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倬云:中国文化何以江河万古?
阅读需要 9 min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唯有中华文化延续至今。那么中国文化根脉何以历经千年而不断裂?当今全球化的世界形势下,中国人应如何看待自己的文化在世界中的位置?年轻人应如何理解文化自信?“道中华”记者近期对话以“中国的事”为终身志业的历史学家许倬云先生,畅谈中华文化何以江河万古,以及对未来中国的希望与前瞻。
记者:中华文明作为维系我们多民族国家的文化纽带,使我们绵延几千年而依然屹立于世界东方,并且继往开来地可持续发展。这种长久的内在凝聚力究竟由何而来?
许倬云:首先,秦始皇“书同文”之后,汉字系统代代延续,实与中国文化的融合有密切的关系。再加上汉字是视觉文字,可以克服方言的隔阂。于是,虽然广土众民,地方性的差异不少,中国仍能保持相当一致的文化同质性,政治权力可以更迭,文化认同则足以维系共同体的延续不散。综合言之,广大地区的古代族群在密切接触的过程中,有同一文字系统为文化发展的载具,遂能有源远流长的发展。
其次,由文化发展的角度看,战国时代虽然百家争鸣,主流思想仍是儒家。秦以法家治国,其实法家不过是儒家的变种;汉兴以后,黄老曾经短暂得势,汉代终究以外儒内法为根本。儒家士大夫不断凭借政治与社会的优势地位,推行儒家教化,以致儒家思想深入人心,民间的民俗文化也逐渐与儒家融合。甚至边远地区,地方官员不断努力于教化,其涵化的力量十分强大。儒、道、佛三家融合为中国普世秩序的中心思想,“人”是尊贵的,“人心”是宇宙万物观照与理解之所在。佛教“境由心造”与儒家“事在人为”两项观念,在中国融合为一。
再次,经济方面,中国自古是以农业为主要生产方式。农业作物及农舍手工业的产品,是中国市场经济之所寄托。凡此产品,经过农村市集,一级一级地集散与转销,达到全国各地的消费者。这样一个市场网络,是中国资源与财富流通的管道。中国幅员广大,拥有一个庞大的经济体。这个经济体仅仗区间互济,即能有效运作。经济交换功能,将中国凝聚成一个坚实、难以分割的经济共同体。这个经济共同体凭借全国性的道路系统整合为一个整体网络,各地的互依性甚高。从此以后,这一经济形态常存于中国地区,经济体系的整合也加强了文化秩序的内向聚合。
此外,中国经历数千年的民族重整过程,在接纳无数北方、南方的成分后,形成一个新的、庞大而多元的民族。这个民族不是由血统界定的种族,而是认同于一个文化传统,却又呈现多元性的人群。
以上几个因素,可能使得中国虽然广土众民,但可以确保国家内部的互相沟通,谁也不会被排斥在外,“中国人”才有一个共同的归属感。中国内部区间的人口流动,使得不同的人群有混合的机会,更重要的是,促使文化产生了共同性。经过不断地融合,在总体上,中国文化只有逐渐的变化,而没有突然的断裂,这才使“中国”的观念可以长期维持。
记者:作为一个五千年来没有断代的文明,为什么中国文化在接受外来文化冲击的时候可以兼容并包,中国文化究竟是靠什么来支撑这样的能力?
