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容貌焦虑正在偷走我们的自我

五碗鱼 国科大心理中心
2024-12-31
我的皮肤太黑了
我的腿太粗了
我的脸太方了
我的鼻子太塌了......
这些是我们在网络上、生活中能够看到的、听到的,一个个真实的人所倾诉的,他们真实的苦恼。我们可以把这样的种种称为容貌焦虑。然而,容貌焦虑给我们带来的苦恼远不止如此。在体像忧虑量表中,有19个不同的条目测量了人们生活中各种容貌焦虑的表现,包括但不限于花很多时间对着镜子检查自己的外表、对自己的外表不满意而不愿意社交、担忧别人会负面评价自己的外表……而这仅仅只是容貌焦虑的冰山一角。

对自己的外貌不满意而不愿意社交一项在国内1307名大学生中的调查显示,大约三分之二的女生都对自己存在身体不满,也就意味着每三位女生中,就有两位对自己的身体感到并不满意;在男生中,这一数据则大约为三分之一[1]

容貌焦虑的人群较为严重的情况是,较高水平的身体不满一直都是进食障碍的风险因素,与个体的心理健康存在密切关联。在众多精神障碍中,进食障碍也是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进食障碍患者如神经性厌食症患者,往往陷入对自己身体形象的歪曲,即使在体重显著低下的情况下仍然认为自己胖,并限制体重的增加。最终,除了高自杀率,许多患者也常因器官衰竭等生理并发症而死亡。

对自己身体形象的歪曲这些为我们敲响了警钟,让我们不禁思考,我们的容貌焦虑究竟从何而来?在这里,向大家介绍两个概念:自我客体化(self-objectification)、瘦理想内化(thin-ideal internalization)。这两者与容貌焦虑都有着密切联系,尤其是在女性群体中。自我客体化,指的是个体内化了对自己的身体自我的他人视角[2]。换句话说,个体在看向自己的身体时,习惯于用别人的眼光看待自己,而不是真正意义上地透过自己的眼睛看到了自己。如此的结果是,个体习惯性地“监视”自己的身体,并带来更多的羞耻、焦虑,大大削弱了个体对自己身体内部状态的觉知[2]。某种程度上,自我客体化使我们陷入了对自己身体的物化,剥夺了生命体生而具有的尊严和价值,用冰冷、刻板的某个他人标准去驯化我们灵动的身体,乃至灵魂。这将导致我们的种种焦虑与不快乐。

自我客体化瘦理想内化是指个体内化了社会所奉行的“以瘦为美”的观念。这几乎是每个在现代社会中成长起来的人不可避免会出现的一种现象,但程度却有轻有重。简单地说,双通道模型认为个体从外界感知到的相关社会压力将促进个体的瘦理想内化,高水平的瘦理想内化将导致身体不满,并进而连环导致节食和消极情绪的发生,最终不断发展为进食障碍[3]。在无法直接改变客观的外界压力的情况下,瘦理想内化也被作为预防进食障碍的发生的一个重要早期因素。

以瘦为美的社会观念

那么,在我们觉醒了自我的意识,意识到这些可怕的影响之后,我们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做一些有益的行动?以下是为大家提供的一些可能的建议:

1.认识我们当前的审美规训,在生活中有意识地知觉到那些带给我们负面影响的潜移默化的标准。在每一次看到媒体上“精美”的图片或者影像的时候、在每一次听到对别人或胖或瘦、或白或黑等等的评价的时候、在每一次准备展示自己的时候……尝试去觉察我们是否一直都在温水煮青蛙般被规训。问问自己,这样的规训是真理吗?这样的规训是自主的选择吗?“时尚是我们表达自我的一个方式。”我们对美的感受也理应如此。

审美规训

2.认识自己的身体之美。一个很简单的认识自己的方式,就是照镜子。当我们看向镜子里的自己,能否带着对自己的珍视,感受到自己灵动的生命?你的双眼带你看过世间许多动人的风景,你的双耳带你领略过世间许多美妙的乐曲,你的双腿带你走向你想走去的每个地方……它们都拥有着独一无二的样子,是与我们密不可分的伙伴和家人。推荐尝试坚持每周一次的镜子练习,去看着镜子里的自己,写下自己的每一个可亲可爱的点,并且不忘自己这些可爱的“家人们”。

可亲可爱的自己

3.积极感受所有美的体验,对美带着属于自己的觉知与判断。这并不意味着大家都要拿起美学艺术的书籍,而是我们也可以在自己的生活中去了解不同的美,充分地感受美的多样、美的不受束缚,充分地体验美是一种私人的感受,而不是一种绝对的刻板标准。你可以欣赏天空飘过的一朵云,欣赏路边一棵长在石缝里的野草,欣赏从你身边经过的每一个行色匆匆,默默赶往自己人生的人,这些都可以是我们感受到美的理由和对象。


在生活中感受美

4.勇敢地向来自外界的评判说不,并鼓励那些和自己有同样焦虑的伙伴们。那些嘲笑或打趣别人外貌的话语,请勇敢地去反驳吧,让有心者和无心者知道这样的话并不礼貌、自以为是,甚至可能伤害别人。这是为了我们自己,也是为了我们能够拥有更好的社会环境。在看到正焦虑地评判自己外形的人时,也勇敢地去赞赏他,道出你看到的他灵动的生命吧。毕竟,“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起舞的日子

参考文献

[1] Cuiting Y, Liu H, Yang Q, et a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strained eating, body image, and dietary intake among university students in China: a cross-sectional study[J]. Nutrients, 2021, 13(3): 990.

[2] Fredrickson B, Roberts T-A. Objectification theory: toward understanding women's lived experiences and mental health risks[J]. Psychology of Women Quarterly, 1997, 21: 173-206.

[3] Stice E, Ziemba C, Margolis J, et al. The dual pathway model differentiates bulimics, subclinical bulimics, and controls: testing the continuity hypothesis[J]. Behavior Therapy, 1996, 27(4): 531-49.

文字|五碗鱼

图片|大鱼 “百度画一画”AI助手

约稿|曲晓娣

编辑|陈家坤 大鱼

责编|梅则辩

审核|肖斌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国科大心理中心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