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语种专业与高考志愿填报
目录
一、前言
二、门槛篇
(一)专业门槛性
(二)高考分数与盈亏同源
(三)机器翻译的发展
(四)专业习得的门槛性
(五)没有天赋的心态打击问题
三、专业篇
(一)外界对语言专业的长期误判
(二)语言专业发展史
(三)英语国际化问题
四、就业篇:不可能就业
(一)外交部
(二)考公务员
(三)同传
(四)翻译
(五)高校老师
五、就业篇:常见就业
(一)海外外派
(二)外贸电商
(三)客服运营
(四)考研跨考
(五)出国留学
(六)高考小语种老师
六、就业篇:后就业问题
(一)就业中的性别歧视
(二)家境问题
(三)影响数学和英语
(四)职业道路困境
七、学习生活篇
(一)兴趣
(1)确定是否是真的兴趣
(2)兴趣消失问题
(3)没有兴趣的心态问题
(二)去思维逻辑性
(三)语言专业课程设置
(四)课程设置影响转行
(五)课程的低效性
(六)外教教学困境
(七)口语教学缺失
(八)个人性格中的社恐问题
(九)高校教学能力
八、建议报考篇
第一节 前言
正值高考招生季,切合小语种的话题热度。想写一篇有参考性的文章,作为个人对小语种专业的反思,也是对小语种作为一个专业的偏负面解读,立场是负面劝退的,同时以就业为导向。希望能给读者带来一些参考。
原文首发于知乎,引用了大量链接和相关资料,无法转移至公众号,所有些地方逻辑有偏差。并且大段文字不适合公众号阅读习惯,可查看原帖。
全文较长,建议留空闲时间进行阅读。
在列举下列观点时,按重要程度进行排序。
小语种是一个没有专业门槛,所有人都能学的专业。
面临机器翻译的取代。
需要语言天赋、性别优势、家境支持。
就业糟糕的同时,还面临着局外人的画饼。
不学数学和英语,一定程度上断绝了绝大部分转行的可能性;
课程设置不合理,经常性满课也无法转行。
可以说是天坑专业的所有特点都沾边了一些。
我对高考志愿填报不进行评价,也与我无关系。我只把这个专业的缺点告诉你,是希望你能有另一种角度看待事物。你是否能在知道生活的真相后,依然坚定的选择。
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第二节 门槛性篇
(一)专业门槛性问题(人的取代)
小语种专业是一个完美的能被培训机构替代的专业。
个人认为,门槛性是关于语言专业最需要强调的问题。
小语种自身不能解决专业门槛性问题,因为有成熟的社会替代方案,如日语N1,韩语TOPIK,欧标C1等。任何培训机构都可以学,也有普世证书认可。
上图是某网校开设的小语种课程科目,包括了日语,韩语,德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意大利语,泰语,阿拉伯语。这几个语种涵盖了大学的绝大多数小语种专业。其中师资也基本是Top大学硕/博士生,资深授课经历老师,另外还有随时的课程服务。只要你肯掏钱,肯花时间;花费2w块钱,通过培训机构,语言水平达到一位大学语言专业应届毕业生水平是完全可行的。如果不行,那就花更多的时间,花更多的钱,网校作为一个私企,你将会得到无比贴心的服务。
这里随意的把大学专业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知识垄断(如文学,历史学等只能通过大学师资和系统的培养体系来培养的学科,无法外界授课)
技术垄断(如工科,需要1000w+的实验设备)
行政垄断(法学,医学,师范等,只能通过大学专业从事这些行业)
门槛也就是护城河,如果你拥有的门槛越高,那么别人来参与你这个赛道竞争的难度就越大,所面临的竞争就越小,得到的薪资也就变多。
以公务员报考为例,不限专业的报考比是500:1; 限制中文专业的报考比是50:1; 限制中文专业加党员加应届生的报考比是20:1。
附加在你身上的护城河越多,你的成功概率就越大。
小语种如果想报考公务员的话,基本是三不限,500:1的竞争程度。大学所附带的985,211,也是门槛的一部分。在就业时别人可以依据这个进行筛选。
那专业门槛优势是什么:如果想从事医学行业,本科必须学医;如果想从事教师行业,本科必须是汉语言,英语等教学专业;考取法学研究生,法硕非法学(本科不是法学的报考法学研究生)的报考比是50:1,法硕法学(本科是法学的报考法学研究生)的报考比是10:1,而且优秀就业岗位基本要求本硕专业一致,拒绝转行人士。如果学习小语种专业之后想转行。只能学习泛“培训机构化”的知识,如cpa, acca, 大学“专业”这个title自身就带有门槛性。
但如果其他专业想从事语言相关的岗位,到培训机构进行学习就可以,很多大学生就是通过培训班到N1水平的。就业要求的是听说读写能力,这些培训机构都能带给你。但上文提到的,法学,历史,材料等专业,从没听过那家培训机构能培训这个,帮助你进行转行。
所以这里要反驳”复合型专业,小语种+“的观点,因为他们依然没能解决专业门槛这个事情,专业代码是没有变化的,考公就业得不到认可。计算机不需要+,医学也不需要+,一个专业自己弱势,所以才需要像绑在大闸蟹身上的绳子,烘托自己的身价。
高考志愿填报的“专业”是你最容易给你带来门槛性的一个选择。无论是考公考编,私企就业,都要问:你是什么专业的。高考实现的“鲤鱼跃龙门”“阶层跨越”,需要的正是从“高考分数”到“xx大学的xx专业”这样一步跨越才能实现,如同商品使用价值到价值的跨越,如果这步跨越失败,高考分数也就失去效果。在之后的竞争中,家庭财富,社会地位,社交能力,个人颜值都能作为竞争优势,不再能通过单一的“做题”实现成功。
如果你学的是小语种专业,那么别人花20000块钱进行课外培训,可以轻松抵消掉你专业选择带来的优势。这也是我强调的,语言学习和学校水平无关,不论你是300分的大专,500分的二本,650分的北外,在语言学习这个基础阶段,所受到的教育和培养都是一样的:掌握听说读写能力。
完全的市场竞争情况下,只要有这个能力,都可以和你竞争就业岗位,但这个能力的来源可以是多样化的:本国出身,天生母语;留学习得;培训机构;感兴趣自学,他们都是你的竞争对手。你再强,能比得过对象国华裔吗,韩语能比得过朝鲜族出身吗。作为外语人,无论怎么学都不可能达到本国人一样的地道,只能无限地去接近本国人的水平。所以不管你的分数再高,都无法形成就业上的优势,因为都是硬实力说话,能说会写,好,来上班吧。
所以一名寒门学子,在专业选择上一定要慎之又慎。
因为你填报志愿时有很多种可能,无论是学校,还是专业,还是城市,一本学校手册上的多数地方你都可以去。但你一旦被录取了,这个专业,这个城市,之后的选择权就没有的,可以选择的路越来越少。不管是大四考研,考公,还是选择就业,都是以你的专业为前提展开的。人生的第一个重大抉择,就是志愿填报,决定一生的道路。大四选择未来方向时,很多人问你为什么这样做?其实没得选,眼前的路不过就那几条。专业选择最重要的是给你选择的权利。
文科的专业选择局限太大。一言以蔽之,只要是文科能选的理科都能选;理科能选的文科多数都不能选,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无论是能赚钱的计算机医学,还是被骂惨的生化环材,和文科生都没有什么事。
你选不选择这个专业是个人意愿的事,但是你因为一些原因而不能选择这个专业,这就是权利被限制了。从进入文科开始,专业选择的权利就被限制了。再进入小语种专业,那么选择的权利便接近于没有了。
(二)高考分数与盈亏同源
这里是同第1点的专业选择权联系,文理分科能带来选择,文科选择余地比理科少。高考分数能够带来选择的权力,分数越高,选择的权力越大。
分数带来的是三角竞争关系。城市,专业,学校三者不能同时达到完美状态,除了省状元。最多是选择其中两个达到最优状态,让渡另外一个的权益。典型的有去兰州大学的经济学/法学, 或者去深圳大学的法学/广告学。前者让渡了城市区位,后者让渡了学校名气。最后是选择去中国农业大学选择学日语,让渡了专业选择。
那么基于这三者关系,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反映出来的是不同的学校的录取分数线高低。现在我们取得一个共识: 分数是有价值的,分数是能带来选择的权力的,高考志愿填报是通过分数来平衡上述三者,使自己达到利益最大化。
这个时候引入一个价差(即分数差)的概念,你为城市,专业,学校某一纬度支付的最高分数,同时为某一纬度支付了一个最低分数,中间支付的就是你的分数,因为你不可能达到三角同时完成。分数代表价值,你让渡了这一部分价值出去,从而想要获得另一纬度的价值。
先分析一个院校的最高分与最低分,代表这个院校的最热门专业与冷门专业。热门专业与冷门专业之间大概有10——20分之间的差距。这是你愿意为了这个专业支付的分数,想要通过更多的分数进入一个更好的专业。苏州大学2020年在北京录取线最低是化学类611,最高是中国语言文学类630.
