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水杉1
第一周(2022年1月17日-1月23日) 寻找我的水杉
缘起:
1月17日周一晚上偶尔翻到草木有语公众号 读到小丸子写每日看水杉的记录,有情义的那种。
1月18日周二,最近腰背及其不舒服,部分归因到最近大半年内户外活动几乎是零,所以下午4点出发去散步半小时以上,发现这个时间点的鸟特别活跃,一路闻着腊梅香味,红梅的花骨朵紧紧攥着。返回时正好看到温暖的落日在水杉树梢头的位置。
晚上的时候欣喜地被邀请一起观察水杉了,很感谢山野曾经给小白做过四个半天的植物培训,虽然大多数已经忘记,却让我能有参加观察小组的一点点基础。
注目于身边的植物
1月19日周三,下午4点多出发 去找我的杉树,还带了望远镜观鸟,之前报了山野这周日观鸟活动,我想熟悉一下望远镜的使用。但是今天出发的晚了,鸟没有昨天多。辨认了杉树周围洒落的叶子。
这个螺旋形的细长叶是池杉的?
拍了好多张冬芽的,聚焦的只有这张哈。
1月20日周四今天没有时间在家附近找我的杉树,傍晚去吃团聚饭,吃饭前去半山公园走走,只看到几棵不大的杉树,但是我们对其它树的树皮有点兴趣了。让女儿拍下了图,以后慢慢研究
它的颈前纹是怎么回事情?是右侧这侧枝过于粗壮,卓越的生长力往右侧探求天空,所以产生的褶皱?好像丝绸的围巾因为脖子的缘故会有褶皱?
它的白色点点像盐。难道是盐肤木? 我知道这个大名,但是没见过。
晚上读了小丸子发的文本《水杉的一生》
我为什么会愿意选择水杉,观察一年,一开始仅仅是因为小丸子的文先入为主了。以前就读过她写滴水岩的那些植物,它们安静而热烈的存在,曾经让我有过向往与作者同行。
细细想了一下,我与水杉,还是有一些过往的
我小时候的家是三间瓦房,后面就是一排高大的水杉树,从我记事起,它们就是高大的了。我妈说这房子是我两三岁的时候造的。(我的少年)
后来结婚了,房在四季青的观音堂,这个小区是95年造的,小区入口处开始就有两列高大的水杉,很有规模。尤其是秋天它的红褐色的时候,令人瞩目。99年至07年,女儿从幼儿园开始读到小学五年级。(我的青年)
07年圣诞节搬了家。来到普福小区,当时这里是在一大片农民的自建房里 的第一个建成的新小区,南面的德胜路是尘土飞满的大工地,西面是一个忙碌的工厂,北面全是富庶的村庄和田野。
如今在彭埠的普福小区也住到了第十五个年头。(我的中年)见证了此地从村庄变身城市的每一天,经过了大工地这个过程之后,洋气的城市化小区,商业氛围日渐浓厚。附近的绿化带也已经俨然成规模。
而我又要搬家了,在山脚边的房子今年夏天会交付。(我的中年后期,哈)
回望,大半生,竟然可以这样分段,这个自然段分法倒是简洁明了
我的水杉,做不到观察它一整年了,只能大半年的,等搬新家之后,得重新在那附近再换一棵。
想到这一点,心里有惆怅的。我们总是轻易地把永远或者永恒这样的词说出口,其实对这些词是毫无把握的。
1月21周五下雨 今天没有时间去找我的杉树。
选择困难
1月22日周六,今天有雨,下午四点半,撑起雨伞,出发去找我 的杉树,先去我之前瞄过的马路对面河畔,那里的口子上有两株高大的水杉,走近,发现有两个问题,一是它们离路有一两米距离,隔着一些灌木,至少手是摸不到树干的,而且正因为它高,即使在能摸到树干距离内,也只能摸树干,无法观察叶芽之类的细节。二是光凭落叶,我无法确认它是落羽杉还是水杉,反正它的叶子比较窄,虽然树形是好看,拍照能有宝塔气势的那种,可能也只能放弃,再往深入走到下一个路口,倒是有适合观察也能确认的水杉,但是离家还是远一点,无法做到每日去看一眼。
重新回到小区内转悠,发现小区内确实没有一棵水杉树,稍稍有点宝塔样树冠的看气质也不像,看叶子就知道是银杏。是不是孑遗类植物 都是笔直笔直向天空伸长地,它必须努力往上才能为自己多挣得一份阳光? 其他的落叶树种比如乌桕和栾树 ,冬天的样子也都有个性,不会让人认错,小区内的樟树比较茂盛。水杉可能因为它的落叶不容易打扫,竟然没有找到一棵。
那离我最近的只能是小区门口,靠河边的四棵小水杉,因为这块绿化带是最后完成的部分,之前这块地方是被围起来做停车场和放建筑垃圾的。直到附近的小区完全成型,这块被挪用的小工地才被最后改造成绿化带。才种上不到三五载,它们还是小小子,消瘦不起眼,没有水杉的气势。但它们的近最符合每日去见一次的需求。
来回逛两圈,天已经黑透了。
1月23日 周日,下雨,山野观鸟活动取消。下午出去聚餐路上,望见车窗外划过的宝塔形树梢,想着今天我又仍然无法去寻找我的水杉。它可以叫什么名字呢?
半夜醒来,读到小丸子 今日事今日毕完成第二周水杉日记,一如既往地深情与专业,我仍然是草草浏览过专业叙述的那些部分,不过关于冬芽的顶芽和侧芽,仍保留的叶痕,还有小孢子叶球穗,是下周我的目标了。花粉像烟雾那样散出,我记得之前在饭桌上养蘑菇包的时候见过这个烟雾的,大概是这种。
第一周结束:时间在飞,而我是以这样缓慢而迟钝的进度 渐渐靠近我的水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