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座从未启用的都城:连结游牧与农耕文明的时光胶囊

戚佳 道中华 2023-03-11

蓝色字关注“道中华”

道中华开通留言功能啦!欢迎大家常留言,多投稿,“分享”“赞”和“在看”三连击哦~
本 文 约 3800 字
阅 读 需 要 10 min


元朝建立后,元世祖忽必烈建都大都(今北京),并保留上都(今内蒙古自治区正蓝旗)作为固定的巡幸之地,实行两都巡幸制。但其实在第三任统治者武宗时期还曾出现过第三座都城——中都。这座都城从开始建设到被撤销都城之名前后不过四年,就在历史中消失了,导致在其后的700多年里不断被误读。这座城在哪里?它究竟为何而建?又因何被废?

元中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图片来源:张北县元中都遗址保护区管理处)

20世纪90年代末,考古学家终于揭开了这座城的面纱并为之正名。它位于我国游牧与农耕地区交界处的张北草原,旧称旺兀察都,是元上都与元大都两都巡幸的必经之路。如今金莲川草原上的元上都和华北平原上的元大都城址都因后世建筑的叠压而不复原貌,地处两者之间的元中都湮没于荒烟蔓草中,却阴差阳错,如时光胶囊般保留了一座元代都城的完整风貌。那么,这座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最高规格的遗存之一究竟尘封着怎样风云变幻的故事?中国民族报“道中华”记者邀请元中都遗址考古队领队张春长研究员详解元中都之谜。
记者:元朝实行两都巡幸制,元武宗海山既然已在上都即位,为什么还要在已有两都的情况下再建一座新都?而且是即位不久就下令兴建这座新都?选择旺兀察都这个地方又是基于什么样的考虑?

元代两都巡幸路线示意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张春长:元武宗海山即位前有军队和漠北诸王的拥戴,长期镇守漠北。而当时的大都、上都是他帝位的竞争对手、亲弟弟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的势力范围。于是元武宗在1307年上位伊始就力排众议,下令“建行宫于旺兀察都之地,立宫阙为中都”,以树立权威巩固政权,摆脱两都势力对他不利的影响。
相比于上都,中都更偏西,位于草原边缘。向南可居高临下俯瞰华北平原,向西北可联络和镇守蒙古各部。在此建都,既可成为上都和大都之间的联络点和支撑点,还可以构成一个更紧密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网络。

元武宗孛儿只斤·海山,1281年-1311年,元朝第三位皇帝。(图片来源于网络)

此外,旺兀察都位于大都和上都之间的驿道上,往来便利。东、北两面是广阔草原,西靠狼尾巴山,南临野狐岭。野狐岭海拔1600米,北面是开阔平坦的蒙古高原即俗称的“坝上”,南边是与坝上落差很大的丘陵谷地。从山下看野狐岭是400-600米的一座座险峰,在历史上这一带就具有重要的军事意义。
1211年,成吉思汗正是在野狐岭打下蒙古灭金的关键一战,中国历史的走势与格局就此改变。1307年,元朝第二位皇帝元成宗铁穆耳去世后,镇守漠北10年的海山以奔丧为名,兵分三路南下,先驻扎在野狐岭,继而进军上都,迫使弟弟爱育黎拔力八达拱手让出刚刚击败安西王阿难答争夺来的帝位。因此这一带也是海山与爱育黎拔力八达争夺政权时驻军的“龙兴”之地。
记者:元中都有实际行使过都城的职能吗?这片遗址为何能够历经700多年而依然保存完好?从研究者的角度来看这种完整性有什么样的意义?
张春长:元中都所在的旺兀察都“北通和林、西达西域、北连草原,南制中原”。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海山在漠北草原长期生活的经历,意味着中都一旦启用,元朝的政治格局就有可能发生很大变化。但元武宗海山在位四年就突然去世,取而代之的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立即叫停了这项庞大的工程。因此中都从来没有机会行使作为都城的职能,甚至连普通城市的功能也未曾启用。
1358年,元中都被红巾军烧毁,此后这座占地9000平方米的宫殿在黄土下掩埋了近700年。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我们展开一系列考古发掘,这座沉睡多时的元代都城才再度为人所知。由于这座城址从未使用,又没有后代建筑的叠压,从而成为保存最好、破坏最少的元代都城遗址。
元中都汇聚草原和农耕两大文明,对于了解我国古代都城制度的渊源演变极为重要,尤其在研究元代都城建设理念、城市规制、建筑特征以及雕塑工艺方面,都发挥了标本作用。

元中都遗址中心大殿复原图。(图片来源:张北县元中都遗址保护区管理处)

记者:学界当时是根据什么判断它是一座元代的都城?
张春长:考古发掘的过程中陆续出土了大量汉白玉螭首、形制巨大的琉璃龙、凤、行什,以及浮雕龙纹的瓦当、滴水,这些都提示了元中都建筑的皇家性质和气象。

元中都遗址出土的汉白玉螭首。(图片来源:张北县元中都遗址保护区管理处)

元中都遗址出土的浮雕龙纹琉璃滴水。(图片来源:张北县元中都遗址保护区管理处)

此外,我们还发现元中都遗址的形制与元大都基本一致,也是三城相套、中轴对称、工字大殿,三出阙角楼建筑风格。三出阙是指宫廷建筑阙楼在母阙外延或后方附有依次缩小的子阙,代表中国古代建筑的最高规格,此前只有元大都的大明殿和城门采用了三出阙等形制。

