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文】杜一炜 | PUA在中文语境中的语义演变及其社会动因(2012—2023年)
天津师范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
文章来源:《中国青年研究》2024年第4期,已在中国知网上线,感谢读者推荐,同时也感谢作者同意授权转载。
作者简介:
杜一炜,宁波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
摘要: 近年来PUA成了网络热词。其在中文语境中出现了数次语义演变,导致学者在研究时出现了指代不明。本研究收集了2012—2023年微博上含有“PUA”一词的帖子共54万余条,通过调查历年的帖子内容和词频变化来呈现其语义演变,并结合社会变化进行解释。研究发现,PUA最初指提高男性恋爱沟通技巧的课程,随后演变成通过话术和高价值展示策略引诱女性发展短期亲密关系的行为。2020年起,疫情中经济下行和居家隔离的实施使“煤气灯效应”成为该词的主要含义,而其使用范围也从男女问题延伸到职场和代际领域。此外,研究还发现女性对男性的精神操纵作为一条暗线也一直存在,并在近年进入了PUA的语义。
关键词:PUA;语义演变;“煤气灯效应”;职场;代际
一、导论
作为一种流行文化,PUA于2007年由留美学生翻译引入中国后产生巨大影响。尤其是2019年北大女生因遭遇PUA而自杀的报道引发了网络舆论的爆炸性反应,同时也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相关研究从此时开始陆续出现。然而至今为止,“PUA”一词在中文环境中的语义经历了数次转变,却未有研究探讨其不同时期的含义、新旧语义之间的关系,以及变化背后的深层次社会因素。这些问题直接导致不同学者在研究PUA时所指的含义不同,甚至在同一研究中也会出现指代不明的情况。
一些研究将PUA定义为男性通过欺骗性话语和行为策略诱骗女性发生性行为的方法,例如刘海平和杨晶茹分析了PUA实施者的自我呈现方式,潘旭明等总结了PUA的行为策略,刘志斌和郑涵聚焦于“五步陷阱法”。Guo和Yin从社会学角度分析这种亚文化,认为它源自中国社会在拥抱西方现代性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去传统化与新传统化。陈琦从女性和受害者的视角出发,认为女性在PUA中表现出典型的斯德哥尔摩症状,严重的时候甚至会导致自杀。还有学者直接对PUA进行了批判,并提出了治理对策以及针对受害者的救助策略。以上研究普遍将PUA分为了“良性PUA”和“不良PUA”或“PUA犯罪(亚)文化”,但对于何谓“不良PUA”,不同的研究存在一定的分歧。从定义上看,上述研究有的关注欺骗技巧,有的侧重PUA中的精神控制,即“煤气灯效应”(是指对受害者施加的情感虐待和操控,让受害者逐渐丧失自尊,产生自我怀疑,无法逃脱),有的将引导自我牺牲视为判断PUA的标准,还有的只关注PUA中触犯法律的情况。
“良”与“不良”的界定问题可以从PUA的历史及其被引入中国的过程来加以考察。在西方,虽然涉及辅导男性追求女性的书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就已有出版,但普遍认为PUA最早可以追溯到埃里克·韦伯于1970年出版的How To Pick Up Girls一书(中译为《泡妞攻略》)。当时,西方的女权运动正处于第二波,经济危机和流行于“垮掉的一代”中的性解放思想对西方社会传统的性观念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为PUA的发展提供了土壤。这意味着,在其诞生之初,PUA就与短期亲密关系紧密相连。在20世纪90年代,马科维奇借助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建立了通过网络论坛讨论和教授PUA思想的教学模式,并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这股思潮随着畅销书TheGame(中译为《把妹达人》)在2005年登上亚马逊销售榜并入选《纽约时报》畅销书榜单而达到高潮。
在2007年前后,PUA文化通过留美学生的翻译进入中国,这一时期恰好是中国入世后积极融入全球化高潮的阶段,中国社会的观念也更加开放。性解放的思想也进入了中国,比如风靡其时的《木子美日记》。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帮助男性提高沟通技巧来追求女性的PUA确实很难被视为不良文化。那么,这种文化何时、以何种方式转变为“不良文化”的呢?
