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思想VI | 李森:“观看之道——西方美术中的几何学问题”
研究中国之外的艺术史是世界艺术史研究的必要组成部分,也是北京大学视觉与图像研究中心的三大板块之一,现在这个部分联合其他几个专门的世界艺术史研究所共同推进。
“桥”计划是国际艺术史学会倡导的全球分享项目,也是上海外国语大学世界艺术史研究所致力于推动实施的公益服务,旨在通过扩大不同国家与文化之间的知识分享的方式,推动对所有人类艺术与文明的记述、保护和延续。
本文整理自2021年3月29日李森教授在上海外国语大学世界艺术史研究所的讲座“观看之道——西方美术中的几何学问题”。本文系讲座内容的主要观点汇总,整理修订者为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生周丽娅。该次讲座获得了商务印书馆上海分馆的支持。
主讲人:李森,云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当代文艺研究所所长、教育部艺术学理论本科教指委委员。“语言漂移说”艺术哲学理论创始人。著有《法蕴漂移:<心经>的哲学、艺术与文学》、《画布上的影子》、《美学的谎言》等,即将出版著作《语言的艺术》、《荒诞的游戏:西方现代文学十八讲》。
内容提要:讲座从古希腊的几何方法原理谈到20世纪康定斯基与杜尚面对古典主义的不同观念,并分别以乔托·迪·邦多纳、保罗·塞尚及马列维奇等艺术家的作品为例,探讨西方美术史中的几何造型问题,指出“几何观看世界”这一意识链条,以及数学与艺术审美上的统一,由此重新思考艺术的本质。
01 几何抽象世界
在古代希腊,柏拉图学园门口竖着一块牌子:“不懂几何者不得入内”。
公元前6世纪,毕达哥拉斯提出著名的毕达哥拉斯定理(也即勾股定理),“数”开始成为分解世界的方式。他将“数”的概念引用至更高级的“美”的领域,“数”的和谐本身即是美。
公元前4世纪,柏拉图提出四线段的比喻,将世界分为可见的世界与可知的世界。可见世界是影像的世界,而可知世界才是本质与理智的世界,是算术和几何学的世界。从具体的自然之中抽象出语言、图式、形象,是算术和几何学的抽象过程,亦是从表象世界走向本质世界的过程。
公元前3世纪,欧几里得写下《几何原本》,构成西方方法论的基础。书中的第一卷即给出26个定义,一切概念从“点”开始,由点至线,再及面。《点线面》后来成为瓦西里·康定斯基——抽象艺术的先驱——的一本经典著作的题目。
1896年,29岁的法学教授康定斯基,在克劳德·莫奈(Claude Monet)的名作《干草堆》系列面前久久驻足,被深深撼动。15幅一组的谷垛,在四季与晨昏流转间,光影、色彩不断变迁。他忽然意识到,绚丽的色彩竟可以从物体中被解放出来。对他而言,这是“做梦都想不到的奇迹”。
莫奈《干草堆》组图
为什么几何造型涂上颜色就成为了作品?
1922年,康定斯基来到德国魏玛包豪斯学校,从法学教授转而开始了自己的艺术求学之路,开始研究造型之中的几何问题,通过平面的几何造型来表现世界。
康定斯基在慕尼黑
在巴伐利亚的小镇,康定斯基凝望着大自然丰富的色彩,沉浸在群山淡蓝色的光影里,开始逐渐脱离具象元素,转而使用简单的形状,形成自己的抽象风格。
康定斯基第一幅抽象水彩:《无题》(1913年)
02 几何与艺术的抽象?
康定斯基在其经典著作《点线面》中提出,美术造型是从点开始的:由点至线及面。他在其中研究的空间问题,亦是人类如何观看世界的问题。
从物理学的角度出发,奇点作为不可见而又无限的点构成了零维空间,线与面分别成为一维与二维空间的要素,加以高度形成三维空间,人类视觉观看即是从三维空间之中的一个定点出发。在此基础之上加以时间的轴线,构成四维空间。与物理学相比,美术被称为视觉艺术或造型艺术,无法通过“看不见的东西”来构建,而是“看得见的东西”转化为一种艺术语言,因此在美术中,零维空间被排除在外。
而在康定斯基看来,20世纪观看世界的方式逐渐固化成为教条,于是便跨越古典主义、印象主义等风格流派,否认以透视为基础技巧的三维表达,重新向古希腊回溯,回归到二维的观看方式,将点、线、面的艺术发挥到极致。
同样是在20世纪,杜尚则与康定斯基走上了不同的道路。他在作品《走下楼梯的裸女》中并未采用人文主义思想,通过透视等技巧表现古典主义下人的外形的“美”,而是通过立体主义的画法,以几何构成的运动方式呈现出四维的空间。
马塞尔·杜尚《走下楼梯的裸女》,1912年,布面油画
现收藏于美国费城艺术博物馆。
人类以几何学观看世界,通过观看大自然的造物,以图式形成印象,再将这种图式通过语言的形式抽象表达,用语言创造世界,这种感受方式于人类而言是一套先天固定的模式。但以语言的抽象作为观看传统,观看所得的事物是否发生了变化?这是一个未尽的问题,艺术和哲学就从这里起步。
03 美术如何观看世界?
