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政府“撑腰”的惠民保,快顶不住了
有种保险产品,它可带病投保、无等待期、无需体检、不限职业、不限年龄……
只要有医保就能买下。
相信你已经知道我说的是什么了,它就是【惠民保】。
截止至目前,全国共推出了147款惠民保产品。
各地叫法不一,像上海的叫“沪惠保”,北京的叫“京惠保”,成都的叫“惠蓉保”,海南的叫“惠琼保”……
惠民保这两年确实是火出了圈,
据说沪惠保上线24小时内,就售出了150万份;
最早推出惠民保的深圳,2020年全市的参保率高达50.4%,换句话说,深圳一半多的人都买了;
到如今,惠民保在全国的总参保人数已超过7000万。
许多人愿意参保惠民保,不过是看中了它有政府加持,买完心里更踏实。
可即便有政府背书,它说到底还是个商业保险。
它的背后,还有多个参与主体。
就拿沪惠保来说,
除当地政府外,承保的保险公司就包括了九家,还有提供技术支持的公司,以及健康服务公司。
保司推出惠民保的初衷,肯定是想盈利的。
要不保司没事儿研究出这玩意儿干啥。
但放眼当下,多地惠民保产品的真实情况是,要赔穿了!
比如上海的沪惠保,
前阵子公布了7-8月的赔付数据:总计赔了1.3亿元。
如果按1年的赔付来算,1.3亿*6=7.8亿,一年要赔掉7.8亿元(这还是保守估计)。
那沪惠保的保费收入有多少呢?
参保人数是739万人,每人保费115块,合计保费也不过8.5亿。
还有广州的穗岁康,
半年赔了1.84亿元,总保费是5.94亿元,估算下来,一年的赔付金额也会达到4亿左右。
更早些,2018年南京的惠民健康保,
当年共有39.5万人投保,总保费约1759万,可这一年的赔付金额是1420万元。
从理赔数据来看,扣除各项运营成本,保险公司几乎是赚不到钱的。
亏惨了的惠民保,决定换个策略:把保费提高。
大家如果留意过各地的惠民保,就会发现今年的价格相比去年提高了不少。
以北京为例,
2020年北京京惠保是79元/人,
2021年5月北京惠她保是89元/人,
2021年7月北京普惠保是195元/人。
仅1年的时候,保费涨了两倍还多。
而惠民保涨价,是大势所趋。
所以建议那些健康状况不佳、年纪稍大、买不了商业医疗险的人群,对惠民保能多薅一年是一年,多盼着点惠民保别太快停售了。
除此以外,其他人,还是尽量买百万医疗险。
因为从保障责任来看,绝大多数城市的惠民保都存在缺陷。
1、免赔额过高
免赔额就是不赔的钱。
比如免赔额是1万块钱,在除去医保报销后,1万以下不赔,1万以上才开始赔。
大部分惠民保产品的免赔额在2万-3万之间,而百万医疗险的免赔额仅有1万。
通常来说,
免赔1W,医保花费要到4W才能用上;
免赔2W,医保花费要到8W才能用上。
免赔额越高,拿到的报销额就越低。
2、赔付比例低
社保报销后,惠民保的赔付比例通常在70%-80%,而大部分百万医疗险的赔付比例能达到100%。
3、不保门急诊医疗
一些惠民保是不保门急诊手术费,只保住院治疗费用的。
而门急诊医疗,是百万医疗险的一项必备责任,能赔。
4、免责条款较严
免赔条款就是不可理赔的项目。
在惠民保中,除了常规的免责条款,像怀孕、分娩等,以及应该由第三方支付的医疗费用外。
还有两种情况也是不赔的,一定要格外注意:
一是没有经过医保结算的,不赔;
二是这一年中,如果医保中断过或拖欠缴费,也不赔。
所以,医保千万不能中断或拖欠缴费。
我说这些,并不是让大家都弃了惠民保,它终究还是惠民的,是有益的。
只是想让大家看到它的好,也要认清它的不足。
总的来说,随着惠民保渐长的保费,目前已经不适合健康的年轻人了。
一年一百多的保费,年轻人选择保障完善的百万医疗险更划算。
如前面所说,现在的惠民保,更适合健康状况不佳、年纪稍大、买不了商业医疗险的人群。
我自己没买惠民保。
主要是因为,
我还年轻…
和我买的商业保险的责任重合了。
你要是让我二选一的话,我倾向于百万医疗险。
如果投保这俩产品的价格都差不多,选百万医疗岂不是更香?
所以,年轻人,好好掂量一下~
如果您还有其他关于保险的问题,可以随时找我们的小助理~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