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G X 吴辰冰|全民双抗潮背后的陷阱和弯路!
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我们
大咖说 · 01期
国内正在历经全民双抗潮
撰文 | 李圆
排版 | 长清
2002年,第一个全人源化抗体:抗TNF-a的adalimumab(Humira)上市,打开了炎症领域新的治疗格局,药王的传说至今还在。
十年之后,肿瘤免疫领域的大门被打开,2014年7月,百时美施贵宝(BMS)的Opdivo(O药)在日本被批准上市,标志着以PD-1/PD-L1为代表的免疫疗法正式引爆全球,一个新的浪潮出现。近期,Nature 杂志刊文Multispecific drugs herald a new era of biopharmaceutical innovation,文中指出以双抗、ADC为代表的新一波多抗药物研发浪潮正在迅速形成。
十年前,全民谈PD-1。但如今放眼当下,吴辰冰表示可能没有一个做抗体的人不关注双抗。拥有无限可能的“X”牌,因一档乘风破浪的节目成了当下热门词汇。在吴辰冰看来,如今的双抗对靶点选择、适应症、作用机制都不太受限,也大有“X无限可能性”的意味。双抗虽美,背后的陷阱和弯路却要谨慎!
01
双抗产品的三大开发策略
Aran F. Labrijn,.etl (2019), “Bispecific antibodies: a mechanistic review of the pipeline”, Nature Reviews | Drug Discovery
02
从临床需求倒推,
EMB01如何独辟蹊径?
在岸迈创立的初期,正值PD-1大火。但是从岸迈的官网,我们发现其第一个项目EMB01,是针对EGFR和C-MET靶点的双抗设计,从开发类型上属于上面介绍的第三种。为什么没有顺势选择基于PD1 / PD-L1的双抗设计,而是选择EGFR和C-MET这两个靶点?笔者表示好奇。
EMB01分子设计
吴辰冰解释道:PD-1特别Hot的时候,很容易脑子一冲动就去做一个PD-1 PLUS Something的设计,但冷静下,肿瘤免疫机制十分复杂,在临床上将来适应症如何选?是做一线还是二线治疗?是否要和PD-1单药做直接对照等等,会遇到很多说不清的难点。
对于很多初创生物制药企业来说,第一个项目的选择至关重要。是否具备明确的作用机制,明确的临床开发方案,能够快速进入市场,是重要的衡量因素。与其跟风做个PD-1的双抗,将来在红海市场厮杀,还不如另辟蹊径做一些PD-1解决不了的问题。
2016年10月,默沙东发布公告,FDA批准Keytruda用于治疗PD-L1高表达(>50%)、无EGFR或ALK突变的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成为第一个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一线用药的PD-1单抗。竞争对手BMS的Opdivo仍然是二线用药,同年8月5日,BMS宣布了Opdivo一线单药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PD-L1表达水平≥5%)III期研究结果未能到主要终点。
这场非小细胞肺癌领域的“KO大战”,给了吴辰冰团队一些新的思考。
肺癌在中国和美国都是死亡率第一位的大癌种,尤其针对非小细胞癌里面出现 EGFR 突变的患者。亚洲出现 EGFR 突变的病人占比高达 50%-60 %,欧美患者出现 EGFR 突变的患者也占比 20%-30%。常规的小分子靶向药,如EGFR-TKI会产生严重的耐药性,为了攻克耐药问题,EGFR抑制剂从第1代做到了第3代,但很多病人仍面临着无药可用的情况。
c-Met与EGFR耐药关系密切,对于这部分EGFR 突变的患者,PD-1和EGFR-TKI都作用有限。为什么不做一个同时靶向c-Met与EGFR的双抗,这相当于是一个空白的市场,也是一个重大的临床需求,吴辰冰的团队如获至宝。
