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成立!航天遥感、动态监测、设备研发这个专委会都可以~

地灾国重实验室 地灾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
2024-10-19


成 立 大 会

5月5日,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自然灾害与生态环境航空遥感技术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学术报告厅举行。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党委委员、副理事长李晓,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副秘书长牛晶蕊,成都理工大学副校长、实验室常务副主任许强,四川省第一地质大队副队长潘国耀,成都纵横自动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任斌,北京中科遥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裁张生德等专家领导及相关人员参加了此次大会。会议由中国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遥感应用技术研究所所长葛大庆主持。

Meeting


▲大会现场


在开幕式致辞中,李晓代表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以及理事长何满潮院士,对自然灾害与生态环境航空遥感技术专业委员会的成立表示热烈的祝贺。他谈到,自然灾害与生态环境航空遥感技术专业委员会汇聚了国内测绘、遥感、地质、环境等学科领域顶尖的专业技术人才,其成立不仅是学会工作的新突破,也是我国航空遥感事业的标志性事件。 


▲李晓致辞


许强结合卫星遥感、航空遥感、无人机遥感等技术发展现状,从成立背景、面临问题和工作思路三个方面对航空遥感专委会筹备工作情况向大会进行了介绍。他介绍,航空遥感新技术应用虽然有广阔前景,但在数据集中管理,全域覆盖,数据安全保密,共享共用等方面仍有短板和发展空间。他指出,成立专委会势在必行,专委会成立后将更好的协调各方,实现资源数据的有效利用,为航空遥感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未来工作中,专委会将深入研究区块链(DDE)技术及相关关键性技术,更好地推动航空遥感行业的发展,发挥专委会的关键性作用。


▲许强教授致辞、汇报


牛晶蕊宣读了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关于同意成立自然灾害与生态环境航空遥感技术专业委员会,以及同意召开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的批复文件。


▲牛晶蕊宣读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批复


会上,葛大庆对专委会相关拟任候选人进行介绍,并开展选举投票,大会选举产生了第一届专委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委员,秘书处及党工作小组。许强当选专委会主任委员;马洪超、葛大庆、潘国耀、任斌、张生德当选副主任委员。学会党委任命董秀军为党的工作小组组长,陈立川为党的工作小组副组长,魏坤岭、李典斌、谢瑞强、戴可人、李伟为党的工作小组委员。董秀军当选专委会秘书长,张世杰、周非池、魏兵、陈凯、肖雄武、李为乐当选专委会副秘书长。


▲李晓为专委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颁发聘书


▲牛晶蕊为专委会党小组组长、副组长、委员颁发聘书


▲许强为专委会秘书长、副秘书长颁发聘书


新当选的专委会主任委员许强代表第一届自然灾害与生态环境航空遥感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作表态发言首先对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的信任与支持表示感谢,并就加强学术交流,构建航空遥感联盟和数据共享平台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


▲许强发言


▲参会人员合影留念


专委会简介:


当前我国地质灾害隐患存在“数量多、分布广、威胁大”的特点,大量高位隐蔽型地质灾害频发,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损失。传统的以人力为主的灾害排查手段难以满足当前地质灾害防治需求。近年来,随着我国航空遥感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灾害识别调查和环境感知监测提供新手段。在此背景下,依托于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自然灾害与生态环境航空遥感技术专业委员会应运而生。


自然灾害与生态环境航空遥感技术专业委员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技创新是第一生产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大力提高我国自然灾害防治能力”的发展理念,以航空遥感技术为手段,凝心聚力以适用性、针对性、可靠性、专业性为前提,统筹相关企业单位、高校、科研机构技术力量,开展学科交叉互补形成合力解决行业技术难题,提升专业技术能力推动行业发展,形成合力解决新行业新领域关键技术难题,凝心聚力推动我国防灾减灾事业的快速发展。


同时,自然灾害与生态环境航空遥感技术专业委员会将充分发挥连接学术界和产业界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聚焦自然灾害与生态环境航空遥感技术体系研发,提高我国航空遥感技术与装备研发能力,最终实现多时空尺度、全面长期连续监测与数据积累,形成对地球系统的立体、动态监测分析能力,为自然灾害事件和生态环境变化提供快速、实时、精确的数据支撑。





阿重说

本期内容为滑坡灾害的早期识别更多精彩内容,记得关注阿重呀!




图  文 | 地灾国重实验室编  辑 | 琼  玉 校  审 林汐璐  刘  琪 责任编辑丨范宣梅  赵建军  李天涛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地灾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