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车盖亭诗案,你笑何事?

徐鹏1 白帝城杜甫 2023-09-03
加好友防失联

(资源有限,请不要重复添加)


我想起了杜牧的一句诗。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我们有多久没有开口笑了,或者有多少人没笑过了,很多人不能体会杜牧的诗意却只能对着“菊花须插满头归”这一句露出邪魅一笑。


杜牧说的尘世难逢开口笑,好像成为我们千百年来中国人的特质。我看很多老外怎么就笑的那么灿烂?


我们心中有太多的束缚绑着,我们身边有太多的眼睛盯着,很多人发个朋友圈都不敢,还想开口笑,真的很难得。


我在带娃就发现,孩子可以开口笑,哈哈哈,咯咯咯的笑的很开心,而越长大,越没了笑容。


很多成年人最多只是微微一笑,苦笑,奸笑,谄媚一笑,皮笑肉不笑,强颜欢笑……


而杜牧所期待的开口笑,是放肆的笑,是洒脱的笑,却离我们很远。


这也难怪,杜牧所生活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代之一晚唐。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被人盯着,稍有不慎就会被过分解读。


就像在相对比较开明的宋朝,也有因为笑而引起的诗案——车盖亭诗案,虽然没有苏轼乌台诗案的出名,但却比乌台诗案要早。


我们先了解一下诗的作者和写作背景。


诗的作者是蔡确,曾官拜宰相,后因变法被贬。当时正值王安石变法失败,新旧党争最激烈的时候。


元祐二年,哲宗年幼没亲政,这个时候的掌权的是守旧的高太后。她反对变法,就把变法派出身的宰相蔡确贬到安州。


一般被贬的官员都喜欢纵情山水,以缓解苦闷的情绪。蔡确也一样,他游览当地名胜车盖亭,一连写下十首绝句。其中一首,就是在车盖亭午休醒来后所作:


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

睡起莞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

——《夏日登车盖亭》其二


这首诗写得很明白,就是表达了游览车盖亭午睡之后的闲情逸致。


由于蔡确是前宰相身份特殊,诗歌送往京师后,立即遭到了政敌吴处厚的歪曲解读,《尧山堂外记》明确记载:睡起莞然成独笑——方今潮庭清明,不知确笑何事。


翻译成现在的话来说:现在这么好,你蔡确笑什么笑?


于是这句诗就成了给蔡确定罪的证据之一。后来高太后就把蔡确贬到岭南,蔡确没有苏轼幸运,最后死在了岭南。


在这里要再提一下他在岭南的岁月,蔡确被贬岭南,只有个叫琵琶的侍女,对他情深义重,不离不弃,愿与他同往岭南。这有点像苏轼的侍妾朝云。


岭南日子虽苦,但也无妨他苦中作乐。他养了一只鹦鹉,很聪明,当蔡确敲一下小钟,它便会喊:琵琶,琵琶,琵琶姑娘听到就会也会跑来问,什么事儿。蔡确看到之后,哈哈哈哈哈地大笑,没想到在偏远的岭南却找到了“尘世难逢的开口笑”。


可琵琶的命运和朝云一样,也是被瘴气带走的。在琵琶下葬过后,蔡确仍忙着和朋友应酬,似乎忘记了悲伤。


直到某天夜半酒醒的时候,无意间碰到小钟,鹦鹉应声而叫:琵琶,琵琶,蔡确闻声悲难抑,失声痛哭唤琵琶。


于是,他写了这首诗:

悼侍儿

鹦鹉声犹在,琵琶事已非。

伤心瘴江水,同渡不同归。


写完这首诗不久后,蔡确也郁郁而终。


看来蔡确也是个性情中人,还是个爱笑的人,只可惜爱笑的男人运气都比较差。


甚至还因此获罪,这算是空前了吧‍‍‍‍‍‍


你笑何事?


修改了很多次不知这次能不能成功

-全文完-

近日文章

破天荒,秸秆处理费,每亩一百元

北京一中学生连杀两人后,第二天打晕母亲淡定上学又连伤三人

货车司机两年被罚27.5万,工作人员:财政没钱了,该罚的必须罚

网红卖崽青蛙落网,落网一词扎心了

司马南涉嫌侮辱丑化英烈黄继光,已经被北京警方受理

山西兴县重大刑事案件,杀死三人,撞死四人

辽宁东港杀猪匠持杀猪刀杀11人

又杀村干部全家!今年已经发生五起了

防失联加微信xupeng-36

因微信修改规则,请各位朋友点击文末“在看”或“赞”,方便下次收到本公号的群发。若将本公号设为星标,那就更好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