03
打响国内中美双报双抗项目的第一枪
吴辰冰谈到,一方面技术平台很重要,EMB01是岸迈团队自主研发的双特异性抗体平台技术“FIT-Ig”筛选出的第一个候选产品,FIT-Ig的通用性非常强,不需要做很复杂的工程化改造、linker或mutation,抗体一旦成型,后续的CMC开发和单抗非常相似,所以可以快速推进。
此外,临床团队的经验非常重要,早在EMB01申报的半年前,岸迈便聘请了彭彬博士作为公司 CMO,彭博士曾在诺华领导全球肿瘤临床开发工作,在 C-Met 和 EGFR 两个通路上有多年积累,国际著名肺癌临床专家吴一龙教授是该项目的全球PI。所以在肺癌这个领域,岸迈相当于是在国际最高的水准上跟FDA和CDE进行沟通。
EMB-01 在多个肿瘤PDX模型中有显著疗效
除了EMB-01, 谈及下一阶段产品计划时,吴辰冰告诉笔者岸迈今年还会申报2个新项目进入临床,EMB02项目是一个针对PD-1\LAG3的肿瘤免疫激活机制设计,目前已在美国申报,另一个EMB06项目是一个CD3/BCMA的双抗设计,将在年底在国内申报。
就在今年3月份,岸迈生物正式任命顾新一博士出任公司首席财务官。在谈及新一轮融资计划时,吴辰冰向笔者透露,岸迈正在启动 C 轮融资,此轮融资主要目的旨在加速推进 EMB01 的临床开发,及支持后续更多的临床开发项目。
04
双抗虽美,但要谨慎这些“坑”
经历了全民谈PD-1、CAR-T的时期,如今双抗也是全民焦点,大到如Amgen公司,通过I期临床试验的管线药物中约有三分之二是双抗、多特异性药物,小到国内一个成立可能两三年的初创公司,pipeline 一半的项目都是双抗。
研发热潮的背后,吴辰冰对此表示深思,表示双抗虽美,但自己从雅培到岸迈,可以说走过了无数“坑”,对于新入局双抗的初创企业尤其要谨慎这些“陷阱”和“难点”。
多数双抗项目的失败源于早期设计
很多早期国内的一些公司,用的一些双抗技术并不成熟,没有解决双抗平台源头上成药差和效率低的问题。不重视双抗早期的设计,就很容易做出的项目只能停留在实验室阶段,而不是一个可产业化的产品,很多一进入临床就会死掉。
动物模型对后续临床开发策略至关重要
有的公司在临床前的安评试验是缺乏的,以至于进入临床阶段没办法选择剂量。构建合适的动物模型去验证双抗的安全性以及在临床阶段的Dose Prediction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从Discovery到CMC再到临床, 这是一个连续创新的一个过程,缺一步后面都走不下去。
专利需要提前布局
双抗涉及到很多专利保护的问题。如何克服专利壁垒,避开与其他双抗平台技术上的专利冲突,这其中有很多学问。在技术应用上面,如果自己的核心产品没有专利保护,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别人很快就能copy,追上甚至超过你,因为他们避免了很多你当时走过的坑和弯路。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19年4月,岸迈便以专利号10,266,608标题为“串联Fabs免疫球蛋白及其用途”的专利拿到了美国专利商标局(USPTO)的授权,广泛涵盖和保护了通过FIT-Ig®技术获得的双抗,解除了后续产业化的后顾之忧。基于FIT-Ig®技术平台,更是先后与信达生物、英国Kymab公司等10余家国内外药企达成了双抗技术与产品的合作。
后记
采访的最后,笔者请教吴辰冰博士,这位在双抗领域乘风破浪的“先行者”给入局双抗的后来者三句箴言,供行业交流。
第一,熟悉双抗的结构特点,做一些有差异性的产品,而不是单纯模仿。
第二,既然做了双抗,就应该做1+1>2的机制,不单是对比单抗,更是实现两个单抗不管如何combo也无法获得的效果。
第三,从临床需求出发,早期的协同机制及后续的临床策略都要搞得很清楚,说服自己再去投钱,不要贸然往临床推进,最大避免钱只能是打了水漂。
—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