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9岁孩子:没有所谓的成功,大家是平等的
芬兰,卡苏卡拉小学。这节课是在森林里上的。
去闻不同的植物,然后把味道形容给老师听。
老师还给大家发张卡,上面列着很多形容词:可爱、恶心…
是的,即使是恶心的东西,也要闻一闻,摸一下…
他们称之为:常识教育。
跟中国很不一样,在芬兰的学校里没有统一的标准会考,而通过教师每天对学生进行观察和小测验等一整套方法,评估学习成果。
老师并不关心你学了多少知识。
评价一个孩子的标准很多,他们会看:
你自己如何学习,如何与搭档一起学习,如何小组学习;
你是不是为人公正、有创造力、有雄心、擅长团队合作、有毅力、好奇心、同情心…
很多国家的教育都认为,竞争可以促进进步,但是芬兰教育却在全方位的消除竞争。
这里不考试,不排名。
基础教育全部由国家出资,这里没有贵族学校,没人炒学区房。
芬兰人会告诉你,最好的学校,就是你家门口那个。
老师不知道家长是做什么的,他们收入多少。
每一个孩子无论出身背景,都会得到相同的待遇。
就连9岁的孩子都会告诉我们:没有所谓的成功,每个人都是一样的好,没有人是最好的,大家是平等的。
知名战地记者、主持人周轶君,走访芬兰、日本、印度、以色列及英国等五个国家,最后回到中国,制作出六集探索教育课题的纪录片:《他乡的童年》
目前已上线3集,豆瓣9.2分。
可关于片子的争议却很大。
有人说:看哭了,又感动又羡慕,原来我们已经忘了,如何活成自由随性的人。
有人说:通篇都是何不食肉糜,各国国情不同,无从比较,除了让国人焦虑外,没有任何可以落地的启示。
但是至少它让我们反思,教育不应该只关乎成绩,更关乎孩子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他能不能感知生活的美,愿不愿意帮助别人,有没有能力去爱人…
这些东西,是不是比学习成绩更重要?
当一个国家的孩子,接受同样的教育,最终会形成相似的特征品质,共同决定国家的性格和命运。
比如,日本的藤幼儿园里,有一个特别设计:教室的门特意做成让孩子一下子是关不上的。
这样,在冬天,离门近的孩子会说冷,关门的孩子就会回来,再把门重新关严。
日本人通过这个设计来教育孩子,做事情要做彻底、完整,也让孩子学会在意和照顾他人的心情和感受。
所以,你如果去日本,可以看到很多做事严谨、不轻易给人添麻烦的成年日本人。
因为,他们从小就接受这样的教育。
而不竞争的芬兰孩子,长成了安静的芬兰大人,他们注重个人空间、拒绝喧嚣浮华,芬兰的街头很安静,也没有奢侈品店。
这里的人不攀比财富,他们更在意的是,谁更有品位,更有教养。
在芬兰,老师不用评职称,没有KPI,工资按工龄计算,按理说完全可以混日子。
可一位老师却利用课余时间,先后拿到文学教师资格和现象教学的证书,又去大学学了一年半中文…
她说:我喜欢我的工作,所以想要提升,为自己学,也为孩子们学。
为什么会这样?
因此,当我们把日本、芬兰、中国的教育理念相比较,就会发现,什么样的教育,塑造了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人塑造了什么样的国家...
日本人注重规矩,芬兰人的恬淡,中国人的勤奋和竞争性,这些特征,很可能在儿时就已经种下了...
本片导演周轶君,在上海长大,父母都是普通职工,她在普陀区的一条街上从幼儿园读到高中。
在芬兰的一堂课上,她第一次画人像画,起初她显得局促不安,一直说:我不会画画。
但她身边的一位老太太,始终在淡定的画着。
周轶君忍不住问:您是学过画画吗?
老太太说:没学过,我小时候就喜欢画,所以就一直画。
老师解释说:每个人都可以画,这些画不是用来彼此竞争,绘画让人们可以用更有创意的方式去看事物,可以在纸上自由地表达自己。
那个瞬间,内心的某个角落被戳中了,周轶君突然哭得不能自已。
她想起了童年:我们总是被说,你这个不行,那个做不好,你不可能做到…
这个芬兰老太太却告诉她:
当你的人生有一个爱好,你永远不会孤单,不会绝望,这真的很宝贵。
一位中学语文老师意味深长的说:
芬兰那样的教育,或许我们这一代人看不到,我们的下一代也还看不到,但说不定,两代、三代以后,真的可以实现。我们虽身不能至,心向往之。
后台回复 他乡的童年
获得观看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