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个比特币,下一个中国
这是橘座到东南亚的第一篇游记。
游记的内容却跟旅游没太大关系,而是将橘座的所见所得,然后与行业相结合之后汇总成的深度思考,这对我而言也是一次新的尝试。
昨晚到的吉隆坡,路上跟司机闲聊。
他祖籍广东,已经是马来西亚的第四代移民,那时候中国很乱,而这边还是英国的殖民地。
聊到这边的情况时,他提到近几年过来的华人明显数量增多,橘座觉得应该是口罩和经济下行的原因,导致更多人出海寻找机会。
在交谈的过程中得知,华人和本地人有点分而治之的意思。
华人掌握当地工商业和经济命脉,比如糖王、船王、橡胶大王等等都是华人,而本地人则掌控政治体系,所以本地人在政务体系中的占比很高,话语权也更高。
这样也挺好,算是一种微妙的平衡,出海的中国人在异国他乡对权力也没太多的渴望。
这让橘座想起前段时间看到的一些中国人出海的事情,一下子就串联起来了。
过去几十年,我们都在持续的建设中国,并且享受中国高速发展带来的红利,但现在已经过了明斯基时刻,理性人很难在拐点之后去承受趋势下落的损失。
他们就像精明的加密货币交易员,在看到趋势破位之后,只会选择抓紧卖出,然后去寻找下一个投资标的。
就像现在全球各地,都挤满了中国人一样。
他们是出来旅游的,但同时也是出来寻找机会的,就像我一样。
这其实跟我们过去的认知是有很大反差的,从小我们接受的教育都是爱党爱国,要报效祖国,但是长大了之后却发现,真正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红利中吃到饱的人,却变了心,这不禁令人唏嘘。
正如橘座在前几年的文章中提出的灵魂拷问:上了岸的鱼,还是鱼吗?
他们不愿意陪自己的祖国度过一段相对的低谷,只因为他们吃到了过去几十年连续高速发展红利之后,就把这种高红利高回报当成了理所应当。
资本的逐利性则会驱使着他们去找下一个高回报的标的,下一个高回报的地区,甚至是国家。
所以我们能看到很多人去了东南亚,在时隔百年之后又一次掀起了下南洋的浪潮。
有的人去中东开发市场,只因那边的8个土豪用户就可以撑起一款游戏年度几千万的充值流水。
有的人选择去南美,因为那边人口基数很大,只要经济稍微发展起来,就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增量市场,在他们眼里,巴西有希望成为下一个中国。
有的人去欧洲,将更多的中国制造用平替的方式去吃掉本地市场,质量虽然可能确实差点,但价格是真的香。
这里边当然也少不了币圈人的身影,他们去美国挖矿,在加拿大一边挖矿一边用热量搭建大棚种植番茄,卖的也不错。
全中国人的投资者和创业者,都在寻找下一个中国。
而整个币圈的人,也都在寻找下一个比特币。
橘座已经表明了态度,比特币已经不适合普通投资者玩了,它更像是为高净值人群准备的长期理财产品。
普通投资者宁可接受1万u的空气币归零,也没办法接受1万u的比特币下跌30%。
这无关投资回报,这只关乎能否翻身。
在他们看来,1万u的空气币亏损的可能性远大于比特币,他们也知道哪怕在7万u买入比特币未来也不会亏,但能满足他们翻身甚至完成阶层跃迁愿望的,比特币不能做到。
空气币也做不到,但它起码给了人希望——你看,某某某又因为搞了哪个币,这次100倍直接上岸了。
uni是,sol是,pepe是,people是,各种doge是,甚至最近的pizza也是,近几年的财富神话依然层出不穷。
只是你想想看,上一次类似的财富神话里通过比特币完成翻身上岸的故事,是在多少年前了?
大家现在只关心一件事:谁是下一个比特币?
而当某币在表现优异的时候,大家又都会说:XX才是真正的比特币。
其实大家根本不care到底是谁才是真正的比特币,大家只是care哪个币能带给自己像比特币一般的价值回报。
无论是过去欧洲人为了寻找新的黄金大陆而翻遍全球也好,
还是像现在中国人去寻找下一个像曾经中国一样高速增量的市场也好,
还是以后币圈人去寻找下一个像比特币一样能带来高额回报的加密货币也罢,
这背后的本质,没有一毛钱的区别,都是在资本驱动下的人性使然。
而人类也在对于金钱的渴望下,永不停歇。
至于国家这个概念,在未来只会越来越淡。
你是哪个国家的人不重要,你是哪个阶层的人很重要。
在乱世之下,有财富傍身,这个最重要。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只不过是碾压着尸体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