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院故事会 | 西出蜀地入英伦,丹青描就再还乡
CI STORIES
孔/院/故/事/会
CI STORIES
2022农历虎年春节,英国考文垂市中心锣鼓喧天,舞狮队和孔院的春节小集让这里一扫往日的冷清。一位风度翩翩、身着白衣的男子手持宣传画册,热情地向过往行人介绍考文垂大学孔子学院的中文课程,儒雅的形象在熙攘的人群中格外惹眼。他就是考文垂大学孔子学院教师——梁锋。
莼乡此去万里,先我上扁舟
2019年,梁锋暂别成都内江中学的七尺讲台,成为了英国考文垂大学孔子学院的一名中文教师。赴任后,他结合自身的优势与特长,承担下了考大孔院HSK总考务、孔院下设五个中小学教学点中文教学以及文化推广活动的管理工作。
梁老师曾在美国小学执教中文三年,有着非常丰富的基础教育教学经验。在孔院,梁老师除了承担孔院本部HSK成人语言教学之外,每周还需要到定点中小学去上课、谈合作、开展文化活动,工作强度可想而知,但他乐此不疲。经过中方院长刘有发教授和梁老师的不懈努力,考大孔院与Crackley Hall School、 Hallfield Primary School等多所学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课后俱乐部以及中文体验日也逐渐成为孔院支持当地社区文化建设的窗口。
在谈及孔子课堂时,面对镜头一向非常腼腆的梁老师瞬间打开了话匣子:“孔子课堂,就相当于孔子学院下面最小的一个细胞单元,但也是最能够深入到当地学区、当地老百姓生活的一个教学单元,是教学的最前沿。它产生的影响往往出人意料地好。”正因为如此,梁老师非常重视在考文垂当地中小学开展的每一次课堂教学和文化体验活动,事无巨细,努力做到让学生学有所乐、学有所得。
“个性化发展、差异化教学在基础教育学段尤为重要,教师在设计课堂活动的时候,面对不同的学生需要注重其差异化。同一个班级、同一个语言知识点,会出现不同组活动不同的情况,但殊途同归,教师教学活动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一样的,就是要让他们掌握同一个知识点。”谈及教学活动,梁老师如数家珍,侃侃而谈,“我们需要根据学生自己的个性来设计不同的活动。欧美的学生相对来说更有个性一些,课堂反应更加活泼、调皮,所以教师上课时要想让学生集中精力到学习上,就必须随时调整,通过开展不同的活动让学生掌握你要传递的知识点,从而完成教学。”
新冠疫情暴发以来,英国先后四度封城,孔子学院的教学、管理和交流工作受到严重冲击。但对于孔子课堂的拓展,梁老师始终保持着坚定的信念。
“我们孔院一直致力于在当地发展更多的孔子课堂,当地中小学的管理层也有强烈的意愿和兴趣与孔院进行深度合作。就考文垂本地中小学的实际情况来看,不管是学生、家长,还是学校管理层和老师,都希望学校可以更加地多元化、国际化。他们看到了中国日新月异的发展,所以想让自己的孩子、学生能够从小开始接触中文,感受中国文化,了解中国人的思维方式。”
提及孔子课堂未来的发展,梁老师颇具信心:“从我的角度看,疫情过去之后孔子课堂的发展应该是非常快速的,其规模的壮大只是时间问题。”
三载“英伦”聚首,乘月几登楼
“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这位从“天府之国”走来的巴蜀汉子,天然自带四川人的率真、爽利。每次出活动、布展,孔院老师们要携带大量的活动材料,大包小包是常态,而作为考大孔院为数不多的男士,梁老师几乎揽下了孔院所有的力气活。在考文垂大学孔子学院的大家庭里,每一位老师都或多或少接受过来自梁老师的帮助和关照。
“没有谁多做些,少做些的说法。在面对工作的时候,我们不分彼此,团结协作,一起把工作做好。我们既是同一个‘战壕’的战友,也是生活中的朋友、家人。在海外生活三年,考大孔院是我心中最好的归属。我们就是幸福的一家人。”
离家三年,昔日牙牙学语的小儿子已上幼儿园,乖巧的大女儿也即将迎来“小升初”的关键时期。当谈及自己远在内江的家庭和亲人时,向来爽朗的梁老师不禁黯然:“我对家人是满怀内疚感,甚至是负罪感的。我缺席了孩子们成长的很多重要瞬间,家中的重担也落在了爱人肩上。不过爱人和父母尽管偶有抱怨,但一直都非常支持和理解我的工作,也对我从事的国际中文教育事业深以为傲。”
远水长空一色,雁序际天游
美国三年,英国三年,面对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年龄段和不同教育背景的学生,教学活动可谓“知易行难”。在与梁老师的交谈中,我们感受最多的是他海纳百川的宽广胸襟以及对国际中文教育事业发自肺腑的热爱。他与学生们的相处模式,似静水流深,温和却有着无尽的力量。
“海外任教,虽然是远离自己的祖国和家人,但也是一个非常好的独处机会,能够给自己一个独立思考的时间。”在谈论未来的事业规划时,梁老师提到了远赴非洲、参与甚至主持某个孔子学院建设的目标。“去非洲是我的梦想。我希望能够到不同的地方教授中文,让我们的中文项目能够真正融入到当地学校的教学大纲里去,让孩子们在每一个学段都能够接触到优质的中文课堂。”
经历了无数考验,梁锋老师对国际中文教育梦想依旧,信念如前,时刻准备再出发。
作者信息
王妤彬
江西财经大学新闻传播系教师,
自2021年6月任英国考文垂大学孔子学院教师。
安琪
江西财经大学国际汉语专业本科生,
自2021年12月任英国考文垂大学孔子学院志愿者教师。
推荐阅读
1 | |
2 | |
3 | |
4 | |
5 |
内容编辑:吴晓静 刘希 姚媛媛
美术编辑:伍思语(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