在几何造型的处理问题上,西方美术史中还有两位标志性的巨匠。
第一位是被誉为文艺复兴中的第一位艺术家,“西方绘画之父”乔托·迪·邦多纳。他的作品《向鸟儿布道》,现存于阿西西圣方济各教堂。这幅作品不同于他的另一幅名作《哀悼基督》,因为《向鸟儿布道》不止于故事的讲述。
乔托的壁画《圣方济各向小鸟布道》
在绘画的技法上,这副作品体现了人类描绘人和自然时所采用的“几何观看”的原始冲动,视觉和听觉的万物都被赋予了神性,传递出的是一种信仰。抒情的艺术是二维平面的,而信仰的艺术则是三维的垂直向上的听觉。
第二位是法国后印象主义画家保罗·塞尚。自文艺复兴开始,相似度成为了观众判断画作好坏的标准。六百年后,塞尚回归到了乔托最初关于“如何观看世界”的这一问题。他在绘画的语言之中使用几何形的色块,通过色块观看世界,打破了古典主义对相似的追求。
塞尚代表作:《圣维克多山》(1902-1904),
现收藏于美国费城艺术博物馆。
此后,众多艺术家与流派继承塞尚对于几何的探索,包括以毕加索为代表的立体主义、以修拉为代表的新印象主义、马列维奇的至上主义、蒙德里安、埃舍尔等。这些画家的作品抛却了自然存在方式与色彩构成方式,将其抽象成为几何表现。其中,尤为值得注意的是马列维奇((Kazimir Malevich,1878—1935))的《白底上的黑色方块》。
马列维奇《白底上的黑色方块》(1913年)
在同样的白底之上,方块与圆形的区别实际指向语言的关联。这一幅看似简单的作品之所以重要,在于其发生在人类精神文明向前推进的链条之上,占据“几何观看世界”这一意识的节点。
“艺术是什么?”这是一个言语的边际无法覆盖的问题。艺术发生在我们重新创造的时刻,它并非恒定的几何创作方式,而是语言向语言漂移过程中美和诗韵的生成,这也是“语言漂移说”所要探讨的具体内容。
往期回顾
艺术与思想 I丨朱青生:世界艺术史、全球艺术史和外国艺术史(一)
艺术与思想 I-2丨朱青生:世界艺术史、全球艺术史和外国艺术史(二)
关注我们
①点击正文标题下的蓝色字现代艺术档案CMAA②复制“CMAA-CVS-PKU"、“MODERN-ART-CMAA”在添加朋友中粘贴搜索号码关注③打开微信手机扫一扫下面的二维码,即可添加关注。
北京大学视觉与图像研究中心
Centre for Visual Studies,Peking University
北京大学视觉与图像研究中心( Centre for Visual Studies,Peking University,简称CVS) 是研究中国古代艺术、中国当代艺术和世界艺术的基地。中心横跨多种学科,承担视觉与图像研究前沿的课题。The Centre for Visual Studies at Peking University (CVS) is a national base for the research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rt,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and world art history. As a multidisciplinary center, CVS is on the forefront of visual studies.古代艺术
Traditional Chinese Art
编辑中国图像志,建立中国图像的“词典” 。建设国家图像数据库。编辑《汉画总录》200卷本,负责主编《中国汉画研究》等学刊。To compile the iconography of China; establish the “index” of Chinese icons. To build the Catalogue Raisonné of Han Image and compile the 200-volume Complete Works of Han Art; compile the academic publication on Han art, Art of the Han Dynasty. 当代艺术Contemporary Art
主持建立与管理“中国现代艺术档案”。主编《中国当代艺术年鉴》。组织当代艺术的研究和展览。To host the Chinese Modern Art Archive (CMAA).To edit Annual of Contemporary Art of China.To organize researches and exhibitions of contemporary art.世界艺术
World Art
执行第34 届世界艺术史大会在北京成功举办。编辑国际艺术史学会(CIHA)的机关刊物《国际艺术史学刊》,以英文、法文和中文分别出版。实施世界艺术史翻译项目。CVS has executed the 34th CIHA Congress in Beijing, 2016.CVS has permission from CIHA to publish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rt History, the official journal of CIHA, in English, French and Chinese here at Peking University.To carry out translating programs on world art history.中国当代艺术档案馆
Archives of Contemporary Art in China
中国当代艺术档案馆为北京大学“中国现代艺术档案”开设的位于798 艺术区内的实体的档案空间,研究、展示中国当代艺术状况,提供查阅服务,并向公众开放,同时是一个传播中国当代艺术信息和研究的平台。
Archives of Contemporary Art in China, located in 798 Art District, is an entitative archival space established by Chinese Modern Art Archive (CMAA) of Peking University. Open to the public, it studies and displays the conditions of contemporary art in China, and provides reference services. It is also a platform that extends the information on contemporary art in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