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金⋅金课 | 春光正好,《行业田野调查》课程参访上汽大众,共探智能制造之路
金课系列
专业实践课——《行业田野调查》
交大科金《行业田野调查》课程中,学生以小组形式开展学习,每组选择一个产业方向进行深入学习和研究。产业方向聚焦大健康、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汽车、绿色双碳、智能制造、新材料等上海“3+6”重点产业和领域。
本次智能制造小组的同学走进上汽大众MEB工厂,探秘智慧工厂数字化、智能化之道。
作为在商学院中首创的课程,《行业田野调查》专业实践课紧密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将田野调查方法融入行业研究,充分体现了技术转移硕士MTT项目学术与实践高度融合的特色。
参访上汽大众工厂,共探智能制造之路
智能制造是我国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的主攻方向,是上海“十四五”期间强化高端产业引领,推动本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是城市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抓手。不断迭代的高新技术给传统行业带来了革命性的洗牌,智能制造作为汽车行业的发展方向已也是大势所趋。老牌车企该如何克服传统生产模式的路径依赖,朝着智能制造、自动化、数字化的方向前进呢?入选上海百家智能工厂,集智能制造、数字化、节能环保于一体的上汽大众MEB工厂可以交出满分答卷。
2023年3月24日, MTT项目《行业田野调查》课程汽车、智能制造、集成电路方向的同学们,在上海交通大学行业研究院副院长、中银科技金融学院罗俊教授以及《行业田野调查》课程汽车方向指导老师骆建文教授和智能制造方向指导老师张大力副教授的带领下,走进上汽大众目前最先进、最智能的“标杆工厂”——新能源汽车分公司MEB工厂,深度参观了上汽大众高度自动化智能化的生产线,并与上汽大众的高管及高级工程师们展开了深度交流。
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师生们乘坐着内部参观车全方位深入感受了MEB智能工厂的生产魔力。上汽大众MEB智能工厂位于上海安亭,2020年10月正式投产,是大众汽车集团全球首个专为MEB平台车型生产而全新建造的工厂,是目前国内生产规模最大、效率最高的纯电动汽车工厂。MEB工厂智能化生产的关键在于智联装备、数据协同、智能生产管理、智慧物流管理以及新技术应用。基于智能化工具、创新型技术、PBS平台等智能制造工具,上汽大众MEB工厂已全面实现系统互联互通、数据价值驱动、智能化全面转型升级。生产一线的参观旅程让全体师生们充分感受到了上汽大众作为汽车行业智能制造的标杆实力,直观体验到工厂数字化、网络化以及智能化的无限魅力。
上海交通大学行业研究院副院长罗俊教授
参观完毕后,MTT项目的师生们与上汽大众的高管及工程师们展开了深入交流。首先,上海交通大学行业研究院副院长罗俊教授进行了开场致辞,结合制造强国战略介绍了MTT项目的开设历程、专业定位、以及《行业田野调查》课程的教学目标。
上汽大众的制造人力资源高级经理龚文良
随后,上汽大众的制造人力资源高级经理龚文良先生向大家介绍了上汽大众公司的发展历程、生产基地、业务领域以及企业2030战略。
之后,徐炜、李龙涛、刘赫三位工程师分享了上汽大众智能制造发展历程以及智能制造应用案例,包括基于2D视觉定位车身焊接技术应用以及油漆表面质量自动检测技术应用。新能源研发高级专家谢彬博士向大家分享了上汽大众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技术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师生与上汽大众专家讨论交流
之后,师生们与上汽大众的专家们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与交流。智能制造组的同学们围绕物流智能化、不同车型生产共线的技术实现以及智能智造的网络故障预防技术与上汽大众的专家进行了充分交流。汽车组的同学们围绕油漆污染、技术研发迭代、自动驾驶等主题向上汽大众的专家们进行了请教。集成电路组的同学围绕电池的充电与续航、芯片技术的发展、工厂数字化的障碍与上汽大众的专家们进行了提问与交流。
活动最后,罗俊教授、骆建文教授、张大力副教授进行了总结,并向上汽大众与会嘉宾赠送了交大纪念品。罗俊教授高度肯定了上汽大众工厂数字化的成功经验,并感谢上汽大众对本次参访活动的大力支持。
骆建文教授
骆建文教授赞扬了上汽大众对中国制造业转型与升级的贡献,明确汽车行业调研学习对商学院教学的重要性。
张大力副教授
张大力副教授分享了本次参访的感想,总结并肯定了上汽大众智能工厂的实现路径与实践经验。
互赠纪念品
学院将贯彻“学科交叉,产教融合”的发展理念,不断推进多学科交叉融合,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培养高水平、复合型人才,为行业和国家发展贡献力量。
上海交大中银科技金融学院
特色课程将会以专栏形式陆续推出
欢迎持续关注!
推荐阅读
关于交大科金
上海交通大学中银科技金融学院是上海交通大学在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等部委和上海市的大力支持下,依托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与中国银行开展合作,按照国际一流标准创立的全球化、平台化、开放化的科技金融学院。
在上海交通大学、中国银行,以及广大学界、业界领袖的支持下,交大科金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积极承担起人才培养、交叉科研、成果转化、智库平台等职能。同时学院也在成果转化方法论研究、师生创新创业培育、多元激励机制试点等方面探索融为一体的模式与路径,充分发挥产学研创新主体的协同效应,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打造融汇“产、学、研、创、用”各方资源的聚合型平台,力争为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模式创新与实践探索提供一套成熟定型、可复制推广的方案,贡献交大智慧。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