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周末荐片 | 将一种文化介绍给另一种文化

大路 文娱一线 2022-12-18

“老外”眼中的大美中国。


进入党的二十大时间,不断有外籍友人点赞、分享中国十年来的瞩目成就。观察中国、讨论中国,还有一群外国人深入中国各地,用镜头记录下中国发展的力量,感受灿烂的文明与文化。本期周末荐片,来看看外国媒体人记录了怎样的“大美中国”。


2021年,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曾4次获得奥斯卡提名,2次获得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的英国导演柯文思将工作重心转向中国,行走于中国广袤的土地,用纪实影像向西方观众解读中国的小康。

这部纪录片名为《柴米油盐之上》,英文名为“A Long Cherished Dream”,意为“珍藏已久的梦想”,柯文思将其理解为“奔小康”。


纪录片共4集,每集对准的地域、人物都“大相径庭”,有基层的扶贫干部、女性卡车司机、从农村走向大城市的杂技演员,还有孕育了中国民营快递产业的村落。柯文思说,《柴米油盐之上》想通过四个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主人公的真实故事,讲述小康社会建设,如何改善人们的生活。


样本虽不多,但足够典型。比如《琳宝》一集,找到了中国百万女性卡车司机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位——1996年出生的张琳,她的工作内容是开着卡车在福建与浙江之间做运输,两天一个来回。

她的生活起居都在车上,冬冷夏热的车里,她学会久坐,挨饿,吃最辣的辣椒抵抗凌晨的困倦,洗漱在休息站解决,只有凉水也可以。


张琳出生于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没受过多少教育,有过一次被包办的婚姻,经历过难以忍受的家暴,从家乡跑出来路上还被窃走了身上所有的积蓄……过往让她有了超比常人的坚韧,所以才在鲜有女性的卡车司机行业中留了下来。

拍摄之初,柯文思就觉得张琳是个非常典型的案例,“她很特别,也能代表中国女性身上奋发图强的力量,令人印象深刻”。

什么是“小康”,纪录片中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解读。

“女性必须要经济独立,我要靠自己买车买房。”这是张琳的“独立宣言”,也是她“奔小康”的劲头。


站上过国际舞台且依然在舞台上发光发热的农村青年怀甫的回答平凡且珍贵:“我现在很幸福,爸爸妈妈也很健康,老婆孩子也都很好……我觉得这就是小康。幸福,过上好日子,这就是小康。”


子胥村孕育了快递产业,实现致富梦想的人们回答了“奔小康”靠的是什么,“靠的是我们肯吃苦、互相帮忙、互相信任,一起发家致富”。


让西方人了解真实的中国,对这里的故事感兴趣,柯文思很有信心,“我们只是提供一个舞台,把中国人的生活放到舞台上,然后说‘好的,现在告诉我们(你的故事),我们在听,我们尊重你说的话’,这会非常有力量。”


2010年,竹内亮作为日本NHK电视台的员工,来到四川省大凉山拍摄纪录片,他当时是骑着驴进去的,大凉山也给他留下了“十分贫穷”的印象。

10年后,竹内亮决定故地重游,搭上了从成都到大凉山的绿皮火车,“想亲眼看看大凉山如今的变化”。


纪录片《走近大凉山》以竹内亮在大凉山的个人旅行体验为脉络,通过他的视角,看见大凉山里的变化,了解山里十年内的振兴故事。

竹内亮一行人的第一站是曾被《新闻联播》报道过的“悬崖村”,位于海拔1400多米的悬崖之上,村里的人们曾依靠垂直于绝壁的17条藤梯与外界相连。2016年11月,“悬崖村”的藤梯变成了钢梯,之后,村民们陆续走下钢梯上楼梯,搬进了山下县城的新家。


钢梯较藤梯方便多了,可仍令人生畏,恐高的竹内亮没能完成钢梯的全部攀爬,在四分之一处停了下来,与过往的人们攀谈。

有扛着打印机去山上给人们办理业务的银行工作人员,“打通最后一公里”如此具体;有拾柴的老奶奶,顺便向过往路人兜售矿泉水,还随身携带着收款码;有向山上运送物资的村民,如今山上村落已发展起旅游业,日子红火。


虽未能上山领略一览众山小,山下的风光同样旖旎。竹内亮穿过宽敞的小区,这是政府为村民建造的异地搬迁房屋;拜访扶贫车间,女性在这里利用传统彝绣谋生活;参观村民们整洁敞亮的三室两厅,听她们讲现在的生活如何富足。

山上山下的变化惊艳了竹内亮,山里的教育同样让他感到惊喜——皇家马德里足球学院在这里设有基地,外籍足球教练带着孩子们进行专业训练;布拖县采洛村双河小学不断有支教老师前来,为山里的孩子们播种下希望。


“中国太大了,东西部发展差异很大,扶贫工作太不容易了。在日本,各地没有这么大的发展差别,收入、教育水平、基础设施,都差不多。从日本人的视角来看,很难理解这种现状。但是我了解。”竹内亮在接受采访时感慨道。


BBC推出了一部关于诗歌的纪录片,故事的主人公不是旦丁也不是莎士比亚,而是中国的“诗圣”杜甫。

纪录片名为《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 Du Fu: China’s Greatest Poet 2020》,由BBC主持人、历史学家、纪录片制作人迈克尔·伍德回溯杜甫动荡不安的一生,追随杜甫当年的脚步,重走杜甫走过的路,感受杜甫对当代中国人精神的塑造。


向西方世界介绍杜甫,纪录片在历史视域下,按照时间的线性发展,将杜甫从出生到离世的一生娓娓道来,从开元盛世到战乱流离,从巩义、西安到成都、长沙……

讲述杜甫生前身后故事的过程中,更是穿插了杜甫各个时期的经典名篇,除了主持人迈克尔·伍德现场诵读外,还邀请《指环王》中甘道夫的扮演者伊恩麦克莱恩朗诵(翻译版)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译句

寻找杜甫与日新月异的当下的关联,迈克尔·伍德在走访过程中不断对游人进行采访,耄耋老人说,“他(杜甫)写了很多诗歌来表达人民群众的情感,特别是穷人”;专业学者讲,“杜甫更能关注人与人之间如何按照儒家伦理来生活”……

迈克尔·伍德本就是杜甫的“迷弟”,纪录片尾声,他对着镜头说:“在西方文化中,没有可以和他相比的人物,不仅仅可以展现自己的情感,还能象征整个文明在道德上的感悟能力。”


对熟悉杜甫名作的中国人来讲,纪录片中规中矩,翻译版的古诗词少了一些本有的韵味,但从国际传播的角度而言,纪录片确确实实让中国诗歌与杜甫为更多世人所了解。

BBC评价,China has the oldest living tradition of poetry in the world, more than 3,000 years old, older than Homer’s Iliad and Odyssey.(中国有着世界上最古老的、迄今仍在活跃的诗歌传统,上下延续三千年,比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更古老。)

“很多英国观众看了这部纪录片后,说它讲的是我们共同的人性。这就是杜甫伟大的原因。”迈克尔·伍德提到。

将一种文化介绍给另一种文化,这些老外们拍摄的“大美中国”纪录片举重若轻、自有味道。


推荐阅读

☞ 银幕前后“看”电影丨中国电影这十年

☞ 结束“复制粘贴”,青春剧扎堆出新招

☞ 字节跳动换“新装”


-END-

主编:依梧

作者:大路

编辑:周五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版权声明】标注“原创”的文章系文娱头版独家稿件,文娱头版保留所有版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或使用,如需了解转载及合作事宜请添加微信13521859160。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