然后分析服从调剂选项,服从调剂意味着你选择的第一位是这个学校,你认为985,211的名头比双非在就业上带来的机遇更多。你把专业选择的这部分权益让渡出去了,通过能够进入这个学校,擦着录取线进去,实现自己分数收益最大化。或者你认为自己未来能够转专业,从一个差专业进入一个好专业,先得到9/2名头这样一个实际的价值,再通过转专业这样一个预期得到更高的价值。
但这里要反驳的是你当时让渡了你选择专业的权利,支付一部分分数,得到的是一个转专业的预期机会。你实际上有没有考虑过没办法成功转专业呢,目标专业每年收入的人数是固定的,而多数人都会往好专业跑,那最后有几个人能成功呢?另外如果转专业需要降级多读1年,那这一年的时间成本相较于你当时支付的分数如何。所以最好的就是不要买预期,直接落袋为安,当时就直接选一个好专业。
你服从调剂是支付了5分的价差(实际上更多),这个专业是-5的收益,你想转到热门专业,收益是+10。但根据学校的转专业规定,只有前10%的学生可以转,如果前10%同学放弃了,那么你是-5,学校收益了+5,任何成本都不用出。如果学校规定所有人都可以转,那么对收入名额肯定有限制。对应专业打算收入10个名额,10×10等于100的收益,学生收益+100,学校收益-100。有50个人报名了,这50个人之前让渡了自己的5分,那么学生-5×50=-250分的收益,学校收益+250。所以最后不管是那10个人成功转了专业,对学校来说都是正收益,你这时只是数据,但降临到你头上时是你的全部。学校正是通过这些正收益,即服从调剂选项实现了生源质量的提高。
但学校对于学生转专业其实并没有付出-100的收益,因为所有人都已经是这个学校的学生了,生源方面已经完成了目标,就算你转了专业,学校也不过就只需要增加几个名额罢了。师资,出国交换,保研这些资源是固定的,你的竞争对象是你的同学,增加竞争对你的同学来说是负收益,但学校并没有损失。所以选择服从调剂那一刻,学校无论如何都是赚的。
如同原本医学和护理分数只差20分,这就是冷门专业和热门专业的分差,就读的是同一所院校,可最后是完全不同的命运,专科和211毕业的护理最后都是一家医院的护士;但211的可以去当医生,专科不行,如果拿着同样的分数,可以去下一级的学校学医,地位和前景都不相同。这就是学校在调剂上的手脚。就算最后有20%的人成功转专业,但当时有80%的人是调剂进来的,那另外的60%的人就是代价,学校永远只赚不亏。
原本医学和护理分数只差20分,这就是冷门专业和热门专业的区别,就读的是同一所院校,可最后是完全不同的命运,专科和211毕业的护理最后都是一家医院的护士;但211的可以去当医生,专科不行,当初还不如拿这分数”去南京医科大学。这就是学校在调剂上的手脚。就算最后有20%的人成功转专业,但当时有80%的人是调剂进来的,那另外的60%的人就是代价,学校永远只赚不亏。
最后是城市。最明显的就是北京的院校收分高于其他地区,兰州西安院校的收分低于东部地区。但是这个没什么好分析的,就是你愿不愿意去东北的一些好学校,沿海的一些差学校。城市的分数溢价已经表现在去年的分数录取线上了,你需要为未来预期支付。东部地区的院校分数每年会涨几分,中西部的院校分数基本持平。你想要进入东部沿海城市,需要在原本分数线的基础上在支付5分左右的分数,这个具体参考每年省排名录取变化情况。
——最重要也是最想说的一点:支付到专业的分数价值。
前文提到,冷门专业与热门专业是10分的分数差距,高考填报的学子们就以为这10分真的只有10分的价值。这样理解,他觉得我为一个好城市支付了5分,为了一个好学校支付了5分,不过就是一个专业选择上我亏了10分吗?专业上-10分的价差,等同于城市+5分,学校+5分的价差。
但实际上不是这样的。
你在专业选择上让渡了你未来的选择权。考公务员这种热门工作,要求专业对口;高行业门槛的行业,如要求考法律资格证,要求专业对口;考教师编制的时候要求中文类或者师范类的专业对口。
而你只是因为没有选择这个专业,而失去了这些权利。面对的竞争和压力是其他人的10倍以上。那你觉得这些选择的权利,同你的支付的高考分数,是不是等价的?你支付10分的专业选择权,你以为是10分,可是这些选择权在你就业时可能价值50分。
所以我认为,穷人在985读一个俄语专业,还不如去一个二本院校读法学专业,因为无法构成你的竞争优势。我秉持的观念是,语言专业的收分,需要逐渐价格回归价值,从以前考生认为需要10分的价差,到后来认为需要50分的价差,这样一个正常水平线上。考生不再去为了一个好学校的名头,不要选择服从调剂,最后去了语言专业。
(三)机器翻译的发展(机器的取代)
同样也是由于专业门槛带来的。我想要表达的是:如何提高你的不可替代性?
机器翻译的问题,是语言专业面临的最大的挑战。也许高考学子不了解,老师也没法解决,但问题是客观存在的。只要当你使用上语言机器的时候,才能切实体会到科技的变革。并且机器翻译的变革不是语言专业带来的,机器学习,语素分析等技术层面,都是由计算机专业人士进行研究的。语言专业的同学,参与的是兼职(强调,多数这种活都是兼职形式,没正式工)是进行校对,检查句子翻译的对不对,反馈给技术人员进行改进,扮演的是一个“自己取代自己”的角色。
如果说在这里计算机专家的贡献是开地基建造摩天大楼,那么语言学家的贡献堪比在花盆里种了根菜。大楼盖好了,是可以去验收感叹一番,但是即使你发现楼歪了,也提不出什么真正有效的扶正方法,人家盖楼的事情,种花盆的是搞不定的。 尤拉,知乎用户
学生学习语言始终是一个线性曲线,不可能突破生理客观规律,10年前的课堂和现在可能没有太大区别;但机器同传的进步程度是指数级别的,2018年,科大讯飞研发的一款ai机器已经通过了catti二级口译同传了。2020服贸会全程使用腾讯同传(可以关键词腾讯同传ai,百度同传,科大讯飞进行搜索)。不管技术进步程度有多大,但这个不断向上的趋势是显而易见的。别人一个小小的改动带来的是整个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减少,但个人在语言上的不断精进只能改变个人必要劳动时间。两者的比较,如同马车去取笑火车的发展一样。
ai翻译会不会取代人类已经不是一个问题,而是何时取代,以何种方式取代?如果知道自己无法超越机器,那么最好的方法就是换一个赛道。
有兴趣了解机器翻译水平的,可以点开deepl,谷歌翻译,有道翻译;本科毕业论文很多同学也使用的这些翻译软件,因为以自己的语言水平无法成功写出一篇学术型论文。另外手机上安装一个讯飞输入法,进行实时文字转换和语音识别。或者这里还可以买一下机器,感受一下技术进步是如何服务于人类的。
这里又有一个话术:“现在低端翻译已经过剩了,高端翻译大有可为。”但是他不会告诉你如何成为一名“高端翻译”。不断的练习,不断的接活,从几十元的小单开始练手,每个人都是低端翻译做起的,你无法从一开始就成为同传,如同你无法从斗之气三段直升斗帝。那么在低端市场的惨烈厮杀你是否能承受的住,愿意为几十块的单子,或者贴钱,只为有一段“翻译经历”吗。
一年没有收入能接受,那么5年呢,10年呢,没有那么多机会让你成为一名高端翻译。而且同期的机器进步速度又超过你了。这里还有译后编辑这样的一种处理方法,简单的说,就是机器翻译完成后,再由人工进行加工,能提高生产效率。一位低水平的翻译,在机器的辅助下,也可能实现高端翻译的水平。
(四)专业的习得难度
语言专业是自身是没有门槛的,任何人都可以去学;但语言专业习得是有门槛的,成功掌握一门语言有难度。
天赋是客观存在的,高考外语专业对英语成绩有要求,如达到总分的80%才能报考小语种专业,就是希望把不适合外语学习的人排除在外。便于理解也可以称为语言基础。外国语高中招考试要考察你的英语口语,口音模仿能力的。北外综合自招也是要考察英语水平的,很大一部分程度代表学好英语,有相应的语音基础才能学好小语种。
语言越早学越好,大学零基础开始学已经晚了。有的人家里从小就学习英语,熟练掌握英音和美英;有的人连这两种区别在那都不知道。以及普通话的普及程度,从小能否训练出对发音的区别。有的人语言模仿能力超强,有的人学了大半辈子发音还是那么难听。
是否熟练掌握语言的抑扬顿挫、轻重爆破、吞音连读、送气不送气等等。如果普通话普及不完善的地区,掌握一门外语会增加很多难度。四川人的l,n不分,日语的na,ra,习得,德语里面的l,n习得就是难度。在西藏支教的人就会了解,教他们英语有多么困难。从小英语就不行的人,嘴部肌肉没有得到锻炼,发标准音是很大的问题。但是外语就是一定要说出口的工具,口语一塌糊涂什么都做不了。
没有天赋的同学,花了很多时间,发音还是不如别人。适合的同学事半功倍,享受语言学习的快乐,也能得到学习的正反馈。
高考英语成绩不够好的人,不建议学小语种专业,没有语言天赋学起来会很费力。被录取到小语种专业后学习的这段时间,不如去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对以后就业的帮助更大。
(五)没有天赋的心态打击问题
相对于就业难而言,小语种对信心的打击和对自我的否定是一件更可怕的事情。
小语种的特别之处在于创造出了一个“努力就能学好”以及“学好就会有乐趣”的神话,让你深陷在勤奋的假象中,却无暇思考自己是否真的适合、擅长和热爱,甚至在学不会的时候直接扣上一顶“不努力”的大帽子。
另外所有人都是从零开始,你从小到大引以为豪的各种优势都荡然无存。
但没有天赋就是没有,当初是全校第一,全市前几,但大学里期末考试却是吊车尾。本人学习态度没有问题,但就是和这个专业没有共鸣。每天付出大量心血去付出,但是得不到任何正面反馈,自信心也会受到极大的打击,不断的挫败感。就算百倍努力但就是怎么样都学不会。质疑自己存在的价值自己存在的意义。
你想想,你心里能不能受的了,别人只用付出你的一半努力,就能考的很好。你花了很多时间,却总是记不住。主要是这些困难你是可以避免的。
如果班里有保送的高起点学生,心理落差会更难受。容易遭到老师和同学的双重打击。小语种是每节课都有互动的专业,随时需要口语发言,容易时时刻刻提醒你,你不行,你和别人差一大截,深受peer pressure。
第三节 专业篇
(一)外界对语言专业的长期误判
常言道“术业有专攻”,不是这个专业的人一般不知道这个专业的具体情况,也不会随意的对此进行评价。
如果我一天到晚说生化环材好,那么根本没人来理我。
但是劝进小语种的人什么样的情况都有,高考志愿填报机构,某不知名的远房亲戚,xxx理工高校的学长学姐。
而且更可悲的是,所有外界人士都认为小语种专业有前景。
人只能理解自己能理解的东西。人只愿意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东西。小语种专业早就荣光不再,但很多人只能依据过去的经验以及宣传判断,最后成功的坑了别人。
文史哲不好就业所有人都知道,那么小语种作为文科的一类,为什么就好就业了呢?
