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夏至三日:纳凉的虫虫

白桦林 潍水自然笔记
2024-09-04
我是10点左右过来的。
今天的天气预报:39°/27°,可是我感觉烤人啊,妥妥滴40°要多,既然已经下楼,需要购买的都已办妥,衣服已经被汗水湿透,好像也就那么回事,出门前的恐惧感没了,完全适应当下,想想去附近哪个地方转转呢?
直线前行吧,一直往南……

一栋栋楼走过,怎么还没到南门?这路今天像是漫长了许多,硬撑着走出小区,看见臭椿树后,仿佛用尽了力气,不愿再走一步,我就在这大树底下凉快一会吧!
今天的题目“纳凉的虫虫”,如果我没进化成人类,会是什么样呢?这样的炎热会去哪里?想象不出我这个小虫的模样,还问了同学,人类从海洋上岸是软体?贝类?无从解答……



老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难道大树杈上不凉快吗?为什么非得树底下,还是大树底下,树高风也大,上面不是应该很凉快吗?有些词语好像清清楚楚的立意,没什么弯弯绕,不值得细究,所以没谁对这句话提出疑问,就算是一天到晚“十万个为什么”的孩童问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也是一幅不耐烦的口吻:树大嘛,挡住了太阳而已而已……
今天让我见识到了大树底下的众生,它们的确是为躲避高温云集于此,此时看不见杀戮,每一种生物偏安一隅,互不干涉……
我在拍摄的过程中,不断思考着一个问题,高温下,一棵大树哪里最凉快?难道是树干下部?
现在我也加入了它们的行列,围着树转来转去的拍摄观察,一扫来时的颓废,打了鸡血一样来回在十来棵臭椿树下穿梭,每棵树下面的情形都差不多,以斑衣蜡蝉若虫为主,毕竟这是它们的寄主,其它的是不是也有住在这种树上的,那是后续持续观察的事了……
初见臭椿树下的景象令我惊讶!一米往下许许多多的斑衣蜡蝉若虫!前些天它们都不见了,爬上高枝,排队队,今天怎么都下来了?什么情况?

还有其它的昆虫加入,这队伍有点热闹,我立马相机手机一通忙活,生怕哪只突然飞走,人家基本上懒得动弹,偶尔凑得太近,也只是象征性挪几步……

这里除了斑衣蜡蝉若虫外,还有:华星天牛、桃红颈天牛、茶翅蝽若虫、食虫虻、陆马蜂、黑缘红瓢虫、泥蜂、蜾蠃

​大树底下有点风,树上会不会更凉快?围着树转不停的我,闹铃提醒该回家了,可是我一点也不想走出臭椿树的影子,出来就是烤人的温度,昆虫感知气候变化的本领与生俱来,它们没有日历,但是它们却能准确把握四季,该出出该蛰蛰,而且是齐刷刷出,齐刷刷的蛰伏;这样的正当午,它们都在这里,这一定是附近最凉快的地方了……

树下的凉,来自于阳光照射不到的地面和地下;树干下部的凉,来自地下根系输送营养物质的凉;高处就享受不到地面的凉爽……这些小生物们从树上、或附近草丛里,聚集在这棵臭椿树干下面,是因为只有早晨或傍晚能射进些许阳光,这块地方是昆虫们公认的纳凉宝地,在这样一个极热的日子里,集体偏安一隅,就像冬天各种昆虫聚集在一片树皮下取暖越冬的情形相似……

​斑衣蜡蝉若虫:红色为四龄▼


华星天牛▼


​桃红颈天牛▼

​黑缘红瓢虫▼

​食虫虻▼

​茶翅蝽若虫▼

驼腹壁泥蜂?▼
陆马蜂▼​

蜾蠃​▼



白桦林记于夏至三日。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潍水自然笔记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