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喜欢的究竟是与我们相同的人,还是不同的人?
与他人建立恋爱关系
是两个拥有相对独立自我的人
相互融合的过程
只有这样才能在恋爱中
获得真正的亲密
本期通过解析一部电影中的
若干心理学知识点
邀你一起来探索
恋爱关系中
我们喜欢的究竟是
与我们相同的人
OR
与我们不同的人
电影 · 介绍
电影《花束般的恋爱》于2021年上映,豆瓣评分8.6,跻身豆瓣电影Top 250榜单。
电影 · 情节
女主人公八谷娟(以下简称小娟)与男主人公山音麦(以下简称小麦)相识于一次意外——两人都错过了末班地铁,搭伴等待次日发车回家时,意外发现双方的习惯与爱好高度相似,喜欢的歌手、作家,看过的电影和书都高度重合,“仿佛看到了另一个自己”。
电影 · 解读
买了票但都没有去成的“天竺鼠”喜剧专场让两人的谈话陷入暧昧的沉默,相见恨晚。匆匆分别的早晨,二人约定了下次见面,之后顺理成章开始了恋爱。
“天竺鼠”喜剧专场
这里的过渡从心理学上可以用接近效应(propinquity effect)解释。接近效应指我们看见并与之交往得最频繁的人往往最有可能成为我们的朋友。但接近效应只在相识的初期阶段产生作用,因此,接近性与吸引力之间的关系只在很窄的范围内有效[1]。
与接近效应相关的还有曝光效应(mere exposure effect),我们越多地暴露在某一刺激下,就越有可能对其产生好感。熟悉通常不会引发轻视,而是好感,只要这些人身上没有令我们反感的特征[1]。
但若想给一段发展中的亲密关系升温,就超出接近效应起作用的范畴了。提升亲密关系,需要相似性——我们和对方在兴趣、态度、价值观、背景或人格特质上的匹配程度[1]。
相似的爱好与习惯促进了小娟与小麦的好感,因此,娟麦的感情进入正向循环,二人的关系转向恋爱关系。
小娟看到小麦的书架
接下来,剧情的时间线来到毕业节点。娟麦先后开始找工作、换工作,工作强度、生活习惯的差异使得二人的感情逐渐分崩离析。原本仿佛“另一个我”的两人最后的默契竟是同时决定分手。
有人说,是娟麦与现实的对抗过程消磨了的爱情,但电影其实暗含很多伏笔。正如电影名字《花束般的恋爱》一样,离开土壤、失掉水源的花束注定无法长久地维持生命力。
让我们重新分析两人相遇前的剧情,这一部分是两人单独视角的讲述,你会发现比起对剧、影、书取向上的相同,小娟与小麦在日常的处境中并不相似。
虽然小娟与小麦都是渴望社交的“局外人”,错过末班车的夜晚,小娟与小麦去了同一场聚会。但对“参加聚会”的自我认知上,小麦以为喜欢的学姐会在场,而小娟则很清楚自己只是去“凑个人头”。
小麦很重视外界给予的回应,被谷歌地图拍到后兴奋地告诉所有人,小麦想要改变自己“局外人”的状态去融入主流社交,哪怕这群人的观点、想法他并不赞同。
小娟则不会对所有声音照单全收,小娟“局外人”身份是自己主动的选择,她清醒地游离在人群中,远离主流的喧闹,只是期待有人能够和她共鸣。
小娟与小麦更深层次的自我并不相似。小麦在有空闲看书的自由职业时期还可以用看过的书鼓励求职不顺的小娟,但在小娟反过来宽慰小麦时,小麦则不屑一顾。看过的书并没有内化到小麦的内心给予他支撑,只成为了他身上的符号,没有时间看书就彻底放下;小娟则更为知行合一,她的认知与她的选择是始终一致的。
由此,不难看出
这段如花束一般的爱情
从一开始就是倒计时
相处后期,两人最大冲突表现在工作与生活的平衡方面。小麦无法理解小娟为追求快乐而换掉稳定的工作,小娟也无法感同身受小麦不断压抑自我、牺牲生活的工作节奏。
与此同时,两人也早已没有一同看完同一本书、看完一部电影、抑或是打完一部游戏了。脱离了这些,小娟与小麦似乎无法对话。“小娟与小麦总是借助某个作品里的台词,要通过某个人创作出来的东西才能交流下去的地方,为后来埋下了伏笔。”
细细品味娟麦热恋时的对话,你会发现,小娟与小麦看似说了很多话,但很少有真正意义上的“交流”。你常常可以看到“我知道”“我看过”“你知道……吗”,但几乎看不到“我认为”“我是这样想的”“你觉得……怎么样”,重复别人观点带来的相似与共鸣成了维系娟麦爱情的重要桥梁。但这是浮于表面的相似。
表层的相似带来的喜欢并非假象。相似产生喜欢可能源于相似带来的满足感[2]。相似的观点会让我们认为得到了回报,即吸引奖赏理论(reward theory of attraction)——喜欢与我们相似的人具有奖赏意义[3]。