这种外界的光鲜宣传与就业的天壤之别,才是最毁人心态的。
就想你去了农学专业,心里早就知道这不行了,但小语种就先给你画好了饼,等你大四才感受到幻想的破灭,无尽的折磨。
“小语种好吗”“好”
“那你愿意让自己的女儿学吗?”“不愿意”
“为什么”“我真有一个女儿。”
不管是网络宣传,还是纸媒,各大机构,所有人都宣传的小语种大有可为,我们要出海,要发展。口号喊得很响,可就读这些专业的学生的未来呢,没有人关心。
如果你真想了解这个专业的真实情况,问已经毕业工作一两年的学长学姐,问正在就读的大三大四学姐,市场千变万化,只有她们才了解最真实的市场情况。
别问大学老师,大学老师只会宣传让你们来他学校。别问大一大二同学,没有面对过就业市场,只能就日常生活同你交流经验。
更别问从事小语种培训,小语种留学相关的,他们无实话可讲。
更别提那些连小语种学些啥都不知道的业外人士,意见左耳进右耳出就行。
图片来源:豆瓣用户,山茶花女壮士
(二)语言专业发展史
这里向你介绍语言专业发展史,你可能对劝退小语种有更好的理解。
中国专业发展从1949年起步,由于历史原因,50,60年代主要开设了俄语专业,19所学校开设俄语专业,培养俄语翻译干部和俄语师资,培养大批高素质俄语人才,为新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外交等领域提供重要人才支撑。
后来经过一系列的发展与调整,1966年,全国高等外语院系共78所,开设外语42种,几乎所有院系都开设俄语,但此时开设英语的院校已有74所,开设法语的院校有16所,开设日语的院校有14所,开设西班牙语的院校有13所,开设德语的院校有12所,开设其他一些语种的院校各为1到10所,外语教育是有初步的合理设置的。
所以语言专业的开设,新中国高校的教学体制是从苏联开始学起的。为了培养翻译人才,解决当时中国需要的技术、援助等问题进行交流。配套开始了国情概况,跨文化交流,泛读等课程,目的都是为了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大部分语言系在设置之初的目的是为了改革开放或者两国建立商贸关系培养翻译人,这是一个迎合时代产生的职业培训。
知乎用户:贱贱
正式类型的高校外语教学是从1999年,大学开始扩招谈起的,此前的外语学生,大学生是供不应求的状态,工作也是包配的。从此大学教育从精英化转向平民化。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历年中德贸易额快速增长。中国人对外语太陌生,崇洋时代,留学潮,对海归的崇拜,2006年新东方上市。2002—2010高等院校为走向综合性大学,展示学科门类齐全,大量开设外语专业。红利基本吃完。2010年后,三本独立院校广泛开设外语专业,因为开设门槛太低了!几个老师,一间教室就能开课。
1997年以后互联网进入中国,德语从学界垄断语言通过互联网进行传播。2009年沪江网校成立,语言教育走向网络化,辅导机构化。一二三线城市语言辅导多数从此期间发展。2015年之后,开始构建文化/自信,留学生价值下降。14—16年期间,房价上涨3倍,早期既得利/益者实现从工资增长到资/本增殖,一线城市对毕业生关上大门。2010年之后,由于扩招加上竞争等原因,老师门槛从本科到研究生到博士,到有科研成果或职称。18年之后,毛衣战,去全球化浪潮,yi情期间反思浪潮。20年,中国青年“平成”化,后浪,985废物小组,小镇做题家,打工人,小丑。语言,是专业,是时代,也是命运。
早期习得一门语言是有门槛的,稀缺的,只能在大学中习得的。外语专业的开始目的也不是为了文学,而是为了适应对外开放产生的大量对于掌握外语人才的需求。当时是稀缺的,所以外派一年回国可以买一套房,所以02年的毕业生直接让你当亚太地区总经理。
东北有一大片院校开设俄语,是为了中苏关系。长三角也有一大批学校开设小语种,是为了国际贸易。为了服务于经济贸易,所以西北地区没什么学校开日语专业,西南地区没什么学校开法语专业。但是现在不可能了,外语成为了一门人人都可以掌握的工具,对外经济交流也早已经进入深水区,比拼的是硬实力,不再需要语言人作为“传声筒”。
语言专业的衰落是固定的,国际关系学院和外交学院从当初的分数线可以比肩清华到现在的不断跌落。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录取分数线较当年也开始下滑。小语种专业是很多学校的录取分数线最低专业和调剂专业。北大的外院学子不断用脚投票。这就是趋势,人力不可逆。
中国人是很聪明的,那里有价值就往那里跑,如果这个专业好,那么为什么这么多人用脚投票呢?
(三)英语国际化问题
英语花了近300年的时间,从英美两个国家手里取得了现在世界通用语种的地位。英语在各国都实现了本地化,在非洲、亚洲的某些国家,英语取代本国语言作为官方语言的情况时有发生。在北欧、西欧和南欧,许多国家的年轻人对英语的掌握不亚于母语。
一个国家的精英阶层都是以掌握英语而自豪的。对于某些国家而言,你会英语,可能比会他们的本地语言中,在做生意时更受尊敬。
而现在全球进入互联网时代,主流软件ins, facebook 等都是英语主导的。英语是全球通用语,大量的技术信息、专业文件、学习资料都只有英语。专业论文、学科教材也优先用英语编写,只有这样才能被更多人看到。
因为大多数国家通用英语,为了跟客户交流你也必须学会英语。由于英语是通用语,任何法律文件都要有英语版,甚至于两个非英语国家的协议签署后,还要特别标注:如有歧义,以英语版为准。
外企对关键的文件,邮件,商务谈判,全部都是英语。因为做翻译多少都会有误解,包括欧洲和中国一些行业上的规范都有区别。翻译错了可能就是几百万的损失。所以,即使德企高管英语很烂,也会坚持在工作中写德式英语。因为是通用语言,而且大家也都不是母语使用者,反而交流起来更简单。
“维基里英语页面的日浏览量,2.5亿。
往下依次排:日语,3728万;西语,3701万;德语,3084万;俄语,2635万;法语,2439万;意大利语,1862万;汉语,1337万;葡语,1150万;波兰语,881万;阿拉伯语,733万;波斯语,567万;印尼语,538万;荷兰语,493万;土耳其语,338万。
英语的浏览量基本等于后面14位的加总,
不是世界上有那么多盎撒人盎撒魂,而是维基百科里有630万个词条由英语写成,而且往往是最时效、最细分、最详备的。
因此尽管维基百科支持319种语言,有5500万个词条,但英语占编辑量的四成,占阅读量的五成。”
英语国际化带来的问题是:小语种的市场不断萎缩,小语种市场是一个非常局限的市场,对内需要极高的语言门槛才能使用,所以你的目标用户群体非常少,一个软件是否能成功需要看他对应的客户群体是否足够大。拼多多的中文版与德语版相比,估值高了无数倍。网上的自媒体都是讨论情感、相亲、中产阶级焦虑等等,因为这些没有门槛,所有人都能参与讨论,流量才能扩大,而小语种的一个学术讲座,能有100人来参加吗?
