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清明,你那里下雨了吗?

黄涛 道中华 2023-08-07

蓝色字关注“道中华”

本文约 2600 字

阅读需要 7 min

传统节日之所以重要,或许正因为它们通过对时间的标记和制作,赋予寻常生活以特殊的文化意义,从而也带来心灵的和谐和社会的团结。杜牧诗云:“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又是一年清明,塞北江南,春和景明,气象日新。“道中华”特邀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黄涛教授和大家一起感悟时节,识读清明。


清明源流


我们的传统节日特别注重人间活动与自然节拍的和谐,不仅在节期的选择上根源于自然的征候,而且大都有人们为适应季节、气候、物候变化而采取相应活动的节俗。如立春之日,举行迎春仪式,打春牛、吃春饼等,庆贺新春的到来,为春耕作准备。而清明节正是刚刚完成冬春转换的早春时节,自然物候的变化非常明显,理当有一个大的节日让人们适应这种自然节律和生产生活的转变。

古代在这段时间有一个很热闹的节日,就是上巳节。上巳是清明节的源头之一,其节期原在农历三月上旬的巳日,魏晋以后改为三月三日,与清明节气时间邻近。此时寒冻过去,草木萌芽,人们兴致勃勃地来到郊外,在水边或祭祀洗浴,或招魂续魄,既召唤亲人亡魂,也召唤自己的魂魄苏醒、回归。
古人认为自己的灵魂也如同万物一样随四季的变化经历发芽、成长到凋零的过程,故在初春要招魂祓禊,以期神清气爽、身体康健。郑重的仪式之后是春嬉踏青,青年男女在水边草地嬉戏交游,自由择偶。此俗从先秦保持到汉代,魏晋以后,上巳节的古朴之风转衰,水中沐浴、招魂续魄之俗逐渐消失,改为临水宴饮,曲水流觞,以及踏青交游。
到唐代,上巳节逐渐消失,其习俗被整合到清明习俗之中。清明节到野外春游的习俗就与上巳节踏青春嬉活动一脉相承,而清明祭祀先人的习俗也与上巳节在初春招魂续魄的观念和做法有密切关系。

清明节更为直接的源头是寒食节,其祭祀先人之俗发源于寒食禁火与换新火的习惯。原来唐宋时期人们所过和所说的“寒食节”其实是现在所说的清明节与寒食节的混合。
清明节与原本意义的寒食节在习俗内容上共同之处并不显著,二者主要的联系有两点:一是时间相连,二是都有怀念、祭祀前人的情感诉求。这两点联系最终使清明节置代或兼并了寒食节。寒食与清明只差一天,三日禁火完毕,到清明这一天要换新火,就是以柳条或榆木乞取新火。这样清明与寒食就连在一起,清明的换新火活动成为寒食活动的一部分。
其实,唐宋时期清明前后的一系列活动是连成一片的,在当时人们的观念里清明节是寒食节的一部分,作为换取新火的一天也被当作重要的日子。而禁火吃冷食的习俗因为不利于身体健康,唐宋时期渐渐为人们所放弃,而“清明”作为一个节气名常被人们提到,所以这段时期的习俗逐渐被称为“清明节”,寒食节也就被以春游和扫墓为主的清明节取代了。
所以可以说,作为节气的清明上古时期就有了,而作为节日的清明正式出现于唐朝初年,尽管唐初人们把这个节日更多地叫做寒食节,或者并称为“寒食清明”或“清明寒食”。


清明节俗


唐朝清明祭祀的风习已经很盛,参与者遍及全体国民,上至君王大臣,下至平民百姓,都要在这一节日祭拜先人亡魂。从唐朝开始,朝廷就给官员放假以便于归乡扫墓。据宋《梦粱录》记载:每到清明节,“官员士庶俱出郊省墓,以尽思时之敬。”参加扫墓者也不限男女和人数,往往倾家出动。这样清明前后的扫墓活动常成为社会全体亲身参与的事,数日内郊野间人群往来不绝,规模极盛。