元中都宫城角楼复原图。(图片来源:张北县元中都遗址保护区管理处)

整个遗址由宫城、皇城和外城三部分组成,是一个典型的回字形城郭。这种形制上承宋金,下启明清,突出表现了周礼记载的都城规划思想,是中国古代都城建筑的楷模。因此,经过反复考证和专项考古发掘,我们说元中都与元大都、元上都可以并称元朝的三大都城。

元中都遗址三套城结构。(图片来源:张北县元中都遗址保护区管理处)

记者:与元朝另外两座都城相比,元中都不一样的地方在哪里?它的规格形制与我们相对熟悉的元大都有哪些异同?
张春长:元上都是中原文化和游牧文化并存,元大都以中原文化为主,而元中都既结合了中原都城的建设规划,又融入了蒙古草原的一些特色,属于中原化程度较高的一座都城。
一方面,中都的布局和建筑特点与作为中原传统都城典范的大都很相似,无论是三套城垣配置、中轴对称的布局特征,还是三出阙角楼、“工字殿”的建筑风格。但是中都也有自身特点,如中都正殿1号台基位于宫城的几何中心,比元大都更合乎《周礼·考工记》的都城规制原则。从规模上看,元中都略小于元大都,与元上都大体相当。

元中都遗址航拍图。(图片来源:张北县元中都遗址保护区管理处)

据《周礼·考工记》记载,天子所居位于中,以高为贵。左祖右社,中轴对称,南北走向的格局是历代帝王营建都城时遵循的准则。元大都是中国古代都城中最符合周礼的实例,它把周礼的都城规划思想发展到了最高峰,可以说元大都是中国古代都城理想的楷模。而元中都与元大都一脉相承。根据我们的发掘,可以说元中都是继元大都之后,中国古代都城尊崇周礼的又一个典范。
另一方面,考古勘察显示元中都里既有传统宫城建筑,也有一些放置毡帐的空地,表明这个都城兼具草原文化和中原传统双重特色,体现了当时不同的生活习惯、区域之间的融合。
记者:元中都与中原历代宫廷建筑的传承关系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张春长:元中都代表性地面建筑是“工字”大殿,这种布局形式在唐代渤海国上京遗址就有发现,宋金元明清均有此种建筑形制。如南宋临安大内的部分宫殿、金中都大安殿、元大都大明殿都有类似的平面布局,它蕴含着“五行”“择中”的传统设计思想,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智慧。这是目前发掘元代大型重要建筑“工字殿”的唯一实例。

元中都工字形大殿俯视图。(图片来源:张北县元中都遗址保护区管理处)

工字大殿与西南角楼、宫城南门、西南水门一起,为研究元代的都城制度提供了新的最完整的实例。整个宫廷建筑承袭了宋代的建筑风格,石砌水洞等附属设施也都一脉相承。这种传承关系对于研究中国宫廷建筑的演变、草原文明与农耕文明的融合,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考古发掘过程中还发现了哪些代表性文物?

角部螭首。(图片来源:张北县元中都遗址保护区管理处)

张春长:元中都一共出土了70多个汉白玉螭首,其中角部螭首是元代三大都城遗址中出土的唯一一件角部螭首。螭首在中国传统建筑上的应用已经有1500多年,从南北朝到清朝,都是台基上不可或缺的排水装饰构件。这件螭首身躯前扑、头部微昂、双角贴颈、两耳后抿,这种蓄势待发的迅猛力量感把游牧民族特有的气息表现得淋漓尽致,堪称元代雕塑的极品。
在中心大殿遗址还出土了一件青石幻方。幻方是一种将数字安排在正方形格子中,使每行、列和对角线上的数字和都相等的方法,中国古代也称纵横图。元中都出土的这块青石幻方是六六方阵,纵横都是6个古阿拉伯数字,纵横斜行总和都是111;去掉“六六幻方”最外一层数字,剩下部分是一个四阶幻方,其每行、每列以及两条对角线上的4个数字之和都是74。

元中都遗址出土的青石幻方,现藏元中都博物馆。(图片来源:张北县元中都遗址保护区管理处)

幻方在古代被视为奇妙的神秘之物,重要建筑物奠基时埋藏在房基下,以求保护这些建筑永久不受灾害。上面提到与海山争夺王位的安西王阿难答,其安西王府早前也出土过铸在铁板上的六六幻方。幻方石板是我国数学上应用阿拉伯数字的实物记录,也是13世纪中西文化交流频繁的重要物证。

元中都遗址考古报告中的六六幻方线图及对照释文。(图片来源:张北县元中都遗址保护区管理处)

这些最能集中代表反映统治集团文化礼仪、意识形态的物化遗存,生动体现了作为少数民族的元朝统治者对中华文明的认同。

受访者简介:

张春长,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汉唐考古研究室主任。主持行唐故郡东周遗址、邯郸林村战国墓群、南宫后底阁唐代佛寺遗址、曲阳田庄大墓、元中都、梳妆楼元代贵族墓、河北坝上辽金元城址勘查等大型考古和国家重大社科基金项目。出版著作《元中都》《南宫后底阁》《车出中山》等,发表论文30余篇,曾获全国文化遗产十佳图书和省社科优秀成果奖。





监制 | 肖静芳          统筹 | 梁黎采写 | 戚佳编辑 | 梁黎制作 | 胡琪



RECOMMEND
往期推荐




觉得不错,就点在看哦~!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