对外是英语能够有足够能力代替小语种,就算两个国家语言不同,但是互相都懂英语就够了,这是效率最高,也是最能减少争议的方法。同时也因为英语市场足够大,赚钱机会也越多。
第四节 就业篇:不可能就业
(一)魔法部问题
不明真相的人很容易带着滤镜看国家机关,单纯觉得对口、在乎沉没成本or光鲜亮丽说出去好听就对这些岗位盲目崇拜,无脑随大流地想去。但其实除非有很强烈的外交理想和家国情怀,这些就是从事外事工作的公务员而已。
普通公务员的工资,部委工资比很多地市还要低, 在北京地区的一年十万左右,存60年的钱到退休应该可以买房了。驻外补贴有优势(战乱,艰苦等),愿意拼的话,看地点一年几十万有可能。国内的话,加班比较严重,比996还不如,加班也是没有工资的。
涉外岗位面临的长期驻外和清贫寂寞/涉密岗位面临的人身限制在实际生活中都是不太容易承受的。其中家庭和事业的平衡,驻外导致魔法部里离婚率高,在找对象时候也会面临种种不方便。大家都是独立人格,凭什么要和你一起出国才能发展,自己在北京奋斗几年,也能吃好喝好,为什么要去第三世界国家受罪。
不能随意出国,不能跟外国人单独相处。外派一去就是四年,这四年里不能随意回国,也不可能跟自己以前的朋友联系啥的,随着你级别越来越高,甚至出去跟朋友吃个饭都得写报告,派人跟着你怕你被策反。
而且魔法部也不是你想去就能去的。第一个途径:遴选,到特定高校进行选拔,北上外,北大,武大等等。如果学校不是知名外国语高校,985院校等是没有遴选资格的。另外多数要男生,你班里有4个上报名额,全班80人,其中4个男生,76个女生。4个名额的分配是2男2女,其余女生呢,没人关心,总有人要成为代价的。不仅是学校选拔,魔法部自己选拔时候也是倾向男生。有遴选资格后呢,你也不一定能去,北外德语每届80人左右,5年来只有13个名额。大概轮到你头上是3%的概率,女生的话0.3%。这已经是北外了,其他学校的概率更低,自己想一下,魔法部真的需要那么多人吗。非通用语种一届13个人,正常的话只有1个人去部委。
第二个途径,正常考公,见下文。
(二)考公务员
现在考公也算一个潮流了,但小语种在考公是没有岗位的。招收比例极低,国考是0.3%的人数比例,省考是0.1%,基本小于所有其他文科一级学科。汉语言和法学专业占了约50—60%的公考岗位。招考岗位基本是部委和边远地区,上下两个极限。学小语种是不可能考回家乡的。
这里也有很多人拿外交部的岗位给他人画饼,就国考职位表进行说明,外交部不需要那么多会小语种的人,如法律岗位招15人,比下面好几个小语种加起来的人还要多。而且德语,法语等大语种是很可能当年不招人的。有些时候某神秘机关会招人,全靠缘分,不是特别公开而且只要应届生,男生。这里同样需要强调的是,某些神秘岗位,法学、计算机的同学也能报考。你梦寐以求,拼死拼活的岗位,不过是别人的就业途径之一。
这里尝试解释一下为什么体制不需要语言:因为语言类专业永远是对外服务的,国内没有用武之地,是需要往国外输出,扩展市场的。另外集中在外事办,边境派出所等,都是需要和国外进行打交道的地方,很少有正常的岗位可供参考。如果自费留学超过六个月,那么又有很多岗位对你关上了大门。
小语种如果能真的被称为语言文学,那么利维坦为什么对它不认可呢?
2021年国考外交部招考人数及要求
(三)同传
老师一般都不会拿“同传”给人画饼,但是社会上很多劝人学小语种的人,就觉得毕业就能成为同传。
都听说过律法有红圈所,财会有四大,金融有券商投行;但语言专业,从来没听到过小语种有什么顶级的同传事务所。之前人见人吹的同传时薪,最后却是一个江湖传说,一个人造的神祗,来往的学子们闻着味进来,却连见都没见过。学法学商,卷也卷的有个盼头,你能看到卷王之巅是啥样的。学小语种的卷巅没人看见过。
列举些同传的资料,一般出现在新闻里面的。姚梦瑶,1985年左右生,江苏省常熟中学,北外英院毕业。张璐,1977年生,济南燕山中学,外交学院毕业。张京,1985年左右,2003年杭州外国语学院保送,外交学院英专。张蕾,1980年生,1993年入读杭外,1999年保送北外。孙宁,1981年生,1999年由南外保送至北外。2000年左右的外交学院,北外是可以比肩清华北大的。而且这个时间段和之前提到的高校开设外语专业的时间大概相等,涉外才有了翻译需求。而且这些同传的出身家庭,基本都是省会市区,能就读保送高中的。最后能考上清华北大水平学校,你想一下难度。对普通人来说,出身就决定了一辈子。你考不上北外,也成不了同传。
常见的都是英语同传,小语种同传很少有人听说(英语国际化)。同传圈子比较小,资源掌握在高手手里,高手又有自己配着舒服的固定的搭档,资源不外流。同传收入高但是无法稳定,你总不能要求每个月都有会议开,都需要你。基本是大型会议才需要同传,而且会给同传演讲底稿的,也不能太偏离稿件。多数同传是高校老师。主业当老师,副业接翻译。而且都是熟人社交圈,你没考上北上外,这些基本无缘了。
(四)翻译
笔译不值钱,口译不值命。
去当翻译,翻译就是要专业性得,等于你还是要从头开始摸索。需要投入很多精力花很多年时间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翻译,学习的时间会很长,工作没个五年十年和在对象国经验很难成为一名高级翻译。
之前有一个西语翻译事件,对于这件事不进行讨论。但其中透露出来的现象是:翻译行业可能已经后继无人了。如果一个工作薪资低,新人少,那么他是一个好的行业吗?就如人口集中一样,大家都往大城市跑,没人往偏远的小农村跑。
笔译工资低,现在翻译文章50-70元/千字,翻译十万才五千,一部中篇小说如果保质保量的完成,大概要3个月,最后5000块钱,还不如去做家教。现在的翻译软件完全能做到最基本的语言转换,虽然缺乏协调性和文学性,但可能比多数人水平都要好。翻译要求中文和外语都精通,翻译文学作品,你的中文功底过关吗?你知道怎么做到信达雅吗?