和其它以祠祭、家祭为主的节日不同,清明祭祀以墓祭最为普遍,也可以说墓祭就是清明祭祀的特色。在墓地祭祀,祭祀者离祭祀对象最近,容易引起亲近的感觉,使生者对死者的孝思亲情得到更好的表达和寄托。
清明祭祀的方式或项目各地有所不同,常见的做法有两部分内容组成:一是整修坟墓,二是挂烧纸钱、供奉祭品。过去由于寒食禁火的影响,纸钱不焚烧,而是挂在墓地的小树上、竹竿上,或用石块、坷垃压在坟墓边。
宋庄季裕《鸡肋篇》卷上:“寒食上冢,亦不设香火。纸钱挂于茔树。其去乡里者,皆登山望祭。裂帛于空中,谓之掰钱。”这样,凡是祭扫过的坟墓就有纸幡飘飘,构成清明前后的特有景观。后来,一般不再讲究禁火,就把纸钱烧掉。旧时北京清明祭祖的主要形式是“烧包袱”。所谓“包袱”,是被祭祀者当作从阳世寄往“阴间”的邮包。

社会生活在不断变迁,节日习俗也与时俱进。现在许多乡村地区的祭扫方式保留传统做法较多,而城市人的扫墓习俗变化较大。因为丧葬习俗的变化,在清明祭祀观念上,人们扫墓主要是表达对逝去亲人的孝敬或怀念,寄托自己的亲情,几无灵魂崇拜的成分。在祭祀方式上,总的趋势是简单、文明、不断翻新。

传统的清明节习俗不只是扫墓,还有踏青嬉游。旧时,郊野游乐活动在清明节习俗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绝不亚于祭祀。古人有许多诗句描述清明出游的活动,如杜甫的“著处繁花务是日,长沙千人万人出”,宋代吴惟信的“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明代王磐的“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探莺花总教春醉倒”。
过去,清明的节期也比较长,人们在这段时间多次春游踏青,扫墓祭奠当然也做,但并非只在清明这一天。比如旧时北京人祭扫坟墓不在清明当天,而在临近清明的“单日”进行。浙江丽水一带则在清明节的前三天和后四天的范围内扫墓,称为“前三后四”。所以,清明节本来是一个从容祭扫和纵情春游的节日。


清明文化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大节,在古人关于物候的记录中,有“清明三候”之说:“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鴽,三候虹始见”。意思是在这个节气到来之时,先是桐花开放,接着鹌鹑类的小鸟开始活跃在田间地头,然后是雨后的天空可以见到彩虹。清明,阳气渐盛,万物皆显,正是一年中最美好的时节。故《岁时百问》解释这一节庆名字的由来称:“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清明又是二十四节气中唯一一个兼具节日身份的节气,是“时年八节”之一,与春节、端午、中秋并为四大传统节日。从上巳节、寒食节到清明节,节俗的流转、变迁与整合,赋予清明丰富的历史蕴含,同时也带来这个节日独树一帜的人文气质。

《论语》有言:“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敬天法祖,是中华民族道德教育的重要部分,也是中国人生命意义和文化认同的重要来源。人们在清明时节扫墓祭祖,追怀亡人,这种祭祀仪式不仅内蕴着人们对于英烈、祖先、逝去亲人的深沉情感,同时也是一次生动的生命教育,启迪我们在人世的浮沉中不忘来处、但识归途,启示我们回归家庭,珍惜时光,过有意义的生活。

另外,清明踏青游玩的民俗传统,也使这个节日区别于其它节日而有了更多亲近自然、享受自然的休闲意味。亲近自然是人类的本性,尤其是在生机盎然的春天。选择清明作为春游的节日,也体现了我们祖先与天地自然和谐共处的生存智慧和生命情趣。在社会生活愈加拥挤繁忙的今天,亲近山水、感受自然似乎已经过于难得,但清明节的到来提醒我们,时节更替,山水常在,又是一个春和景明稍纵即逝的春天。

作者简介:

黄涛,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温州大学瓯江特聘教授,河北大学文学院外聘博导,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办期刊《民间文化论坛》主编。主要研究领域为传统节日、民间语言、民间文学,出版《中秋》《语言民俗与中国文化》《中国民间文学概论》等著作10余种,发表论文120余篇。





监制 | 杨新华
统筹 | 刘佳  康坤全采写 | 陈海龙  杨超编辑 | 郭晖制作 | 胡琪



RECOMMEND
往期推荐



觉得不错,就点在看哦~!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