在上述研究中,许多学者都提及了恋爱关系中的精神操控现象,即所谓的“煤气灯效应”。2019年北大女生案作为一个典型的案例,在多篇论文中都有提及。此外,近年来部分研究转而聚焦“职场PUA”,其中的“PUA”一语基本等同于“打压”“霸凌”之义,这一语义演变很可能也源自PUA中的“煤气灯效应”。这种通过质疑记忆力、感知力以及判断力使受害人自我怀疑,并导致其认知失调并丧失自尊的精神控制法在职场中发生,是霸凌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
至此,我们似乎能够初步勾勒出“PUA”在中文环境中的语义演变发生的主线。其由国外引入,初始语义是男性在情感沟通中的社交技巧。随后,它逐渐演变为指男性采用欺骗性话语和行为策略诱骗女性发生性行为的方式。进一步地,PUA也被用来描述其中的精神操纵和由此产生的霸凌现象。然而,我们无法得知这些演变在学术圈以外是否真的如此发生,也无法准确判断这些演变的具体过程,更不了解其变化背后的社会因素。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尝试运用历时研究的方法考察这个词在网络平台上的使用情况,根据不同阶段的上下文描述其语义演变,并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来解释其语义演变的原因。这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PUA”这一词汇在中国语境下的语义演变历程及其社会影响。
二、研究方法
从理论角度来看,语义演变的主要方向和机制包括主观化、语法化以及转喻。此外,蒋绍愚将语义场理论引入古汉语词汇研究和词义演变研究,沈家煊进一步提出语义演变研究应与语用推理相结合。然而,从整体上看,“以往的汉语语义演变研究,主要是对语义演变事实的罗列和描写,而对特定的语义演变为何发生以及如何发生这样的理论问题极少探讨”。因此,本研究着重探讨“PUA”一词的语义演变过程以及导致其发生语义演变的社会因素。
本研究收集了微博平台上2012—2023年带有“PUA”一词的帖子。根据语料库语言学的经典理论,词语的语义是由其上下文所决定的,词语搭配的变化就表明了词语本身的语义变化。由于微博的内容较短,且大部分微博内容很可能只表达一个意思,因此,每一条含有“PUA”一词的微博都提供了一次该词的上下文。换言之,历年来含有“PUA”一词的帖子内容的变化就反映了该词上下文的变化,进而有助于对其语义演变进行考察。
考虑到微博上存在大量的转发和重复发帖,本研究将研究范围限制在原创帖子,并删除了内容重复的帖子。这一研究方法也得到了类似研究的广泛应用。本研究共收集了54万余条帖子。由于2012—2017年搜索出的帖子数量较少,因此该时间段的数据以内容分析为主。从2018年开始,含有“PUA”的帖子数量呈现了急剧增长的态势,其中2023年就超过40万条。因此,本研究针对2018—2023年的数据采用了定量分析,按年统计了PUA帖子里其他词语出现的频率,并通过描述高频字词出现频率的变化,结合相关帖子的内容来分析PUA的语义演变。
三、“良”与“不良”:男性对女性的PUA
在研究的时间范围内,PUA主要指的是男性对女性的PUA行为。按照时间顺序,这种PUA可以被进一步分为三种类型:初期以提高男性在恋爱中的沟通技巧为目的;中期采用情感话术和高价值展示为策略,以短期亲密关系为目的;最后发展出来含有精神操纵、涉及犯罪的PUA。这三种类型的PUA并不是界限分明的,而是依次发展并逐渐演变的。
(一)语义变化:沟通技巧、欺骗性高价值展示、“煤气灯效应”
在2012—2013年,包含PUA字段的帖子主要是一些推广线下付费PUA课程的广告。此时,PUA尚未被大众充分认识,相关内容的转发、回复和点赞数量较少。这些少量的商业化PUA内容主要面向男性用户。大部分发帖者宣称其课程旨在提高男性的沟通技能,例如增强自信、提高表达能力、修炼个性、拓宽视野等,以建立恋爱关系和追求幸福为最终目标。
