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阳创巴仁波切 | 正念的修持:接受寂寞乃是生命的部分
摘自:创巴仁波切著《动中正念》
在正念修道上处理障碍时,采纳外界的建议并不见得那么有用,最好是仰赖因自身挣扎或障碍所来的内在回馈。那么在修持或生活中所付出的努力,便能为我们展现修行之道。我们无须经常接受外界的忠告,反之,可以运用自身当前的体验。我们的体验会有一种模式,我们的修道也会有一种质感,当能量开始自己流动,会出现一种风格式样,而我们那些体验中便有持续的回馈,这是相当明显又清楚的事,完全不必仰赖父母或权威人士就可以知道的。
当你自问有关修持的问题时,若能实际检视状况,经常会发现答案已经在那里了。与其向他人确认,你应该要有冒险的意愿,信任自己的胆识与洞见。我们一直都在这么做,冒着险、碰运气,却佯装自己并非如此。若还认为依赖父母、老师或其他权威人士可以为我们带来安全可算的保证,就只是把自己伪装成无助、绝望的样子,以期获得他们的帮助。然而我们一旦走出他们的视线,就会再次冒险。周遭的人都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因此我们还不如对自己坦承。
生命中的导师所能给予的忠告,经常和你可以给自己的忠告一样。生命总是有起伏,总会有状况,你的体验也总是在那里,而你会在当中发现一些可预见或很明显的模式。与其一心寻求他人来确认一切到底是什么,还不如信任你个人的体验。无论如何,一个好老师的目的就是把问题丢回给你,让你从原点开始。
就此观点来看,正念的修持尤其是为独自修行的人所设定的,有些人居住在偏远地区,与禅修指导或老师联系不易,与禅修法友也鲜少联络。这个方法也适合那些因家庭生活而消耗心力或面临经济、事业、家庭压力的人,他们无法抽出许多时间来参加禅修课程。正念的修持恰好适合那些在生活中面对不断要求的人。无论你工作的场所是办公室、餐厅或工厂,或者身为大学教授,正念适用于世间的各种职业。
禅修适合寂寞的人,而从这个观点来看,所有的人都是寂寞的。从脐带被剪断的那一刻起,你就是独自一人了。你开始长大、与父母分离,而成长为一个寂寞的人。若要用比较诗意或文雅的方式来表达寂寞,我想可以称之为「孤独感」,但事实上这两个词所指的是同一件事。寂寞不仅是一种可以培养的态度,也是人类处境的既定事实。若能接受寂寞乃是生命的部分,它就可成为某种慰藉的来源,而你也会发现自己能够与寂寞为伍。
令人惊叹的是,有那种能述及我们寂寞的人类智慧。一直以来,人类对我们这些寂寞者是如此的仁慈,还有人能真的想出禅修这个方法,他们真的非常仁慈又卓越,从根本来说,这就是所谓的慈悲。
我们在生活中有必要运用这些寂寞、精进、自发与纪律,由于这些经验与日常生活和其挑战是相连的,我们个人所经验的这些层面,可以提供一条非常真实的道路,而正念的门恰好适用于那样的生活。
圆满佛陀意趣的步伐
一步也不可延迟退转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