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文化遗存青年说 | 方寸之间 气象万千

浙江大学 启真新论 2024-04-08


篆刻,是书法和镌刻结合,用以制作印章的艺术。篆刻艺术深刻融入华夏血脉,承载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迄今已有三千七百多年的历史。《释名·释书契》云:“玺,徙也,封物使可转徙,而不可废也。印,信也,所以封物以信验也。”早在先秦时代,篆刻就已作为印章形式存在,满足了封泥、验信、身份象征等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篆刻艺术逐渐从实用走向审美。秦汉时期,秦始皇制定标准文字和印章制度,孕育了雄浑刚健的“秦汉印风”。魏晋南北朝至隋唐,篆刻形式逐渐多样,审美成为关注焦点,精湛之作层出。宋明清繁荣时期,篆刻家们在传统中追求创新,形成多个流派,如赵孟頫、文徵明等,吴昌硕更以苍劲奔放开创新风。在这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篆刻由简单的印章工具逐步演变为一门高雅的艺术形式,反映了华夏民族对审美的不断追求与探索。


“瓦存室”藏黄士陵篆刻及印谱  图源:深圳书法院


三千七百多年的历史传承,篆刻艺术以其独特之美,展现出刀法、书法与章法的完美结合。


刀法是篆刻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故前人又称刻刀为铁笔。篆刻的刀法犹如铁笔舞动,轻重有度,冲切有致,正中含柔,偏向显刚。刀法之中,方圆相生,藏露交错,疏密有致,虚实交融。轻启刀锋,犹如羽毛轻抚,纤细柔和;重施刀刃,则似雷霆之势,刚毅有力。行云流水间,这铁笔之法,刻刀之妙,书写出生动而独特的篆刻笔意。


篆刻中的书法,承载着传统文化的厚重底蕴。隶书的端庄、篆书的古拙、行书的流畅,篆刻艺术连接了千年文化脉络,每一方印章仿佛承载着文明的底蕴。篆刻中书法的作用不仅在于刻画形体,更在于通过每一笔、每一线,传达篆刻家独特的审美情趣、艺术理解,展示他们的精神气质、品第格调。篆刻中的书法,是时间的见证,更是篆刻家灵魂的延伸。

篆刻的章法追求气、势、情、韵的统一,并最终体现在“和谐”二字上。不论字数多寡、形状如何,都要展现轻重、虚实、疏密等关系得当,使整体呈现出疏密有致、虚实得当的效果。章法的精髓在于虚实疏密的统一,让印章在保持气势的同时,呈现出丰富的变化。更高层次的章法要求在新颖独特中融入时代精神与个人风貌,需要篆刻家用心追求与探索。

一方印中,既有豪壮飘逸的书法笔意,又有优美悦目的绘画构图,并且更兼得刀法生动的雕刻神韵。作为刀法、书法、章法三者完美的结合,篆刻艺术可称得上“方寸之间,气象万千”。

篆刻在形式与意境的结合上有其独到之处。每一次的刻劲,都是对文字形体的雕琢,都蕴含着篆刻家对于自然、生命、道德的深刻思考。吴昌硕的“明月前身”印讲述了一场梦中的相遇,传言66岁的吴昌硕寓居苏州时忽梦见其原配章夫人,感慨万分,为了表达对逝去夫人的思念之情,刻下了这方印。梦中的相遇,使得这印章充满了深情款款的意味,线条圆融而瘦劲,呈现出了吴昌硕高超的创作技巧。


明月前身(吴昌硕六十六岁刻)图源:金石印坊


然而,随着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电子化的印章、便捷的数字签名渐渐替代了传统的篆刻,这一古老的艺术在现代的科技潮流中逐渐沉寂。

一些篆刻家为了抢救这一古老的艺术,开始努力传承和创新。青岛“成氏篆刻”的传承人成洪章注重汲取古代传统与现代创新的精髓,他通过研读甲骨文、学习秦玺汉印,同时融合了吴昌硕、齐白石等前辈大家的艺术精华,在博采诸家之长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鲜明的艺术风格。他篆刻的印章已超两万方,集结成《千方印集》。耄耋之年的他仍坚持在一线推广篆刻艺术,参与学校和企业的篆刻教学,培养着一批批有心向往的学生。

金石篆刻传承人林旭平则关注如何让更多的年轻力量参与进这门传统艺术。他从简单的“福”字切入,强调了降低篆刻入门难度的重要性。林旭平认为“福”字结构横平竖直,是初学者理想的第一个作品,简单的刀法和章法都能轻松掌握。“自己有印章又有作品还有文创产品,这对于初学者来说是很值得骄傲自豪的”。这一独特而富有创意的方式,使得篆刻的学习更具趣味性和可行性,为传承这门技艺注入新的活力。

与此同时,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寻访传世篆刻家、挖掘失传技艺、整理散逸篆刻作品、录制篆刻过程……一系列成果不断涌现。

“印痕·艺事”——西泠印社社员作品艺术展  图源:新华社 潘昱龙 /摄


2006年,西泠印社金石篆刻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中国篆刻艺术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
2020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体育图标的发布更是将篆刻与汉字完美融合,以独特的书法笔意展现方寸间的高妙布白,传达跨越千年的悠久传统与生动神韵,并与北京2008年奥运会会徽“中国印”的理念相呼应,体现“双奥之城”和奥林匹克文化传承。
2023年,西泠印社建社120周年之际,中国美术学院重启了《中国篆刻》杂志,在启动座谈会上,来自全国各高校与文博研究机构的老中青三代篆刻人共同商议印学的未来。

中国篆刻,从悠久的历史深处走来,尽管其古老的信物功能逐渐消失,但其所蕴含的独特美学魅力在今日依旧熠熠生辉。千百年来,一代又一代富有创意的篆刻巧匠让印章各有千秋,异彩纷呈。它酣畅的艺术表达,于方寸间施展技艺、抒发情感,彰显了画在印上、印在画中的中国韵味。愿篆刻之美,在时光的雕琢下,继续奏响永恒的艺术乐章。



作者介绍


孔一博:浙江大学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学生骨干)培养学院第十六期学员、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2023级博士生


本文由校团委组织青马学院学员撰稿完成,转载请注明来源。投稿邮箱:qztheory@163.com图片来源:深圳书法院 金石印坊 新华社今日编辑:毛清萍 单靖翔责任编辑:奚婉 樊畅
往期推文:中国电影市场发展分析
启真视点 | 城与乡的“双向奔赴”
Sora“超级涌现力”将把AI引向何方
人民日报 | 打造高质量的高校思政课
文化遗存青年说 | 一粒稻米 读懂万年
光明日报|古今一理:《论语》中几个常用字词的辨析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