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魏巍 | 大学科建设中六要素间的互动关系——基于71所一流学科高校建设方案的政策文本及社会网络分析

魏巍 治理评论 2022-04-25


作者简介:

魏巍,男,天津市人,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副研究员,博士后。


摘要:在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的同时,部分高校出现了过度追逐项目、论文等显性指标,忽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要素协调发展的现象。出现该问题的原因是学科建设主体没有充分理解和认识到学科建设中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文章以71所一流学科高校公开的学科建设方案为研究对象,运用政策文本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的研究方法,对学科建设中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师资队伍、文化传承和国际交流六大要素的关系,进行了宏观的定量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人才培养和国际交流处于整个学科建设要素关系网的中心,并且形成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国际交流"两个紧密的关系网。


关键词:学科建设要素;互动关系;一流学科;政策文本;社会网络



一、引言



2018年8月,教育部、财政部、发改委联合印发《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该文件进一步明确学科建设中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队伍等各要素的任务,并着重强调“双一流”建设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教育部高校教指委成立会议、“双一流”建设现场推进会议等场合,先后几次强调人才培养是“双一流”建设的根本。杜占元、吴岩也分别在不同场合指出,培养一流人才,特别是一流的本科教育,是一流大学建设的重中之重。但是时至今日,仍有不少高校将学科建设等同于追逐人才帽子、大项目、高被引等显性指标,没有真正把人才培养放在学科建设中诸多要素的首位。这个问题的背后,是部分高校没能处理好“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等学科建设要素间的相互关系,造成孤立、片面,甚至是急功近利地看待学科建设。

在国家“双一流”建设已实施三年的当下,高校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学科建设是由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众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学科建设中不同要素间能否相互支撑、相互融合,形成一个功能全面且组织有序的生态体系,是衡量一个学科管理机制健全、高效与否的关键指标。在当下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的重要节点上,明确学科建设中诸要素间的互动关系,有利于学科建设单位调整战略布局,合理配置资源,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因此,学术界亟待加强学科建设中各要素之间互动关系的理论和对策研究。本研究以政策文本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为工具,分析71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建设方案文本,以文本量化的方式研究学科建设不同要素间的互动关系,构建要素间互动关系图,凝练一流学科高校对学科建设各要素的共识性理解,并对照不同类型高校分析其要素关系的差异,为地方高校处理学科建设要素间相互关系提供理论参考和对策建议。


二、文献回顾



学界对学科建设中各个要素间相互关系的研究早已有之,大致可以分为两个范畴:一类研究是从宏观、定性的角度,探讨某一要素在学科建设中的作用。张德祥提出,学科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处理好学院内部与外部五方面关系。他主张学科建设要放眼于长、整体把握:从空间轴上,高校要处理好整体与部分间的关系。比如,院系发展与学校顶层设计的关系,以及顶级学科与学科群、学科生态之间的关系;从时间轴上,高校要处理好学科建设的规划、实施和评价的关系。王旭初、黄达同样在文章中谈到重点建设与整体发展、学院与大学的关系问题,他们更加关注治理结构的问题,权力在现有的院校两级管理体制中,或集中或下放,是否能有效承载和把握学科建设整体与局部的关系,还需要进行深入的思考。除此之外,较早的一些研究多是将学科建设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团队建设等要素割裂开来,单独探讨学科建设与上述要素之间的关系,从定性的角度分析以上要素在学科建设中的作用。对于何种要素应该居于学科建设的中心和根本,不同研究观点不一。马桂林、顾良飞认为高校的基本职能是培养人才,所以人才培养应该给予重视;而游海认为“科学研究在学科建设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必须紧紧抓住科学研究这个源头不放松”。但究竟何种要素应该成为学科建设的根本,以及不同要素间该如何协调、如何相处,现有研究仍缺乏有力的论述。