在随后的几年中,尽管上述类型的PUA课程广告依然存在,但一些以搭讪和短期亲密关系为目的的PUA课程开始涌现。这类课程广告通常采用经验分享的形式,最典型的内容包括高级的搭讪技巧以及高价值展示技巧,并伴有较多回帖讨论。这些帖子经常附带有性暗示的图片,而故事情节的设定也经常以夜店为背景。其中一部分帖子强调了一种性爱分离的态度,而另一部分则连“爱”也不涉及,完全以性为目的。这类商业培训活动发展极为迅速,有帖子表示在2017年一些头部的PUA培训公司甚至获得了多轮融资。这类PUA内容几乎从一开始就遭遇了反对的声音。首先表达质疑的是部分参与过课程的男性,他们认为这类课程并不能带来他们期待中的爱情和幸福,反而让人迷失其中。这类声音虽然在整个调查的时间范围内一直存在,但始终是极少数。
2017年,微博上开始爆出关于PUA的受害者被诈骗钱财,甚至因精神操控而自杀的极端案例。“煤气灯”一词也于2018年首次出现在与PUA相关的帖子中。同样从这一时期开始,一些女性开始认清这种将女性视为玩物的欺骗手法,并在微博上勇敢地发出了反对的声音。在一些女性意见领袖的带领下,反PUA的声音在2017年首次受到了官方的关注。
尽管《澎湃新闻》和《南都周刊》等媒体对PUA进行过报道分析,但从微博数据来看,PUA曝光度的首次显著提升主要源于2018年底的一期《明星大侦探》。该期推理综艺节目以恶性PUA案例为原型,揭露了恶性PUA的各种套路和严重后果。受此节目影响,12月7日和8日的原创帖子数量远超前后的几天,这两天的帖子内容也表明这期节目让许多发帖者开始了解PUA或者进一步查询相关内容。在接下来的2019年,江苏网警查处全国首例PUA案件的报道(5月9日)、PUA教材的曝光(5月28日)、澎湃视频揭露PUA(10月17日)、宇芽遭遇家暴中的PUA(11月25日)以及著名的北大女生遭遇PUA后自杀的案件(12月13日),这几波网络传播的一个共同特点在于,相关的PUA并非为了帮助男性提升社交技巧或是获取短期亲密关系,而是都涉及“煤气灯效应”,甚至包括鼓励自杀的情节,属于严重侵害个人权利的犯罪行为。这些事件发生后,PUA才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因此,本研究将这种以实施“煤气灯效应”为主的PUA定性为男性对女性PUA的第三类。
(二)社会变化:消费主义
PUA的兴起和上述几次语义演变都显示其行动主体主要为男性,因此在探讨这些演变的社会因素时应首先从男性视角出发。21世纪以来,社会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中国社会巨大的财富增长,自2010年代开始,社会中形成了一波消费主义的浪潮。在这一阶段中,“双十一”从光棍节变成了网上消费节,“海淘”和“代购”逐渐兴起,汽车消费连年上升,海外旅游市场爆发,买房逐渐与婚嫁绑定。2010年代早期在部分人群中出现了以物质财富多寡来判断人的成败的倾向,一些男性“失败者”开始在网络上聚集,以自嘲的方式来寻求心理安慰和认同,从而催生了盛行一时的“屌丝”文化。在2010年以前,恋爱和婚姻大多仍带有纯爱理想主义的气息,此时虽然消费主义已有迹可循,但之后的大潮尚未正式开启,时代的主题仍处在自由追求爱情的阶段。“屌丝”文化其实质是这些自认为“失败”的男性在面对新崛起的消费文化时做出的心理调适,以提高沟通技巧为目标的PUA初级形态,正是他们的行为应对。换言之,初期的PUA课程普遍关注沟通技巧的提升,反映出当时的男性依然认同情感问题是非物质的。同一时期热播的影视作品《蜗居》《致青春》等反映的也是这种社会转变以及男性在面对转变时的矛盾心理。接下来的消费主义大潮则改变了先前人们对于物质和精神的追求,宣告了以提升沟通技巧来追求爱情和幸福的PUA初级形态的终结。
