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启动「3+4」中本贯通培养,首次试点录取率仅 5.5%竞争激烈
近日,贵州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在贵阳召开,聚焦「十四五」以来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成效。贵州近年来的职业教育改革在发展布局、办学体系、机制完善、服务发展支撑等方面都有显著进步。同时发布会也关注了今年贵州首次开展的「3+4」中本衔接培养试点工作,阐释了相关工作细节。
贵州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近日在贵阳召开,主要聚焦近年来贵州推进职业教育改革的进展与成效。发布会上总体指出,贵州省始终将职业教育定位为特色教育强省的主抓手和主攻目标,在规划上优先考虑、经费上优先投入、政策上优先保障,为贵州职业教育营造了良好发展环境。目前,全省有中职学校 184 所,在校生 68.7 万人;高职院校 48 所,职业本科 1 所,在校生共计 49.6 万人。经过多年努力,全省建成 19 所国家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3 所高等职业学校入选国家「双高计划」院校。2022 年,贵州省作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成效明显省之一,获得国务院激励支持。回顾「十四五」以来的职业教育工作情况和成效,呈现出「结构优、体系全、机制活、支撑强」的新格局。
在答记者问环节,发言人回答了关于贵州「3+4」中本衔接培养试点工作全面启动的相关工作情况,介绍了贵州此次开展「3+4」中本衔接的具体安排。
所谓「3+4」,就是 3 年上中职、4 年上本科,实行 7 年的贯通衔接培养,是贵州省推进职普融通,打通中职直通本科「断点」,完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一项重大举措。今年贵州省首次开展「3+4」中本衔接试点,主要作了四方面的工作部署:
一是把控试点院校的入口门槛。参加试点的学校主要是贵州省应用型本科院校和职业本科学校,对应的试点中职学校都是省级优质中等职业学校、省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和中职强基工程学校。试点专业也是省级优质专业、示范专业、重点(特色)骨干专业,高水平的学校和专业保证了高水平的教学质量。
二是要规范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在 7 年学习期间,由对口试点的中职学校和本科院校组建联合培养工作领导小组,以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和职业岗位标准为依据,共同制定文化基础课程、专业理论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衔接融通的教学体系,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系统化培养本科层次复合型、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
三是要做好相关考核工作。报考「3+4」中本衔接培养试点的学生,经中考录取进入试点中等职业学校相关专业学习 3 年,转段考试合格后,转入对口的试点本科院校学习,毕业后达到学位条件授予相应的学士学位。转段考试采取「文化素质+职业技能测试」的方式进行,结合过程考核及综合素质评价实施转录。期间,由试点本科院校、中职学校合作,共同建立文化基础、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课衔接贯通的教学体系。
四是要持续推进中本衔接的进一步发展 。今年贵州省「3+4」中本衔接试点完成 984 名考生招录,试点中职学校 25 所、本科院校 10 所,涵盖机电一体化、旅游服务与管理等 16 个符合贵州省产业发展需求,就业前景较好的专业。教学模式倡导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要求相关院校与企业在人才共育、师资共享、基地共建等方面开展紧密合作,打造定向招生、专项培养、一体推进的校企合作育人新范式。
今年,「3+4」中本衔接培养试点全省各市州共 17904 名考生报考,录取 984 人,录取率仅为 5.5%,竞争激烈,各市州最低录取分数线均超出普通高中录取控制线。发布会上提出,下一步将围绕规范评价和总结提升重点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聚焦「公平公正」,规范招录注册。加强对各地「3+4」中本衔接培养试点学生录取手续的备案管理,对试点合作双方学校在招生、录取、转段等工作环节的监管。
二是聚焦「育人质量」,完善评价机制。以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和职业岗位标准为依据,制定并严格执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管理制度。
三是聚焦「优化提升」,做好总结推广。对参与衔接培养试点的学校及专业按照产业发展需求进行动态调整,及时总结衔接培养过程中专业建设、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模式等方面成效明显的典型举措和做法,稳妥推进试点范围的有效拓展,培养更多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今年年初,中办、国办联合印发《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意见》提出,推动中高职贯通衔接培养,支持优质中等职业学校与高等职业学校联合开展五年一贯制办学,推进中等职业教育与职业本科教育的衔接培养——贵州省此次推进中本贯通正是响应该意见指导。
我国各地的中职招生,目前包括三种类别:一是中本贯通(3+4,三年中职,四年本科学习),二是中高职贯通(3+2 或五年一贯制),三是中职。「贯通培养是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长学制人才培养视野下中高职一体化衔接的主要路径。目前,全国大多数省份已在实践中探索形成了一些典型的贯通模式,主要包括中职与高职专科 3+2、2+3、3+3、中职与应用职业本科 3+4、高职专科与应用职业本科 3+2、5+2、4+0,以及中高职五年一贯制。」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陈鹏阐述道。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职教院学术部主任、浙江省现代职业教育研究中心副研究员王亚南认为,贯通培养与普通招录的不同主要体现在学制、专业技能和就业方向。「在学制方面,贯通培养突破了传统的‘初中—高中—大学’模式,通过中考招生为学生提供长学制的贯通培养,为学生生涯发展提供更加多样化的路径选择。同时,相较于传统模式,多数贯通培养时间缩短了一年,降低了学生的时间投入成本。」
「贯通培养更适合就业需求量较大且稳定,技能学习周期较长的专业,如医学类、机械类等。选择这类专业的学生就业方向更加明晰,能够较早明确未来的就业方向和发展领域。」王亚南认为。
而此次贵州首次开展的试点「3+4」中本贯通模式,即中职 3 年,本科 4 年。被「3+4」录取的学生先进入中职学校相关专业学习 3 年,完成中职阶段学业且过程考核合格后,参加转段综合测试,达到录取标准后办理录取手续,转入对口本科高校相关专业学习 4 年。学生在中职学校学习期间,注册中等职业学校学籍,按《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籍管理办法》管理,享受中等职业学校有关免学费及资助政策。学业期满,经学校考核合格后,统一颁发中职学校毕业证书。转入本科阶段学习的学生,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注册学籍,接受按培养方案要求进行的对口贯通培养,完成规定学业经学校考核合格后,颁发本科毕业证书。学习期间,不得转学、转专业,除此之外,享受统一高考录取本科学生的相同待遇。
多种中本贯通培养的模式也顺应了当下职业院校办学多样化的趋势,有利于提高职业教育的吸引力,逐步改变社会舆论对职业教育的偏见。光明日报观点也认为,在中职毕业生以升学为主的背景下,应大力发展中高职贯通、中本贯通培养模式,而不宜再采取中职、高职、职业本科单独培养,中职进高职、职业本科要参加统一升学考试的培养、升学方式。此次贵州省的试点是中职教育办学方面的良性尝试,有助于打通中职生升学的「高架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