另外一类研究是从微观、具体的角度,探讨某一对或者某几对具体要素间的相互关系。作为高校的两大最基本职能,同时作为高校教师的两大职责,科研与教学的关系是学界研究最深入,也是常论常新的一个研究选题。在CNKI数据库中搜索以科研教学为篇名的中文论文,我们发现近十年来(2008-2018年)文章量均匀维持在每年400篇以上,说明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同时期,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始终是被大家所关注的热点。在加快建设“双一流”的当下,明确科研与教学的关系又显示出了重要的意义。有关科研与教学关系的研究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以高校教师个人为视角,看待科研教学关系的研究;另一类是以高校或者学科建设为视角,看待科研与教学关系的研究。以教师个人为视角的研究,更多地采取定量的研究方法,通过对科研教学成效、对科研教学关系的看法,采取或主观或客观的测量方法,然后进行相关关系的检验,结果并不支持科研教学相互融合相互促进,而是更多地表现为科研正向影响教学,科研对教学的促进效果大于教学对科研的促进效果。从学科或者高校的角度看,理想中教学与科研应该是均衡发展、不可偏废,但由于政府投资导向以及对大学、教师的评价导向的影响,现实中高校普遍存在教学与科研发展失衡、重科研而轻教学的现象。解决方案多数是改革大学与教师的评价制度,周光礼等从科教融合的角度,给出了科研支撑教学的具体方案,刘振天提出可以让教学指向未知,让好奇心驱动高校回归教学。综上所述,不少学者已经对学科建设中各要素的关系进行了相关研究,但是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宏观层面缺少定量的实证研究,而微观层面缺少对教学科研以外要素间关系的深入探讨。尤其是在当前“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一流学科建设的各个主要要素之间的关系尚不十分清楚。本研究运用政策文本结合社会网络分析的定量方法,从宏观层面考察一流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队伍、文化传承、国际交流、社会服务六大要素的互动关系,为探明学科建设要素间关系,以及推动“双一流”建设制定政策提供参考。


三、研究设计



政策文本一般指施政主体所发布的法规、法则、文件、规划、方案、实施意见等以文本形式阐述施政者意图的内容集合。政策文本被看作是政策制定者表达政治目的,陈述预计开展行动的一种浓缩和载体。对给定范畴的政策文本进行挖掘和分析,能够明确和提炼出特定群体政策制定者的共性行动路线与政策设计思路,从而实现分析政策设计者认知和理念的目的。本文以一流学科高校的学科建设方案为分析对象,旨在考察和分析一流学科高校,作为出色的学科建设群体,如何理解学科建设不同要素间的互动关系。

1. 研究对象教育部公布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总共137所高校,其中42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95所“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实际是98所,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三所分别有两个校区,并且独立办学,但算作一个学校)。本研究选取95所(实际是98所)“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中的71所为研究对象,收集他们公开发布的一流学科建设方案文本。71所高校大致可以分为三个类型:综合类大学22所,占31%;理工农医类大学37所,占52%;人文社科艺体类大学12所,占17%。所剔除的样本或者是因为建设方案过于简单,无法从建设内容中了解到要素间的关联,或者是因为建设方案的写作体例存在问题,没有包含明确的建设任务,所以无法找到要素间的关联。只选择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作为样本,考虑的是其公开的政策文本为学科建设规划,并且大多数(71所中的56所)高校入选学科均为一个,建设方案和思路更加聚焦在学科建设上,与本研究主题更加契合。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公开的是学校整体的建设方案,且每个学校入选学科较多,文本写作体例差别较大,不容易统计并实现本研究的意图。2. 数据收集


表1 71所一流学科高校六大学科建设要素互动关系矩阵

71所样本高校的一流学科建设规划,写作体例大体相同,都包括建设目标、学科建设、整体建设三部分。本研究聚焦在学科建设部分中的建设内容。样本高校在该部分中,普遍按照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师资队伍、文化传承、国际合作六个部分分别写作。本研究顺序考察每一要素的文本内容。如果该学科在某一要素的论述中提到了其他要素,即认为该学科在学科建设中需要两种要素进行互动。例如,在人才培养中提到科教融合理念,即视为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要素的互动,记录为1。为均衡考察各个学科对互动关系的理解,同一学科中相同要素间互动关系,不重复统计。例如,人才培养中提到科教融合,也提到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互动关系仍统计为1。经统计,71所学校91个学科的各个要素间互动关系求和之后如表1所示,并将其转换为社会网络分析软件可以识别的CSV文件格式。3.分析方法本研究运用社会网络分析,并选取UCI-NET6.0和Gephi0.9.1两个软件,作为主要分析方法和分析工具。社会网络分析是社会学中常用于分析社会行动者及其间关系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图示或矩阵表达复杂的社会关系网络,借助图论、代数模型等数学工具,并通过UCINET等软件,实现了对社会网络关系以及能动者与网络之间相互影响的定量分析。(1) 密度与中心性网络密度(density)是衡量社会网络成员关系紧密程度的指标。网络的密度越大,表明网络成员之间的联系越紧密,该网络对行动者的态度、行为产生的影响就越大。其值是网络实际存有的关系数与网络理论上最大关系数之比,计算公式为:D=m/[n(n-1)]。D为网络密度,n为网络中能动者个数,m为网络中实际存在的关系数(整体网为有向关系网)。网络中心性是表征网络中能动者在网络中权力和影响力的指标。有三种形式的中心性,即度中心性(degree centrality)、接近中心性(closeness centrality)、中介中心性(betweenness centrality)。度中心性的计算是将该能动者在网络中所有关系求和,该数值用来衡量节点在网络中的影响力。接近中心性(closeness centrality)是以节点间的距离来衡量某一节点的中心程度,即如果某一点与网络中的其他越接近,中心性越高。其计算公式是:

中介中心性(betweenness centrality)是衡量节点作为媒介的能力,其计算公式为:


(2) 核心-边缘结构分析

核心-边缘结构分析是一种理想的分析模型。该模型通常分出一组密度较高的能动者即核心,以及另外一组密度较低的能动者即边缘。核心组的能动者之间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它们与核心区域每个事件都紧密联系。而边缘组的能动者之间联系不太紧密,它们没有与分区内的事件联系紧密。核心-边缘结构分析能够找到网络中的核心区域和能动者。(3) 凝聚子群凝聚子群研究是一种社会结构的描述性研究。运用凝聚子群分析,能够帮助研究者发现复杂关系中具有某一类特征的小团体。本研究基于学科要素间的“互惠性”关系,进行凝聚子群的分析,旨在找出节点关系亲密的“派系”(cliques)。“派系”是指网络中至少包含三个点的最大完备子图,即任何两个节点之间都存在直接相连的关系,并且派系不能被其他派系所包含。


四、分析过程和结果




1. 学科建设要素间关系的总体分析

(1) 密度及中心性分析考虑到社会网络图的清晰、美观,本文采用Gephi0.9.1软件制作出图1。图中箭头和线条的粗细程度表示要素间的联系紧密程度。箭头越大,线条越粗,表示该方向的联系越多。经UCINET6.0计算,网络密度为18.9333,标准化值为18.4931;流入的度网络中心势为31.607%,流出的度网络中心势为25.705%。表明该网络整体上并不算是联系非常紧密的网络。


图1 71所一流学科高校六大要素互动关系社会网络图


同样经计算,网络中心性如表2所示。国际交流在流出度中心性上排第一,其次是人才培养,前两位远高于其他四个要素。说明国际交流与其他要素的联系非常密切,甚至要依赖其他要素,高校的国际交流必然伴随着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目的。科学研究在流入度中心性中排名第一,而流出中心性排名最后,说明科学研究是一个独立性较强的工作,与其他要素密切合作的需求不强,并且其他要素对科学研究的关注度非常高。网络各要素的接近中心度都较低,说明网络间要素可以直接联系,并不需要中介要素进行桥接。人才培养要素在流入、流出两个中心性方面都排名第二,说明人才培养受到整体网络的密切关注,并与其他要素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文化传承是整个网络接受联系水平最低的要素,说明其他要素对文化传承的关注和需求比较低。


表2  71所一流学科高校学科建设要素间互动关系网中心性

(2) 中心-边缘结构分析


表3 71所一流学科高校学科建设要素间互动关系网中心-边缘结构


运用UCINET6.0软件对学科建设要素间网络进行中心-边缘分析。分析结果(见表3)显示,人才培养和国际交流两个要素构成了整体网络的中心,而科学研究、师资队伍、文化传承、社会服务为网络中的边缘。从中心组和边缘组网络密度(见表4)可以看出,中心组密度远大于其他边缘组,说明人才培养和国际交流两要素,因极为密切的相互联系而被确认为中心组。其他要素因相对弱的联系而被分配为边缘。


表4 71所一流学科高校学科建设要素间互动关系 网中心-边缘结构密度分布


(3) 凝聚子群分析

运用UCINET6.0将初始关系矩阵(表1)转化为“二值化”矩阵,即互动关系在20以下的用0代替,20以上的用1代替。然后,利用Symmetrize的功能将该矩阵进行对称化处理。最后,运用Cliques功能进行派系分析。结果(见表5)显示整个学科建设要素中,存在两大派系或者小团体,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以及“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国际交流”。


表5 71所一流学科高校学科建设要素间互动关系网派系情况

2. 不同类型高校学科建设要素间互动关系的比较

不同类型高校学科建设要素的影响力排序大体与总体网络显示出的情况相同(见表6):综合、理工农医两类高校与总体网络一致,均是国际交流在流出度中心性中排第一,科学研究在流入度中心性上排第一,人才培养均排名第二;人文社科艺体类高校国际交流排名第一,而人才培养排名第二。该情况说明人文社科类高校对科学研究的重视程度,或者科学研究的重要性和影响力,稍逊于另外两类高校。


表6 不同类型高校学科建设要素间互动关系中心性情况

不同类型高校中心-边缘结构显示:综合类大学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交流为中心,师资队伍和文化传承相对边缘;人文社科艺体类大学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国际交流、社会服务为中心,文化传承和师资队伍相对边缘;理工农医类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师资队伍、国际交流为中心,文化传承相对边缘。该情况说明人文社科类高校中社会服务的影响力较低;文化传承在理工类高校里最不受重视。


