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关于职业教育发布十条举措:最高奖补1000万
近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推动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十条措施》(以下简称《措施》)。每年将遴选 3-5 家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 5 个省级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对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关任务的设区市给予一次性奖补 1000 万元,而且会及时将职业教育专业目录纳入福建省机关事业单位招考专业指导目录。
《措施》主要包含了建设市域产教联合体、组建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改善职业学校办学条件、搭建校企合作综合数据服务平台、推进产学研创服一体化建设、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提高职业学校办学水平、提高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做好职业教育发展财政保障工作、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这十个方面。
福建省发布的十条举措中,对于奖补的激励和财政拨款的投入进行细化,可以窥见本省对于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视以及切实落实到行动中的决心。
在改善职业学校办学条件层面,《措施》中明确支持符合条件的职业学校建设项目申请地方政府专项债。各设区市要确保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达标比例 2025 年底达到 90% 以上,省级财政将对各地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达标给予奖补,其中对 2024 年达标比例 90% 以上或 2025 年达标比例 100% 的设区市,给予一次性奖补 1000 万元。
具体而言,要切实把职业教育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优化配置职业教育资源,统筹建设职业教育园、产业园、科技园,拓展职业学校(含技工院校)发展空间。按照「市级统筹、县域分工、园区配套」的原则,由设区市统筹规划辖区内职业学校规划布局和专业设置,在不减少中职学校学位的情况下,可采取合并、集团化办学、联合办学等形式优化布局,重点围绕工业园区布点职业学校。
此外,《措施》第九条指出,要做好职业教育发展财政保障工作。首先是财政投入机制全面升级。建立健全与办学规模、培养成本、办学质量相适应的财政投入机制,确保职业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财政生均拨款保障制度健全完善,为各职业学校提供了稳定的财政支持,保障了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
其次是加大职业教育「双高计划」投入。「双高计划」将获得更多的财政支持,通过运用绩效评价结果,确保投入取得最佳效果。这将有助于培养更多高素质的职业教育人才,为社会和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另外,地方政府与社会力量齐发力,经费渠道多元化。鼓励各地在财政预算中安排专项资金,对办学成效好、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有突出贡献的职业学校予以奖励。探索建立基于专业大类的职业教育差异化生均拨款制度,由行业主管部门提出急需紧缺专业,给予提高生均拨款系数。
同时,引导社会力量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积极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捐资办学、捐资助学,拓宽经费投入多元渠道。支持有条件的设区市设立配套奖补资金,鼓励捐资办学。支持金融机构通过金融手段促进社会资本、产业资金投入,按照公益性原则,支持职业教育重大建设和改革项目。
福建省此次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衔接。聚焦重点行业建设产教融合共同体,同时,引导职业学校办学紧贴市场和就业形势,完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提高毕业生就业专业对口率和用人单位满意度。
《措施》第二条明确组建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重点聚焦电子信息与数字、先进装备制造、石油化工、现代纺织服装、现代物流、旅游、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与新医药等重要产业领域。支持龙头企业和高水平职业学校共同发起,组建产学研合作的共同体,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核心课程和实践能力项目。
注重多层次培训体系的构建。通过委托培养、订单培养和学徒制培养等方式,紧密结合行业企业的需求,开展岗前培训、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确保毕业生与市场需求更好地对接。同时,着力构建技术创新中心,为产业的技术创新提供有力支持,确保人才储备和技术支撑的稳定性。
此外,到 2025 年,建设 5 个省级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力争 2 个入选国家级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人社和工信部门将联合制定计划,每三年遴选并公布一批具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资格的龙头企业,为校企合作提供在校生实习和企业职工培训的机会,促进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深度融合。同时,支持在省级基础较好的企业申报国家产教融合型企业,为优质企业提供更多发展机遇。
此外,《措施》中提出,加强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等高水平职业院校和物联网应用技术、软件技术、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食品加工等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提升福建省职业学校治理能力和办学水平。持续提升职业教育适应性,重点优化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匹配度,实现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
同时,鼓励上市公司、行业龙头企业举办职业教育,鼓励各类企业依法参与举办职业教育。加快推进职业本科教育,「十四五」期间力争完成福建船政交通职业技术大学、厦门海洋职业大学设置工作,并积极支持更多优质高职学校升格为本科层次职业学校,推动一流应用型本科高校适度发展职业教育本科专业。
重点需关注提高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问题。《措施》提到,引导职业学校办学紧贴市场和就业形势,完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提高毕业生就业专业对口率和用人单位满意度。
省教育、工信部门会定期发布毕业去向落实率正负面清单,引导学校对连续两年初次毕业去向落实率处于末位 10% 的专业调减或停止招生。鼓励增设家政、电焊、安全、消防等职业(工种)相关专业,重点培养培训市场急需紧缺技能人才。提升就业创业服务质量,用好福建 24365 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平台,为毕业生(含往届生)和用人单位提供更优质的「互联网+就业」服务。
除了上述,还要用好双创示范基地等平台,优化创新创业孵化、成果转化等服务,推动更多「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等创业项目转化落地,促进以创新创业带动就业,支持更多的毕业生成为岗位的创造者。强化各地台湾青年创业园与职业学校的联系,为有意在闽实习、就业和创业的台湾学生提供各类服务。
更值得关注的是,为了提升保障职业学校毕业生求职权益的法治化水平,《措施》指明会及时将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含中职、专科、本科)纳入福建省机关事业单位招考专业指导目录。
此次,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的十项举措,可见在推动产教融合和落实职业教育学生就业层面下足功夫,未来将这些措施真正由「知」到「行」,需要各方协同落实,职业院校需及时把握行业走向,进行院校专业调整,才可能尽可能消弭产业与院校的摩擦成本。
来源:《关于进一步推动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十条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