在消费主义的影响下,PUA迅速演变为以在消费领域进行高价值展示为主要策略,追求短期亲密关系的中级形态。从社会层面来看,男性学习和参与PUA的主要动力在于他们作为财富游戏“失败者”无法获得女性真实的认可。因此,他们转而开始寻求欺骗性的高价值展示。在这个阶段,高价值展示的内容大多为各种消费品和消费场景。此时奢侈品消费已经成为男性品位的象征。由于意识到这种欺骗最终会被揭穿,参与其中的男性从一开始就以短期亲密关系为目标。同时,社会财富的爆发也催生出社会中的性享乐主义。在那段时间,有关性享乐的新闻屡见不鲜,互联网上也充斥着大量的色情内容,促使参与PUA的男性将短期亲密关系视为目标。这一时期,存在于富裕的男性群体之中的性享乐主义屡见于社交媒体,他们既塑造了男性PUA的理想,也提供了高价值展示的模板。
从女性的视角来看,社会财富的增加以及消费主义的兴起,都促使她们对男性的物质财富条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由于财富从总体上来看并未直接流向女性,社会逐渐形成了男财女貌的交易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富裕和有实力的男性用他们的资产来交换未婚年轻女性的美貌,而这些女性也因此获得了金钱和地位。这一现象在当时热播的相亲节目《非诚勿扰》中得到了集中的体现。财富在性别间的分配不均衡促使女性往往需要通过与男性的联结来获取财富,这种现象为PUA演化出女性针对男性的版本埋下了伏笔。
从数据来看,“PUA”一词被广泛用来指称其第三形态,即含有精神操纵的犯罪形态,很可能是由2018—2019年PUA在微博上的几次广泛传播导致的。在2018年12月7日的《明星大侦探》播出之前,微博上已经有人对PUA中的精神操纵手法,如“五步陷阱法”进行过披露和批判。当时反PUA的主流声音仍然集中于欺骗感情方面。而12月7日的帖子不仅数量暴增,而且相当比例的带有“明星大侦探”标签的帖子直指精神操纵和犯罪行为。2019年的几个真实案例的报道和传播更是将公众的情绪推向了高潮。但值得注意的是,男性对女性实施的“煤气灯效应”只在很短时间范围内成为PUA的主要语义。“煤气灯效应”这层语义很快就泛化到了其他领域,并成为大众在谈论PUA时主要关注的内容。
四、“煤气灯效应”的泛化:职场和代际PUA
2019年的几次事件,尤其是北大女生遭遇PUA而自杀的案件之后,微博用户对于PUA的认知发生了巨大转变。“PUA”一词从2020年起首先被广泛借用到了职场领域。含有“职场”二字的帖子占当年所有PUA帖子的比例在2019—2020年间暴增,而同一时间内PUA帖子含“男”和含“女”的比例骤降。这反映出在与性别问题的关联度骤然下降的同时,PUA与职场领域广泛存在的“煤气灯效应”联系在了一起。在2019年底的帖子中,大量微博用户提到了北大女生遭受“打压”的经历。这表明在此事件相关的讨论中,人们不再像之前多年里反对的是PUA中的欺骗性,而是反对其“煤气灯效应”。“PUA”一词的含义由此变成了实施“煤气灯效应”、打压、霸凌等行为。
(一)职场PUA
2022—2023年,含有“职场”二字的帖子比例有所下滑,但PUA与具体的职场内容的相关性却提高了,主要体现在PUA的实施者扩展至各种与职场相关的角色,包括“领导”“上司”“老板”“同事”“客户”“甲方”等,且含有这些词的帖子占比也在逐渐上升。换言之,从2019年起虽然PUA的含“男”率和含“女”率已经下降,但此时PUA还是习惯性地被默认为男女之间的情感问题,职场领域的PUA仍然是对男女间PUA的一种挪用,需要用前置的定语“职场”来特指。而到了2022—2023年,与职场相关的PUA已经进入了PUA话语体系,甚至占据了较为核心的地位。微博用户逐渐不再使用定语来特指所讨论的PUA是“职场PUA”,而是直接讨论具体的职场PUA内容。这意味着“PUA”一词已经从男女问题中独立了出来。