五、讨论与建议




1. 启示

(1) 人才培养和国际交流位于学科建设要素交互关系的中心本文以政策文本分析量化并收集数据,以社会网络分析探索学科建设要素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从不同角度说明,人才培养和国际合作是学科建设的重中之重。换句话说,国内相当部分的一流高校认为,培养国际一流人才、人才培养体系与国际接轨,是当前乃至今后一个阶段学科建设的中心任务。此种理解和认知,与政府确定的“双一流”建设中心相符,同时也与世界一流学科的定位相符。当前,中国经济已深度嵌入全球化发展格局中,“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的实施,也迫切需要中国对外发出声音。一方面,是全社会对国际化人才需求的渴望,而另一方面,以世界一流标准建设“双一流”,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内生动力。因此,高校在学科建设当中,仍应该以培养一流人才为根本出发点,以国际化的标准、国际合作的方式、国际化的课程体系,大力提升国际化人才培养水准。(2) 学科建设呈现以社会服务和国际交流为走向的发展路径本文通过社会网络分析的凝聚子群分析,发现学科建设的各要素中存在两个关系密切的小团体,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以及“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国际交流”。该现象说明一流高校普遍认为,学科建设正沿着两条路径向前发展:第一,高校通过高水平人才培养和高水平研究,为解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提供人才资源和智力支持保障。“科教融合”“产教融合”“产学研合作”等理念正在迅速落地生根,转化为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具体学科建设内容。本文在收集数据阶段发现,大量高校将“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写入发展规划,并配以各种具体的落实措施。第二,高校准备大幅提升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国际化水平,同时以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为抓手和纽带,强化国际交流合作工作。“双一流”建设需要在国际可比指标上达到一流。考察现有的大学排名等可比指标,我国高等教育在整体上与国际一流还存在差距。因此,与国际一流高校加强合作,学习借鉴他们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方面的先进经验,仍旧是当前学科建设的重点。2. 建议(1) 以科研、产业化和国际化带动人才培养,凸显其在学科建设要素中的中心地位如前文所述,人才培养应该确立为学科建设中最活跃和最具影响力的要素。但是本研究的分析结果显示,人才培养要素在流入、流出的网络中心性上都排名第二,不及科学研究和国际交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能只停留在口头和文本上。教育管理部门应该充分运用学科评价、考核等工具,提升人才培养在评价指标等方面的权重,让人才培养工作的显示度越发明确和凸显。以设置教学研究奖励、教学人才称号等措施,在高校中宣传、营造、提升教学的受重视氛围。推进学校、学科、教师三位一体,全方位地重视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加快研究落实“科教融合”和“产教融合”理念的方法,以具象化手段促进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实践环节等朝着有利于人才培养的方向发展。(2) 重视文化传承在建设中国特色学科中的作用,将学科文化建设纳入学科建设体系无论是总体网络,还是三个不同类型的高校网络,均显示出文化传承是整个学科建设要素中影响力最低的要素。文化传承不受重视,主要是因为文化的隐性特质,不容易产生显示度,并且高校对大学文化的理解和认知还不够深刻。过度地追求显示度和指标化,缺少有个性的大学文化建设,造成我国高校“千校一面”。“双一流”建设的基准点是“世界一流、中国特色”,而“中国特色”的来源和土壤归根结底无外乎两方面:一是政体,即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二是文化,即“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校应该重视“文化传承”工作,以传承、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建设自己独特的大学文化,从而厚植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文化基础。不同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开展文化传承工作,文科大学可以发展文化类智库,开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传播,理工科大学可以利用通识教育、学科史等课程,强化传统文化和学科文化。(3) 转变科学研究的独立性工作理念,加强与其他要素间的融合渗透从网络中心性的分析结论可以看出,科学研究的流出度中心性最低,而流入度中心性最高。说明科学研究很少主动联系其他要素,而其他要素又普遍关注它。科学研究确实具有非常高的显示度,在各类人才、平台、学科乃至大学的评价中,都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科学研究被大部分高校理解为是一个非常重要而独立性较强的工作。笔者在收集资料时发现,一流学科高校的建设方案对科学研究的阐述,较少提及对其他要素的支撑与融通,显示出自成一体的独立工作特性。但是,当前学科建设作为高校发展的龙头,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已经被确立,科学研究应该调整好自身定位,对其他学科建设要素,尤其是人才培养给予足够的支撑。在高等学校中开展科学研究,需要逐渐转变科研是独立王国的理念,与其他要素融合渗透,积极落实“科教融合”“协同创新”等理念,发挥科学研究对学科建设的更大支撑作用。



文章来源:《江苏高教》2020年第8期



推荐阅读:近期文章精选


张三南 | “两个共同体理念”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




识别二维码,欢迎关注治理评论,获取更多学术动态



排版:苏蕾权 责编:李欣璐

初审:李悦祎 终审:张玉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