纯文学翻译的待遇低已经不是一两年了,注定其是一件纯粹付出没有回报的活动。
以此类书的实际情况估测,首印5000册,定价58元,码洋即印量乘定价,290000元,是不是很高?但真实的情况是,发行以5折左右在出货,而我们与出版社的合作一般是结算码洋的30%左右(这是我们的结算方式,也有一些图书公司是直接给出版社支付书号费,自己做发行,我们小,做不了),即87000元,这是实洋。
再来看成本:版权费,按7%计,算20000元吧;印工+纸张, 算30000元吧(按现在这纸张和工价的涨势,只少不多);编辑+校对+排版,算6000元吧; 封设,算2500元吧———以上成本,计58500元。那么,87000元-58500元,余28500元,翻译费就在这里面,扣除翻译费,余下是工作室所得。
正常的翻译会有翻译公司层层剥削,买家可能会付180,到翻译手里就100。但自由译者又接不到活,除非资源人脉特别广。疫情原因,展会什么取消,很多翻译转行去教英语了。市场小,成长难度大,没机会入行。这样稍微有一个机会,降薪到远低于市场价来求得这样一个机会。有时候有机会又觉得自己能力不够。
翻译是一个没有自己思想的职业,你所做的一切,都是帮别人“发声”,也就是所谓的工具人。不管走到哪,都是一个要用了立马叫过来,不用了立马扔掉的工具驻外翻译=hr+销售+包工头+日常琐事处理;国内翻译=会呼吸的机器工具人。别人也不会在意你的前途、发展、薪资待遇,只要用的顺手不叫唤就成。而且你的前途,从来都不是你说了算,也不由你掌控,因为你是工具人。
别的专业的鄙视链和竞争力对比是横向的,小语种专业是垂直的,就算去到同传级别也是在一群大牛中没什么发言权不被重视,因为横向比永远在底层。
翻译这个职业,真不是人干得。领导吃饭我翻着,领导走了我也得走,领导照相我躲开,领导半夜一个电话我就要起床下去翻译。完了翻完了还要说,你工作态度不是很好。估计会有人说,工作嘛,谁都辛苦啊。那是,司机辛苦是开车辛苦,翻译的工作不是那种司机,而是要做一辆车,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不允许出现错误。
(五)高校老师
就业市场导致的,现在也在对语言专业的研究生进行缩招。外语类专业本身就是国家不重视,大力扩招都是理工科、医学、互联网等在综合国力竞争中有关键作用的学科。而小语种专业是外语类中最低端的。我们的学科就业鄙视链应该是cs→理工→文科→外语→小语种。
学信网中专业院校库查到,共114所院校开设德语专业。研招网查到,德语硕士点大约在30个左右,研究生招生人数基本是3/4个人。2007年应届参加德语专四人数是1600人,2008年是2000人;2009年是2800人,按中国扩招速度,2021年德语应届生我估计为6000人吧,已经是低估了。研究生录取人数的话,往高算约为600人吧,可以自己在研招网估算一下。另外很多非通用语种是没有硕士点的。读研深造概率为10%,这和个人努力没有关系,完全是数学问题。另外可能有10%的同学出国读研,但80%的同学是需要在本科毕业后进行就业的。
现在是2021年,需要小语种老师的一般是三本专科院校,对于德日俄等大语种招聘要求基本是博士,对于非通用语可能放宽到硕士。但按照时间,你读本科加硕士是7年,如果在加博士是11年。需要国外交流经历/海外留学/硕博学历,还得是名校出身,如果没去北上外,北大基本走不通这条路了。博士毕业一般要做博后,博后出站要考核,六年非升即走,无稳定编制,没有在规定年限内评上教职就要另谋高就。
另外前段时间,外语类刊物很多掉出c刊了,导致小语种专业发表文章很难,同时也证明了国内对这个学科的不重视。语言的研究很难找到突破点,找不到突破点发不了文章,博士毕业都会成一个问题,以后评教职更是困难重重。连法语专业,迄今为止都只有几十个博导。另外中国的学术网,如果你本科出身不好的话,很多东西都比较难办。我个人认为,10年后成为一名高校老师的概率,大概是千分之一。
也许研究生出来后,比本科生更难找工作。因为薪资待遇并没有什么飞跃提升,还需要和本科生抢名额。专硕2年的话,第一年上课,第二年开学就要秋招了,如果是学硕3年,可能加上研究生在对象国进行交换的时间,在就业技能上变化不大。此外你是研究文学的问题,和企业并没有关系,企业并不想要为你在语言学术方面的建树多提供成本,不想为了文学掏钱,会语言不会其他技能,还得企业从头重新教。和你投同一个公司的本科同学,工作了三年后收入比你高,是一件很常见的事。
2-3年的时间成本,可能你已经25-26了,生活的绝大部分重要决定都要在这段时间进行抉择,企业会担心你的生育,男女关系等问题,在录用上会更加谨慎。
国外研究也表明,文学硕博士学位在就业可能无法带来更高的溢价。文科类、社科类、艺术类在国外也是劝退学科
对于博士学位,除了历史、文学、物理等少数学科之外,绝大部分的女博士所获得的收益都是超出本科水平的,并且分布相对平均,经管和工程、艺术、哲学相比并没有优势。
非常悲哀的是博士学位男性持有者。除了商学专业统计正收益显著之外,经济、心理学不显著,其他绝大部分的博士学位给男性带来的收入溢价都是负的…… 像建筑、文学等专业,博士学位给男性持有者带来的负溢价居然高达 -25%。知乎用户:司马懿
第五节 就业篇:常见就业
小语种就业80%都是转行就业,从事不需要本科知识的行业,高中毕业生也能做。没有技术含量,容易没取代,没有高工资。如HR、销售、市场、咨询、运营、辅导机构老师。
(一)海外外派
外派指的是去拉美非洲等欠发达国家,一般语种,如德语、日语、韩语因为一些原因是没有外派机会的,俄语外派的工资太低了,都没资格放在外派里面谈。主要外派语言就是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葡萄牙语。
网传外派的工资是一年30w+,不过这可能是10年前的价格了,大部分人的工资都是15~ 18万这个区间,20 ~ 24万都属于中上等的工资了。看起来很可观,不过对我而言,这和你学了什么专业并没有关系。驻外一般是工程类项目,和你去的学土木,学财经,和你拿的工资是一样的。企业出高薪是提供保险,买你去国外,而不是买“小语种人去国外”。外派也不一定是做翻译,公司缺人,让你去做行政人力、商务、市场开发都有可能。
非洲有疟疾,恐怖袭击,人身安全问题,你在国内工资是1w,那么外派就是企业花5k向你购买了一份保险,没出事保费拿到手,出事了就gg。所以外派的性别歧视很严重,女性需要考虑更多的人身安全问题,企业支付的“保费”也就越多,基于经济学上的风险厌恶,倾向于要男的。
但一个悖论是,小语种专业,大多数是文科生源,这也导致了女生数量远远大于男生数量。就拿我本科所在的国际传播学院来说,整个学院两百多多人,男生只有二十多,男女比例1:9。
企业在招不到男翻译的情况下,只能选择女翻译。但是企业并不会专门为女生提供什么基础设施,比如说,在某些条件恶劣的工地上,女生只能和男生共用一个大浴室。其结果,你可以想象。至于职场性骚扰,虽然在任何一个地方都可能发生,但是在一个男女比例100:1这样的某工地上,它发生的概率远高于国内职场。
也许没疫情了,这个可以忽略。现在是国外大部分人没有防疫意识,感染比较严重,对中国人外派也是一个威胁。所以如果你这个时候选择外派是你选择企业,不是企业选你。但现在的竞争程度逐渐加剧,外派给的钱也没那么多了,反正中国总有人想来海外挣辛苦钱。
而且你真的确定有勇气承受非洲的风险吗?疟疾还是最轻的,有前辈驻外,遇见过炸弹,恐怖袭击,当地人来骂人,要钱,偷东西,抢劫(国外是不禁止枪的),女生被偷窥洗澡等等。有人在外派前一天晚上哭了整夜,然后解约了。
毕业时选择的第一份工作往往就是未来一辈子的职业道路。你可以在工地待3、5年,那么可以在工地待一辈子吗?终究是要回国的,而驻外工作经验、人脉、阅历……在国内毫无价值,甚至于你所有的思维都停留在几年前。国内职场规则、高节奏,于你而言,都将会是巨大的挑战。很多人外派回国工作无法适应,只能无奈的再次选择外派。但是我们都知道,这依然只是在逃避问题,总有一天,他还是得回国。
这时国内的朋友可能起薪5k,但5年之后到1w,职业路径是有迹可循的。但外派的你,拿着冒着生命危险的换来的上百万(假如有的话),堪堪也就够一个二三线城市的首付,却透支了你职场的无限可能。毕竟你22岁进入一家公司,和27岁进入一家公司,别人对你的期待完全不同。
而且22-27这段外派时间,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时间,生活中的绝大部分重要安排都要在这段时间决定,如找男女朋友,结婚,第一份工作。你外派后结婚问题怎么解决呢?手机养一个“电子宠物”吗。父母、祖父母这时候病重怎么照顾他们呢。
(二)外贸电商
多数客服运营,说白了跟淘宝客服没什么区别,只是你要把东西卖给国外。这一行是默认加班的,而且会明确说一个月加班要满多长时间,是没有加班费的,还有绩效规定,并且几乎都是大小周。说是大小周但休息时间也非常少。但是每天要操心的事情非常多,业绩压力大。西欧美国是有时差的,有时亚马逊搞个活动,需要凌晨起来盯着。
很多公司是初创的,人员规模在20-99人左右,没有完善的规章制度和薪资制度,就像支撑淘宝的90%都是中小商户。市场太小,提成和绩效也不会太高。由于很多都是小公司,上升空间很窄,做了很久之后跳槽离开还是从基层做起。始终是资本家吃肉的。除非以后自己想单干,不然跨境电商这条路真的不好走。电商就是打工久了想自己开店,但自己开店后又觉得还不如给别人打工。
这个也不需要技术含量,把东西卖给客户就好。基本都是谷歌翻译,员工专四都没通过,客人来信也可以翻译理解,能解决问题就好。产品翻译也接触不到公司的核心,永远只能在边缘打圈圈,个人成长很局限。
员工流动率特别高,门槛低,所以走的人多进来的人也快,几乎都是刚毕业没工作多久的人做。这也是吃青春饭的,面试的时候,留意一下是不是公司只有年轻人就知道了。
(三)客服运营
这里可能有人会推荐互联网大厂的运营,但同样也有局限,你做目标国的市场,市场始终没有英语国家大;如果因为市场变动,直接裁撤你这个部门,没法转方向。另外运营是不限专业出身的,永远有更年轻的一批人等着取代你。如果你25岁拿到一个月薪2w的运营offer,另一位拿到了技术岗的2w的offer,那么技术岗的人是可以不断跳槽升职加薪的,而运营岗的随着年龄越大,只能降薪进行跳槽,因为可取代性太高,运营的价值也不会随着年龄和经验的增长而增长,早晚都要考虑35岁以后的出路。
理工科专业技术经验随着年龄增长,职业生涯很长,有上升也有理由上升。是有核心竞争力的,那么语言专业的人呢?