从社会层面来看,这些变化的发生与经济情况有着密切的关联。受疫情影响,经济下行引发的过度竞争加速了“内卷”文化的扩散,“内卷”一词在这段时间开始流行,并成功入选了2020年《咬文嚼字》的十大流行语。市场低迷和成本上升不仅导致职场情绪的恶化,工作方式的转变例如远程办公的出现,也降低了工作效率,增加了社交距离感和孤独感。在此期间,年轻人因面临诸多现实问题,如招聘面试受阻、工作落实率下降、就业压力加大和对未来经济不景气的预期等,都对就业产生了多方面的负面情绪。在职场负面情绪的裹挟下,职场PUA发生的可能性增加,同时也使人们对职场PUA更为敏感。
这种情绪的最高峰发生在2023年9月10日和11日。这两日含有“PUA”的帖子数量均超过2023年下半年日均PUA帖量的两倍,引发这一波热议的是李佳琦带货怼网友事件。9月10日李佳琦直播间有观众评论“**眉笔越来越贵了”,李佳琦在否认价格过高后质疑观众:“有的时候找找自己原因,这么多年了工资涨没涨,有没有认真工作?”这一言论引发了巨大的争议并导致李佳琦脱粉超百万。表面上这次事件发生在主播与观众之间,但实际上李佳琦所言正是职场PUA的经典话术。帖子内容也反映出微博用户普遍将其与“职场PUA”相联系,包括“有我老板的感觉”“上班被老板PUA,下班还要被主播PUA”等。
此外,PUA还常以“自我PUA”的形式出现,呈现了伴随“内卷”而来的“躺平”文化。从时间上看,该词使用频率的显著增长略微落后于与职场相关的PUA,主要发生在2021—2023年。加之这类帖子普遍与工作学习相关,我们可以将其视为“职场PUA”的一个延伸。从表面上看,“自我PUA”可以指绝对的自控力,即个体完全能够掌控自身,对自己进行精神控制。但在真实的语境中,这一表述往往以“拒绝自我PUA”的形式出现,表达的是对自我施加的工作与学习压力的逃避和反抗,即个体无法掌控自己、将自己视为“被”PUA的对象。该时期的微博帖子中“被”+“PUA”的各种形式,如包含“被PUA”“被*PUA”或者“被**PUA”的帖子比例显著增加。2023年8月9日,“休息羞耻”和“打工人最讨厌的领导PUA话术”同时成为微博话题也体现了这一点。
(二)代际PUA
代际PUA主要反映了年轻人与父辈之间的问题。“PUA”这个词准确地捕捉到部分微博用户反抗父母精神操纵的心理。他们抱怨最多的是父母一味地打压和贬低自己,并将其纳入了PUA的范畴。在2019—2020年,与父母相关的PUA帖子数量也出现了显著增长,这很可能与疫情防控期间居家办公和网上教学的实施大大增加了学生群体与父母的相处时间有关。有研究指出,居家隔离导致近半数的大学生出现抑郁、焦虑以及压力等负面情绪,不难理解为何关于父母PUA的抱怨内容会在这一时期内迅速增加。另外,母亲出现在PUA帖子里的频率持续高于父亲,这有可能是母亲更倾向于实施“煤气灯效应”,但也有可能是母亲更多参与育儿导致有更多亲子沟通所致。
(三)其他PUA
除上面所论现象外,PUA的“煤气灯效应”还泛化到了另一些小的领域。2020—2021年,PUA短暂地与饭圈联系在了一起,用来批评饭圈网暴他人的现象。批评者认为,这些年轻人这么做是受到了饭圈的PUA。而在后期,“被**PUA”甚至演化出了褒义,偶尔被用来指极度喜爱某人或某一事物。
从总体上看,PUA从初级和中级形态的男女情感问题转向“煤气灯效应”并扩散至其他领域,这一过程发生得非常迅速。从时间上看,这些都发生在2019—2020年前后。此外,与职场相关的PUA帖子的发帖人仍以女性为主。换言之,在PUA的语义发生挪用之后,在情感中遭遇PUA的主要人群即女性群体,对于职场和代际之间的PUA更为敏感。
五、草蛇灰线:女性对男性的PUA
除了上述所提及的主要语义之外,PUA的历年帖子中还隐藏着一条暗线。早在2014年,微博上就出现了针对女性的PUA课程。这一课程与早期针对男性的PUA课程有着相似之处,其目的是帮助女性更好地掌握并理解男性心理,从而在恋爱和婚姻中获得更大的主导权。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此类PUA课程迅速发展壮大,演变出了各种话术和套路,尤以Ayawawa的恋爱理论为代表。
