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1
2
123456
3
法明传[2024]173号
4
中共中央
5
写小说
6
赵紫阳
7
中美友好合作故事
8
妈 分享 回
9
南京李志
10
起源 解读 龚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1
2
123456
3
法明传[2024]173号
4
中共中央
5
写小说
6
赵紫阳
7
中美友好合作故事
8
妈 分享 回
9
南京李志
10
起源 解读 龚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法明传[2024]173号:1月1日起,未用示范文本提交起诉状,部分法院将不予立案
法明传[2024]173号:1月1日起,未用示范文本提交起诉状,部分法院将不予立案
2025.1.1起,全国法院全面推进应用民事起诉状、答辩状示范文本(附下载链接)
法明传[2024]173号:关于加快推进起诉状、答辩状示范文本全面应用工作的通知(附下载链接)
2025.1.1起,全国法院全面推进应用民事起诉状、答辩状示范文本(附下载链接)
生成图片,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查看原文
其他
《五台山研究》2023年第1期文章摘要
Original
五台山研究
五台山研究
2024-02-05
赵朴初对人间
佛教的“三个打通”
思想管窥
谢路军
(中央民族大学)
摘 要:
主要探讨了赵朴初居士在“人间佛教”思想和实践方面的贡献,其贡献表现在打通了“人间佛教”的理论和实践、传承和创新、戒杀与杀魔等;“人间佛教”思想还将在新的历史时期为“中国梦”的实现作出更大贡献。
革新图强:康寄遥辨迷信、倡民主的
立场与愿景
李永斌 康博恒
(西北大学 历史学院)
摘 要: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反迷信由社会思潮发展成为全局性政策方针。佛教在此次运动式的浪潮中成为重要对象,在社会文化地位和现实利益方面都受到了贬低和侵害。康寄遥从佛教理论的角度出发对迷信进行了定义,认为迷信可分为唯神、唯我、唯物三类,都是非佛教认可的。又与民主政治相联系,认为阶级统治、独裁专制是由以上三类迷信导致的,并提出了破除迷信的路径。作为居士,他的立场始终是革新和发展佛教,对迷信、庙产兴学的态度实际上也反映了当时佛教衰败的状况。
唐代帝王的宗教信仰探析
王双怀 吴小龙
(陕西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
摘 要:
唐朝是一个开放型的社会,允许各种不同的宗教在社会上传播。其中道教和佛教是唐代影响较大的两种宗教。唐代帝王或崇道,或崇佛,表现出一定的宗教信仰。但他们不是教徒,也不是宗教领袖,对宗教的信仰并不纯粹,往往是出于维护统治的考量。崇道的帝王对佛教有所抑制,但多允许其发展;崇佛的帝王会降低道教地位,但也为其留下发展的空间;至于“武宗灭佛”则属于极端事件,持续时间很短,影响有限。由此可见,唐代帝王的宗教信仰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也是唐代政治、宗教、文化等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论吉藏所依于谛与迷教于谛之差别
李政勋
(武汉大学 哲学学院)
摘 要:
吉藏讨论二谛义时有于谛和教谛两种二谛,于谛中又分为所依于谛和迷教于谛。清楚辨析两种于谛差别对准确理解吉藏二谛义具有重要意义。今结合日僧实敏等人文献,对吉藏所言两种于谛“得失”“通别”“能所”“前后”四种差别进行梳理辨析。通过分析,两种于谛最大的差别即是所依于谛比迷教于谛多出了但得非失且为能化的因果位大圣于谛。以此结论为依据,对过往学者认为所依于谛中不包含佛于谛,并且同迷教于谛一样面对教谛二谛皆失的观点进行商榷。
日本古写经研究的文献语言学信息
揭示与价值
辛睿龙
(山西大学 语言科学研究所)
摘 要:
