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佩玛丘卓 | 修心精要:增长信心和愿心的五种力量

噶举法幢
2024-10-24


摘自:佩玛丘卓著《转逆境为喜悦》

整理:【噶举法幢】编辑组


修持五力,此乃浓缩的修心精要。——阿底峡修心七要


五力指的是:(一)意志力;(二)娴熟力:熟习菩提心的法教与修持;(三)善种力:众生的身上都可以发现的善种;(四)破斥力,以及(五)愿力。这些是精神勇士增长信心和愿心的五种力量。


意志力指的是,终生献身于化解心中的冷漠、侵略性及执着,藉以打破人我之分。它也意味着礼敬人生带给我们的一切的遭遇。身为一名培训中的精神勇士,我们要全心全意地发展转逆境为觉醒的意志力,而不是试图让逆境消失。我们如何才能安住在不顺畅的情绪,而不是试图缩回到熟悉的惯性反应里? 当我们尚未百分之百地深信自己的想法,也还没有形成人我对立之前,能不能觉察到它们? 如何才能找到转化自我最重要的那份热情? 这些都是终身要探索的问题。我们要下定决心,找到证悟众生一体的方法,下定决心持续地修行,敞开我们的心胸。这股强大的决心将会引发心中的力量。


娴熟力指的是,如果能够熟记菩提心的法教,并且能一再地运用它们,娴熟力就产生了。早上醒来,开始进行菩提心的修炼时,我们观想的材料是什么? 我们能够运用的也只有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事物了,愉悦的,不愉悦的,或是其他的琐事。


今天会发生什么事,我们完全不知道,就像死亡的那一刻是未知的一样。但无论发生什么事,我们已经承诺要善用那件事来唤醒我们的心。如同修心七要中的一则所说的:「所有的行为都应该秉持着同一份愿心。」那份愿心就是体悟众生本是一体的。


最近,我有幸到朋友的乡间别墅去游泳散心。临行之前我接到了一封信,抵达目的地时,我坐在车子里打开信来阅读。那封信写得非常直截了当。对方指出我在某个场合里疏忽了某位我应当好好交谈的人。我的疏于沟通,令某些人相当的困惑和失望。我在读这封信时,心中生起的痛楚令自己都惊讶。我一心只想找到出口,因此落入了惯性的反应模式:谴责别人。我认为这件事会发生,完全是另一个人的错。


坐在车子里的我,立刻拿出了纸笔,开始写信给我所谴责的那个人。我把自己的谴责固化,而且当真了:我竟然把它写在白纸上。然而我所学到的一切已经足以让我停笔,那一刻我不禁扪心自问:「我怎么能要求别人进行这样的修持呢? 这个要求真的是太过分了! 这种挑战太难克服了。」我走出车外,坐在游泳池边,心中的痛楚强烈得令我完全忘了菩提心的修持。我一点也不想当精神勇士,但另一方面我又心知肚明,找寻出口只会令我更加不悦。请相信我,我的经验已经丰富到足以认清这一点了。


我试图鼓励自己,真正的我比这些思想和情绪要宽阔得多。我也试着觉察心中的念头,听一听我是如何地在论断自己和别人的。但是什么改变都没有发生,一点也没有。最后,我只好跳到游泳池里,来回游了起来。游了大概六趟之后,我用胳膊撑住岸边,禁不住呜咽地哭了起来。那一刻我完全体悟了众生心中的苦。那一刻我并没有在修什么特别的法,只是因为我已经太习于找到内心的那块柔软地带,于是神入的能力便没来由地产生了。就这样我深深地与我在世上的兄弟姊妹们结成了一体。


我坐在岸边将心安住于那股情绪中。我试着忆起菩提心的法教,但似乎修什么法都无关紧要了,修行是不需要方程式的。我那份愿意安住在不适情绪中的决心,让我产生了变化,然后源源不绝的悲心开始一股一股地涌现。


修行并不是经常有回报的。安住在哀痛中并不意味着立刻就有成果。但是,时间久了,我们会开始觉得愈来愈轻松而勇敢。熟习菩提心的法教和修持,会让我们安忍于沮丧的情绪,并体认到普世共通的人性。如此我们才能善用这些法教,在生活里深深领悟个中精髓。


善种力是第三种产生愿心的动力。能够促使我们开放和柔软的力量,就源自于心中的善根和菩提种子。有时要忆起我们心中的本善,需要一股向上一着的信心。关键就在跟心中的柔软地带产生连结。我们不妨在日常生活里找到一些可以激发善性的方法。譬如去感觉自己发欢喜心和关怀别人的能力,即使是一闪而逝,都可以增强我们的信心。认清我们如何封闭内心,如何阻碍了情感的流露,就会激发不再如法炮制的悲悯和渴望。