而且现在的趋势是,大厂现在只招母语者,也就是母语人士做本地话了,外语学习者进去只能做客服。内容极其单调,且大部分内容谷歌翻译都能解决。
(四)考研与跨考
考研在可见的未来里,应该是每一个小语种都会面对的事情。
前文已经提到,小语种专业研究生点在缩招,国内不受重视,跨考后薪资成长依然非常有限。只有10%-20%的同学有机会升入研究生。
除了继续在分数高招生少的本专业耕耘,剩下就是很多小语种人会选择的跨专业考研。在20年之前用小语种代替英语一是很多人的选择,毕竟不需要再准备英语,而且小语种的难度会比英语一简单很多,也容易拿到高分。但在20年8月,教育部新的公告要求调剂时公共课必须一样,所以如果你一志愿没有上岸,你基本是没有机会调剂的,你自以为的优势会成为最卡你的点。我身边有21考研用俄语考南开国关的,一志愿没上选择调剂,但因为是用俄语考一个调剂offer都没用有收到,最后选择了工作,其实她的分数不低,如果用英语考,也许就去了华侨大学上海师范上海政法。
用小语种代替英语跨考,理论可能,实际操作难度极大。只有少数几所院校接受小语种代替英语,如德语跨法硕,只有武汉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等为数不多的几所院校。你的对手英语水平已经很强了,再加上专业课,都是人山人海的厮杀。再加上找不到参考试题,很多情况下无从准备,你以为自己能走这条捷径吗,很多人期待能拿90分,最后50分都不到,还不如用英语。
另外就是调剂时的专业限制,今年调剂很明显的能感觉到会对跨专业考生的歧视,很多学校都把调剂名额给了本科是这个大类专业的考生,虽然考研成绩甚至本科学校会比一些拿到调剂名额的考生要好,但对于跨专业的限制已经越来越明显了。
(五)出国留学
国内本科小语种的教育往往仅仅注重语言,教学培养方案很少留出余地让学生选修其他学科的课程,出国会课程不匹配。其次欧洲国家研究生大多对本科专业有要求,典型如德国,如果申请研究生只能申请文学,对外x语等和语言有关的专业。小语种生申请的话,只能是社科,传媒,教育学等文科大类,依然不好就业。否则就是重新从本科开始学四年。英美加澳是主要留学目的地,qs100的多数学校都在这里,而且都是用英语授课的,其余小语种国家的学科实力并不被广泛认可。兜兜转转最后还是用英语申请英语国家研究生,那么小语种有什么意义呢。
不是qs100的国家,招聘单位和人才引进根本不看,说再多也没有用。
(六)高考小语种老师
最后想成为高中老师的话,没有机会。初高中教师编制必须要求专业对口,小语种算不得主流学科,几乎无编可考。最有可能的工作就是考小学教师编。小学编有的对研究生学历没有专业限制,所以可以尝试考小学教师编。进小学后也只能教英语了。
二本师范能进公立学校考编→小语种高中老师大部分不带编制→老师吹捧小语种高中老师是好工作→小语种就业不如二本师范。
现在又有一个噱头出来,那就是小语种高考招小语种老师。以日语为例:日语老师大多没编制,所以基本是和机构签合同到高中去教课,即合同工,没有编制意味着同工不同酬。。机构都是要赚钱的,最大限度的压榨你的,碰到机构,学校和家长三方都是好人的情况下,那算比较幸运了,这中间要是哪一方出个问题,可能就比较心累了。而且过几年高中日语老师可能也不那么需要人了。
小语种机构老师的话,社会地位低,门槛也不高,还要兼职销售,80%最后都会拼命考编制。而且国家最近在打压课外培训,之后转行培训机构老师也不容易。而且由于愿意报考学习小语种的人数少,连新东方、沪江都不喜欢开设小语种班级,因为招生困难。而英语是高考大户,家长们心甘情愿,求着开课。
第六节 就业篇:后就业问题
(一)就业中的性别歧视
外院会录取很多女生,这和女生学一门外语挺好;英语好,学小语种也不不错等社会常见刻板印象相关。女生在语言学习上有更高的天赋,但是在就业上受歧视,在外派岗位尤为严重。还要加上对象国的性别歧视问题,典型如阿拉伯,现在北外阿拉伯语男生比例远高于其他语种。这和优秀无关,因为企业并不需要你太多的语言能力,而且以大学四年上课习得来说,都是需要工作后期再重新培养的,外派在女性身上要花更多的钱和时间进行保障,男生遇见绑架抢劫也能战斗一下,所以从成本考虑,男生更划算。
国内大部分行业都会性别歧视,但是语言专业绝对是重灾区。语言专业就连老师也会默认这种性别歧视是正常的。遴选会优先考虑男生。考公的话,同等的条件笔试考进部委,面试的时候男生更有优势。某神秘部门会直接联系男生,女生都不知道消息。小语种的常见就业方向是销售,需要喝酒,以及为了拉项目,会有某些男生间心照不宣的项目,女性身份都是不便利条件。
总之,小语种就业上性别歧视是很大一个问题。很少有传统意义上,适合小语种女生从事的“教师岗”。
(二)家境问题
家里没有300w慎重选择小语种专业。
学习小语种的同时伴随要不要去对象国交换的问题,交换是需要钱的。另外如果找相关工作的话,出国留学镀个金更好看,在就业市场上更具有优势。但家里能支持你出国吗?别人北外毕业能申请牛津剑桥,qs100,你就算申请了也要考虑有没有钱去读。如果想要考研跨考,如果一战失败,家里人能支持你二战吗?另外语言专业注定回不到小城市,除开一线城市,也就省会能有相关就业岗位了,但与此同时是高房价,要明白的一点是,绝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是没法凭自己一个人的能力在一线城市买房立足的。起码需要100w以上的资金投入买房,而语言专业的就业薪资,是很难存到这么多钱的,那么青春耗尽,又去哪里立足呢?
小语种,富人家的孩子学了是锦上添花,毕竟在现代社会,比哲学历史更有用一些,又比工科更高贵一些,还能在各个场合“秀”一把,甚至可以和金融,法律,工商管理等专业竞争“最适合富二代学的专业”,而且这部分人富人家的孩子,无论学什么,大概率都是不会用专业去就业的。但对于穷人来说,这个专业是差中之差。
(三)影响数学和英语
数学和英语是建构整个世界的两大基石。
小语种课程里面是不学/不强调英语和数学的。即使有英语课,上课方式和考核难度都不能和英语专业相比,是介于选修课与专业课之间的地位。小语种学习的过程中,有的院校可能大一不开设英语课程,害怕两种语言的语言体系互相影响。长时间不接触英语后,语言水平大幅下降。四六级想要刷分,发现越考分数越低。想要想英语表达的时候脑子里全是小语种。即使入学时英语还行,毕业发音都有点问题了。如果不是刻意的花时间保持,再难回到巅峰水平。
但毕业找工作时,大部分企业要求是英语流利,会小语种更好(是option不是must)。因为外企公司,不是所有人都会小语种,但是大部分人都要求会英语,没有公司会你的不足买单。
小语种不学数学,直接导致与时代脱轨。这是科技改变生活的时代,而数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大数据科技驱动时代不学习数学,弊端就是难以从事任何或多或少与数字打交道的工作。而这些工作都是高薪工作。高中文科+大学不学数学,失去了转行的可能性。无法跨考很多更好的专业,绝大多大数高薪岗位都与你无关,研究生申请到了商科,学习难度也会特别大。只能转行到区域研究、教育学、传媒等低门槛岗位。考公看数量分析的题也会很陌生。
所有偷过的懒都会在你以后的人生加倍奉还,会为你无形中设置很多障碍。
小语种最坑的地方在于它的封闭性,它几乎不给你换道路的机会,一般只能考研跨考、转专业、本科重读。不学数学,弱化英语,四年时间只学一门工具性质的语言,人生道路被死死的局限在这里。
(四)职业道路困境
天花板低,还是专业门槛性带来的问题,语言专业的同学,将来工作如果凭借语言专业,有幸进入一个行业的话,你的纯语言背景将对你今后的升职和跳槽不利。举例:比如一个医学岗位,一个医学背景会语言的候选人和一个纯语言背景候选人,你选谁?你语言说的再好,恐怕金融知识没有专业学习过,也是只知皮毛,厚度深度是远远不够的。
就业被迫和x语捆绑:以「不浪费所学的x语」为目的,强求一个专业对口的工作话,岗位少,无法跳槽,就业市场没有议价权。赛道太狭窄的话,工作岗位全靠运气,一个坑被填了,等下一个坑就会很久的专业。普通人不能去赌也不敢去赌,就算不甘心也不敢赌明年会不会有比较合适的岗位出来,只好在每况日下的就业市场中找到自己的一个位置。转行到一个专业不对口的岗位时,无非是人力资源,销售。这种工作高中毕业生也可以干,读了个大学图啥呢?
