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北大一定要去的「风入松」回来了!
2011年,“风入松”宣布歇业整修,实则就此关停。不久前,在北大南门往南950米,中关村大街和海淀大街交叉路口的西南角,一家新的书店开始营业。阔别13载后,“风入松书店”迎来重启与新生。
重逢
人,诗意地栖居
木梯拾级而上,二三层是书店,沉绿色主书架间杂着木色陈列架,书籍密集排布着。四层咖啡厅,吧台、小桌,圆弧半窗下,还特意留了一些适合“独处”的单人卡座,露台引得阳光与风的眷顾。
俯瞰主书架,会发现呈风车旋转形状散开,如风吹入松林。“思维与逻辑”“何以中国”“阅读与写作”“人与美”“人与工作”,书店根据其认为人所需的不同思维能力,将书陈划分为十二个区。
3月28日,书店举办了一场文化沙龙——“风入松重逢日”。这是一场特别的开业仪式,书店主理人丁永勋,书评人 “绿茶”,著名诗人、风入松老读者北塔,十几名北大学子代表……新老读者们在亚克力板上写下自己的名字,共同拼成那熟悉的扇面。
书评人“绿茶”,也曾是老风入松店员,在风入松新书店开业活动现场
风又入松,Forest song响起,在许多人心中,“风入松”名字极富诗意,乃京城一大文化坐标。1995年,北大哲学系王炜老师创办独立书店风入松,坐落于北大南门附近的资源西楼,以人文社科类学术选书为特色,声名响极一时。
博尔赫斯笔下图书馆应该是天堂的模样,中关村大街9号的风入松书店明亮宽敞,高挑空间下灯光暖如鹅黄;陀思妥耶夫斯基虚构的地下室则容纳了他无数深刻犀利的思考,老风入松正位于地下层,门厅狭窄,顺着台阶走下去,芜杂的生机扑面而来。
老“风入松”字匾先后由汪曾祺、杨辛先生题字,门廊两边挂着几幅油画,葱郁的木叶携生机而来,室内偶尔茶香飘出。占地近860平方米,在当时书店里属空间不小,内里布局没什么章法约束,却又朴实纯粹,成百上千的书恣意堆叠着,人在其中,只觉得“读不完,很着急,很有压迫感”。
汪曾祺为老“风入松”题字
对当时的北大学生而言,图书馆位置难抢,书也难抢,南门的风入松便成了大家心中的“第二图书馆”。大多数时候,倚着书架席地而坐,偶尔抢到书店内的茶座,便成为“素净的冷门书聚集地下写论文的天堂”。那时书价对多数学生来说仍然是奢侈品,为了能淘到便宜的旧版书,不少爱书的同学便轮流隔三差五去风入松“蹲点”。
看书的人要比买书的多得多,王炜乐得见满屋子翻书的人,笑说“读书人在读完一本好书之后,也总想着要买下来”。也的确如此,不少读者想着“读了那么久,不买都不好意思了”,或是“在风入松,能买到看不懂的书”,就把书买下了。
风入松四层楼梯一侧专设了一个“北大通识课”书架,有经典读本朱光潜的《谈美》、田余庆的《秦汉魏晋史探微》,也有近年北大出版社推出的“名师通识讲座书系”。
“能够让大家进来看看,翻翻书就很好。”丁永勋表示,“我们也会推出面向学生的优惠。未来,风入松也会面向学生开设公益岗位。”
▼ 往期精彩回顾▼
恭贺 | 胡云篁荣获“2023中韩创新创业导师 iCK30·30 M3O”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