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点亮·专访 | 学术品质高的学者需具备的三个特点 ——对话任剑涛教授(第四期)

治理评论 治理评论
2024-09-17

教育不是灌输而是,一万次的灌输,不如一次真正的唤醒。——苏格拉底


【点亮·专访】栏目致力于挖掘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科学研究背后的故事,探访他们求学治学生涯的心路历程,以此点亮和陪伴更多尚处在漫漫求索中的、年轻而孤独的灵魂。

天津师范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


(温馨提示:为了方便您的阅读,您可以在手机的设置功能中调整字体大小。)


访谈嘉宾任剑涛教授,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本期记者李广文,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博士研究生,天津师范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研究助理。



本期嘉宾



任剑涛,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长聘教授、博导。目前主要研究领域为政治哲学、中西政治思想与中国政治。出版著作20部,发表专业论文与社会文化评论300余篇。曾任中山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导,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院长。曾获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特殊津贴、全国霍英东教育基金教师奖、全国宝钢优秀教师奖、广东省十大杰出青年、中山大学第二届十大优秀教师奖,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著作二等奖、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著作一等奖,2004年入选国家重大人才计划。




您觉得做学问应该保持怎样的品质?您对致力于学术研究的青年学生有哪些建议?


我在基本态度上,是不太赞同相对资深的学者对年轻学者进行学术研究的指引因为我觉得不同的代际学术研究有各自的特点和。我们可以教训,但是不要去谈经验。作为学术共同体的成员我主张新生代的学者跟老一代的学者最好是一种竞争性关系。我是反对像我们传统历史学界那样,90岁的学者不讲话,80岁的学者都不敢发言轮到30岁学者的时候,已经没有发言时间了。鲁迅先生说的一个问题是非常重要,中国的老年人占尽少年人的道路、吸尽了少年人的空气。这是学术界的老一代面对青年一代时,要随时自警的问题。中国学术传统中存在的新老难以交替的问题,需要改变。当然,通过新老携手,特别是老一辈学者的一些教训告诉青年一辈的学者,让后者避免重蹈覆辙,还是有其必要性的新老携手,共同改善学术研究的品质,是我所期望的。我是从青年学者这个阶段走过来,我年轻的时候特别希望老师给我谈一谈学术研究的经验和教训,让我们不要在同一个地方再次栽倒;现在步入老一代圈子,期望青年学者勿需对我们太过客气,应当有一种不断超越的学术勇气。

结合我自己30多年的学术研究体会,就维护学术研究的品质而言,个人体验应当是决定性的。这个说法,好像对我们的老前辈和资深同行们不太恭敬,但实际上中国一句传统俗语,就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个解释:“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老一辈学的研究成果,有时候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可能确确实实学术上没有太大的贡献。在某些学科领域,一些学者长期领先学术界几十年,并不一定是好事,学术研究本身也应该是江山代有人才出。青年学者要追求学术研究的新意,形成自己的独特理解,彰显学术研究个性,避免只是为取得职称而一些无聊文章。在此意义上,研究品质的高低同个人的研究立意高度相关。做一个一般意义上的传播知识的学者,这是相对比较容易的但是要做一个有创见的学者就比较困难。强调学术立意就是在教学上要能够成功传播知识成为一个好教师在研究上要能够创新知识或者推进知识进步,成为一个好的研究者。

在我看来,一个学术品质高的学者,至少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必须要有跨专业的影响。一个学者如果只在本专业领域搞一些细碎的研究包括在资料整理和挖掘方面有一些独到之处,虽然也能得到学界认可,甚至有一些影响力,但这至少不是我所赞赏的学者。因为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存在一些共享的大问题,所以跨领域的大问题需要得到跨专业的重视与研究。比如政治学研究领域中的国家和权力问题经济学法学社会学也关注这些议题具体到中国国家建构问题,也是跨领域的世界级宏大问题,历史学哲学,甚至所有社会科学门类都应予以一以贯之的重视。某些为人公认著作,像孔飞力教授所著的《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虽然其对关键问题的阐释存在商榷余地,但为什么大家都高度关注和详细阅读?主要就是因为这本书属于跨专业重大问题的专门系统探究。在重大问题研究上,点式突破、线式突破和面式突破,都是值得尊重和赞赏的局限在一个领域的小议题,是很难取得具有跨学科影响的重大研究成果的。这与所谓取法乎上下的说法有关。

第二,公共关怀和专业素养是高品质研究的两翼由于中国现代学术发展和转轨还处在一个焦灼状态因此,有必要强调一个学者须同时具有公共关怀和专业素养。因为一个社会科学学者,如果没有公共关怀,他的问题意识从何而来?我们知道现代政治学创始霍布斯和洛克都曾因各种原因,被迫从英国逃往欧洲大陆。他们之所以能够完成《利维坦》政府论》这样的鸿篇巨著,成为现代政治学研究的鼻祖,这同他们对英国政治发展的公共关怀是分不开的,而他们的流亡,也与此相关。高品质的研究,不是学者局限在自己专业的螺丝壳里所能取得的成就当然,也不能因为拥有公共关怀,就可以随意议论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那是没有专业水平的公共知识分子的习惯做法。为避免成为现在已经“污名化”公知,我通常拒绝对公共事务发言。公共知识分子最多会有公众呼应,但这远远不是恰当的公共影响公共影响涉及到对公共事务在观念和决策上的影响而不是随意起哄我特别愿意强调公共问题不是公众问题。但有很多学者把这个混为一谈,以为只有进驻b占据微信、微博“阵地”之后,就会有公共影响,这种认识实在是有些肤浅了。我们不应以公众影响来判断学者专业研究水平只有站在专业学者的固有立场上去审视问题比如政治学者一定要围绕着国家、公共权力、个人权利这轴心论题来讨论问题,经过专业的讨论和思考其对公共问题的研究,才会产生公共影响。由此,研究者才有望成为一个高品质的学者。

第三,持续的努力非常基础和关键的要素。对一个学者来说,仅仅为了评教授一年发很多文章,评上教授之后一篇文章都不发。这就意味着,他在知识的持续竞争过程中,自己把自己淘汰掉了。既然学者是以“以学术为”,也就是马克斯·韦伯所讲的学术理想,学者就应当把学术当自己的生存目的和生活方式我们并不希望一个学者通过偶发性的方式,耸人听闻的措辞,刊发一些刻意大家关注的文章或者略有知识突破的文章哗众取宠,然后就去干一些其他无聊的事情。这不是一个专业学者所为。比如现在美国经济学对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克鲁格曼的批评,就印证了这一点。克鲁格曼成名后,主要精力转向撰写专栏文章大家就觉得,他变成了一个经济学的科普作丧失了经济学家的资格。对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学者,同行尚且有如此要求那么对普通的学者来说,通过持续的努力不断知识、念念于知识传统中的大问题,在此基础上进行贯性的研究努力发表一个阶段精思明辨成果,那么即便是我等这样资质不高的人有望做出令自己和学术界都可能认可的研究成果。

感谢任老师接受治理评论公众号点亮·专访】栏目的采访!



推荐阅读


快讯 | 我院温志强副院长和宋林霖副院长被聘为天津市人民政府第一届重大行政决策咨询论证专家


姜晓萍教授 | “公共服务与社会治理”研究专辑


薛澜教授 | “公共政策与治理创新”研究专辑


任剑涛 | 奢侈的话语:“治理”的中国适用性问题


心阅·专访 | 一本好书,应诱人联想——对话吴晓林教授


     总策划 | 宋林霖     

编辑 | 苏蕾权

初审 | 李广文

终审 | 陈志超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治理评论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