日本古写经主要指起自飞鸟朝,经奈良、平安时代,至镰仓时期,即刻本大藏经以前在日本书写或者转写的汉文写本佛教文献。作为大藏经或单经文献校勘资料的日本古写经,可以提示经过楷定的日本写本大藏经经文用字信息;日本古写经材料的文献整理与佛学研究成果,可以揭示日本古写经、敦煌写经、唐五代佛经音义等平行文本汉字比较研究的重要性;日本古写本佛经音义的先行关注与研究,可以为逐步了解唐写本大藏经与日本古写经楷书汉字的用字规律与书写习惯提供有益的探索与尝试。
《洛阳伽蓝记》考释五题
李煜东
(中国社会科学院 文学研究所)
摘 要: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在史学、文学、宗教、社会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目前,学界在整理、校勘及注释方面均已有较为充分的研究。不过,其中仍存有可以进一步推考和纠正之处,包括对“嵩高”“嵩山”的理解,洛阳报德寺与平城报德寺的联系与区别,崇虚寺的位置,汉太上皇庙的注解,以及闲居寺的始建年代及地位等五个方面。
三车还是四车
——《法华》三车喻的早期解经学考察
颜 峻
(南京大学 哲学系宗教学系)
摘 要:
三车喻又名火宅喻,是“法华七喻”中的第一个譬喻,在汉传佛教的诠释中有三车家和四车家的分歧。两家区别在于三车中的牛车与最终的大白牛车是否是一种,本质是对三乘和一乘的理解不同。三车家和四车家并非始于宗派佛学,在宗派佛学产生之前已经有了两派的分野,早期的三车家有慧观、僧肇、僧叡、道生、刘虬,四车家有法云、慧思。法云是三车到四车的关键转折点,开辟了第四乘的诠释可能性,慧思在此基础上用自身修证经验和如来藏理论,开辟了四车家的第二条路径。产生四车家的根本原因是权实关系的进一步对立,在此基础上为一乘赋予了独立的存在地位和具体内涵。
明清小说叙事与五台山的形象建构
及文化价值
樊庆彦 周琦玥
(山东大学文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摘 要:
明清小说中不乏对五台山形象予以塑造,以五台山作为事件发生背景或特定文化事件象征的情节。虽然不同作品中塑造的五台山形象有其个性化色彩,但其共性之处则在于对五台山形象的建构与文化想象。通过对这些情节予以梳理,可以探明相应小说作者的写作策略与深层文化心理原因,进而探讨特定时代民众对五台山形象的认知。同时,明清小说中五台山形象共性所反映的文化特色,还可以为弘扬人间佛教、推动五台山文化体系与文化产业建设提供助力,也是五台山学学科体系建构的重要一环。
观音信仰中的修庙及舆地问题研究
——以山西民间信仰石刻资料为中心
宁俊伟 何佳鸿
(山西大学 哲学社会学学院)
摘 要:
观音信仰自东汉佛教传入中国之后,在逐渐中国化的过程中,成为了民众祈祷的主要神灵之一。对于观音菩萨的信仰首先表现在为祈祷而修建的寺庙上,修建观音庙宇的缘由主要是祈求子嗣与解厄等方面。关于建庙与传统舆地术的关系,观音庙宇通常会建造在舆地术所认为的修补风脉的方位或吉地之上,这样就使得庇佑的力量达到了民间信仰所追求的最大化。
清代五台山功能的文化转向
与政府形象建构
安艺舟
(山西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
摘 要:
清代立国之初大力扶持五台山藏传佛教,很大程度上出于拉拢蒙藏王公势力的政治因素考虑。康熙至乾隆时期,清廷开始以儒家精神理念装点五台山,将其塑造成宣传文治理念、打造皇帝儒家道统领袖角色和推行民间教化的平台,五台山的功能开始从政治向文化转向。这一转向与北京和热河藏传佛教寺院陆续修建后分担了五台山部分政治功能有关,以五台山为平台的文化实践同时也表达出清统治者对于儒家五行观和正统观的理解。通过皇帝频繁巡幸,五台山给清廷带来超越于佛教崇奉和处理民族关系之上的积极效应,对于清廷构建政府形象、彰显作为中原王朝统治者的正统性具有重要意义。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五台山研究》2023年第1期文章摘要
Original
五台山研究
五台山研究
轻触阅读原文
五台山研究
Like
Share
Wow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title}}}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