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三种力量看济南强省会未来”②丨软实力厚积薄发,济南强省会有底蕴更有底气

张顺军 凤观齐鲁 2023-11-23

编者按

7月26日,济南公布上半年经济数据,2.7%的经济增速客观说明济南经济短期产生波动。不过,数据内外同样展现出济南经济的韧性和张力。

我们不回避济南经济仍然面临问题和挑战。不过,在济南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在“十大优势”的强劲赋能下,济南强省会建设前景依然广阔。即日起,凤凰网山东将推出“三种力量看济南强省会未来”三篇系列报道,分别从创新引领力、城市软实力、发展聚合力等不同维度和层面,透视济南强省会的动力源,进一步向外界展现济南“走在前,开新局”的昂扬姿态和实干作为,以此坚定济南发展信心。

今年4月,济南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来自青岛的“90后”女孩丁娇用手中的画笔,创作了“泉城抗疫天团”核酸贴纸,鼓舞了泉城人民抗疫必胜信心。
一个外地女孩,愿意扎根泉城,并能够与这座城市荣辱与共、共克时艰,充分展现出济南的城市向心力。
不止青年群体,世界500强、跨国公司、央企名企纷纷加快了进驻济南的步伐。
近悦远来,济南对内凝聚力和对外吸引力日益强劲。这一格局的形成得益于济南城市软实力建设的厚积薄发。
城市发展的关键节点,软实力成为济南强省会的新动能、新引擎。在顶层设计的引领下,济南城市软实力建设全面推进并塑成优势。
尽管当前济南经济面临一定挑战,但以科技创新突破为代表的硬实力,以及城市精神激发为代表的软实力的双双发力,让济南有底气有把握实现“强省会”的宏伟蓝图。

软实力建设提速 省会焕发新活力

软实力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地区、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标识,也是城市间未来竞争的重要赛道。
早在1990年,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管理学院院长约瑟夫·奈首次提出“软实力”概念。
所谓的城市软实力,是指建立在城市文化、城市环境、人口素质、社会和谐等非物质要素之上的一种合力。
当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到一种水平,就需要有与之相配的软实力。
2020年,济南经济迈入万亿俱乐部行列。在经济实现接连跨越的同时,济南软实力建设也步入快车道。
在近期广被关注的济南“十大优势”中,城市软实力散发出熠熠光辉。其中,“人才保障基础坚实”、“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城市品质生态宜居”、“人文环境厚重淳朴”,都是济南城市软实力的具体体现。
从顶层设计来看,济南全方位推进城市软实力建设。
2022年济南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聚力提升城市软实力,在扎实推进文化强市建设上开新局”。
济南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也提出,“把城市软实力提升与文明城市创建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

今年5月,在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动员会上,省委常委、济南市委书记刘强表示,城市软实力提升,文明典范城市创建会更有底气,文明典范城市创建成功了,城市软实力会更有显示度、更有成色。
随后,济南印发了《关于“提升城市软实力 创建文明典范城”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为统领,全面推进“十大之城”建设。
红色之城、文化之城、天下泉城、温暖之城、魅力之城、活力之城、品质之城、开放之城、善治之城、幸福之城……“十大之城”,进一步展现出济南对城市美好未来的蓝图设计。
济南的这种蓝图擘画,并非天马行空。仅从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来讲,济南的底蕴和底气就充分显现。
在2021年全国文明城市年度测评中,济南以96.88分的优异成绩,连续第四年位列省会、副省级城市组别第一名,实现了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四连冠”。
生活在济南的人们,越来越感受到这座美美与共的温暖之城的魅力所在。
近年来,通过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提升和公共服务改善,这座被称为“拥堵之城”、“钝感之城”的城市变得可亲可感,成为一座“温暖之城”、“美好之城”。
济南立足泉城人文和自然优势,全面提升城市品质内涵,营造舒适生活环境、极致便民服务、一流城市体验,成为一座宜居宜业宜商宜游的美好之城 。
知名财经作家吴晓波曾说,中国有一些伟大的城市,能够用眼睛发现它的魅力,用鼻子闻到它的味道,用舌尖尝到它的美味。
济南,正成为一座这样的城市。

