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35家美妆零售店接连被罚,有哪些警示意义?

Future Beauty 未来迹 2022-11-12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法律不可能给个人以方便,如果它有益于全体和大多数人,我们就该满足了。

——李维

作者〡辛雅


店主们要当心了!

《未来迹Future Beauty》经过整理发现,2022年才过了一个季度,全国已经有35家化妆品实体零售店接到了处罚通知,其中不乏全国知名的大连锁,屈臣氏更是三个月内连吃三张罚单。这35家化妆品店一季度共计被罚款超过124万元。更重要的是,这些门店在市场监督管理局留了“案例”,并被全网公开,对商誉是个不小的影响。

那么,这些门店究竟踩了哪些坑?又有哪些现象值得店主们特别注意呢?



01

高能预警!

大牌小样和“不带票进口品”千万别再碰了


今年一季度,市场监督管理局把最大的一笔罚单开给了知名新型门店HARMAY話梅,因为其销售无中文标签的小样和进口品。

2月17日,黄浦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HARMAY話梅发出行政处罚决定书,文件指出执法人员在检查黄浦区兴业路HARMAY話梅美妆集合店时,发现其正在销售的商品中共计7个品牌35款化妆品的中文标签内容有缺失项。并作出没收违法所得人民币151992.9元、罚款人民币735057元的处罚,即共计约88.7万元。

《化妆品生产经营监督管理办法》中第三十五条规定:“化妆品的最小销售单元应当有中文标签,标签内容应当与化妆品注册或者备案资料中产品标签样稿一致。”

而《未来迹Future Beauty》统计发现,2022年一季度,线下化妆品门店因标签问题被罚的共有8件,其中除深圳市福田区美釆妆便利店仅罚款765元外,其余化妆品门店均被罚超万元,HARMAY話梅是其中最大一笔。


2022年因标签问题被罚统计


由于客流下滑,近年来用国际名品引流成了CS门店的普遍做法,但由于这些国际知名品牌并不把CS当作正规的销售渠道,因此,CS渠道的国际名品有少量是从百货柜台、线上零售平台等合法渠道,以“团购”的名义刷出来,再二次销售给CS门店的。这部分商品大多能提供一对一的发票,或者采购证明。

但更大量的国际名品,则是通过走私等非法方式进入国内,然后以跨境或者免税产品的名义,批发给CS渠道的店主,这部分商品常常以“不带票”方式进行流通。2021曾经轰动全国的深圳华强北被查到货值6亿元的走私国际名品甚至只是冰山一角。

HARMAY話梅因为国际大牌小样被重罚其实是给全国的门店释放了一个强烈的信号,尤其是那些以进口品为主的门店。在强监管下,千万不要再心存侥幸。   




02

销售烫染发、祛斑美白、防晒、防脱发产品

要多留个心眼


除了严查走私进口品,销售未备案未注册产品,尤其是销售未备案的特殊化妆品,也是一个重灾区。

《未来迹Future Beauty》统计发现,今年一季度以来因销售未备案、注册产品被罚的共有8例,其中因为销售未备案的特殊化妆品,广州妍丽语美妆店被罚款1.7万元,为一季度因此项被处罚的单笔最高金额。


2022年因注册、备案被罚统计


《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中第六条规定:“化妆品注册人、备案人对化妆品的质量安全和功效宣称负责。化妆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强制性国家标准、技术规范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加强管理,诚信自律,保证化妆品质量安全。”

而门店如果销售未经备案的化妆品,同样会面临处罚。

1月27日,广州市荔湾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对广州妍丽语美妆店进行现场检查时,查获标有“诗美莉雅”、“蔷薇水光补水面膜”等未备案化妆品8支,由于该店无法提供进货证明,也无法提供备案证明,最终被罚款1.7万元。

而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染发、烫发、祛斑美白、防晒、防脱发等特殊用途化妆品监管升级,办证变得越来越难,这导致一部分生产企业铤而走险,冒用他们特证,套证现象尤其严重。其中真真假假即使是专业人士,有时候也难以分辨。

对于化妆品店主来说,在销售染发、烫发、祛斑美白、防晒、防脱发产品产品时,尤其要留心,一定要保留好进货证明,并向进货方所要“特证”复印件留档。否则,一旦被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查到存在违法行为,又提供不了进货证明,就会像广州妍丽语美妆店一样被罚。




03

不要嫌麻烦

进货查验记录要好好做


进货查验记录,这是一个让盒马、屈臣氏等大公司都栽了好几个跟头的检查项目。

3月29日,上海盒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闵行分公司因店内售卖的化妆品未按照要求建立化妆品的进货查验制度,被警告并处以罚款2.3万元。

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公告显示,其购进的24瓶嬉她嗒恋爱季节香体喷雾、60盒爱神菲黄金胶原蛋白精华面膜,按照盒马自身建立的《门店进货查验和查验记录制度》进行进货查验发现,其查验制度不包含《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中规定的“查验供货者的市场主体登记证明、化妆品注册或者备案情况、产品出厂检验合格证明,如实记录并保存相关凭证,记录和凭证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产品使用期限届满后1年;产品使用期限不足1年的,记录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的进货查验要求,因此被罚。