不否认有些普通人靠学小语种找到了很好的工作,但是不能抛开剂量谈毒性,从正态分布来讲,好出路同学占同届学生比例非常低,而且很可能不是由小语种专业优势找到的这个工作。
后就业问题中,转行后面临的语言磨蚀,关于语言模式理论在之前有过介绍,这里略过。二语习得不同于母语,简单的是,外语不经常输入和输出就会遗忘,三个月不学英语的话,你的词汇量下降是显而易见的。语言要拴在自己身上一直去接触的东西,如果有两天没学了,那么课文和单词需要再次巩固记忆。如果寒暑假不继续学习x语,那么之后还需要花时间把之前习得的捡回来。
一直以来我都有一个观点:小语种其实是一种负资产。看起来多学一门外语很酷炫,但是每门外语学下去都是无底洞(比如在座的99%的同学连英语大概都没学好吧),为了维持一门语言所需要投入的时间精力都是无穷尽的。君不见有多少人学生时代学了两三年法语,毕业之后忘个精光,只记得 etre 和 avoir。君不见有多少美国同学,学了七八年中文,水平依然停留在你好我好大家好,见到妹子喊一声 “你真漂亮”。君不见有多少孩子从小学开始学拉丁语,学到大学,连西塞罗的边儿都没摸着。在这个谷歌翻译越来越发达的年代、若无必要,勿增新语。
知乎用户:Vivian Darkbloom
毕业后如果不从事相关行业,没人会每日练习,维持自己语言水平。那么语言水平便逐步下降直到遗忘,四年时间也全然浪费。
一天不练,自己知道。两天不练,老师知道。三天不练,所有人都知道。
第七节 学习生活篇
(一)兴趣
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yǒu),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1)确认是否是真的兴趣
国内语言专业的设置是外国语言文学,属于文学范畴。
可以问自己几个问题:
想以后继续走学术道路可以死磕到底,虽然死磕到底的结局很有可能是失业。
喜欢一个语言≠把它当作自己的专业。
语言可以是快乐的,把它当成自己的专业就不一定快乐了。因为语言本身实在是一件太靠自学、太工具性的东西。至于“语言背后的文化”,接触的途径实在更多,完全没必要为了接触文化作为一门专业。
语言很有趣,文化是很奇妙的。但语言学习是“应试性”的:背单词、背课文、听写、对话、阅读……即使是最喜爱语言文化的人,也会承认语言学习的过程是扎实枯燥的,和所谓应试没有什么区别。
除语言文化兴趣外,还要有异国他乡生活的兴趣。如果对国内生活比较喜欢和认同,不喜欢对象国的饮食、文化、风俗,很难融入那个社会,还会有生理上的不开心。很对人四年后对象国不是心里希望继续研究持续热爱的地方,还是喜欢呆在祖国。
(2)兴趣消失问题
语言学习漫长又枯燥,还要去终身学习,让这个国家的一切和这门语言进入到你生活的方方面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兴趣是会消失的。当面对一门课太久容易产生厌恶情绪。学前很期待,入坑后兴趣没那么大了且无比后悔。一定想好,是否真的对这门语言,这个国家的文化(习俗地理历史饮食口音等各种)抱着无限热爱。
(3)没有兴趣的心态问题
如果对语言没有兴趣,这个语言学起来会真的很痛苦。
心态发生变化,自信被摧毁,学到失去了逻辑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连原本喜欢和擅长的事情也不再能做好。总习惯性否定自己,习惯性焦虑但是做不出实际行动。从期望到疑惑到痛不欲生,每天都像上刑一样啃书,对x语非常的恐惧,只要听到x语或者跟x国的东西会从心里涌上一种强烈的恐惧和排斥——PTSD。四年之后,只能看到关于这个语言不好的东西,还带着很多关于对象国的偏见。
更加奔溃的是小语种带来的影响会持续你好久好久。即使已经跑路走人了,但很多时候心结或者说ptsd一直都在,而且很难消解掉。开始学习一些其他的语言之后,感觉到的成就感多过痛苦以及摆脱不掉的自我怀疑。
太迟了,我对语言的热情大概已经消耗殆尽。我宁可永远也看不懂荷兰语,永远像一个局外人,也不想再一次一头扎进琐碎的单词和短语中,从零开始拼凑出一个自己。因为那些我曾学过的小语种,总是像幽灵一样在我的生活中不时浮现,让我记起我为之付出的日夜,却又在同时冷笑着提醒我,当年的辛苦不过是徒劳,因为成年后习得的语言就像风筝,一旦你放松了手中的线,它就迅速地飞离你,当你想把它找回来时,只能慢慢地一点一点地把线卷起来。这件事的痛苦之处在于,你就算再也不想用到一门小语种,也永远没法和它一刀两断,偶然看到的某个单词,或耳边飘过的交谈声,还是会让你记得,你手中仍然握着那根细若游丝的风筝线,即便风筝本身已经不见踪影。 知乎用户:夏川南
(二) 思维逻辑问题
语言本身确实是有逻辑的,但小语种专业是不需要讲思维逻辑的,叫机械训练。从x语转到中文,再到中文转到x语,说出一句完整的话需要在大脑里确认多道程序,主语变位时态单复数。将人往机器方面培养,但机器人做的还比你好。
课程里不涉及语言学的内容,就是背;他是,所以他是,接受,下次会用就好。因此它不会给你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会给你解决问题的成就感。长时间会产生一种无意义无价值的感觉的,不知道自己所学到底有什么用。如果是个理科生,并且理科还不错。那么小语种的学习会失去很多逻辑上的快乐,只剩痛苦背书,没有其他学科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大部分专业都会学习对应行业的知识和解决相关问题的一套方法,如文史哲大量的文本文献对于和相关研究。小语种的自带门槛性(习得要求),时间花在了基本听说读写训练,真正的研究方法专业课题只能拖到大三甚至大四,或者直接就没有。造成小语种学生无法受到足够的思维训练。长期缺乏思维训练,不能加深对社会的理解和思想深度,四年后写800字的中文文章都很难。大一大二基础阶段没有有效输入,毕业却要进行最重要的学术写作,没有学过文学理论,无人教导如何从字里行间/遣词造句去分析文本,论文写作也不过就是复制粘贴,deepl翻译。语言专业对大多数人来说无法提供更广阔的学术视野和职业前景。
也许外语四年开阔眼界,见识到了不一样的理念和领域,不一样的意识形态。但什么专业不开阔眼界呢?
(三)语言专业课程设置
纯语言专业的课程设置差别不会太大。大一大二学习听说读写,大三学习国情文化,文学,翻译;大四找实习工作,准备考研。要求一个人花2年多的时间从0—B2。想要在两年时间内达到(理论)高水平,那么就是课多;以及课后花时间,去背巨多时间记忆单词语法句子。
语言学习的曲线是扁平化的,没有捷径可走,判断标准很直接。语言水平的提高不是由老师推动的,80%的时间都是自学。入门需要记忆大量语法、词汇,提升需要不断训练听说读写四项能力。要达到近似母语的境界更难,需要自己去察觉和母语者的差距,然后才是慢慢改善、靠近。得做好下足10年功夫的心理准备。只有具有强大毅力、耐力和记忆力的人,才能在十八岁学好一门完全陌生的语言。
大一:
第一个学期就三门专业课:基德、视听说和语言。
每周有基德课,基德课的前十多分钟是不讲课的,在课上听写单词挨着背诵课文,讲解课后习题。和学英语的过程差不多,只是时间和进度都被压缩得很快,抄写、听写、朗读、组词、造句、改错、背诵、默写、继续抄写。
那么这些任务什么时候完成,当然不会给你时间课堂上背,都是课后自己花时间背诵。经常笑到自己是读了一个高四高五。课后习题不会老师自己单纯讲解的,都是开火车抽问,回答你为什么会选这个,这题干的所有单词什么意思。所以如果你抄别人的,你还是得花时间去记单词释义,选择原因。背书没人帮你背吧,每天有早八,然后早起去教室读书,晚上自习写题背书做听力,一周一个单元,一个单元两篇课文。语法不是生而知之的,各种时态变位,都要自己造句,背例句。
如果划水,不背的话,没法参加考试。会有期中考和期末考,口语考试就是背课文,书上随机抽一篇。笔试初学阶段会出书上的原题,后期你总要写单词吧,会语法吧。考试不合格那就挂科,重修。继续挂科,那就降级延毕呗。
小语种的大部分同学都很努力,但如果把同等的努力放到更适合自己的专业上我个人觉得相对于能比小语种收获更多。小语种教育就是让你背那些单词语法看阅读,把你搞得累死,任务完成就允许你浪,给你一种学习生活很充实的错觉。实际上大学的很多需要埋头苦读、精进、专心的时光都被荒废掉了。
因为小班教学,基本是开火车回答问题,开火车读课文读半小时这种水课情况也时候发生。有时也就一个知识点或观点让每位同学发表意见。可能这些讨论比较浅显无意义,最后也没得出结果,但这就是上课形式。上课没法划水,问题轮到你了在那尴尬,耽误全班同学的上课时间,会对你不悦的。其他上课方式就是做presentation了,不仅要pre,同时还要做个合格的观众,人家pre完老师抽你回答问题,回答不出来就尬在那里。
大二:
专业课很多都是必修课,但是对个人基本没用,远远落后于时代潮流。语言本身的教学与现实脱节,文化历史层面的又非常浅显。课的无用是其次,但是课会布置作业花费你时间是真的。
以我校课表:(1)跨文化交际,范而宽的无意义课程,两国间的交流是没有定式的,不是因为你学了这门课程而会交际。(2)德国概况,以前由于出国的人很少,但是现在互联网时代的普及,德国国情,历史,社会生活有众多渠道可以了解,不再需要课堂上教学。能想象其他学校这门课的考试内容是“德国有多少面积,现在多少人,在欧洲那个地方”这样的吗。(3)报刊阅读,同样也是互联网时代的普及,不再有人关心报刊了,就算是德国最大的报刊媒体,能有ins,Twitter好玩吗。
唯一能对得起“文学”这个专业名头的,提供所谓的文学素养。也就是文学史和文学作品选读了,但这本书的教材是全德语写的,理解上是极大问题,中古时期,中世纪,启蒙运动,近现代的那个作家,有什么贡献。大三学生的脑容量是无法接收这种大量德语专业术语的,只能让学生做PPT,或者老师用PPT讲解一下,再带着读一些文学选段,都是蜻蜓点水的略过。因为德语的专业门槛性,必须要先掌握一门语言,才能精进,你对一个一年级小朋友上大学课程有什么用呢。
对象国历史、对象国文化、xx国国情、xx国文学史。这些都是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了解的,以及用中文译本能更好的吸收。狭隘的知识面,用x语强行把学生捆绑在上面,花费了大量时间进行单词查阅与批注,除了能应付完这门课外,还能应付谁呢?