许倬云:中国文化真正值得引以为荣处,乃在于有容纳之量与消化之功。从中东两大文明所见的思想方式言,两河流域的文献中,显示出二元对立的观念。埃及古代文明的宇宙观,可以解读为定于一尊的多元系统。相对于中东的两套观念,中国地区的古代文化,也逐渐形成二元融合的基本观念。阴阳、男女、上下、动静等,都是对立的,却又是彼此互补的。可能在周初成形的《周易》,以相对二元,彼此消长,彼此调和,作为事物的本质、现象发生的动能。这一套观念,迥异于中东两大文明的宇宙观。
以奠定了中国文化系统一些基本特色的西周为例,其文化包容兼收的特点已很明显。周人发展为强大族群的过程中,无疑吸纳了不少不同的分子,而其文化渊源也是多源的。取代了商之后,西周封国之内至少有两三种甚至更多不同文化的人群,构成一个多元的复杂社会。西周的封建体制,使中国经历了为时数百年的文化融合过程。大致言之,东部各地上层社会经过封建礼仪的制约,西周以后,上层文化已呈现相当的同质性;然而各国民间,则异质文化共存,有多元的地方色彩。这一个既多元又定于一尊的格局,较之尼罗河流域格局,虽然类似,但有很大的包容性,能以其消长与变化,解决对立之间的矛盾。
秦汉共同体确认了以儒家为主流的中国文化。这一个以“人”为本体的文化系统,迥异于西方以“神”为本体的文化。于是,中国文化对其他文化有极大的包容性,时时吸纳,或发展新因素和新观念。总之,走过了数千年的历程,中国文化经过无数起起伏伏,这一文化圈的中国人也体验了无数的悲欢离合。回顾中国文化发展的轨迹,最可注意的是其兼容并蓄的胸怀。为此,中国人遭逢外来异质文化时,常常能够吸收其精华,融入自己的文化体系。同时,若一个思想体系趋于独断以致僵化时,常有内发的修正,使中国文化有更新的机会。
记者:如何理解宋、辽、金和西夏时期“中国”的概念以及宋与辽、金、西夏的关系?
许倬云:在宋代,宋王朝四周先后存在辽、金、西夏等少数民族政权。契丹人建立的辽,女真族建立的金,和唐古特人建立的西夏,在中亚人的口中都被称为“桃花石”(古中国称谓,编者注)。中原的丝绸和瓷器经由陆路,通过辽和西夏转递到中亚,也经由海路进入红海与波斯湾,西方只知道这些货品是从东亚的大陆来的。辽、金和西夏,与宋时战时和。对宋而言,和平的贸易双方都可获利。同时,辽、金、西夏的关系也不都是血与火,更多的是商品往来、和平贸易。而且更重要的是,它们都在相当程度上接受了古代中国文化。辽和西夏的知识分子所接受的教育,也是中国传统的典籍。正因为文化上的这种联系,后来中国才能再度成为一个共同体。
记者:在当今全球化的世界形势下,如何追寻人类长久憧憬的“天下大同”这一理想境界?
许倬云:长期独霸的西方文化,在走向全球化的今日,必须有“他者”提供不同的思想与行为。今天的全球化现象,也许是人类历史上最令人振奋的大事。在各种文化相激相荡时,其中各文化体系的精粹,将成为全体人类的共同文化资源。经过这一转捩点,长期屈居从属地位的文化体系,不仅只是保存于博物馆中,而是重获活力,能与近来数百年的“主流”进行有意义的对话。
我们必须学会在互谅互信中,彼此扶助,相摛相将,完成人类文明另一次的重大突破。
记者:您认为年轻人应该如何理解传统、理解中国人的文化自信?
许倬云:现在太多人信仰美国,信仰西方。里外相配,这个才是修己之后以安人,是我真正信仰的话,是中国可以提供给世界的思想资源。中国被当作“过去的过去”,不应该这样。中国的文明是活的,它带给世界的优秀资源,却被许多人以种种借口忽略。那些所谓先进的国家先进的是一部分,它的文化并不先进。我有生之年一直要拿中国的东西解释给同胞们听,解释给外国人愿意听的听。
我在《中国文化的精神》那本书里作过简要的解释,一般对中国文化的解释是静态的,我那本书里面的解释是动态的。动态趋衡、动态趋稳、动态调整。传统不是鞠躬作揖,传统也不是一幅画,传统本身不是固定的东西。传统是接受过来的一套经验、观念、判断的标准、衡量自己对不对的尺度,这是传统。现在知识分子要做的是认真地认识双方,认识过去中国传统的意义,认识西方从过去到现在转变的过程,思考未来的世界该是如何,会是如何。这个才是我们读书人、研究者该做的事。我终身的志业就是在做这个事情上。
受访者简介:
RECOMMEND
往期推荐
RECOMMEND
往期推荐
觉得不错,就点在看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