而盒马不是第一个栽跟头的。

上海市闵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于2021年 10 月 19 日对上海屈臣氏日用品有限公司闵行鹤庆路分店进行监督检查时发现,其货架上待售的“卓沿白金紧致赋妍乳液”商品包装上注明的生产批号和限制使用日期,与该公司电脑台账中上述商品记录的生产日期和生产批次并不吻合。通过现场取证判定,其未依照本条例规定建立并执行进货查验记录制度、产品销售记录制度,违反了《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第三十八条规定,但因当事人在案发后,能主动补做相应的化妆品进货查验记录、及时消除其违法行为所造成的危害后果,决定对当事人减轻处罚,警告并罚款5000元。

紧接着,在去年11月,广州屈臣氏白云石夏路分店再次因为未系统完整地统一建立进货查验制度和建立进货台账等,被罚款2.3万元。

《化妆品生产经营监督管理办法》中第三十九条规定:“化妆品经营者应当建立并执行进货查验记录制度,查验直接供货者的市场主体登记证明、特殊化妆品注册证或者普通化妆品备案信息、化妆品的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并保存相关凭证,如实记录化妆品名称、特殊化妆品注册证编号或者普通化妆品备案编号、使用期限、净含量、购进数量、供货者名称、地址、联系方式、购进日期等内容。”

但这个检查项目,化妆品门店中整体达标率不高。2021年,四川自贡市曾对全市1645家化妆品经营企业开展了以企业执行化妆品索证索票和购销台账记录情况的监督检查,结果仅337家单位基本符合要求。


2022年因未建立进货查验制度被罚统计


建立完整的,可追溯的进货查验记录,对于化妆品店的日常管理来说,是一项全新的挑战,需要建立标准的流程和录入要求,甚至需要建立配套的电子系统,但这是门店经营走向正规,同时也是保护门店自身的一种手段,店主们应该重视起来。



04

不要瞎忽悠

尤其是功效宣称


屈臣氏作为全国大型连锁美妆集合店,今年除了因为没有做好进货查验记录被罚外,其线下门店还因虚假宣传多次被罚。


2022年因虚假宣传被罚实体店统计


上海屈臣氏黄浦南京西路分店于1月20日被上海市黄浦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作出行政处罚。

因为执法人员在其化妆品区域看见“悠妮nIcute”品牌货架上放有广告宣传牌,印有“烟酰胺提亮‘小白瓶’去黄焕白肤色光感透”、“基因检测靶向 防晒黑能力”等字样,但经查证该品牌化妆品“悠妮烟酰胺原液”备案为普通化妆品,而具有美白、防护功效的为特殊化妆品,屈臣氏在应知该化妆品为普通化妆品的情况下宣传其本身并不具有的“防晒黑能力”,误导消费者,对其作出责令立即停止发布相关广告、在相应范围内消除影响,并罚款人民币 6540 元的处罚。

上海门店刚被罚不久,3月30日,广东省云浮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因在广州屈臣氏个人用品商店有限公司云浮环市中路分店检查时发现,当事人发布的化妆品促销广告中的引证内容未真实、准确,涉嫌违反了《广告法》第十一条第二款相关规定。屈臣氏再次因为虚假宣传被罚款1万元。




05

监管力度明显加大

规范经营才能长治久安


随着中国化妆品监管进入最严时代,很多店主已经感受到监管部门的进店检查力度明显加大了。

四川拾美屋总经理石明生指出,现在与以前相比完全不一样了:“监管部门进店检查的次数变多了,现在一两个月便会检查一次,提醒也多,处罚力度也比之前更大”。

苏州美丽春天总经理张勇也表示:“当地监管部门有多次以会议等形式提醒到门店,上门检查次数也比以前更多了”。

不过对于这种趋势,店主们普遍心态积极,除了努力合规外,还将此当作一种促进进步的动力。

石明生和张勇就都表示:这对行业而言是件好事情,对具备实力的门店而言也是利好。并坦言将要求各个门店在管理上跑到法规前面,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成为正向标杆。

“越规范,越长久。”河南周天名妆总经理周天杰也如是说,并表示因其店内卖的货品大都为名品,大公司产品本身便更加规范,因此新规实施对其门店经营影响不大。

不过也有店主希望监管能同步全行业的各个环节,创造更公平的竞争环境。

广东润妍美妆总经理陈杰鸿就表示:“新法规(对自己)影响不大,法规促进行业向更好发展,对自身是有利的,但也希望能全面同步监管起来,不仅仅只有实体门店。”


END


关注我们,直通未来


转载开白〡商务合作〡爆料投稿 

欢迎联系编辑部未主编:


往期推荐



长按下方卡片,一起拥抱美妆数字化未来



先一步,点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