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荐书 | 田中耕一的诺贝尔奖之路

陆俊 中国物理学会 2022-09-29

推荐人/  陆俊

为什么成功是差一点的失败,答案正在此书中。

推荐书籍

《最了不起的失败》

田中耕一  著

科学出版社,2011年


田中耕一,是一名日本化学分析仪器工程师,任职于京都岛津制作所。2002年,田中因为开发出生物大分子质谱分析的解吸离子化样品前处理方法,获得25%的诺贝尔化学奖田中获奖时仅有学士学位,而且获奖论文只是一篇会议Poster,为历年来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所仅见。他获得诺贝尔奖后继续攻克分子检测难题,并在2018年的《Nature》杂志上报道了新的突破——运用新型质谱技术以血常规采样代替脑脊液采样,成功地检测出阿兹海默症的特征分子征兆。

 

这本自传包括了一些质谱分析技术介绍,也详细介绍了其诺奖工作发现过程:一次偶然误将甘油混入了用于实验的钴超细金属粉末,本着从祖母那里继承来的 “Mottainai” 精神,他舍不得将试剂直接丢掉,想在真空中使用激光辐照加热,加速甘油挥发来回收钴粉,没想到竟然意外地获得未被损伤的生物大分子质谱信号。这样的结果取得跟坚韧、细心与运气都有关系,然而这本书更多剖析了要取得这样的结果所需要的思想修养、专业积累与创新环境。这些对于普通的科研人员,尤其是科学仪器研发工程师的成长不无启发。

推荐人简介

陆俊,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工程师,长期从事微弱信号检测理论研究与磁测量仪器设备研制。


书籍及作者简介


《最了不起的失败:工薪族田中耕一的诺贝尔奖之路》内容简介:2002年的诺贝尔化学奖让整个世界震惊。面对获奖者“田中耕一”的名字,众学术泰斗、往届诺奖得主都不知道此是何许人也。这种诺奖获得者在学术界“查无此人”的情况恐怕只此一例了,然而让你大跌眼镜的事情还有更多:本科学历,一个普通工程师,与学术界没有任何交往,从不参加升职考试,因一次实验的“常识性错误”而最终获奖……面对媒体的狂轰滥炸和围追堵截,低调、羞涩、不善言谈的他更得到了民众疯狂的追捧和喜爱,被称为“工薪族的榜样”。这位从平民中走出来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在推掉几乎所有的采访和演讲邀请后,道出了自己的心声:我只想做一辈子工程师。


田中耕一(Tanaka Koichi),毕业于东北大学,日本科学家。1959年出生于日本富山县首府富山市,1983年获日本东北大学学士学位,现任职于京都市岛津制作所,为该公司研发工程师,分析测量事业部生命科学商务中心、生命科学研究所主任。与美国科学家约翰·芬恩一同发明了“对生物大分子的质谱分析法”,因此获得了2002年的诺贝尔化学奖。田中耕一的得奖是一个传奇,因为从不和学术界沾边的他,手头上既没有博士学位,也没有硕士学位。

(来源:百度百科)

往期精彩

1. 核物理与加速器物理分会邀请报告

2. 第十九届全国晶体生长与材料学术会议第三轮会议通知

3. 第二十一届全国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术会议第二轮通知

4. 第二十四届全国静电学术年会第四轮通知

5. 物语 | 高温上淬对稳定非共晶金属玻璃的影响

6. 中国物理学会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7. 第十七届全国低温物理学术研讨会在金华举行

8. 物语 | 开放量子系统中的对称保护拓扑态

9. 中国物理学会2020/2021秋季学术会议第二轮通知

10. 第十四届全国X-射线衍射与新材料学术大会暨国际衍射数据中心研讨会

设计:不言

排版:有衡

责编:理趣


中国物理学会官方微信公众号正式上线

每周一/三/五更新

投稿转载及其他事务请联系邮箱:yan_li@iphy.ac.c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