大三:大三学习国情文化,文学,翻译。
会进行为期半年或者一年的出国交换。交换也不一定是一件好事,因为现在国内考研竞争越加激烈,很多人从大三下学期就开始准备,为期一年的交换会导致没有足够的时间复习考研,这里都假定为跨考,因为语言研究生的就业好不到那里去,多都是跨考。在国内的同学就会继续上课。
大四的课:一般来说大四基本没课,留出时间给学生实习考研。但某些学校依然会安排大量的课程,这些课平均分布在每天,一天一节课,很少,但必须去上,无法空出时间来学习。
国内语言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目标问题导致的效率低下,投入多收益少。相比之下有更多比小语专业性价比更高更轻松就业更好的选择。
(四)课程设置影响转行
大学是不仅学习专业课,还需要加上思修军理毛概以及通识选修课等,于是课表比较满,效率不如外面培训班。一周五天的课程,很难去申请实习。为什么会产生一周五天这个制度,是因为要上早8,想要在你一天中记忆力最好的时候进行语言学习。原本可以集中在几天上完的课,现在分布在每天上午,导致一周三天的实习要求都无法满足。如果老师严厉一点,课程无法请假,因为关系到平时成绩并影响期末成绩,再加上小班化教学逃课很容易被发现,那么小语种学生是没法参加“每周3天,最少3个月”的实习的。
某些院校如果过分的话,课程还会堆到大四,或者是补大三交换的课程。各种ppt,小组任务,主题展示,考研期间还会一周基本满课加各种pre。无法进行跨考竞争,或者实习申请。
(五)语言学习自身难度
课程的低效性/语言学习难度:是否真的能用3年时间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是否真的能让一个人,成年之后,熟练掌握一门外语?从零开始学习一门语言是困难的,就像英语花了这么多年时间,你能保证自己可以和native speaker谈笑风生了吗,多数时间还是在做题。语言学习并不是完整的3年,要上公选课,体育课等课程,要学车,考英语四六级,计算机二级,社团、恋爱等。
可能一名应届毕业生,无法和对象国一年级小朋友简单交流。大多数人的情况是,学了四年,都无法无障碍沟通。无障碍沟通指:地道、流利的日常交流,专业性讨论。四年下来,二者都不能。总体上也就是打了个听说读写基础,上面有些零散的文化知识,还有一堆不接地气的废品。
(六)外教教学困境
小语种专业具有特色的一点就是外教课,但同样也是很多问题。
首要的是很多院校没外教,让中文老师来上外教课,又成了应试性教育。其次,如果有外教的话,他们对于教学目标国家并不了解,教学也是摸着石头过河。设想一下,让你教一帮外国人中文,或者去给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上语文课,但是不告诉你怎么教课,你会怎么教他们,他们能学到什么程度。一本系统化的教材都没有,发的阅读材料也是零散的,不成体系的,即学即忘的。外教自行寻找的学习资源,歌曲和视频根本没有字幕难度很大根本听不懂在说什么,低级水平学生就稀里糊涂瞎听瞎看,之后等着讲解。
中国的大班教学,指1个外教同时要面对30左右学生,那么下发的课堂讨论任务,中国学生们也就是相互用中文交流好观点,然后找一个口语比较好的同学进行发表。外教让一群中国学生面面相觑发着不标准的音瞎讲,互相根本听不懂在说什么。最后都是划水了,连和人家国家的幼儿园小朋友交流的程度都达不到。外教课也没有产生实质性的效果。到考试的时候:“我不会”,“我知道你不会”,“我知道你知道我不会”这样一个双方的默契下,将题目出简单一点,给分高一点。
只有一个外教的话,那么把3个年级的外教课全部加塞到一个人身上,外教也想跑路。
外教的高强度流动性,让教学也没有延续性,这个外教谈谈这个,又谈谈那个,成了只要有外国人在课堂上,那么就是外教课了。
(七)口语教学缺失
也不是老师的问题,是国内没有足够多的教学资源,又不是一个老师搭配一个学生。20多人相较于其他是小班教学了,但相对于口语训练还是大班教学,无法全面照顾所有学生。国内很多学校以笔试的方法考察口试,如果口试没合格,也尽量让你毕业。学四年下来,甚至七年下来,专四、专八都考下来的人,可能对话能力也就是人家母语者小学的水平。
中国学生如何进行口语训练,那么就只好死记硬背,锻炼口腔肌肉了。大学四年就是在背单词背课文,然后刷语法题。四年期间可能一次都没有正面和外国人交流过,并且教材也是中国人编写的,表达方式极其中式。这样无法模拟出语言环境,和国外留学回来的人始终有差距,就业上差距明显。
(八)个人性格中的社恐问题
中国人讲究中庸,加上从小到大的教学模式,内向型选手比较多。对于适合做题的人来说,专业课和语言证书分不低,读写也没问题,但就是害怕和人交流。不出国,在国内也不主动找母语者聊天的话口语可能会显得过于中式/生硬不自然/用法过时/背课文感。所以口语能力是必备的。也许国外交换过,也积极参加了一些活动,但一开口和外国人说话还是很恐慌紧张,从中得不到任何交流的乐趣。
平时课堂会要求回答问题,小组讨论,做pre, 这些都是需要口语表达的。社恐和别人用中文说话都要犹豫一下,用外语说话更不利索。外教讨论时,需要没话找话,为了撑长度说废话,学习和就业都很痛苦。
外语会影响人的性格,这个比较主观。可能是长期学习对象国的文化,给自己以心理暗示作用,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日日语把人越学越敏感和自卑,会有一种日系的“卑躬屈膝”,遇到不公正待遇默默忍受,西方语系的同学更勇于向他人叫板谈判。
(九)高校教学能力
高校老师的教学模式更新是很慢的。很多时候进高校成了大多数小语种专业博士生的出路,应聘要求也只是强调学历和学术成果,但最基础的本科语言教学可以说和这些东西相关性甚小,以至于最后任职的老师甚至没有系统的教学法观念和基础的教学技巧。并且老师升职跟课的好坏没有关系,所以上课的优先级并不高,但课时费照常发放,没有人教老师怎么上课,如果老师没有责任心的话,上很多水课。
对比培训机构:会要求老师封闭培训一个月的,并确保老师上出来的课符合机构的标准。要求老师写逐字稿,每个星期有一天是教研日,进行集体备课或者磨课:每个人把自己本周要给学生上的课,先给同事上一遍。教学是有标准化流程的,如果教学反馈不合格的话,是会影响老师收入的。最后结果是,培训机构学出来的学生比大学生语言水平好。
第八节 建议报考篇
以下是并集。
1. 致力于要当小语种老师或者做翻译,这种致力,是内心的感觉非常非常强烈,如果不这样做,感觉这是一辈子的遗憾。对x语/x语国家/魔法部/x语学术研究的热情可以用你的一生来燃烧。
2.性格外向爱表达,有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
3. 勤奋好学。能够接受长期勤学苦练的艰苦学习生活
4. 对国外有向往。向往你所学语种的国家,能深入体会并了解他的文化,觉得之后定居海外也OK。
5. 有天赋。从小英语能力很好,语音敏感度高。
6. 家里有钱。能支持交换留学,能工作后混吃等死,家里也能帮忙买房和车。不需要依靠你尽快毕业找工作贴补家用,支持你gap year,二战考研等。
7. 可以考到北外上外的分数
8. 男生
点个在看你最好看
扫描二维码获取
更多精彩
后小语种时代
文 | 知乎常员同
排版 | 歧路盐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