深挖文化底蕴 讲好济南故事

7月23日,由济南市委宣传部等单位指导的泛知识短视频创作大赛“好看CLUB·创作之城”在济南正式启动——创作者们前往济南著名景点大明湖和趵突泉,用视频记录着泉城的风物人情。
这是济南向外界展示泉水文化的一个生动缩影。
济南为何如此重视文化传播?当城市间竞争越来越激烈,我们不仅要问,留在一个城市最深处的烙印是什么?这种烙印对推动城市发展又能起到什么作用?
大多数济南市民都还记得,今年4月,由扁鹊、辛弃疾、秦琼、李清照等“济南名士”卡通形象制作而成的核酸检测贴纸火爆出圈,在全国引发一股热潮的同时,激励着泉城市民抗疫信心。
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灿若繁星的济南名士,成为这座城市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它铸就了这座城市的性格和精神,赋予这座城市生命力、凝聚力和发展力。
济南深谙此道。在济南各界的合力下,文化已经成为济南强省会的动力源泉。
济南是齐鲁文化的交汇融合之地、龙山文化的发现之地、黄河文化的代表之地、泉水文化的象征之地,多种文化的交融叠加,构成了独一无二的城市精神特质。
近年来,济南加大了发掘优秀传统文化的力度,积极开发、保护、传承、利用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提升城市软实力。
以黄河文化为例,济南提出加强黄河文化遗产系统保护,深入挖掘阐发济南黄河文化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规划建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推动黄河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讲好新时代济南“黄河故事”。
如今,漫步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不仅可以登上鹊华楼,还可以赏百年泺口黄河铁桥以及古代治黄碑刻、百年水文站等众多的黄河文物和遗址。
按照济南的规划,未来济南还将推动沿黄城市文旅资源整合协作,推出黄河主题线路、打卡地和文创产品,打造济南黄河文化IP。
挖掘黄河文化的同时,济南不断叫响“泉水文化”,趵突泉雪糕等文创产品层出不穷,泉城夜宴明湖秀一度走红。
这是济南建设文化强市的两个侧面。文化,成为济南重要的城市名片。
去年,济南当选“东亚文化之都”,一系列高层次高规格的交流活动同步展开。这表明济南文化软实力迈上了国际性的更高平台。
独特而强大的文化基因,为新时代讲好“济南故事”、提升城市软实力提供了丰富资源。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国际传播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在全国新一轮城市发展大潮中,国际传播也成为城市竞争的重要手段。
今年5月,济南成立国际传播中心,让全球更多人了解济南、走进济南,赋能强省会建设。
不同层面的共同发力,让文化成为济南发展的重要势能。

近悦远来 服务力助推竞争力提升

一个城市软实力的显著提升,最明显的表现便是,对内凝聚力和对外吸引力的增强。
在今年的抗击疫情中,济南各条战线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坚守、拼搏、奉献,赢得了抗击疫情的胜利。这进一步显现了济南强大的凝聚力。
对外,越来越多的人流、资金流涌入济南,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丁娇的故事,就表明了青年群体对这座城市的向往与期待。
人才是一个城市发展的第一资源。济南千方百计打造青年的向往之城。
“我们将以更加开放的格局,更加包容的胸怀,更加贴心的服务,诚挚地邀请同学们选择济南、共创未来。”6月17日,济南为驻济高校大学生们举办了一场“集体毕业典礼”,省委常委、济南市委书记刘强以“选择济南 共创未来”为题发表致辞,向青年才俊发出邀约。
这已经是济南连续两年为大学生办毕业典礼,市委书记站台热情“留人”。
人才是最大的资源。数据显示,济南人才总量达到247万人。在中国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100强中,济南位列第八,全省第一。
骄人成绩的背后,是济南厚植人才引进土壤,持续打造人才服务保障体系的不断努力。
“人才新政30条”、“高校20条”、“双创19条”……近年来,济南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给来济人才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保障服务,从住房保障、子女入学、医疗保健、交通出行、出入境服务、编制保障等8条服务措施,切实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
作为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的国家级试点城市,济南加快构建青年优先发展、促进创新创业的政策体系。
服务人才是如此,服务企业也是如此。营商环境,是一个城市软实力的晴雨表。在营商环境竞争中,济南迅速出圈。
新能源汽车大热的背景下,国内城市纷纷争抢优质项目。
去年,济南高新区管委会组成专班,专程“打飞的”到深圳比亚迪总部对接,6天时间完成了法定办理时限31天的审批流程,压缩时限达80%,为比亚迪济南项目实现“四证连发”。
高效的服务赢得了认可。比亚迪总部来信致谢,称之为“济南速度”。
营商环境既是一座城市的名片,也是一个城市的竞争力所在。济南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当前,“在泉城·全办成”品牌持续叫响,济南被评为“中国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标杆城市”,政务环境排名全国第5,在全国纳税人满意度调查中,位列所有副省级城市、省会城市第1名。营商环境评价居全国第9位。
越来越多的企业踏上济南这方创业热土。过去5年,济南增加了26家世界500强企业,平均每年都会有5家世界500强来到济南。
跨国公司、央企以及其他知名企业加速布局济南。目前的济南,已经成为跨国公司的聚集地,央企北方总部基地。
对人才和资本有吸引力的城市,才会成为未来有希望的“大城”。从这个角度看,正在形成“虹吸效应”的济南,未来发展更被看好。
2020年济南一举迈入GDP“万亿俱乐部”,在全国排行榜上晋级全国20强;2021年升至第18名,开启争先进位模式。如今,济南提出强省会的更高发展目标,并努力实现“走在前,开新局“的发展格局。
虽然今年上半年,济南经济增长未及预期,2.7%的经济增速表明未来济南发展依然会有挑战,但我们对济南发展信心满满,相信在城市软实力的显著增强下,济南未来依然值得期待。



来源/凤凰网山东  作者/张顺军

部分图片、资料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点亮在看 聚焦山东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