因此我们的修持,便是在善种上不断地浇水。能够为别人设想,就是在善种上浇水了,至于当时的感觉是快乐或沮丧并不重要。一旦发现自己和时空里的众生都是一体的,便是在灌溉菩提种子了。不论遇见任何人、任何状况,只要能察觉心中正面或负面的反应,就是在灌溉它了。我们要以温柔而诚实的心境灌溉它,学习自忖:「我该如何善用苦受和乐受来转化自己? 」如果卡住了,也要对自己友善一点。


第四种力量就是破斥力。破斥力有时不大好去处理,假如缺乏友爱,它会产生后座力,但如果能抱持友爱的态度,它就会使我们脱离习惯的模式。最温柔的方式就是问一问自己:「我以前有没有做过相同的事?」如果觉得自己已经背离了当下,不妨提醒一下自己,「这样的行为或想法感觉上是不是很熟悉?」


创巴仁波切鼓励他的学生做一名与众不同的、令自我感到难堪的菩萨。他建议与其听收音机或是在淋浴时哼着歌,不如跟自我谈一谈:好吧!自我!你已经让我烦恼一辈子了,现在我可没那么笨了。我只能允许你再摆布我一天!


帕楚仁波切讲过一则很棒的有关班恩格西的故事。破斥自己是这位格西最拿手的绝活。他最擅于逮住自己正要执着的时刻。某天,几位护持者邀班恩格西吃饭。吃过饭后,屋子里面只剩下班恩和一大袋的面粉。他想都没想,就拿了一个杯子往袋子里挖面粉,准备回程中可以用得上。他的手一边在袋子里挖面粉,一边却觉察到自己的行为,于是大声的斥责起自己「班恩,看看你自己做的好事!」接着他开始大吼:「小偷!小偷!」护持他的功德主们立刻冲进屋内,发现他站在那里,一只手放在面粉袋里,口里嚷嚷着:「我逮到他了!我逮到他了!我活活地逮到这个小偷了!」这就是破斥力所展现出来的精神,再加上有趣的幽默感。


又有一次班恩格西和他的功德主们聚餐,在座的还有其他的和尚。餐桌上有许多可口的食物,包括班恩最爱的酸奶酪在内。但是,班恩的座位排在最后面,过了一会儿,他开始有点儿不安,恐怕轮到他的时候,奶酪已经不够吃了。每次仆人拿着杓子舀出奶酪时,他就紧张兮兮地探头看一看别人的份儿有多少。如果份量多了一点,他的心头就一紧,份量少一些,他就开心起来。突然,他发现了自己的反应,于是大吼了一声「班恩,瞧瞧自己的模样!」好不容易侍者终于走到他的面前,可是他却把碗盖了起来。然后说道:「不必了!不必了!不必再舀奶酪给这个对奶酪上瘾的人了!


破斥力要发展的就是自尊自重的能力,如果发现自己又上瘾了,就要立刻的停止下来。这么做并不是在惩戒自己的缺点,我们只是在分辨何事会带来痛苦,而何事才能带来快乐。我们终于学会放自己一马了。


第五种力量源自于发愿。我们也许还没准备好行动,但即使是非常艰困的情况,也可以发愿唤醒菩提心,让自己从精神官能症中解脱,并且利益众生。我们可以发愿自己拥有精神勇士的力量和爱的能力。


有位学生告诉我,某天清晨他听到街上有个女人在大叫救命,他住的地方是一个郊区的禅修中心,其他的人都被吵醒了,大家纷纷跑出去帮她忙。但是在这之前,只有他一个人听到她的叫声,然而他必须承认他对那个女人生起了强烈的反感,他甚至没准备好为她发愿或同理她的遭遇,也无法观想或感受她的痛苦。一念及她的脆弱和无助,他就觉得惊恐万分,他心想「还好不是我,而是她。」然而就在那一刻,他联想起所有愿意提供帮助却办不到的人。于是他很真诚地发愿,祈望此生每一个人都能转化自己的恐惧,去除人我的藩篱。


以上就是能够觉醒菩提心的五种力量,再提要一次:


1、培养心中的意志力和承诺,开放地面对人生所呈现给我们的各种遭遇,包括情绪上的沮丧在内。


2、熟习菩提心的修持方法,并将它们运用在正式的禅修和日常生活里。


3、不论我们处在愉悦或悲惨的情境,都要灌溉菩提善种,这样我们才能对心中正向的种子产生更大的信心。


4、善用破斥力,带着友爱与幽默感,逮住自我的执着,尤其是在我们还未伤害自己和他人以前。


5、滋养发愿的习惯,但愿痛苦和痛苦的种子能减少,而智慧和慈悲能增长。永远要培养好的习惯来助长心中的善性和开放性。



阅读更多精彩开示


圆满佛陀意趣的步伐 

一步也不可延迟退转

关注我们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噶举法幢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