离开校园走进社会后,人生观与世界观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小娟会因为工作的乐趣而果断辞掉更为稳定高薪的工作,她明白自己工作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享受生活;而小麦则截然不同,他最初的规划是做漫画家,失败之后被迫成为办公室职员,他无法调和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为了更好的生活却没能更好地生活。
人生观与世界观的不同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成长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走向社会后面临的不同社会期待等等,这里不做详细探讨。小娟与小麦在人生观和世界观上的“不相似”最终导致了“不喜欢”。
当我们发现某人与我们的态度不一致时,我们就会倾向于减少对这个人的喜欢[4],“态度一致性”有助于人们促进和维持亲密关系,也能够导致同伴高估其态度的相似性[5][6]。
小娟与小麦相识初期互相认同的表层相似使得他们高估了对方的态度一致性,促进了这段亲密关系的维持。对于那些不相似的特质,二人都有意无意选择了隐藏,电影的最后才终于揭晓那些“隐藏的彩蛋”,譬如小娟对天然气储气罐并不感兴趣,而小麦也并不喜欢木乃伊展。
表层的相似可以带来花束般的恋爱,但长久的喜欢与吸引力,需要建立在人生观与世界观的相似性上。
与电影情节相反,我们有时也会对与我们截然相反的人产生兴趣,那么对立会引发吸引吗?人格特质上的互补不也是互有裨益吗?但遗憾的是,相反对于吸引关系的促进并未得到足够的理论依据支撑。相似性对吸引力,尤其是对长期吸引的正向作用得到了广泛验证。
那么,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来判断与对方是否相似呢?
社会心理学对“相似性”的定义是:我们和对方在兴趣、态度、价值观、背景或人格特质上的匹配程度[1]。
兴趣与态度上的表达往往需要媒介的承托,书籍、电影、社会事件……我们的表达似乎无形中被限制,对这些外在媒介的评论只是我们价值观或人格特质的一个切片。浮于表面的交流本身就充满了误解。
判断我们与对方的相似,更为重要的是人生观、价值观和人格特质上的重合。这些才是我们与世界认知交互的视角和方向。
看到这里的你
是否也有一些话想要分享呢?
爱很抽象,爱一个人却很具体
欢迎大家给我们留言
分享自己的体验、感受和想法
参考文献(上下滑动查看)
[1] 阿伦森, 威尔逊, 萨默斯. 社会心理学(第10版)[M]. 侯玉波, 曹毅, 等译. 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23.
[2] 迈尔斯. 社会心理学(第11版)[M]. 侯玉波, 乐国安, 张智勇, 等译. 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4.
[3] 米勒. 亲密关系(第6版)[M]. 王伟平, 译. 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5.
[4] Lehavot K, Lambert A J. Toward a greater understanding of antigay prejudice: On the role of sexual orientation and gender role violation[J]. Basic and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2007, 29(3): 279-292.
[5] Kenny D A, Acitelli L K. Accuracy and bias in the perception of the partner in a close relationship[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1, 80(3): 439.
[6] Murray S L, Holmes J G, Bellavia G, et al. Kindred spirits? The benefits of egocentrism in close relationships[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2, 82(4): 563.
文字|谢书馨
图片|网络
审校|大鱼
编辑|刘艺璇
责编|梅则辩
审核|肖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