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杰年巴仁波切 | 如法修持后,会生起哪些觉受?
摘自:《恒河大手印》释论
整理:【噶举法幢】编辑组
初修行者觉受如瀑流,
中如恒河之水缓缓流,
最后众水会遇如母子。
初修行者觉受如瀑流
初修行者在成就无上圆满佛果上,须由小乘、见修行等次第而行,除此之外,无法马上进入大乘甚深广大的见地的与修持。所以从小乘开始修持,由声闻说一切有部,之后经部、唯识、中观、密咒乘,之后依喜金刚而修,所谓「见地次第、观修次第、行持次第」依次而行,由小乘次第循序渐进。
此外,若从见地上解说时,初学者会有什么样的见地呢?所谓「初学者」,是指刚学习的初机有情或渐悟根器者。那么初机有情们或渐悟根器者会有什么样的见地呢?偈颂说:「如同瀑流之水。」这是说妄念很炽盛,有很强烈的善、恶业的见,会执取「善业是很好的」,执取「恶业是应断除的」,因为有很强烈粗重的烦恼,所以觉受如同瀑布流水一般。例如想要积聚资粮的心念生起的话,就称为「善业」;伤害和邪见的心念生起的话,就称为「恶业」,对这些有很强烈的看法、很强烈的粗重烦恼,所以说是「如同瀑流之水」。这便是指初学者在小乘时的情境。
在小乘时,初修学者如同瀑布的水一样,这是必须明白的;然而了解这意思后,我们应该知道,不单只是小乘,就是「一般经乘的时候」,也会有这样的情形。经乘分为小乘和大乘二者,在小乘时和大乘时都会有如同瀑流之水的情形,积聚资粮视为善业;伤害、邪见等心念生起,视为恶业,以此妄念执着,而说如瀑布之水。瀑布之水力量是非常大的,声音也很喧嚣,就像这样。然后由此执着解脱时,便会从「看待积聚资粮为善业」、「视生起伤害等邪心为恶业」的看法执着中解脱,而达到密咒乘。
中如恒河之水缓缓流
这是指修持密乘之道时。进入密咒乘之道时是什么样的呢?这时有如恒河之水般缓缓流动,因此无论是善业也好、恶业也好,对于任何善恶业,已止息了原先认为一者有帮助、一者有伤害的执着。从认为积资之善业有助益、伤害与邪见的发心为恶业会造成伤害的执着中止息。
总之,当善恶、利益、恼害的执着止息时,就像「恒河之水缓缓流」般,除了如恒河般缓缓流动外,没有喧杂的声音。同样的,当进入密乘之道,从那些执着中解脱时,就能安住于看待任何善恶业都是既没有助益也没有伤害的。
最后众水会遇如母子
此也是密咒乘道的一种看法。就像上面提到的密咒乘道的看法,当达于无所缘之境时,最后就会成为「众水如同母子般会遇」。
所谓「最后众水会遇如母子」,是说世界上有许多河流,最后都会流入大海,除此之外别无去处。如此则所有的看法和执着,最终都会达于法界或无所缘的涅槃。最初有善恶业;中间视为无善恶;最后达到远离一切善恶地安住,因此「众水如同母子会遇般」。最初视善恶为有助益、伤害的看法,是初修行者如同瀑布之水般的状态;中间视善恶没有任何助益、伤害的看法,是密乘之道如恒河缓缓流动一般的状态;最后所谓「众水会遇如母子」,便是说善恶也只不过是个念头而已,任何善恶业都不存在,一切法达于法性境中、一味平等性上,这便是「如母子会遇」。
大手印所说「无修」即此,如「无修法身之佛地」,若以经乘中共乘时所解说,便是达到「一切法平等性」之上。中观自续派解说「四相」时,谈到「显相、空性、离戏、双融」。中观应成派则谈到「空性、离戏、双融、平等」四种显现次策。如上所说,当达到所说「平等]、「双融」时,就是「最后众水会遇如母子」。
我们在看待譬喻上,一定要确认其义,不是吗?因此,经乘时最初看待善恶为有的妄念;密咒乘时视善恶为无有、如同恒河缓缓流动;最后远离所有善恶黑白的那些业,就说「最后众水会遇如母子」。
如密勒日巴尊者所说:
最初恶业曾造作,中间善业亦造作,
而今善恶业皆离,造业之基穷尽故,
于未来际不造作。
所谓「最初恶业曾造作,中间善业亦造作。」是说初修行者最初如瀑布之流,中间如恒河缓缓流动,最后达到离所有善恶黑白的实相时,就是「众水如母子会遇」。
还有,另一层意思是说:初机修行者的禅定,妄念之力猛烈如瀑布之水;稍微达到稳定时,殊胜的禅定如同恒河缓缓流动;当所有轮涅怨亲达到一味,基与道之光明成无分别,即是最后众流入海犹如母子会遇。所说最后这点,是指最殊胜根器的行者。
阅读更多精彩开示
圆满佛陀意趣的步伐
一步也不可延迟退转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