Ayawawa的理论旨在指导女性通过提升外貌和对男性保持顺从这两种方式在恋爱和婚姻中争取利益最大化。与2014年的个案不同的是,2018年PUA仍主要处于中级形态时,微博用户普遍未将Ayawawa的恋爱理论直接定义为PUA,而是将其看作PUA的对等物,这体现在诸如“PUA和Ayawawa的终极对决”和“关注Ayawawa和PUA的人可以打一架”等表述中。此外,部分微博用户发现Ayawawa在讲授指导男性骗婚的PUA课程的同时,还在贩卖指导女性把握男性心理的内容,并对此双标做法表达了不满。2018年,Ayawawa本人因发表不当言论遭遇了封杀,其理论也随即遇冷,但这并不意味着女性对男性的精神操纵消失了。相反,随着2020年起PUA逐渐演变为“煤气灯效应”之义且不再限于男性对女性的PUA,女性对男性的精神操控也被纳入了PUA的语义范围。这一演变以苏某茂-翟某欣案在2023年4月的宣判为标志,案件中的女性翟某欣被判返还之前因对苏某茂实施精神操控而获得的财产。此时,相关帖子中实施PUA的主体变成了身为女性的翟某欣,而被PUA的是自杀死亡的男性苏某茂。该事件还引发了一阵批判“捞女”PUA男性的风潮。
由此可见,自男性对女性的PUA出现以来,女性对男性的PUA也相应地产生。尽管这从未成为PUA的主要含义,但却始终作为一条暗线贯穿其中。此外,“煤气灯效应”也是一个早已暗含在前期PUA中的含义。也就是说,人们在将Ayawawa的恋爱理论与PUA相提并论之时,已经在潜意识中察觉到了二者的相似,为日后女性对男性的精神操纵进入PUA的语义埋下了伏笔。
从社会层面来看,尽管Ayawawa的言论引发了极大的争议,但她的理论以及两边下注的策略都显示出她准确地把握了在财富积累和消费主义浪潮中人们对于婚恋态度的转变,即男女双方在这一过程中都产生了对财富的巨大焦虑。男女之间互相施加的精神操纵,或是认为对方对自己进行精神操纵,其本质都是由这种焦虑所引发的。
六、结论
相比之前的研究,本研究补全了PUA语义演变的整个过程。综上所述,2012—2023年PUA的语义演变主要分为两大阶段。在第一阶段,即2012—2019年,PUA主要指的是男性对女性的PUA。这一阶段的PUA可进一步分为三种类型:在最初两年内,PUA主要指的是提高男性恋爱沟通技巧的课程;随后PUA演变成了通过话术和高价值展示策略来引诱女性发展短期亲密关系的行为;最后在2018—2019年PUA逐渐发展出了精神操纵的含义。在第二阶段,即2020—2023年,PUA的精神操纵之义泛化到了其他领域,尤其是职场和代际之间。此外,当精神操纵成为PUA的主要内涵之后,女性对男性的精神操纵也进入了PUA的语义范围,而这种操纵其实早已存在于PUA的话语体系中。笔者认为,PUA的这些语义演变很可能是由中国社会的重大转变导致的。男女之间的PUA反映的是社会财富增加以及消费主义带来的婚恋思想转变,而职场和代际PUA则主要与疫情以来的经济情况和疫情中的居家隔离措施有关。
本研究在较长时间跨度上构建了语言使用变化和社会发展之间的联系。相较于先前的研究,本研究不仅明确了PUA语义的演变,而且阐明了社会因素如何影响语言的使用。在PUA的主要语义演变为“煤气灯效应”之后,不论是男性对女性的PUA、女性对男性的PUA,还是职场PUA或是代际PUA,各种形式的PUA都展现了当下年轻人对于失去自我控制的忧虑以及对外部影响的抗拒。个中问题有待后续跟进研究。
(因篇幅原因,论文参考文献等内容请查看期刊原文)
图片来源:小红书作者 闲云漫步
图片筛选:黄梓璇
近期文章推荐:
快讯 | 国家治理研究院院长佟德志教授、副院长康伟教授受邀参加天津机关事务联合研究中心成立揭牌仪式
论坛回顾 | 城市治理现代化高端论坛4月27日在天津师范大学召开
【荐文】韩啸、李萍、马亮、刘宇阳 | 政府首席数据官能否促进政府数据开放?——来自双重差分与深度访谈的研究发现
总策划 | 宋林霖
编辑 | 王鹏霖 李嘉楠 吴沄
审核 | 许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