出了杜甫文学传承的两个层面。就“诗是吾家事”而言,杜甫家族是唐代最著名的文学世家,杜甫的文学家世可以追溯到比杜预更早的杜笃。杜笃是东汉时期最为著名的文学家之一,他曾因事下狱,“会大司马吴汉薨,光武诏诸儒诔之,笃于狱中为诔,辞最高,帝美之,赐帛免刑。”他的《论都赋》是汉代大赋的系列之一,然又颇有创意,具有承先启后的意义。赋以客主问答的形式,语多铺陈,言辞详赡,具有汉大赋的共同特点,此为承先;赋改颂圣讽喻之例,而疏奏章表,谏议国事,对于班固《两都赋》有所影响,此为启后。加以“所著赋、诔、吊、书、赞、《七言》《女诫》及杂文,凡十八篇。又著《明世论》十五篇”,杜笃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人物,京兆杜氏能为中古时期的文学世家,杜笃的开山作用至为重要。杜甫的祖父杜审言就是初唐时期“文章四友”之一的大诗人。杜甫有《赠蜀僧闾丘师兄》诗,其中述及杜审言云:“吾祖诗冠古,同年蒙主恩。豫章夹日月,岁久空深根。” 《八哀诗·赠秘书监江夏李公邕》云:“例及吾家诗,旷怀扫氛翳。” 都是对其祖父杜审言诗的景仰与赞颂。就“熟精文选理”而言,杜甫《宗武生日》诗有“熟精《文选》理”之句,《水阁朝霁,奉简严云安》诗有“呼婢取酒壶,续儿诵文选” 之句。杜甫诗中不少典故与词语从《文选》中来,他的诗学精神与创作方法不少也渊源于《文选》。杜甫运用《文选》选诗的字法、句法与诗法,再加以创造,推动了五言诗的发展达到了巅峰。我们看杜甫夔州时期的诗作,律诗成就最高,确实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这就是杜甫“熟精文选理”的实践。“熟精文选理”是与杜甫的家学传承紧密相连的,是杜甫家学教育的重要方面。
杜甫的家族是优良家风传承千年的文化家族,杜甫在家风的传承和经营方面更是呈现出自己的特点。这些特点集中表现在杜诗中。我们现在对于杜甫家风的了解,很大程度上集中于杜诗的呈现。杜诗写家国,写时事,也写家庭,写生活。而在家庭与生活的描写当中,蕴涵着家风的内涵。而这些家风的表现又是与家国、时事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杜诗中所表现出来的家风,还突出地彰显出孝友仁爱、醇厚朴实。杜甫在给其兄弟、子女、友朋等诗作都有这些家风的叙说与教诲。杜甫有关家风的传承主要通过诗歌表现出来,集中于三个方面。
一是宗族的凝聚。体现杜甫家族家风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宗族的凝聚力,而且杜甫在宗族凝聚方面也是苦心经营的,这在他的诗作中即有所表现。如其《示从孙济》诗云:“平明跨驴出,未知适谁门。权门多噂沓,且复寻诸孙。诸孙贫无事,宅舍如荒村。……所来为宗族,亦不为盘飧。小人利口实,薄俗难可论。勿受外嫌猜,同姓古所敦。”写自己出门访友,不趋权门,而访同姓诸孙。诗中表现“所来为宗族,亦不为盘飧”,说明杜甫之寻诸孙是为宗族而来,不是为了盘飧,这与世俗“小人利口实,薄俗难可论”不同。杜济能够传承杜氏家风,常得到杜甫的称扬。二是兄弟的情谊。杜甫诗中,表现兄弟情谊的篇章也不少,无论是生活安定的年代,还是兵荒马乱的岁月,杜甫或表现对于兄弟的思念,或是见到兄弟而激动,这些都是手足之情的流露。杜甫写了《喜观即到,复题短篇二首》及《月夜忆舍弟》诗多首,谈及兄弟阔别十年的聚散流离,沧桑往事,既有愁苦若绝,又多惺惺相惜。特别是“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古今叹为绝唱。三是晚辈的教诲。杜甫教诲晚辈的诗作中,与其子宗文、宗武的诗篇较多,还有与其侄儿、侄孙辈的诗作,或训喻其做人,或指导其劳动,或督促其写诗,综合起来实际上都属于家族的熏陶。即如《课伐木》一诗,杜甫是就犒劳仆人课伐木以补藩篱一事,既悯其执热烦促,又表现真诚谢意,并有感而作诗,并示二子宗文、宗武,实际上是以辛勤劳动以教诲其子。杜甫《元日示宗武》更是一篇教诲子女的代表作品。这首诗作于大历三年杜甫出峡时。时值晚年,已老病孤愁,故于元日作诗以教诲其子宗武。这些诗在这悲喜交集的叙述当中,透露出杜甫父慈子孝的家风。
读者福利
此次抽奖奖品为
胡可先教授的著作
《杜甫研究新探索》
参与方式
· 关注“启真新论”公众号,在后台输入“抽奖”二字,即可获取链接参与抽奖
· 活动时间:截至2024年2月2日(周五)中午12点
开奖以后,中奖的10位幸运读者,请在“启真新论”后台消息栏中留下自己的姓名和联系方式,方便小编联系~ 心动了吗?一起来学习,提升文化素养吧!
原文题为《杜甫的家世、家学与家风》,经作者授权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